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晓绿翻了翻掌上电脑;说道:“330l所箭研究所)的最新成果是把火箭打到了20公里高度;载荷20公斤
“卫星采用的低轨道都要400公里高;差得也太多了;就算作间谍卫星;也低了些……”文德嗣敲了敲桌子;说道:“让他们继续加油;争取在明年能做到160公里高度;400公斤载荷;因为按照34所(卫星研究所)的说法;以现有技术水平;要做出功能满意的间谍卫星;400公斤是下限。”
卫星这种东西实在太有用了;所以中国的运载火箭计划这个项目是从19ll年2月就开始了。以中国现在掌握的技术和资料;小型火箭如火箭弹等都没什么难度;只有成本高低的问题。最困难的就是大型运载火箭;虽然这种东西在2世纪已经不算什么高科技了;各种资料都很齐全;但以现在的技术还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出来。
在文德嗣来的那个年代;除了在一些特殊场合;运载火箭这种性价比极低的东西已经很少使用了。在进行大气层外运输的时候;比较常用的除了反重力装置之外;还
有一种东西就是“质量投射器”。反重力装置这种东西的科技树实在太高;估计没有了百八十年是攀不上去的。也就是说;除了运载火箭之外;就只有“质量投射器”比较现实。所谓“质量投射器”;其原理就是和电磁炮差不多;不过它发射的不是炮弹而是卫星、飞船等等东西。现在当然造不出来;不过也和火箭计划一样;开始搞预研了。虽然短期内搞不出来;但这个项目的研究会延伸出许多有用的副产品;比如电磁炮、超导、能量、材料等方面的东西。
作为穿越者;除了火箭卫星之外;另外一项重要的国防黑科技——核武器;文德嗣当然更不可能忘了这项大杀器
从1909年开始;星科集团就自己出生或者通过各个马甲公司;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尼日尔、马拉维(尼亚萨兰)等地大肆收购圈占铀矿石产地;只是占地;没有立即开发。到了1910年;陇海铁路通车后;文德嗣就下令在西北的几个没有人烟的荒凉地方修建巨型矿石仓库。
19ll年;中国就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囤积铀矿石了。从这一年开始;中国从美国、俄国、南非、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地每年购买大量铀矿石;屯积在国内。这个时代的铀矿石价格非常便宜;平均每吨只要26美元(同期铁矿石每吨6美元)。因为他又不要那些铀矿工人进行提炼的工序;只要求他们挖出矿石;敲碎;简易筛选后就装船运到中国。在文德嗣的规划中;制取提炼黄饼的工序应该全部在国内完成;以保证技术不会外流。另外也可以顺便培养国内的提炼工艺。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那些铀矿石才卖得如此便宜。那些地方政府、矿场主和工人都不知道这东西有什么用处;平时除了某些科学家偶尔会来买上几吨;其余时候根本没人要;丢地上都没人捡的;自然便宜得很。而且文总在收购的时候;也只是要求他们敲碎之后进行一下简单选矿就可以交货;实在是方便得很;因此也就没有特别提高价格。另外像是沥青铀矿这种较难开采的东西;价格就低不下来;他也就没买了;留到把其他结晶铀矿买完了以后再说。就算没买完留给欧美国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采购成本。
文德嗣在买矿石的同时还要求美国、俄国、澳洲、南非、加拿大等地的矿场主扩大产量;希望能达到每年各10万吨的的采购数量。那些矿场主虽不知道这东西有什么用;但既然有人肯出钱买;自然也乐得照办;谁会嫌钱多?便开始四处搜寻矿源;大量扩产;于是大量铀矿石开始源源不绝流向中国。至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这两个重要产地;文德嗣没碰;因为他已经把这两块地方算成自己的了。
铀矿石的天然丰度平均是02%;那么平均每万吨就可以得到2吨纯铀。每年花100万美元买个40万吨(当然能不能实现是另一回事);累积10年就有400万吨铀矿;就是26万吨的铀了。先不说造原子弹;光拿来当发电燃料就值不少钱了。虽不能完全垄断;但如果努力一点;把世界上大部分的铀矿搜刮到手还是有机会的。
来自后世的文德嗣很清楚铀矿的价值;无论美元、华元还是什么元;所有的货币都会贬值;到了2世纪就连黄金都贬值了。但只要造出了原子弹和核电厂;铀就绝对不会贬值的。到了2l世纪;这东西价格飙升;早就比黄金还贵了
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个贫油国;也是个贫铀国;本国自产的那点儿铀矿只够用来做一点点大杀器;连核电站都没法多开。国际上被人卡脖子;铀矿炒作得坑爹的贵;这是很让人郁闷的事情。现在不趁着大伙不了解这东西;因而价格便宜的时候使劲搜刮;以后就追悔莫及了。
另外;文德嗣在运作铀矿的时候;也和其他矿产一样;无论是开采还是收购;大都是通过国外马甲公司进行。在这个年代可没有后世那种慎密的物流监测手段;只要让多个马甲公司多倒几次手;就是神仙也不知道这些矿石最终流向哪里。再说这个时候也没有那个国家回去注意铀矿石的流向。
到了现在;文德嗣连采带买;已经从世界各地搜刮了将近2万吨铀矿石;这些矿石全部存储在西北沙漠里的铀矿仓库群里。你问文总为什么要想垄断世界上的铀矿?呃;这当然是为了世界人类的和平幸福着想;让他们免于核战阴影啊。这么伟大、高尚的事情;也只有文总这样节操满满的人才做得出来。
“给那些马甲公司说一下;铀矿的开采要继续扩大;下半年下水的几艘铀矿专用运输船要尽快投入使用;这也是为了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啊……”文德嗣笑着说道。
“是;我马上安排……”顾晓绿忍着笑把这些命令记录下来。
这时;顾晓青敲门进来;她对文德嗣说道:“文总;德国驻华大使豪森请求与您会面……”
“豪森?他是准备于什么?从现在的局面看;德国是大占优势啊……”文德嗣有些诧异。
第227章 飞艇、火箭、铀矿()
ps:今天第二更。↑,。2+3wx。月底求票啊啊啊啊……
…………………………………………
德英法之间的这场规模空前的巴黎大空战,并没有戳破中国编造的“飞艇制胜论”大坑,反而让各大列强越发认可了飞艇的作用。大伙都觉得这种在空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的武器,是脆弱的飞机不能比的。
就算是这场空战的失败者,英法两国也不例外,他们并不认为这场空战是飞艇不行,而是飞机太渣没有起到掩护的作用。就好像两支舰队主力对轰前,其中一方的轻型舰艇惨败,被对方的驱逐舰雷击打乱了阵型,这样一来当然打不赢。
不过他们的想法也不能算错,这场战役的过程也却是如此。英法的飞机被打败后,就成了纯飞艇部队面对德国的飞艇飞机联合攻击,这样打起来不输才怪。
于是此战之后,各国对飞艇尤其是巨型武装飞艇这种“空中巡洋舰”的投入更加狂热,其力度已经不比主力舰差多少了。另外对于飞机这种空战“辅助”武器的投入,也是大力加强了。
中国作为空战理论和航空技术的领头羊自然不会坐着等对手追上来,这几年在中国大陆上空,出现越来越多大型飞艇和巨型飞艇的影子。飞艇虽然有种种缺点,比如容易受天气影响,风大时容易受损等等,不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文德嗣还是认为飞艇的价值相当大。因为中国的特殊国情,使得文德嗣越用越觉得飞艇好用,于是继续投资发展,飞艇越造越多,越造越大。到现在为止,中国的军队和各个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已经拥有了330多艘大型以上的飞艇。
按照中国的划分标准,有效载重量一吨(指海拔1500米,温度15摄氏度的标准条件下的有效载重量)以下的,是超小型飞艇;有效载重量5吨以下的,是小型飞艇;有效载重量5~30吨的,是中型飞艇;30~80吨的,是大型飞艇。有效载重量80~150吨的,就是巨型飞艇。有效载重量150吨以上,就是超巨型飞艇。
中国现在最大的飞艇是翔鲸级,这是一种半硬式飞艇,长达280米,宽60米,全高55米(含尾翼和吊舱),内有30万立方米气囊,空重100吨,气囊提供的总浮力达到360吨,可用有效运载能力达到240吨的超巨型飞艇。
比原时空那个不幸挂掉的兴登堡号还大一半。不过,这款被称为翔鲸级的飞艇速度没有后来的兴登堡号那么快,因为这时的引擎出力还不足,所以它只有100公里的时速,不过这已经很够用了。
这款翔鲸级飞艇最初是以军用运输飞艇的标准建造,又是半硬式飞艇,比兴登堡那种硬式飞艇的自重更轻,又不像兴登堡号那样有豪华的内部装修和各种功能设施,因此货舱空间与载重量就比同级的硬式飞艇更大。如果拿来载人的话,一条一次最多可以运载一个标准步兵营的步兵及其装备,约90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
不过后来出现的豪华客运版翔鲸级,同样也有了各种奢华的内部装修和各种功能设施,也因此有效载重量降低到了180吨,可以一次运载800名旅客进行越洋飞行。
文德嗣会觉得飞艇好用的原因,主要是国内的铁路基础太差。如果是在欧密布的地方,大运量用铁路比较好,要求快速小运量的话可以用飞机运,但此时的运输机并没有比飞艇快多少,航程也短得多,载重量更是没得比。而中国的情况让他毫无的密度严重不足,飞机的运载量和航程也不足,成本还高。所以文德嗣觉得,对这个时代的中国而言,实在没有比飞艇更好的运输工具了。
举例来说,比如目前配置在藏南地区的128师所部,其平时物资消耗估计约每天24吨,一个月就要720吨,战时估计会到900吨左右。从川藏公路的起点雅安到部队所在地藏南,公路里程有大约2100公里,以目前的5吨载重卡车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