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逆转1906-第4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引起红军的警觉。

    大约从第四批开始,白俄方面就刻意透过一些人,把回国人员中藏着间谍的消息真真假假的泄漏给一些红俄铁杆。在火车抵达红军控制区的时候,就让真正的白军间谍指认平民为白军间谍,而那些得到消息的平民也出来指认其他平民与真正的白军间谍是白军间谍。红军将这些人逮捕审讯之后,确实发现一些白军间谍,但是这些很多是平民,只是他们的行李箱中被白俄情报局派人偷偷藏入了手枪、地图与毒药等东西,以栽赃嫁祸。于是在红军的拷打之下,许多不是间谍的平民也都屈打成招了。至于那些被牺牲的真间谍,也都是那些不信任的,或有意除去的不安定分子。

    在这样的互相指控攀咬之下,红军因为无法辨别哪些人是白军间谍,于是把这些人只要看起来有点嫌疑的就枪毙,那就是绝大部分了。

    后来一名白军间谍在红军某团的午餐里混入毒药,成功毒死了上百名红军士兵,而这些平民都缴过“投名状”的消息也已经透过残存的红军游击队流传了出来。于是红军都怒了,娘的,杀了咱们的人还敢跑回来?于是到了后来往往就是整列火车的人刚一下车,就被红军全部拉到野地里枪毙掉。反正他们之前已经枪毙几百万间谍白军反革命了,也不差这几个。

    看着红军们一火车一火车的杀死自己的铁杆支持者,白俄的知情者们自然笑得捶胸顿足,得意无比,就是不知情的对此也是欢欣鼓舞。对他们来说,只要能够摆红俄一道的,那就是好的。

    而中国对此就完全是漠不关心,像看戏的在电视和报纸把这事当新闻播报了出来。之后外东北的中国官员也趁机利用了这事,他们用一些间谍们偷拍到的刑场照片,把这些返乡人员全家大小都被枪毙的悲惨消息告诉了那些留下来的人,让他们知道回到红俄的下场。于是许多以前还勉强入籍的人顿时都庆幸不已,还有一些摇摆不定的人也因此下定决心,最终选择宣誓入籍中国,或者去了白俄。

    在红俄游击队大量被清扫之后,很多治安维持会、自护军觉得自己的仇还没报完的人,就都向中国方面告辞去参加白军,还有一些觉得大仇已报,就不想再干刀口舔血的事情。对于这些人,中国方面都非常客气的给予了他们丰厚的酬劳,愿意继续去参加红白歌会的,专车送到白俄那边。愿意解甲归田的,要入籍的就入籍,还直接给予公民身份(算服役),要回国的也同样专车礼送到白俄那边。

    另外还有一些爱上了这一行的家伙,当治安维持会和自护军的编制撤消后,拿到大笔酬劳和安置费的他们也不想干别的行业。就跑去加入了中国的特殊保安公司,甚至自己合伙开办保安公司。于是在此后的岁月里,在中国的各个新领土上,就活跃着这么一群“白皮保安”。当然,他们也都加入了中国国籍,成为了正式公民。

369。第369章 狂飙猛进的北方集群() 
7月15日。哈萨克草原。

    北方集群是兵分两路进入哈萨克地区的。一路顺着中俄贸易铁路出阿拉山口,一路占领阿拉什自治共和国的阿克斗卡、塞米伊,然后就沿着俄阿边境线一路向西推过去,至于铁路线以东的地盘,根本没几个人,一个混成旅就够了。

    另一路是通过伊塔铁路(伊宁到塔什干)从伊犁河进入,先是派出1个师沿着铁路线占领了阿拉木图等巴尔喀什湖以东的清末失地,然后继续推进,分出一个师去占领塔什干,然后主力一路向西平推。

    阿拉什自治共和国是一个去年11月才成立的新国家。当时哈萨克地区的白卫分子、封建贵族、宗教上层和资产阶级民族知识分子们趁着沙俄帝国崩溃,红白大乱斗的机会,就在奥伦堡扯杆子宣布独立了。阿拉什的领土范围与“后世”的哈萨克斯坦大致差不多,包括哈萨克地区的三个玉兹,以及诺盖、卡拉卡利帕克,和一部分吉尔吉斯地区。

    不过这帮人没得意多久,今年1月红军的势力就越过伏尔加河了。这些家伙的战斗力比白军还渣,权贵们哪里还敢留在奥伦堡,他们还有很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要是落到红军手里,绝逼是杀全家的待遇。于是这帮人就直接就脚底抹油跑了,千里转进,迁都到了东哈萨克斯坦的塞米伊,也就是塞米巴拉金斯克,试图取得白俄的保护。

    但是白俄也不待见他们,虽然他们看起来是亲白俄的,但那只是相对于不共戴天的红俄而言。要是他们真的拥护白俄的话,还会自己扯杆子独立吗?对于这种两面三刀的二五仔,白俄政府没有丝毫好感,于是在和中国达成协议后,反手就把这帮人卖了。

    在开战当天的下午,这帮人就被执行“斩首行动”的113师一锅端了,老老小小都成了解放军的俘虏。是的,这座位于额尔齐斯河畔的城市,连一天都没撑住。

    是的,赵尔丰这老头居然玩了一次极为大胆的“空中跳跃”作战,在开战后一天就把阿拉什的首都和高层一锅端了。他在前面思考作战计划时,发现阿拉什自治共和国的首都塞米伊距离中俄边境的直线距离只有450公里,这么近的距离完全在空中力量的打击范围内。

    于是老赵就脑洞一开,想出了利用巨型飞艇执行“空中跳跃”战术,对塞米伊进行“斩首行动”的方案。他能想出这个办法也不奇怪,因为他是本位面的世界上第一位享受飞艇服务的将领,早在他在入藏平乱时,就得到了星科集团的飞艇运输服务,那时文总都还没造反呢。而且后来解放军也有多次使用飞艇运兵的战例,在技术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他的这个创意很快就被参谋部继续深入分析并细化,很快一个大胆的“斩首行动”就出笼了。

    在北方集群出击的当天凌晨,12艘翔鲸级超巨型飞艇和26艘腾蛇级巨型飞艇载着第113师全部和可用一个月的物资弹药,以及300吨航空汽油、机枪子弹、无线电台等空军物资,越过边境飞往塞米伊东南40公里外一处事先选好的地点。

    这地方是情报部门事先勘查决定好的,有比较干燥坚硬的平地,远离人员聚居区。这里距离中俄边境大约420公里,是飞艇4个小时的航程。飞艇大队就在天亮前5个小时出发,38艘庞大的飞艇在两个大队的战斗机护航下,浩浩荡荡的越过边境。

    天亮后,这队飞艇在事先潜入哈萨克的情报人员的引导下,降落在各自的选定地点,卸下了第113师的步兵与物资,发电通知后方空降成功。并马上开始整理地面,铺设信号布板和搭建临时塔台,建立临时野战空军基地。三个小时后,陆航4个大队160架(80架战斗机,40架攻击机,40架强击机)先后抵达这个基地,落地加油以后便升空开始进行战斗巡逻。

    这个时代的活塞式飞机,特别是轻型飞机起降速度不高,只要在不是太软的草皮上就可以起降,因此可以很容易建立野战机场。如果是后世的喷气式就不能这么玩了。

    还有就是哈萨克地区地广人稀,270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人口却只有不到500万人,多数都聚集在城市中,而城市之间的距离也很远。同时阿拉什的兵力极为弱小,主要部队大多在西部防备红俄,剩下的地方警备队要不在城市中,要不就集结在边境几个路口上,腹地则十分空虚。因此选好地点的话这个前进基地就很安全。

    而且这时候除了中国之后,别的列强都没有雷达,更不要说阿拉什这种小国。只要让飞艇在航线上避开城市,甚至可能飞艇大队穿越边境在其腹地建立了前进基地,阿拉什都还还蒙在鼓里。

    翔鲸级飞艇的运载量是240吨,腾蛇级飞艇的运载量是150吨,12艘翔鲸级和26艘腾蛇级一次就可以运送6780吨物资,如果运输部队的话,一整个步兵师连人带装备,甚至该师重炮、卡车乃至于装甲车等重装备都可以一起送过去。当然装甲师、机械化师之类重装备太多的部队不行。

    这次为了执行“空中跳跃”战术,就特别选择第113师这个轻步兵师。早上9点,该师的先头部队一个加强营就乘坐50辆汽车直扑40公里外塞米伊,其余部队也以急行军速度前进。早上10点半,先锋营就赶到了塞米伊成为,在进攻之前,陆航的120架飞机踩着点到了,它们先对城市的防守部队进行了空袭。

    阿拉什当局他们虽然也知道白俄把整个哈萨克都打包卖给了中国,当时也很是紧张了一阵,但是事后中国一直没动静,于是他们趁机就把大量部队调到边境,首都的防守反而很空虚。今天凌晨得到中**队开始进攻的消息后,阿拉什的上层就慌了。他们一面调兵支援边境的守军,一面向中国派出人员谈判,另一方面就是准备跑路。

    是的,他们自己很清楚,只是靠他们自己是绝对挡不住中国的,反正这个国家不过是玩票的产物,哪里值得搭上自家小命,不跑才怪。头头脑脑们都忙着收拾细软跑路,这首都的防卫工作嘛,那自然就哈哈了……

    当113师发动攻击时,阿拉什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在他们想来,中华军队这是还应该在边境,就算再快,也绝不可能现在就打上门。随后,他们就被一窝端了,一个都没跑掉。

    ………………………………………………………………

    而边境上的战斗也是泛善可陈,阿拉什这个玩票国家一共就只有十几架飞机撑门面,又缺乏防空火炮,中国战机在这里比演习还惬意,陆军都还没上来,阿拉什的守军就被炸得一哄而散。他们甚至跑得比火车都快,北方集群就跟在他们后面一路接收地盘,简直像是武装游行,实在跑不掉的也很光棍,直接就向中国人投降了。

    到了7月6日,整个巴尔喀什湖以东的前清失地就全部光复,期间遇到的地面战斗只有不到十次,规模最大的一次是一个哈萨克骑兵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