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江就想,军师舞舞扎扎地给兄弟们吃灵丹,不知道他吃不吃。他要是吃了,就说明这灵丹是真的,他要是不吃,就说明心里有鬼。
宋江仰头就往上面看,正看见军师又从兜里掏出一把灵丹。宋江就生气了,心说灵丹不是一共只有一百零八颗,原来你吴用偷偷藏起来了,不用问,一定是想给天寿公主和陈金莲啊,说不定还要给庞小妹留一颗。
宋江就暗示杨志新近带回来的四位杨姓兄弟,意思让他们也管军师吴用要一颗灵丹。这四个人知道自己新近加入梁山,有点底气不足,所以就和琼英商量,想一起开口讨要灵丹。
烧火丫头心直口快,冲过去就说:军师偏心,你们梁山兄弟是人,我们外来的就不是人了?
有人搅闹会场,要是以往,宋江就会下令将此人推出去斩首,可是今天宋江就怕事态不大,所以没有派人阻拦。
琼英一看有人带头了,就看看丈夫张清,张清就说:看我干吗?我只有一颗灵丹,又不能分成两半,还不快去管军师要。
杨家四位兄弟也一起站在高台之下张开嘴。就见吴用手一撒,几粒黑乎乎的药粒分别进了烧火丫头她们的嘴里。
宋江还不甘心,还在观察吴用是否留后手,就见吴用嘴里说道:多者乎,不多也。说完就把最后一颗药粒送进了自己嘴里。
看书。;网;”灵异
第二百四十一章 宋江大军又出征()
第二百四十一章宋江大军又出征
上回说到,吴用知道宋江和方腊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自己身负的使命就是拯救梁山兄弟,不想看到这些可爱的兄弟们,在和方腊的战斗中死去。吴用本来想借太白金星的神力,找到一个拯救的办法,可是这个太白金星十分小气,只顾自己参加王母娘娘的蟠桃会,让吴用自己想办法。吴用心说,我要是有办法还找你干嘛。
吴用只好拖延时间,想暂时把兄弟们的不安情绪稳定下来。
吴用的高台做法完毕了,灵丹也发给头领们了,还在众人面前验证了刺客扎在李逵身上的刀剑,根本就是不如一颗稻草。接下来就该考虑出征了。
宋江也感到时机成熟了,让军师吴用一鼓动,头领们士气高涨,仿佛自身装有护身符,可以刀枪不入,一往无前。
宋江一声号令,大军开拔,没有一个月,就来到了扬子江畔的淮安县。
李俊率领的水军从泗水入淮河,望淮安军坝而来,在扬州水陆两军会齐。
扬子江是一处险隘,隔江就是润州,是方腊占据的八大州之一。扬子江远接三江,一处是汉江,另一处是浔阳江,在一处是扬子江。从泗川直至大海,中间通有多个去处。扬子江地分吴楚,江心内有两座山,一座是金山,另一座是焦山。金山上有一座寺,绕山建造,换做金山寺,也就是法海囚禁白娘子的地方。焦山上也有一座寺,藏在山回里,两座寺庙占着吴头楚尾,一边在淮东的扬州,一边在浙西的润州,也就是现在的江苏镇江。
咱们先说说方腊这个人。方腊本是翕州一个山里樵夫,有一天方腊砍柴累了,就到小溪边洗脸,方腊无意间往水里一看,只见水面上一个头戴王冠龙袍的人正对自己笑。方腊仔细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倒影。方腊就是一惊,对乡亲们就讲述了这件奇异的事。
乡亲们没在意,听过拉倒。可是方腊上心了,就找到一个会解推背图的高人给自己算了一卦,这一卦推下来,方腊彻底相信自己就是王侯之命,将来就是九五之尊的皇帝。
这个高人还送给方腊一本天书,还把推背图上的文字告诉了方腊。推背图上说明,上千加一点,冬尾始称尊;纵横过浙水,足迹在吴兴。
方腊就让高人解释这几句话的含义,高人说道:上千加一点就是方字,冬尾始称尊就是腊月的腊字,纵横过浙水,就是说浙江一带都是方腊的地盘,足迹在吴兴就是说征战江苏地界,有长江天险据守。
方腊自然高兴,可是高人说的挺好,可是自己也没有机会呀。正在方腊着急,宋徽宗就送给方腊一个天赐良缘。
宋徽宗建造御花园,在全国征集奇花异草,奇石树木,不但地方官借机收刮民脂民膏,就是朝廷派来的御史也借机敲诈百姓。
方腊瞧准了这个最佳时机,号召百姓就造反了。百姓们眼见活不下去了,不如舍命一搏,跟随方腊就占领了清溪县衙。那真是杀贪官除恶霸,打土豪分田地,革命烈火迅速燃遍周围府县。
方腊也不含糊,就在老家清溪县帮源洞中建起皇宫,这个皇宫堪称绝技看?书;网。(武侠
第二百四十二章 两军对阵情报最重要()
第二百四十二章两军对阵情报最重要
宋江哪里知道,吴用此时就想领略一下当年诸葛孔明草船借箭的感觉。你想想,对面就是方腊的敌军,千只战船严阵以待,面前是波涛翻滚的长江,长江之上是一条小船摇摇晃晃,要说不够刺激谁信啊?
吴用站在船头,就想起一首歌,于是唱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掏尽英雄……
宋江急忙拦住说:军师不是要颂诗词吗?咋还唱上歌了?
吴用立刻高声说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宋江就问:军师这是说谁呀?风浪也没有平静啊?再说我们是来祭拜龙王的,你把楚国的屈原搬出来干嘛?
吴用说:陛下不知,屈原就住在这里。
宋江就说:屈原是在汨罗江投江自尽的,这是长江。军师是不是搞错了?
吴用就说:陛下不知,屈原是楚国大夫,现在方腊占据的正是楚国之地,屈原不忍看到楚国再次蒙受战乱,所以就搬到了吴国之地的长江水域。
宋江问:有何凭证啊?
吴用说:我喊三声,立刻风平浪静,就是证明。
宋江摇头不信。
吴用站立船头喊道:屈原大夫,大江东去浪淘尽,你才是千古风流人物,我吴用敬佩你!
吴用的第三声还没有喊完,江面上是风也不吹了,浪也不涌了,船也不摇了。
李俊就说:累死我了,可算风平浪静了。军师真神。
宋江就问:这是咋回事呀?
吴用说道:陛下不知,玉帝感念屈原忠烈之心,已经委任屈原做这条江的龙王了。
宋江一听,敢情自己是给屈原下跪,下跪也行,还不如军师吴用恭维几句好话。原来屈原也喜欢颂歌好听的恭维话。
李俊急忙说:陛下不好了,对面有战船向我们驶来,是敌军偷袭。
宋江一听,立刻说道:赶快回去。
吴用就说:正好观察敌情。
宋江说:再议,另行安排人探听敌军虚实。
李俊快速地把小舟摇回来,宋江着实受了一场惊吓。
吴用就对宋江说:我军隔江面对的就是润州,可是度过大江,就需要一个立足点。如果度过江去站不住脚,就会被方腊手下赶到大江里去喂鱼。所以我有一计。
宋江立刻来了精神头,问道:军师有何妙计请讲?
吴用说:润州城郭前分别有两座山,一座就是金山,另一座就是焦山,这两座山可做据点,只要我们度过江,占领了这两个制高点,前方可以进攻,后方可以不至于被大江阻路。
宋江一听,立刻说:发兵,赶快发兵。
吴用就说:陛下莫急,据探马来报,通往润州方向有个瓜洲渡口,方腊派有人马监视我梁山大军,只要我们船只一动,排列在甘露亭下的三千只战船立刻就会包围我们,所以需要派得力头领前去打探一番,然后制定作战计划。
宋江就说:时迁不在呀,要说刺探军情,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他。
这个时候,站出四员头领说道:末将愿往江东刺探军情。
吴用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小旋风柴进,浪里^:;小说
第二百四十三章 吴用拯救兄弟命()
第二百四十三章吴用拯救兄弟命
上回书说道宋江的大军来到扬州城,隔江就是方腊手下枢密使吕使相把守的润州城。宋江派四员头领过江去打探消息,还是水军头领张顺游泳过江时,半路截获了吕使相派往丁铺村的虞侯,送给丁铺村庄主的一封书信,所以宋江派燕青化装成送信的虞侯,将计就计,就占领了丁铺村。
宋江是不会放过眼前机会的。宋江立刻分兵派将,把梁山水军分成四队,第一队由李俊、周润带领,统领一百只粮船,冒充丁铺村给吕使相送粮的粮船。李俊、周润冒充丁铺村庄主的两个公子,负责麻痹吕使相进城。一百只粮船中暗藏二十位梁山头领。
第二队由水军头领张顺、张衡带领,率领二百只船只,化装成运粮船,船内暗藏二十位梁山头领。
第三队由宋江亲自统军,三百只大战船,暗藏梁山全部马步军头领。在第一队抵达润州城下时,全部起锚开进。
布置完毕,宋江就想听听军师吴用的意见,可就是不见吴用的影子。宋江知道机会不等人,就吩咐李俊起航。
李俊和周润两个人扬起帆,小船慢慢悠悠地往对面驶去。江面上风平浪静,离老远,对面润州城里的了望哨就发现了驶来的船只。
吕使相得到禀报,赶紧传令把驶来的船只拦下。吕使相穿戴整齐,披挂上马,率领十二位神字辈将领就来到润州城北门。
吕使相下令,百只船停靠岸边,船上领头的人上前问话;
李俊和周润走到吕使相近前说道:我兄弟俩是丁铺村少庄主,特封父亲大人的命令,给枢密使大人送粮食来的,以表枢密使大人的保奏之恩。
吕使相就想抬高一下自己,也想考察一下李俊,就问道:一只粮船装了多少粮食啊?
李俊回答说:三十万斤粮食,三百只粮船,一条船上一万斤粮食。
吕使相就问:我看你运来的只有一百只粮船,其他二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