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狼骑-第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充自己的力量了,因为他实在是受够那窝囊气了。如若锦州军南下的不是八百众,而是八千、八万强兵,高起潜还会那么欺压自己吗?

    枪杆子出政权,这道理大勇是明白的,他虽从没想过要反崇祯,但刀把子在谁手中,谁的话就作数的道理也是体会不少的。为什么会从小官庄移驻平度沟,为什么被人断了粮草却不敢反抗,非就是自家兵马残了,折了,人家手中却是有着比自己多得多的兵马,打不过也只能忍了。

    眼下自己又背着个叛逆的罪名,大勇相信年轻的天子会体谅自己,但天子下面那帮人又是否相信自己呢。在辽东,还有丘禾嘉对自己的百般信任,不管出什么事,这位老巡抚总是条件的站在自己这边,放手让自己做。现在,老大人不在了,大勇失去了可以依靠的后台,又陷入这等困境,能让大勇有足够底气的还是兵马。

    肚中有食,这心就不慌,这胃也不疼;手下有兵,这心同样也不慌,更不会怕。

    收容这几万降兵为己用,大勇已经拿定主意,这头一步就是让他们交个投名状——孔有德和李九成的脑袋就是证明他们的最好投名状。

    当然,私下里大勇与曹变蛟却也说了,降兵太多,造的孽也太多,这回驱他们去打孔有德,一来是为了弥补自家兵马不足,二来也是为了削弱这些人,能够多死上一批是最好的。

    至于以后的事嘛,大勇也想过了,若是能够成功平定孔有德,就得想个法子将这些降将哄到一处,到时扔个破杯子,一帮刀斧手冲入,事情也就完了。

    这世上没有改造不好的兵,只有三心二意的将。

    逼得急了,大勇也不在乎再制他个万儿八千的“肉干”,登州城内的粮食可不多,养不了太多的闲人,顺我者倡,逆我者亡,有不开眼的,吞进肚子就是。

    有一事,曾让大勇纠结过,但也只是纠结了片刻,便也不去想了。

    大吴庄宰杀俘虏煮食后,沿途一共宰杀了六百人,破了登州后,大勇曾在城内巡视,巡至俘虏营时,有一十三四岁少年见到他之后,纳头便拜,左右亲卫以为这少年是敬畏将军,大勇也以为是,颇为自得的叫来这少年,问他为何要拜。原以为会听到一番让自己大为自豪的话语,不想那少年却是说“我叔在将军肚中,再有几日就是七月半了,小的便拜将军一拜,也算尽了晚辈心意。”(作者注:七月半,民间谓之鬼节)

    这话说后,大勇已经是面色大变,本就狰狞可怕的脸上更是血色一片,数十秒后,大勇才轻叹一声,然后转身便走。左右亲卫都是言,对这少年都有钦佩之色,小小年纪能做出这番举动来,也算是难得了。寻思自家将军向来以忠义自居,定不会为难这少年,说不得还会有赏赐下来。

    岂料大勇未走多远,却又停下脚步,对跟上来的亲卫们吩咐道:“将这小儿杀了。”

    亲卫们大惊失色,郭义不解,上前询问为何要杀这少年,大勇如是回答:“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这小儿亲人被本将所食,他如何不恨,这恨意久藏心中,时间久了必然要发作出来,到时难免会生出事来。今日杀他,日后便少一事。”

    待亲卫们将少年处死后,大勇只吩咐在城外寻个好地将他埋了,便再也未提此事。

    良心不安对大勇来说,简直就是不存在,那少年对他所说,充其量也只是让他愣了一下,除此之外,却是没有半点愧疚之意。所食之人,皆为罪大恶极之辈,如何会有负罪感。

    唯一会让大勇有愧疚的却是自己的部下饿肚子。

    民以食为天,这当兵的更是以食为天,没有食物,人便会死,这兵也会散。为了大明这汉人的江山,为了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部下们,大勇从来不惧所谓道义与良心的谴责。

    狼骑军出征,随身携带干粮只够三日食用,蜂涌而至的这三万降兵却是没有粮食的,没有粮食,如何能收拢住他们,大勇传下军令,要步军左营加紧从登州运粮来此,除留下够城中食用十天的粮食外,其余全部运至军中来。'

    得知李九成和孔有德带着残余的四千人往莱州方向逃窜后,大勇立即带领狼骑军出征,三万降兵在那些降将的约束下,又得了朝廷不会追究他们的许诺后,士气竟一下恢复不少,又听说砍下一颗叛军人头可领五两赏银后,一下哗然起来,人人精神抖擞,在狼骑军的监督下向着莱州杀去。

    一路上大勇也不怎么过问这些降兵,对那些降将也不怎么过问,只要他们能够跟随就行,如此宽宏,一干降将不说感激涕零,也是个个摩拳擦掌的准备好好干一票了。

    李九成已经是霜打的茄子,折腾不了几天了。降将们如何不知道留守在莱州城外大营的李忠辅手下那一万兵根本没什么战力,现在锦州军压过去,小官庄那又有朝廷的大军,莱州城内也有大明的兵马,三方夹击,李九成和孔有德绝对蹦不了几天。

    形势大好,形势大好啊。

    大军一路开去,声势壮人,沿途又有数千散落各地的叛军前来归附,一时间,到处都是锦州军的大旗。

    网

第三百三十四章 催促 请战() 
小官庄,明军大营,高起潜神色阴沉的送走传旨的太监,这已是第三拨来催促的使者了。

    第一拨来的是御用监的人,第二拨来的是乾清宫的管事太监,第三拨来的则是司礼监的人了。来传旨的太监一个比一个要紧,可见皇帝那边真是急了。

    兵部也来人催过,但高起潜并不为所动,可是内廷接二连三的来催促,他就不敢再按兵不动了。但高起潜还在等,他在等朱大典和他手下的鲁兵”“章节。

    大军决战,不是儿戏,莱州城外的叛军可是有几万之众,光红夷大炮都有十几门,更别提叛军的骨干力量都是东江的辽兵。

    祖大弼和吴三桂求战心切,说叛军不足畏,监军大可放心,祖家三千骑就可将他们一扫而光。可高起潜就是不敢相信,当日叛军起事时,只八百辽兵,却纵横北直隶,杀得官兵望风而逃。'

    高起潜也是亲眼见过叛军厉害的,当时他可是领着五千京营意气风发的出京,原以为一战就可击溃这帮法天的叛军,没想结果反是被数百叛军撵在屁股后面给赶进了商县县城。自那战之后,京营上下一提要出战,都是面色大变,大小将领没一个敢主动出战的,每次军议,都说叛军凶悍,可以一当十,万全之策还是多调兵马,缓缓图之。

    京营指挥林清勋贵子弟出身,太平久了,眼里只有黄白之物,哪还有祖上的勇武,行军布阵是一窍不通,倒是做生意却是一把好手,克扣饷粮,倒卖军粮更是做得不亦乐乎。若不是自家也跟着分润,高起潜早就上折子参他去了。

    主将如此,下面就不堪了,名面上小官庄光京营就有一万五千人,又是神机营又是五军营的,一个个衣甲鲜亮,兵器显眼,可高起潜心中有数,一万五千人能有一千人敢出战,就算他高太监烧了高香了。

    各地调来的兵马也就邓圮的重庆兵和王洪的成都兵,二将手下兵马倒是也有一万多,但那些兵穿得一个个跟要饭花子似的,比起那京师城墙外的流民好不了多少,哪里有shme战力,冬天的shhou还冻死了一批缠绵—强欢成性。指望他们,还不如指望京营那些痞子兵呢。

    算来算去,除了自家从御马监带来的一千勇士营官兵,也就是金国臣的蓟镇兵和祖家那三千骑兵nenggou出战了。

    勇士营是腾骧四卫的精锐,兵员都是从北地逃归的汉人青年,一应开销都是内库直拨,没怎么被那些文官克扣,且是皇城最后可以依靠的力量,二百余年下来,倒还能用,不像京营那样糜烂,只不过人数太少,只一千人,派不上太大的用场。

    金国臣的蓟镇兵都是步卒,蓟镇也是九边重镇,这边兵战力倒也可以,仅次于辽镇,崇祯二年东虏入寇时,蓟镇兵在孙承宗的带领下,倒也是打过几次硬仗,总体而言,还是让人放心的。金国臣也是忠心,虽然也喝兵血,但吃的空额还能让人接受,此番带来的五千步卒有很多是从各地军将手中抽来的亲兵家丁,都是能派上用场的。

    祖大弼手下那三千骑兵,高起潜也是认可的,虽说辽东军的精锐都亡在大凌河城了,但祖家在关外经营多年,这三千骑兵虽说是拼凑出来的,和大凌河那批不能比,但不管怎么看,也都是一等一的强兵。

    算来算去,能派出去的也就一万不到的兵马,祖大弼和吴三桂说叛军不足畏,金国臣也说叛军多是乌合之众,只要官兵敢战,也没shme了不起的。但高起潜却是不敢冒这个险,他自请监军出师为的是求个富贵,不是真的来卖命的。不然,去年大军汇集时他就应该出战,何苦还在那跟着朝堂上的大员们一起搞shme抚事。

    如今招抚算是彻底失败了,谢琏和朱万年的死让天子十分震怒,要不是和王承恩、王德化他们达成共识,自家割了不少肉,能不能再监这个军都难说。饶是如此,天子也是怪罪的很,降下诏来,朱大典负责征战事谊,高起潜只负责后勤粮草,原督师刘宇烈回京问罪。

    得到旨意后,不zho为shme,高起潜也是松了口气,进而放下心来,既然皇帝要朱大典督这个师,不让他再插手军务,那对叛军的成与败就和他meyou多大gunx了。本着这个相法,高起潜倒是热切起来,连连派人去山东催促朱大典速来,只等朱大典来,就把军务移交给他。可朱大典却是回信,说是道路艰难,又有叛军隔断,短shjn内难以到来,小官庄这边还是高公公多用心些。

    京师那边,年轻的天子也是性子急,数日前传旨要高起潜不要再管军务,数日后却是派了御用监的宦官来用高起潜速速出兵,不得再按兵不动。这一催促就是连着三拨,高起潜z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