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这番话,大勇全然没有注意赵全那半阴半阳的语气,而是深以为然的点头道:“理应如此,我为大明确是立了大功,天子召我进京奖赏也在情理之中。”这回他倒不自谦了,一幅理所当然的模样。
江一鹤见了大勇这样,气不打一处来,真是越看越窝心,却愣是拿对方没办法。高品质更新就在忽然心中一警,此人必要打杀,不仅没有半分武贱的自觉,更公然质疑圣旨,若纵容了他,武将们人人学他,那还了得!
赵全嘴巴撇了撇,不知道想说施大勇什么好了,最后实在是没办法,索性甩手道:“咱家出京也有一段时日了,将军若是没有别的事,这就收拾一番随咱家进京吧,军务可由副将暂管,稍后登州的事情自有吏部派员处置,将军不必操心。”说完等着大勇表态。
大勇却是在那想了想,断然摇头道:“有劳公公回京回禀皇上,臣不能进京觐见天子。”
此言一出,赵全也是怒了,扯着嗓子喝道:“施大勇,你真是要抗旨不遵吗?”
“君上有旨臣下不接,不是造反是什么?锦衣卫何在?”江一鹤也是激动不已,不顾锦衣卫可不归他管,在那高声叫道:“速速拿下这跋扈贼子!”'
一众锦衣卫闻令,本能的便抽出腰间绣春刀,可没等他们刀出窍,大勇身后就响起一片“哗拉拉”的抽刀声。
“谁敢!”郭义持刀在手,“保护将军!”
数十名从军中精挑的大汉毫不迟疑的持刀冲向那帮锦衣卫。
这些亲卫可都是杀过人,吃过人的,不发作则已,一发作那眼中的暴戾之气顿时震得这帮没经过战阵的锦衣卫们动也不敢动,一个个手按着刀吓得不轻,谁也不敢轻举妄动。那锦衣卫百户见势不妙,也没了主意,有心想劝,但这场合又没他说话的份,只能干站在那里不动。
“施大勇,你真要抗旨吗?!”
事到如今,容不得赵全不信了,这施大勇真如京中所言乃狼子矣,公然抗旨不遵不说,竟还对钦差拔刀相向,反了,真是反了!
“来人啊,拿下这厮,拿下这厮!”
怒急之时转首喝令锦衣卫们动手,却见那帮锦衣卫都傻站在那不动,领头的百户也是一脸不安,再看对面数十道虎狼目光射向自己,顿觉脖子一凉,手脚冰凉。
江一鹤也呆住了,他没想到施大勇的部下竟也敢公然造反,那几十把明晃晃的长刀晃得他是心慌,其中数人还不断打量自己,那眼神就好像看肉摊上的肉一样,让他心惊不已:这施大勇到底练得什么虎狼之兵?
“公公,末将不是抗旨,实是眼下进不得京。”
亲卫们拔刀相向让大勇觉得不安之余也心慰,赵全要锦衣卫来拿自己固然让他恼火,但他却不能真就把这帮锦衣卫给剁了,因为他不是悖逆犯上的贼子,他是大明的忠臣!
得到大勇示意,郭义恨恨的望了眼那帮锦衣卫,气鼓鼓的将长刀还鞘,亲卫们也纷纷将刀还鞘,但那要吃人的目光却一点没有减弱。
看到施大勇命令手下将刀还了回去,赵全喉咙间的一颗石头这才掉落下去,锦衣卫们也是暗松了口气,江一鹤却是难以安心,因为老是有那么几道想将他吃了的目光对着他。谢一清也被吓得不轻,虽然对锦州军和大勇有好感,但大勇和手下们的举动也让他再难替他们说话,这番举动论怎么掩饰,传回京中恐怕也是要引起轩然大波的,皇上那边更怕要龙颜大怒。
“施将军为何不肯回京?”赵全也是色厉内荏,说到底不过是个天子身边伺候的太监,能有多少胆色。他现在已是被吓得不轻,真怕施大勇翻脸就命人将他斩杀在这登莱巡抚衙门大堂中。
“李九成、孔有德二逆虽已伏诛,然贼军仍有李忠辅、耿仲明等部流窜登莱境内,此二贼拥众万余,部下又多东江辽兵,寻常官兵不是其对手,若末将回京,恐登莱境内人可平二贼,若任二贼坐大,恐局面失控,有演李孔二逆之势。故末将想请公公代为回禀皇上,容末将将这两股贼寇扫平之后再进京。”大勇尽力解释自己现在不能进京的原因。
赵全听了没有表态,江一鹤却还是硬着头皮讥讽了一句:“大明军兵三百万,难道除了你就人能平贼子吗?施将军可是把自己看得太高了吧。”
大勇却是一点也没有大言不惭的羞愧,反而掷地有声道:“不错,非我不行!”
“”
这厮脸皮太厚,太厚江一鹤话可说,也不敢再说什么了。
郭义不敢再激怒施大勇,也想尽快脱身,便好言相劝道:“施大勇,皇上口谕要你进京,咱家奉旨传话给你,你若不进京,这后果怕难以预料啊。”
“有什么后果?”大勇反问了一句,“末将只想剿清叛军再归京,忠心可昭日月,难道朝廷还能治我的罪不成?”
“这”郭义言以对。'
谢一清却突然没头没脑的说了句,“当日袁崇焕也是和施将军这样想。”
这话一出,江一鹤和赵全同时瞪了他一眼,谢一清脖子一缩,不敢再说。
袁崇焕的事情大勇就是前世不知,今世也是了解的。他摇头道:“袁崇焕进京了,我却是不进京的。”
这话和公然造反实际也没有什么区别了,赵全急于脱身,便道:“若施将军执意不进京,那咱家也话好说,这就回京复命。”说完便要走人。
大勇却叫住他:“公公且慢。”
闻言,赵全转身道:“怎么,施将军改了主意要和咱家一起进京?”
“末将倒没改主意,只不过末将不想有人在天子那里进些谗言,所以想请公公暂在末将军中盘恒几日,待末将将手头的事情处置完了再一同进京。”
更新快纯文字
第三百七十五章 磨刀霍霍向牛羊(七)()
宁完我在金州呆了快一个月了,却迟迟没有得到派往登莱细作传来的情报,不知道孔有德和李九成到底有没有守住登州。高品质更新就在苦等之余,宁完我竟生出乘海船往登州亲探的念头来,可这念头也只是闪了一下便再没有下文。因为后金没有水师,来往登莱的海道又被明军的东江镇控制住,且发生孔有德叛乱后,东江镇的明军对海道的盘查便严密起来,听说过往船只上的人都要挨个被拽头,为的就是查看头上是否戴有假发。一旦被发现有剔头的痕迹,那明军可就是宁杀错勿放过了。因此而死的金军细作前后加起来怕也有十多个了。
宁完我好不容易在大金混到汉军旗正红旗包衣的体面身份,又在洪太那里得宠,被任命为内弘文院的大学士、议政大臣,如何肯冒杀头的风险孤身往登莱呢。等就等吧,总会有消息过来的,反正汗王正在率军远征林丹汗,一时半会也回不了沈阳,他就是眼下成功接应到孔有德也没什么意思。
上个月,毛大派人送过信,说孔有德已经率部和李九成会合,有望夺取明军重镇莱州,但毛大对夺取莱州后的局面仍不乐观,认为孔有德只是打了明朝个措手不及,等到明朝反应过来,叛军仅凭登莱是难以支撑的,最后只能退往大海,届时他便可劝说李九成和孔有德带领兵马降金了。但在此之前,他却是不能在军中公开说要降金,因为这样做会引起大部分将领的不满,毕竟他们和大金打了这么多年仗,士兵们又人人和大金有血仇,在没到山穷水尽时,这些人是不会放下心中仇恨改投大金的,说不定还会群起而上乱刀砍了自己。
对毛大的苦衷,宁完我表示理解,表示自己不急,汗王也不急,一切都由将军做主。他亲笔回信,允诺毛承禄,不管登州有没有丢,大金都是将军最安全的退路。最后还特意将从前他奉汗王令出使朝鲜蒙毛承禄放行的往事说了遍,另外还提及皇太极曾几次说过东江文龙死得冤。高品质更新就在言外之意自然是我及我家汗王都知道毛将军是亲近大金的,对毛帅之死也深表愤慨,他日愿意替毛将军报父仇。
'
金州城并不大,以前属元朝的辽阳路,明朝洪武八年改建金州卫,治所就设在金州城。天启元年金军攻占沈阳后,相继派兵往南攻占了鞍山、海州、耀州、盖州、永宁、金州、旅顺等地,但因为当时金军主力放在山海关方向,对辽阳以南地区并不重视,所以留下的驻守兵马不多,给了治所在皮岛的明朝东江镇兵马可趁之机。
在天启元年至崇祯二年以前,金州、旅顺一带基本上仍是由明军控制着,并且以金、旅为基地向耀州、盖州等地游击,与在鸭绿江边的义州、宣州等地明军南北配合,极大的牵制了金军,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山海关方向(宁远、锦州明军的压力。可惜毛文龙死后,东江十万明军陷入内讧、群龙首的状态,将领们忙于争夺皮岛总兵的名号,相互攻伐,对上岸袭击金军再也没有兴趣,甚至还主动放弃了陆上的金、旅等地,这就使得毛文龙当年立足皮岛牵制后金的战略完全破产。
东江明军不敢上岸,金军自然是求之不得,他们没有水师,自然也不会下海攻打明军,金明双方就这么你不管我,我不管你,倒也“其乐融融”。
皇太极继位后,金国的重点仍是放在山海关方向,辽阳以南地区的防守以汉军旗为主,另外配合一小部分蒙八旗和满八旗。驻守在金州的金军是汉军旗镶红旗的两个牛录,有兵750人,另外还有一个满八旗的佐领领着80名女真兵和300名蒙古兵驻防,总兵力合计1130人。
宁完我从沈阳出发时,皇太极正急于西征林丹汗,虽然知道孔有德等明军的来归对大金非常重要,但因这事八字还没一撇,所以皇太极没有给宁完我派多少兵马,只派了亲信摆牙喇亲兵达素领了10名摆牙喇兵护送宁完我到金州,另外兵部也有两个官员随行。高品质更新就在一切等事情确实后再作相应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