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狼骑-第3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那几个金人还在原地等着,陈寿忙低声提醒彭四海:“鞑子在等着信呢,咱们是受降还是不受降?”

    “这。。。”

    也真是难为彭四海了,他一个连字也不认识的响马盗,跟着叔父替锦州军卖了一年多命才当上百户,又何曾碰上过这种事。辽阳城出降是大事,他不敢轻易表态,要是这是鞑子搞的诡计,他冒然带人进城岂不是正中圈套?但那几个金人又确实在等信,要是他们是真的出降,自己却不受,岂不是错过了夺取辽阳城的最好机会?到时不用说大帅了,只怕叔父就能活活骂死他。临来时,大帅和曹将军可是再三吩咐过,若是能有机会一定要拿下辽阳城的,因为只有拿下辽阳城,锦州军才能对沈阳形成威胁。要知道那沈阳城可是相当于咱大明的北京城啊,能攻占一国都城,那该是如何荣耀的丰功伟业啊。一想到有朝一日能够站立在金人的都城之中,一血二十多年来大明被东虏所欺的耻辱,彭四海当即一咬牙,吩咐董忠:“你去把人带过来,我要问清楚!”

    “好。”

    董忠也不多话,一转马头就奔去带人。不一会,那几个金骑就在他的带领下奔了过来。

    。。。。。。。。。

    为首的那个看起来颇是孔武有力的年轻人正是额必伦,身后的则是图鲁什,另外几人则是额必伦的亲兵摆牙喇。图鲁什果然不负莽古尔泰厚望,进了辽阳城后借着埃古的酒席支走了其他军官,趁着埃古酒醉之时突然发难,一举将其斩杀,然后瞒下埃古死讯,直接派人出城去迎莽古尔泰。

    埃古一死,莽古尔泰进城后,自然很是轻松的就用自己多罗贝勒的身份震住了镶蓝旗诸将,命图鲁什和白佳等人接管了辽阳防务,在处死几个不愿投降的镶蓝旗将领后,莽古尔泰果断派额必伦出城和明军洽谈献城投降一事。

    之所以这么快就派人联系明军,是因为莽古尔泰没有想到明军来得这么快,更加害怕代善会派兵赶到辽阳,到明前有明军,后有沈阳的追军,辽阳城腹背受敌,那些镶蓝旗的人又不是死心踏地跟他,只是暂时被震摄住,又群龙无首这才无奈服从于他,只要沈阳的兵马赶到,他们肯定会闹事的,到时他断然是撑不住的,因此他只能快刀斩乱麻,迅速与明军联络上,只要明军进了城,他便再也不用担心这辽阳城的事了。

    这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莽古尔泰进城后不到半个时辰,他的侄子——代善五子巴喇玛也带人赶到了辽阳城,可是他不知埃古已经被害,结果被图鲁什骗进城中绑了起来关在地牢之中。对这个侄子,莽古尔泰倒没起杀心,只想自己投明后将他一起带着扣在身边,盼着日后会派上用场。

    从巴喇玛嘴里,莽古尔泰得知自己逃出沈阳后,除了索海的追兵外,代善还派了索尼带兵追他,另外还派四子瓦克达带人去老寨,又传令广宁和义州封锁南下道路,若不是他向辽阳跑,又幸好没有半道折向老寨,否则现在只怕已经在沈阳刑部大牢之中了。

    想到索海和索尼二人现在还领着人在浑河边搜寻自己,莽古尔泰就不由一阵心悸。

    。。。。。。。。。。。。。

    额必伦一直以为城外的明军统兵将领至少是个参将,因为城外可是足有上千骑兵的。在明国,能够统帅上千骑兵的官职绝对不会低,甚至很有可能是个总兵官。谁知看到的却是一身穿百户官服的明将,不由怔了一下,很是有些意外,但很快就定住心神,翻身下马向前走了几步,以汉人的礼节抱拳恭声问道:“敢问贵军是大明的哪支军队?”

    “我军是大明锦州军!”

    彭四海的声音很是自豪,他为自己是锦州军一员发自内心的自豪。虽然大字不识一个,也不懂什么朝廷礼节,但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道理他还是知道的,何况对方还是来献城投降的,自然也不会太过轻视怠慢,同样抱拳回了一礼。

    锦州军?

    这个答案让额必伦和图鲁什有些意外,锦州的明军怎么跑到辽南去了?但眼下不是解惑的时候,他们必须立即和这支明军的统帅联系上,只有得到对方的保证后,他们才能放心的将辽阳城交出来,否则便是死也要死在这辽阳城,哪怕玉石俱焚也在所不惜。

    “敢问贵军统帅是何人,现在何处,我等是否可以立即求见?”额必伦尽量让自己的态度放到最低,以免引起对面这明军百户的反感,可是他没想到对面的明军百户对他这三个问题仍是产生了不快。

    彭四海不喜欢额必伦所提的三个问题,他冷冷道:“你们若是真的投降我方,我家将军是何人自然会告知你们,但现在却不是时候,本官也不会告诉你们我家将军在何处。现在的问题是我要知道你们是谁,又为何要献城投降于我方?只有搞明白这两点,本官才能通报我家将军知晓,否则一切休谈。”

    听了这番话,额必伦眉头一皱,显是对彭四海的话相当不满,但他没有将不满的表情放在脸上,而是扭头看了图鲁什一眼,后者眉头一颦,缓缓点了点头后,额必伦立即扭过头来朝彭四海说了句:“请告知你家将军,大金国议政大贝勒莽古尔泰殿下愿率所部献辽阳城于大明!”

    大金国议政大贝勒莽古尔泰?!

    这个人名让在场的明军众人全都呆住了。

    。。。。。。。。。。。。。。。。。。。。。。。。。。。。。。。。。

    各位读者,虽然骨头的更新对不起你们,但我真的需要订阅和红票支持,哪怕你就是评论一句也行啊。

第四百零七章 鞍山条约(上)() 
明金双方打了这么多年,对金国的四大贝勒,明人大半都能轻易的说出名字,尤其是被金军荼毒过来的辽东和京畿百姓,对那莽古尔泰之名更是不陌生,都知道此人是女真人的一个大王,杀人如麻,还酷食人心,恍如人世间的活夜叉。

    时至今日,京畿一带的百姓还拿这莽古尔泰的名字吓唬家中的小孩,比起那狼来了还有效果。这么一个让明人胆战心惊的人物竟然要献城投降大明,这消息产生的冲击不亚心口被大锤一砸,让人颤得很。

    有登州叛军出身的明军还是不太知道莽古尔泰是谁,那有知道的立即声形并茂的描述了一番在家乡时听说过的食人夜叉大名,还有不少原辽南明军降卒和汉军旗的士兵也将自己所知道的莽古尔泰事迹向同伴们讲述起来,直听得那些不知情的木愣木愣的。

    不过很快明军上下就从震惊变得格外兴奋起来,试问,一个金国的大王都要向咱锦州军投降了,这不正说明咱锦州军是天下第一强军,那些金人连和咱们一战的勇气都没有吗!要不然,他一个金人大王凭什么要向咱们投降!

    。。。。。。。。。。。

    大金国的议政大贝勒到底是个多大的官,彭四海不知道,但莽古尔泰他知道,这人绝对是个大人物,先前没少听锦州那帮人说过大小凌河和锦州之战,对八旗的旗主多少都了解些,知道这莽古尔泰还是个什么大贝勒,想来就是方才金人说得什么议政大贝勒了。现在一个统领一旗的金人大贝勒要献城投降大明,这绝对是件足以震动明金双方的大事,其意义恐怕能和夺取沈阳城一比。

    彭四海没有想太多,激动过后,便毫不犹豫的派陈寿快马向鞍山报信,他是一点也不敢耽搁了。稍后,又在额必伦的强烈要求下派人将他同图鲁什一同送往鞍山。

    辽阳城中,莽古尔泰为了表示自己归明的诚意,遣人送来牛十头,羊百头以供城外明军食用,另外还设了酒席邀彭四海等明军军官入城畅饮。牛羊彭四海收了,那酒席却是不敢去吃的,他很怕这是金人搞的劳什子“鸿门宴”。书没读过,字没识字,可那楚汉争霸的故事却是时常听人说起的,当了这么多年刀口上舔血的响马盗,彭四海的心眼总是比别人多一点。现在这投降一事还只是停留在嘴边,八字还没一撇,为了安全起见,他不介意再在这辽阳城外风餐露宿几天。

    莽古尔泰或许也知道明军不会这么轻信于他,更不会轻易就入城,因此象征性的请了两次后便不再提此事,将牛羊送去之后,又在城中部署了一番,确保不会有人内乱后,便呆在埃古的府中等消息。这会,他的心已是定当许多,有城外的明军骑兵在,沈阳的兵马就是来了他也不怎么感到害怕了,因为他知道洪太远征蒙古基本上抽空了沈阳城,就是他也将身边仅剩的五百摆牙喇交出去了四百,其他贝勒和大臣府上更是剩不了多少人。

    别看代善平时威望不小,也素有智谋,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凭空变出一支大军来,充其量也就是凑出几千不披甲的旗丁来。这些人还要留一大半防守沈阳,能够派到辽阳来的兵马绝不会太多,况且他代善这会还得处置因他莽古尔泰出逃在沈阳引起的骚动,能腾出多少精力来对付自己还难说。现下自己有辽阳坚城依靠,又有明军外援,只要不是洪太亲率大军前来,莽古尔泰甚至都有信心就在这辽阳城打出自己大贝勒的旗号号令国人造洪太的反了。

    。。。。。。。。。

    鞍山城中,大勇听到消息也瞬间愣了一下,那莽古尔泰大名他自然是知道的,不过听说这人是金国的所谓四大贝勒之一,八旗之一的镶蓝旗就是由此人执掌,在金国可谓位高权重,这样一个能和洪太平起平坐的大人物怎么会要向大明投降呢?难道真是老天爷眷顾自己这个穿越者,知道自己不容易降下这份大礼来让自己开心开心不成!

    此事太过匪夷所思,要是真的,那可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比天上掉个馅饼都要有运气得很,要知道自打奴尔哈赤起兵以来,从来只有大明的官向金人投降,可没有过金人的官向大明投降的,而且还是这么一个在金国数一数二的大人物,那可是类似大明亲王一级的存在啊!

    嘿,真是风水轮流转,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