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狼骑-第3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算?”张存仁微愣一下,道:“祖帅带着我们降金那天,咱们便没了回头之路,只能和这沈阳城共存亡。”

    曹恭诚却是摇头道:“话不是这么说,当日咱们降金不也是没办法的事吗,咱们也算为大明尽忠到底了,实在是没有法子才投降的,若咱们能幡然悔悟,重投大明,朝廷未必就会怪罪我们,说不定还会继续重用我们呢。”

    “你怎会这么想?”

    张存仁吃了一惊,没想到曹恭诚竟然会对他说这样的话,要知道曹恭诚平日对八旗权贵巴结得厉害,因此得了代善看重,委他做这南门守将。原以为此人是铁杆和金人走到底了,却不想他竟然会打起重投大明的念头,这实在是出乎张存仁的意料。

    自从听说明军渡海而来,一路打到辽阳,直奔沈阳而来后,张存仁就知道降将中肯定会有人起别样心思,但他真的没有想到曹恭诚会是其中一员。他白日可是亲眼看到曹恭诚当着孙得功和祖泽润他们面发誓要死守南门的,这才没过几个时辰,“死守南门”就变成了“重投大明”,反差之大不能不让张存仁如此吃惊。

    曹恭诚倒没有理会张存仁的吃惊,只反问一句:“你我都是带兵之人,这沈阳城能不能守住,你我心中都有数,难道张兄还真想和沈阳城共存亡不成?”

    “这”

    张存仁不知道曹恭诚是试探他还是真想反正,不敢轻易表态,吱唔几声后,苦笑道:“就算咱们反正了,朝廷也不会放过咱们的,别的不说,何帅的死,朝廷总要问罪吧?”

    “何帅是被祖泽润、祖大成叔侄所害,和咱们有何干系?”曹恭诚的声音很肯定,似乎当日他根本没有参与杀害何可纲之事。曹恭诚的否认让张存仁说不出话来。

    “其实当日张兄你其实是不愿降金的,虽然你从来没有露过口风,但兄弟和你共事这么多年,怎会不知你心中所想?这沈阳城反正守不住,咱们不反投大明,只怕城破之后就是你我人头落地之地!不瞒张兄,小弟我已是下定决心豁出去干了,张兄愿不愿意同小弟一起,还请给个明话。”

    曹恭诚显然不想和张存仁扯太多废话,直接亮明了态度,在他亮明态度的同时,那两个曹恭诚的亲兵不动声色的一左一右的将张存仁围在了当中,右手皆按在刀柄上。

    见状,张存仁知道曹恭诚不是试探自己,他是真的要反正了,若他不同意和曹恭诚一起,只怕立马会成为刀下之鬼。

    “此事还有何人参与?”

    张存仁早就想反投大明,只因自己手下兵,法控制一座城门,这才法举事。但现在曹恭诚也想反正,他自然不会再犹豫,当下便想知道还有谁参与此事的。毕竟眼下沈阳城还在金军手中,要是参与的人太多或者不可靠,那事情就有泄漏的可能,届时他们可就是死葬身之地了。

    “除了刘将军,再他人参与此事。”曹恭诚没有对张存仁有所隐瞒。

    “刘天禄?”

    一听刘天禄也要反正,张存仁顿时放下心来,曹恭诚接下来的话更让他大喜,他告诉张存仁,刘天禄已经去三官庙联络被囚禁的张春,只要张春愿意参与进来,他们便不用担心朝廷事后会追究他们的前罪。当下二人又密商起反正细节来,敲定一切后便等明日进行。为防万一,二人连城墙也没下,当夜便睡在城头门楼里。

    更新快纯文字

第四百二十章 沈阳之战〔七〕() 
沈阳城内一干明军降将想着重新反正归明,大勇并不知情,因为那些人并没有派人和他联系过,他也没有派人和他们联络过。

    在大勇看来,沈阳城已经是自己的囊中之物,根本不须这帮降将锦上添花,有这些人没这些人对于锦州军没有什么价值,多他们不多,少他们不少,既然如此,何必要沾上这些烫手的山芋呢。真要是接受他们,恐怕麻烦不比他收编的登州叛军少。况自松山军大凌河初战后,大勇便对见死不救的祖大寿没有好感,连带着对他手下那帮将领更是没什么好脸色。

    说来,只当日祖大寿借他的夏德胜、李一忠二将让大勇印象深刻,也很是愧疚,至今想起二人连同他们手下的五百勇士,大勇都会心痛不已。

    锦州城外那一仗打得实在是惨,夏、李二将为掩护重骑出击,生生以血肉之躯抵挡金八旗,最后双双殉国。所谓英雄惜英雄,大勇自诩大明第一忠义之士,对这等与他一样忠义的壮士当然是敬重比的。

    锦州战后,大勇知道何可纲如何死的后,痛惜之余也是奈,自己当时并左右战事的能力,有心想救却从救起,只能让历史惨剧沿着本来的车轮向前滚动。

    而对那帮随祖大寿降金的将领,除了鄙视憎恶外,大勇再他观。大明为供养你们,不惜耗尽国库,只盼你们能够守住这关外的江山,到头来,你们却是降了!这他妈的对得起国朝,对得起君王,对得起那些因为供养你们而被不断抽血的百姓们吗!

    死战力竭被俘情有可原,可是在尚有一战之力的情况下却选择投降,这是大勇万万不能接受的。

    投降这东西是有瘾的,这玩意只要做过一次,就绝对还会再做。大勇为何非要杀祖大寿,难道仅仅是为了想取代他成为辽东总兵官?

    诚然,大勇是想爬上去,想除掉挡住自己往上爬的障碍,可他斩杀祖大寿最大的原因却是这人降了。他不愿看到一个投降过金人的大将再次主持关外,把控大明的关外军镇,因为这意味着这个人在再次被围时还会再降,更何况这还是个将自己子侄兄弟全留在金人那边只身归来的大将。这他娘的放大勇前世就是活脱脱的裸官,裸得不能再裸的官。'

    这样的裸将,能信吗?

    大勇不信,所以他杀了祖大寿,同样,他也不相信沈阳城内人数以百千计的汉人降官降将们,不管他们是在何时,因何种情况投降,大勇都不信他们。

    这一点,大勇做得是差了,他的度量可比不上洪太,人家可是但要来降,不管你是大官还是小吏,一律信任有加委以重用的。

    大勇却是总想着这些人不可信,总想要把他们一股脑杀了以绝后患。这种做法疑是将那些降官们往女真人怀中死,让他们狠下心来和明军死战到底,最终造成的后果也只能由明军自己来承担。

    对人心的不重视,已经造成一些对明军不利的后果,辽南各地执行“九品汉奸制”清洗条例的锦州军只允许低品的汉奸们凭功劳大小降品或免罪,而对于高品的汉奸们却是堵上了反正悔过之门,不许他们反正投降,使得这些人只能死心跟女真人走到底。而事实上,这些高品汉奸的实力和能量可比低品汉奸们强得太多。

    辽南各地爆发的多起反抗事件大多都有这些高品汉奸在背后指使,往北逃的队伍中也多有这些高品汉奸和他们的家族。

    其实大勇若是采取相对温和做法,采取和洪太拉拢人心一样的举措,不搞什么大清洗,对投降金国的汉人降官降将一律接纳,许他们戴罪立功,定然可以使局面更快稳定下来,使锦州军能够获得更多的地方支持,更多的人口,更多的钱粮,也能减少自身的一些伤亡,更能提高对八旗的打击。

    可惜大勇没有这么做,他粗暴的采取了他认为最简单也最有效的举措杀,一个“杀”字,恐怕是大勇前世出身和见识的局限所决定的吧,毕竟他只是一个穿越来的赌徒,而非天生就有雄才大略,能够上马治军下马治民的大能。

    穿越者的光环并非能使一个普通人迅速成长为所不能的天之骄子,穿越者想要达成自己的奋斗目标,同样也要付出和这个时代其他人一样的努力和牺牲,更多的时候也要承受数的失败。

    一个连失败都未品尝过的穿越者那肯定不是人,那是近乎于妖的存在,大勇不是妖,所以他失败了很多次,但是一次次的失败却让他慢慢成长起来。或许,现在的大勇仍然还是个略显稚嫩,只知蛮干野干的家伙,但不得不承认,他在成长。

    16日傍晚,董忠和沈义率所部两个炮兵千户终于赶到浑河南岸,沿途曾遭到一股不足百人的金兵袭击,幸这些金兵大多都是没有上过战场的少年人,所以没有对炮兵造成多大伤亡,反被沈义指挥铳炮手们打死数十人,余下的金兵见势不妙往辽河方向撤退。

    沈义拷打了一个看起来才十二三岁的金兵,那个孩儿兵告诉沈义,他们是西平堡附近的一支驻防八旗,隶镶红旗,因旗主抽调了旗中青壮出征蒙古,留下的都是些老人和孩子,所以接到沈阳大贝勒调兵命令后,留守的壮达便将他们组织起来准备赶到沈阳增援。可路上却走岔了,结果碰到了正往沈阳赶的锦州军。那壮达曾和明军打过几次,知道明军不堪打,便以为这些个明军也不禁打,就领着他们冲阵想将这些护送火炮的明军冲散,然后押着俘虏将炮运到沈阳去。哪曾想却是碰到了硬岔,还没冲到跟前,就被锦州军的铳炮给打死几十人,吓得这些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娃儿兵们屁滚尿流,那壮达也是给打懵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顾不得地上的那些受伤未死的娃儿兵,赶紧带着剩下的娃儿兵们往西边跑。

    还没到沈阳,就先立了一功,斩首足有四十多级,乐得董忠和沈义合不拢嘴。

    大勇知道这个情况后,对金军竟然连十二三岁的孩子都派出来感到震惊,震惊之余却是大为高兴,这些个旗丁孩子可是八旗的主要兵源,要是能够多杀掉一些旗人孩子,洪太恐怕睡觉都要心疼。'

    这些个娃儿兵所在西平堡乃广宁和义州金军北上增援沈阳的必经之路,董忠他们碰到的只是西平堡附近的娃儿兵,广宁和义州的金兵却可不是孩子,洪太不可能愚蠢到为了征讨蒙古将震摄宁锦明军的金兵全抽走,所以广宁和义州来援的金军绝对是一支不能小窥的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