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狼骑-第3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道当了皇帝就可以不将各旗旗主放在眼里了吗?征明这么大的事,怎的事先不和我们商议就定下了呢?”多铎对鲍承先的话视如罔闻,涨红着脸愤道:“难道皇上这次征明是不要我正白旗参加了吗?”

    多铎话音刚落,鲍承先立时就抓住他他话中的痛脚,扬声质问道:“豫亲王,你这是什么话!难道你正白旗不是大清的兵马,不听皇上的话了吗?”

    “哼!”

    多铎早就看鲍承先这帮汉官不顺眼了,见他竟敢质问自己,不由冲动起来,抬脚便要去将鲍承先拖出来抱以老拳,但身子刚动,却被三哥和硕怡亲王阿拜给拽住了。

    阿拜朝多绎使了个眼色,多铎怔了下止住了自己的怒火,对这三哥他还是尊敬的。

    安抚住多铎后,阿拜转身面向豪格问道:“皇上,我大清初始改元,但国力仍较天聪年间有所不足,因此正是休养生息之时,却不知皇上何以如此着急征明呢?”

    阿拜是现存太祖诸子中最年长者,没有什么权力之心,所以豪格继位后将多尔衮的正白旗交给他统领,又晋他为和硕怡亲王,隐隐有让他制衡济尔哈朗之心。见他发问,豪格自然不会不快,当下说道:“天聪旧难,朕一刻也忘不了,每思及遇难的沈阳军民,朕这心就痛得很。朕已经忍了三年,也准备了三年,国力虽仍有不足,但支撑一场战事也是不难,因此朕这才决定征明,这回无论如何也要和明人算这笔帐了。”

    “天聪旧难,宗室遇难数百,八旗妇孺亦死伤数万,此等血债自然是要和明人清算的。”阿拜点了点头,却又道:“但臣以为眼下征明怕不是好时机,休说辽南诸地尚未收复,就是盘踞在旅顺的明辽东军就是一大麻烦,若皇上再次倾国伐明,那辽东军必然又会趁虚来攻,若是让他们再攻破沈阳,我大清可真是要亡国了。”

    “怡亲王不必担心,朕这次征明可是早有万全之策的。”豪格看了眼正瞪着自己的多铎,“朕意要怡亲王和豫亲王率两白旗将士驻防辽阳,只需扼守辽阳,旅顺明军便不能犯我沈阳。且有两白旗上万将士,又有怡亲王和豫亲王坐镇,朕倒不担心明军会来,反怕明军不来。若他旅顺明军真敢来,朕相信二位亲王一定能够带领两白旗将士一血天聪蒙难之耻!”

    济尔哈朗也道:“怡亲王有所不知,先汗让我使明之时就有交待,若明人不同意议和,则待皇上继位之后便发大军征明,一来为死难宗室军民报仇,二来也是让明人知道犯我大清的后果。唯有以牙还牙,以血还血,明人方才不敢轻举妄动,若是一昧示软,明人反认为我大清可欺,一旦让他们生出这想法,对我大清,对我满州可不是什么好事。”说完,朝殿外看了眼,意味深长说了句,“怡亲王认为方才那朝鲜使臣为何如此狂妄,为何敢对我皇上不敬?”

    “嗯。”阿拜点了点头,知道济尔哈朗最后这句话什么意思,这话不但是说朝鲜人,也是在说殿上这些蒙古外藩的,据说有些蒙古部落已经暗中和明人联系了,哼,还不是见明军打进了沈阳城,害怕咱大清不行两头下注嘛。这些墙头草,也不知殿内有多少家伙明里在这贺我大清皇帝登基,背地里却向明军通风报信呢。

    这话自然不能当殿上这么多人明着说什么来,心中有数就行。既然老四在时就有过征明的部署,豪格又已决定,阿拜自然不会反对,正准备退下好生劝一劝老十五千万别再和阿济格一个性子了,要不然说不定什么时候又落个和阿济格一样的下场。忽然想起一事,忙又向豪格道:“皇上,征明是要征的,但臣以为倒不妨再等一等。”

    “噢?怡亲王为何这么说?”

    “臣听说关内的明国流寇势大,纵横中原,不仅围杀了明人大将曹文诏,还放火焚了朱家祖坟凤阳皇陵,明国皇帝到处调兵扑火,却是扑了这头又烧着了那头,明军疲于奔命,焦头烂额。臣寻思着,既然流寇这么能打,倒不如让他们和明军拼个你死我活,等他们两败俱伤咱们再入关,如此一来岂不是坐收渔人之利。”

    “哈哈,怡亲王消息倒是准确。”豪格笑着说道,“不错,中原的流寇现在是闹腾得很凶,但越是如此,我们越要出兵,一来可以帮助中原的流寇减少明军的压力,二来可以趁他们内乱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这可比坐山观虎头要好多了。两虎相斗,虽有一伤,但伤虎犹猛啊。”

    范文程想起一事,忙出班对阿拜道:“怡亲王,奴才记得先汗曾经说过,关内的流寇绝不能垮,这群乌合之众虽然不堪,却是助我大清残明的一支重要力量。”

    听了范文程的话,豪格却忽然正色道:“不,不是残明,是征明!”

第四百八十一章 豪格称帝 二次入关(完)() 
“父汗生前曾说过,明国虽是大树,须一斧一斧砍其枝干,等尽削其枝节,方能将其连根伐掉!但朕现在看来,明国这棵大树早就腐朽不堪,不必拿斧子去砍,只需轻轻一推这棵大树便会轰然而倒!”

    “自太祖皇帝兴兵,我满州与明国已经征战近三十年,三十年来,我满州从百十兵,十三甲至今拥土千里,率甲之士十万,而明国呢?他们的天子年轻无能,他们的官员**贪婪,他们的士兵只知杀人劫掠毫无军纪,而他们的百姓则衣食无着,为了活命纷纷揭杆而起,此时中原烽烟四起,此真是天赐我大清入主中原良机!若朕不取,定遭天诛!”

    “朕虽年轻,但朕身上流得是太祖太宗的鲜血,朕是爱新觉罗家的子弟,朕从出生那日起就注定要带领族人开创属于我满州的不世伟业!”

    “朕准备了三年,也忍了三年,今天是朕称帝之日,也是朕带领你们入主中原,成为中原花花江山主人之日,你们告诉朕,你们愿不愿意随朕一起去开创我满州的万世江山!”

    慷慨激昂之后,豪格的脸通红通红,整个人沉浸在入主中原的兴奋之中。因为过于激动,他的身子明显在抖动。

    短暂的沉默之后,他的一通演说得到了呼应。

    “臣愿意!”

    “臣愿意!”

    “臣也愿意!”

    多罗饶余贝勒满达海,固山额真谭泰、宗室拜尹图、叶克舒、叶臣、阿山等八旗将领兴奋的伸起手臂呼吼着,仿佛他们已经站在了北京的紫禁城中。

    鳌拜更是激动的跳了起来,张着大嘴巴啊啊的叫唤着。

    范文程和鲍承先他们听得也是心头荡漾,范文程双目噙泪,眼前的崇德皇帝真是越来越像太宗皇帝了,他那说话的神情,他那挥手的动手,他那雄心壮志,无一不似太宗皇帝重生。

    太宗皇帝啊太宗皇帝啊,若你在地下有知,当可以瞑目了!

    殿上的汉官们也是群情激动,能克制自己的眼眶通红,喃喃自语,不能克制的已是泪水都流了出来:总算是盼到这一天了,总算是盼到这一天了!爹啊,娘啊,儿子要衣锦还乡,要衣锦还乡了!。。。

    骂我是汉奸的那些混帐等着,等我立下从龙之功后定要好生收拾你们,剔光你们的头发,让你们和我一样不认祖宗!。。。。

    “皇上,臣愿意和你一同为我满州开辟万世基业!”

    济尔哈朗不落人后,无比激动的上前跪倒在地,在他的带领下,阿拜、德格类、岳托、萨哈廉也纷纷跪倒在地,齐称愿意出征。

    多铎犹豫了一会,终是为多尔衮复仇的心思压过为阿济格报仇的心思,也咬牙跪倒在地。

    满州亲王们一跪,这殿上哪个还敢站着,蒙官汉官哗啦啦跪下一大片,那些外藩的蒙古贝勒们也在三大亲王的带领下跪倒在地向崇德皇帝表示无比敬佩和忠心。

    “好,好,好!”

    望着跪得密密麻麻的臣子们,豪格连说三个“好”字,他信步走下御阶,来到济尔哈朗他们面前,将六位亲王一一扶起,然后说道:“这次征明不同往常,朕要亲率你们攻打明国重兵把守的京师重地,更要深入到中原腹地,要过黄河,要彻底击败明国的军队,不知你们有没有这个胆量和信心?”

    萨哈廉哈哈笑道:“皇上,难道我堂堂大清铁骑还不如那些手执耒耜的农夫?明国的兵连那些农夫都打不过,如何能打得起咱八旗铁骑。自打太祖皇帝兴兵,明国的军队还从没正面击败过咱们!别说是过黄河,就是过长江又何惧哉?”

    “好!”

    萨哈廉所说让豪格大为满意,他豪情万丈的一挥手,“怡亲王济尔哈朗听旨!”

    “臣在!”

    “朕命你为奉命大将军,和硕恭亲王德格类、武英郡王汤古代,多罗平安贝勒塔拜佐之,率两蓝旗兵一万四千,并朝鲜火器兵两万为大军左翼!”

    济尔哈朗高声应道:“臣领旨!”

    “肃亲王岳托领旨!”

    “臣在!”

    “朕命你为扬武大将军,率两红旗军一万四千,并蒙古科尔沁部、察哈尔部、扎赉特部、杜尔伯特四部兵两万为左翼军,和硕成亲王萨哈廉、和硕亲王额哲、和硕土谢图亲王巴达礼,和硕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佐之。”

    “臣领旨!”

    “和硕怡亲王阿拜、和硕豫亲王多铎领旨!”

    “臣在!”

    “朕命你二人率两白旗一万四千兵驻守辽阳,护卫沈阳安危,若旅顺明军敢来犯,朕要你们不放过明人的一兵一卒!”说完,豪格顿了一顿,又嘱咐道:“旅顺的明军其实并不可怕,他们并无能力与我八旗骑兵野战,多尔衮太子河失利只是败在孤军冒进,以一千兵敌十几倍明军,如何能不败?只要你们不再犯轻敌之失,辽阳便万无一失。况那施大勇只是贪财之人,此等人安于现状定不会再出兵辽阳,所以不足为虑,你们只须防备即可,不可自作主张。”

    “臣领旨!”

    阿拜听了这番话倒没什么,有两白旗精兵在,明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