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等你回来之后, 就成立专门的坦克教导大队, 关于坦克的事, 暂时我也只交待这么多了, 对于坦克的摸索, 以及在未来战争中的运用, 你们要自己摸索 , 同时也要关注一下国际上的同行发展到哪一步了, 咱们落后, 更加不能像以前的清政府一样闭门造车, 两耳不闻窗外事。 现在才刚到西北, 你还有一段时间拉扯装甲部队, 我从紧张的军费中挤出这么大一笔资金, 未来也是要把你们派到最险恶的战场上去的, 这点你要有心里准备。 ” 姜立提醒着说道。
“ 为抗战捐躯, 亦死得其所。 卑职定然不辱使命 ” 田见龙肃然道。
“另外就是兵工厂这边的安排了。”
” 姜立看处鼻子下留着短须的薛凯颇感兴趣地问道,“ 关于设计装弹十发, 自动填装子弹的步枪是你提出来的? ”
“正, 正是卑下, 浅漏之见, 让军座见笑了。”薛凯有些惶恐地说道。
“这不是什么浅漏之见, 这种步枪一旦设计出来, 会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设计, 也足以引起步枪史上的一场革命。 陈厂长, 后面让薛凯成立一个专门的半自动步枪研究所,研究所所需要的经费, 平时需要的器具一律优先供给, 采买。”
姜立本来想用自己对枪械的了解给薛凯提些意见, 他虽然对于历史上有些具体发生的事不太了解, 但对于枪械, 武器的发展却能称得上精通。 不过一想到在眼前这些人表现出来对武器太过了解,未免有些太全才了, 还是等后面有机会再私底下通过人传话提醒一下薛凯, 想必能让民国的半自动步枪提前问世。。
。。。
190章 军工布置2()
“谢, 谢谢军座看重!” 相比起田见龙, 薛凯显得更加兴奋得难以自抑。 姜立的话是对他的成绩的一种肯定, 同时自己设计的枪枝以后有可能成为抗战作出重大贡献也十分激动。 本来随着日军进攻奉天,他是准备让这种步枪的设计石沉大海的, 现在终于不用白费自己的一番心血。
姜立示意对方不用紧张, 事实证明民国确实是有许多人才的, 一旦给这些人提供足够的平台, 他们发挥出的才能绝不会比洋人逊色。 历史上的巩县兵工厂所生产出来的七九步枪便在国际赛事上打出了耐久度甚至超过德国毛瑟九八的记录。 而眼前的这个薛凯, 若不是他带到西北来, 按照历史上原有的进程, 恐怕也被埋没了。
“剩下便是关于兵工厂的正常事务安排了, 目前最重要的自然是恢复兵工厂的常规生产, 步枪,手榴弹, 迫击炮, 火炮, 地雷。 兵工厂落面之后, 可以试制一部分钢制弹用平平时士兵的训练。”
姜立说道, 虽然钢质子弹跟铜做的子弹比起来有着不易储存, 并且射击精度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影响, 但现在还没有找到足够的铜矿, 所以日子要学会紧巴点过, 相比起铜造子弹, 用钢做子弹显然在材料上要省心不少, 做出来的子弹直接用于训练,也不用存放太久, 也能让那些没有摸过枪, 或者是摸枪次数不多的士兵将枪法提升几个档次。 减少士兵们在实战中的伤亡作用是非常大的。
“嗯, 关于恢复兵工厂生产的事, 卑职已经全部都安排上日程了。 不过卑职也有一两点想法,说出来还望军座莫笑。” 陈靖国礼貌性地说道。
“你们啊, 就是太客气了, 在外面的那一套, 不必摆到我面前来, 我这是样样通。 样样松。 平时能说一两点,但往细里说就不如你们这些专业人才了, 俗话说样样通, 样样松。 真要是我说得不在理的地方, 你们要及时纠正,不能将错就错,造成资源上的浪费。” 姜立说道。
陈靖国连忙摆手, 示意不敢, “ 以前在奉天的时候。兵工厂一些问题就已经暴露出来了, 但兵工厂已经成形 , 一时间也没办法改动, 更缺乏足够的资金。 卑职的意思是将兵工厂的枪厂, 炮厂, 手榴弹厂, 迫击炮厂都分离出来, 成立不同的部门。 以免生产资源运送。 归置的时候出现混乱。”
“嗯, 你说得有道理。 这件事你先拟定一份计划出来, 尽快给我看一下。 噢, 对了, 还有一点, 关于火炮方面的, 除了对咱们现有的主流山炮。 野炮加以改进外, 下面的连, 排一级还需要一定数量的小口径钢炮, 但射程尽量比日本人的掷弹筒要远。 还有在大口径火炮方面, 加强105mm。 150mm轻型榴弹炮的生产, 不必在射程与威力上作太大的要求 , 但要在轻便上下功夫, 要能做到用几匹马就能轻易的拉走。”
姜立说道, 眼下民**队在火炮上的力量无疑是十分缺乏的, 哪怕是姜立的45军, 离了奉天城那几十万发炮弹的供应, 现在跟日军比也差了个档次。 那些大威力, 射程远的火炮性能固然好, 但这也要看情况, 在民国这种幅员辽阔, 交通基础又极差, 运输工具更是缺乏的情况下, 盲目的追究大威力, 射程远而导致火炮的自重直线上升是极不明智的。
相反牺牲火炮的一部分性能,换取火炮运输的相对轻便, 使之能更加快迅的投放到战场,及时给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对火力严重缺乏的地面部队来说尤其重要。毕竟在炮战中单纯的比拼炮击距离的情况并不多。
“卑职记下了, 对了, 兵工厂关于240mm臼炮的生产还要不要继续下去?” 陈靖国认真地点了点头,最好的未必就是最合适的, 再好的武器也有水土不服的时候, 这点姜立是从实用性上来说的。既然这样,240mm臼炮就太过笨重了。 靠西北现在的运输条件, 也许武器还没运到战场, 战争就已经彻底结束了。
“大口径火炮的实验可以继续, 但不必进行大规模的生产, 眼下45军还不具备装备这种火炮的条件, 先放一放吧, 太浪费资源了, 等后面条件宽裕一些了, 有足够的精力再上马这种大口径火炮。”
姜立说道, 虽说大口径火炮怕威力无与伦比, 但在西北现在面临的情况下, 难道指望 用马将这些动则两百多公厘的大炮拉到战场上去? 生产这样一门炮的时间和物力,财力, 足以生产数十门的105, 150mm榴弹炮了。
从姜立这里出来时, 陈靖国也得到了近三百万美元的资金, 用来增添兵工厂所需要的设备。算是自老帅魂魄后, 兵工厂得到的最大一笔投资了。
本来姜立还想着要上肩扛式火箭筒的生产, 毕竟对于日本人在二战中使用的豆丁坦克而言, 用火箭筒基本上可以一炮搞死对方。但一想到现在兵工厂连恢复生产都为时尚早, 一时间也就不用太着急了, 慢慢来吧, 连续下达了这么多意思, 投入了大量资金, 也够陈靖国这些人消耗一段时间了。
“百废待兴啊, 西北这片地方虽然荒凉了一些, 但也是奉天兵工厂迎来新生的开始。”吸着屋外清冷的空气, 陈靖国忍不住满是兴奋地叹道, 跟之前的藏式毅一样, 陈靖国此时对于在西北有前景也充满了向往。 他这些年的心血全部都投在了兵工厂里面, 看着兵工厂不断壮大下去, 对于陈靖国来说便是最为开心的事。
“小薛啊, 既然军座交待了, 以后半自动步枪的事就交给你了, 不过每过段时间, 我都会检查一下你那边的进度, 难得军座看重, 可不要辜负了军座的信任。” 陈靖国又拍了拍薛凯的肩膀。
薛凯用力地点头, 他手里已经有了一套不成熟的图纸, 在日军攻进奉天城时, 巷凯已经做好了毁掉图纸的准备, 没想到峰回路转, 事情又有了转机。(。)
191章 重返南京()
蒋委员长在下野前给新上任的孙科内阁设立了种种麻烦。※%, 不管在军事, 还是经济, 政治上都不是孙科能玩得转的。 孙科总想把蒋委员长扯下马换自己上, 事实证明此时的南京政局的第一把手跟以前民国的大总统一样, 根本就是个坑, 不是谁都能坐得稳, 袁世凯当了大总统一步之差身败名裂。 若没那一步, 袁世凯的总统之位还是稳稳当当的。 而作为民国现在局面的开创者之一, 除了蒋委员长, 暂时也确实还没有谁有这个能力与威望镇住场子。
孙科只上任了十天, 便不得不给蒋委员长发电报, 请蒋委员长复出。事实上此时蒋委员长也已经说服了汪精卫与其合作, 暂时有了汪精卫这个助力, 原本就在军事上极度强势的蒋委员长也弥补了在政治势力上的短板。 复出重掌南京也就势不可当了。才过去了一个月, 车窗外南京的街道跟以前差不多, 除了人稍微稠密了一点之外。
不过眼下的时局却并未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变好, 重入南京掌权后, 蒋委员长便迎来了两件麻烦事。
“占了奉天还不满足, 还想南下打到北平吗 ? 奉天的事还未稍歇, 现在又在上海制造事端, 日本人这到底是想干什么?”一把手的位置不好坐, 现在蒋委员长便为日军的动向伤透了脑筋, 随着日军的步步紧逼, 蒋委员长现在也有些焦头烂额的感觉。
“委座。 这次上海日僧事件。 卑职已经初步查明。 确实是日本人自导自演的, 不过当事人都已经退到日租界, 日军现在已经有增兵上海的迹象, 卑职没敢去租界拿人。 ” 蓝衣社领袖贺衷寒在蒋委员长面前恭谨地说道。
“嗯, 还真是难办呢, 姜立不是在奉天杀伤了近十万日军吗, 难道这些杀伤是有水份的? ” 蒋委员长按了按额头, 日军在东北的动作太大。 此时各国列强都紧盯着日本在东北的动作, 明里暗里支持东北的反日武装。 蒋委员长老于军政, 自然一眼便能看出来日军这是想在上海重新制造一起事端, 用来转移列强对东北的注意力, 反正日本现在在国际上名声已经臭了, 也不在乎再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