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六零年代好生活-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头气啊,可他低头一看信,又笑趴下了。被这一幕勾起了好奇心的姐俩,赶紧蹭蹭蹭的挪了过去,探头一看——

    好似一群乌鸦“嘎嘎”叫着从头顶飞过去。

    扁头确实认识字,但是很显然认识得不算多,一眼扫过去,不是拼音就是错别字,基本上这两种情况各占半壁江山。

    憋了半天,喜宝终于找到了一个夸赞的点:“扁头的拼音学得还不错。”

    这档口,毛头已经看了一小半了,闻言头也不抬的回了一句:“当然不错啦,他跟宋东宋西,还有袁家那个傻胖子一起琢磨的。你看,十个拼音只错了仨,真棒啊!”

    “至少比臭蛋学得好。”喜宝还是继续夸扁头。

    “那我呢?”毛头不乐意了,他就不喜欢喜宝夸别人,“我难道不比臭蛋学得好吗?”

    喜宝沉默了半晌,然后跟春丽对视了一眼,在春丽的眼神鼓励下,她格外耿直的问毛头:“哥,你为啥非要跟臭蛋比呢?比他强,很棒吗?”

    毛头恨恨的扭头继续看信,要他说,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都不是好东西!

    撇开那拼音和错别字各占半壁江山的可怕情形,起码信的内容还是很丰富的。信上,扁头主要就说了两个事儿,前头至少九成的内容都在说第一个事儿。

    曾校长家访。

    家访啊,这是一种老师责任心的体现,也是老师对某位同学的看重。反正红旗小学从还是队上小学时,就没有家访的规矩,曾校长特地跑去老宋家搞了一次家访,只能夸他认真负责。

    可惜,扁头却并不这样认为。

    看信里的说法,家访是在开学第一天放学以后进行的,不过要是算上写信寄信以及信在路上的时间,红旗小学开学至少也有一周多时间了。这个倒是无所谓,关键在于,扁头和宋东宋西寒假玩疯了,哥仨全都没写寒假作业。

    扁头首先在信里坦诚了自己的过错,当然还有宋东宋西的,不能因为放假而忘了作业,更不能因为跑来京市忘带作业,总之这个事情他们已经知道错了,然而他们还是觉得曾校长的做法带有可怕的报复性。

    为啥这么说呢?因为曾校长家访时,第一个访的既不是宋卫民,也不是袁弟来,而是赵红英。

    赵红英虽然知道家里有一帮大傻子,可像这样,因为没写作业而被校长找上门来询问的,还真是破天荒的头一次。一个激动,她直接操起竖在墙边的大扫帚,满院子的开始追杀起仨小只来,吓得仨小只魂飞魄散,嗷嗷大叫着救命。最终,老宋头把他们救了下来,并好言劝着赵红英。

    “你都一把年纪了,咋还打孩子呢?让老三去。老三!你给我过来,你干啥吃的?连几个小孩崽子都管不好?还要你妈这把年纪撵着孩子跑?给我打!”

    扁头哥仨当时就惊呆了,完全不懂事情怎么就变成这样了,明明老宋家没有打孩子的传统。

    幸好,宋卫民也舍不得打他们,跟着劝了几句。

    “扁头他们成绩不差的,比当年的臭蛋好多了,我看都比强子和大伟强了点儿。”光劝倒是还好,主要是宋卫民又多了一句嘴,“要我说,他们就是成绩太好了,一看就是没出息的。”

    很难描述曾校长听到这番言语时的心情,啥叫成绩太好了,一看就是没出息的?!

    不单在场的人都惊住了,连听到外头的动静出门来看的袁弟来都懵了,在短暂的愣神后,袁弟来一把抢过宋卫民手里的扫帚,边哭边开始揍孩子。

    对,就是揍扁头哥仨。

    因为没料到袁弟来会这么干,扁头哥仨一开始着实挨了好几下,尤其是身为大哥的扁头,屁股蛋子都肿了。

    袁弟来边揍孩子还边哭喊着:“你们为啥不好好学习?为啥?家里人辛辛苦苦赚钱供你们念书,你们咋能这样呢?扁头你都六年级了,你再这样下去,能去县里念初中吗?你能吗?”

    不能啊!

    扁头一脸懵逼的看着他妈犯病,他好端端的干啥要去县里念初中呢?乡里又不是没有初中,而且收费比县里便宜了一多半,还不需要住宿不用格外掏住宿费和伙食费,多划算啊!

    一不留神,扁头就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想法。

    于是,袁弟来打得更厉害了。幸好,这会儿哥仨也反应过来了,三人分头跑开,要不是因为袁弟来堵着门,他们能直接溜出家门去。

    至于家里其他人,咋说呢?虽然觉得为了这点儿事情打孩子也没啥必要,可横竖闲着也是闲着,想打就打呗,反正这是亲妈,不至于把孩子真往死里打的。

    也是这个时候,袁弟来说出了她埋藏心里多年的愿望:“扁头你必须考上县里的初中,回头你还要念高中,考京市的大学。还有宋东宋西,你俩也一样,考大学!必须考大学,非得是京市的大学不可,不然我就打死你们!”

    莫说当时人在现场的扁头哥仨了,看信的毛头都傻眼了。不是他站着说话不腰疼,问题是你自个儿生的儿子是不是读书的料,你心里就一点儿数都没有?

    一定要逼着学渣考大考,还得是京市的大学,这可能吗?考大学是什么概念?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学渣趁早歇歇吧,就连春丽好了,她当初在学校的成绩还算不错的,一样离录取分数线差了老大一截。

    毛头又笑开了:“大姐,宝啊,你们看,这边写着‘我妈说她可以配合曾校长的,具体方式是,上课不听讲,打!作业不写或写错,打!逃课逃学,打!考试成绩不好,打!’哈哈哈哈哈,和着三婶就光会打孩子是吧?”

    假如打一顿就能变聪明了,毛头很想建议扁头,可以去找袁家老俩口,让他们打一顿袁弟来,兴许袁弟来先考上大学也说不准。

    袁弟来不止要求高,教育方式奇葩,而且她还逼着曾校长跟她一起“教导”孩子,一个字,打!

    看到这里,喜宝分外得同情起曾校长了,她一直很喜欢曾校长,不希望他被袁弟来逼死:“我要给曾校长写个信,不对,应该给奶写个信,成绩不好哪儿能全怨老师呢?老师比谁都盼着我们成绩好,分明就是扁头没好好学。”

    “他好好学了也考不上京市的大学啊!”毛头替堂弟叫屈,“三叔三婶都不聪明,他咋会聪明呢?你看臭蛋不就知道了?不过是该给奶写个信,万一等下次咱们回去,扁头几个已经被打死了呢?”

    毛头才不担心曾校长,那位就是个老狐狸,连赵建设都坑不了他,咋可能被一大傻子逼死呢?就是可怜了扁头哥仨。

    话是这么说的,可通篇读下来真的很好玩,毛头一面忙着同情这仨倒霉孩子,一面抱着肚子哈哈哈哈的笑着,反正单看他那乐呵的样儿,完全瞧不出他有丁点儿的同情心。

    看着毛头这副快笑断气的模样,春丽只觉得辣眼睛,边嗑瓜子边埋汰他:“你笑的时候能不能背着我?不然就学人家害羞捂着脸呗。”

    这话给把毛头给气到了:“喂喂喂,长姐如母你听说过吗?”

    “听说过,可跟现在有啥关系?”春丽一脸鄙夷的看过去,只觉得这个弟弟越来越扯了。灵关一闪,她突然反应过来了,“老话说,儿不嫌母丑,可没说母不嫌儿丑,别说我只是你姐,亲妈都嫌你丑!”

    “你你你这肚子肯定生儿子!”

    别说春丽了,连一贯最理解毛头的喜宝都懵了。其实,她们姐俩对于生儿生女都没有任何感觉,先前姐俩说悄悄话时,还真有讨论过这个问题,春丽的意思是,她公婆虽然没明说,可因为她老公陶安是独子,肯定是想抱孙子的。可她不同啊,打小就被一群哥哥弟弟弄得头昏脑涨的,深以为闺女比儿子强多了,至少能让她多活两年。

    可这事儿毛头并不知道,所以为啥要讲她这胎必是儿子?

    瞅着姐和妹都直勾勾的看着自己,毛头嘚瑟坏了:“生女儿像姑,生儿子像舅!哈哈哈哈,大姐你要是生了儿子,你说是像大哥好呢?还是像我好呢?还是像臭蛋好呢?”

    春丽一个没忍住,甩了他一脸的瓜子壳,然后拿毛巾擦了擦手,扶着腰起来:“喜宝,咱们走,不理这个大傻子。”

    毛头满不在乎的抹了一把脸:“生儿子啊!对了,你俩干啥去呢?记得中午要回来给我烧饭啊!”

    春丽恨恨的回头:“吃西北风去吧!”

    等一直到出了门,走到了街面上,春丽才恢复了平静,权当没刚才那回事儿,只对喜宝说:“大伟哥前个儿来家里了,说是铺面都弄好了,叫咱们今个儿有空去瞧瞧。”

    “在哪儿呢?”

    “大栅栏。”

    甭管是京市本地人,还是外地来京探亲游玩的,一般都知道大栅栏这个地方。尤其八十年代的京市,还没有那么多好玩好看的景点,作为著名的商业街,这里永远不缺人潮。

    正好,今个儿还是周末,姐俩倒是不赶时间,慢吞吞的从自家这边逛过去,边走边看,时不时的聊两句,本来只需要半个小时的路,愣是叫她们走了足足一个多小时,才堪堪看到大栅栏的街口牌坊。

    “大哥临走前千叮咛万嘱咐,非要我保证等铺面弄好以后,一定要带你来逛逛,我都不知道他在想啥。”春丽其实也是第一回过来,左瞧瞧右看看,一副打算边走边逛边寻找铺面的模样。

    “为啥呀?我又不懂做生意的。”

    “谁知道呢!我就觉得,哥哥弟弟全是糟心玩意儿。大哥还说呢,说我去不去无所谓,反正你一定要去。”春丽好气哦,顺便又想起了刚才被她刻意忘记的事儿。

    生女儿像姑,生儿子像舅,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话,虽然没啥科学依据,可既然大家都这么说,就说明还是有些可信度的。然而,一想到家里那糟心的哥哥弟弟,春丽就只想要个香香软软的小闺女。

    看出了春丽内心的纠结,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