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现实的情况却并不是这样,盖因为道家一切“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道法自然”,注定了圣人老子以及他门下传承的这么多道家学派的弟子们,不可能如此大刀阔斧的统一思想,塑造修炼思想的体系。
也正是因为这样,使得修道之人,成儒士当中最为神秘和奇怪的存在。
“这人是上一届国考的状元庄不休?果然,苏林好大的面子,连这位大能也被吸引来要加入苏社了么?”
挤在人群当中的方徽,也忍不住朝着这位看起来有点“落魄”样子的状元庄不休看去。
只见此时的庄不休,整个人思想精华内敛,连智窍也看不到多少圣力的痕迹,似乎就是随便街上路上的一个普通人而已。
修炼道家的儒士大多都是这样,看起来犹如一股清风,不带着思想的斑驳和威压。
甚至于,许多道家的儒士走到人群当中,会毫无存在感,不刻意去寻找的话,根本就注意不到他。
“厉害了!苏社如果能让庄不休加入的话,我们就可以向他当面求教道家的思想了。”
“这倒是一件大好事啊!平日里这庄不休神龙见首不见尾,也没有听说过他和人交流过思想,就是一个人闷头苦读,想要找他交流一次都难啊!如果他加入了苏社,定然就可以有机会和他接近了。”
“道家的思想很厉害!据说是包容万事万物的,可以给一家的思想许多有裨益的启发。”
……
这些围观的学生们,本来就是想要来加入苏社的,如今看到连状元庄不休都来了,自然也都一个个兴奋不已,认为庄不休也是要来加入苏社的。
面对这样的议论纷纷和,庄不休却是表情如常,淡淡地那种,似乎不带的喜悲情绪,直接就走到了苏社的门前。
“你们当中,何人是苏林?”
庄不休不善与人交际,多数时间在外历练和苦修,自然是没有见过苏林的,所以才会有此问。
“庄状元有礼!在下便是苏林,不知道今日状元郎来我苏社,有何贵干?”
苏林很客气,但是也端着自己的架子。
“你便是苏林?”
庄不休眯着眼睛,扫视了苏林一眼。
不过这一眼,却是让苏林有些心虚了起来,好像自己的一切都会被他这一眼给看破一般。
“我知道你从书坟得到了一物,不知道可否借我一阅?”
确定了谁是苏林之后,那庄不休倒也没有丝毫的客气和啰嗦,直接就开门见山地道出了目的。
原来,庄不休并不是要来加入苏社的,只是来借东西的而已。
不过,这样一来,却是让更多人好奇了起来。
“我听说,庄不休是赶了好几天的路,才从关外赶回来的。难不成,就是借苏林手中的某样宝贝?”
“到底是什么宝贝?能够让庄不休如此重视?”
“道家从来都不假于外物,更不屑于求人。如今苏林手中的这宝贝,竟然能够让庄不休如此放下心态,可想而知,绝不简单。”
“该不会是道家的什么圣物吧!”
……
众说纷坛,大家都在猜测,苏林手中东西是什么。
不过,苏林自己却是明白过来了,这庄不休也不知道是从哪儿听到的消息,知道《道德经》的书魂被自己从书坟当中给带出来了,所以才如此紧急地赶过来的。
而且,庄不休应该也知道《道德经》的关系重大,所以并未直接说出来,而是用“一物”来指代。他相信,只要自己这么一说,苏林是肯定知道指的是《道德经》的书魂。
但是,苏林也看透了这一点,所以便故意佯装听不懂的样子,奇怪道:“庄兄,我此次书魂当中,收获颇丰!各种宝贝得到的也不少,就是不知道……你所说的东西,是何物?倘若真的在我这里,定然借与你参阅。”
听到苏林这么说,庄不休的表情一凝,他没想到苏林居然这么不按照套路来,而且他本身就是一个不善言辞之人,又不能明着说是《道德经》,只好再直接了一点,说道:“这乃是对我们道家弟子十分的一物。”
“究竟是何物?我是真的不知晓啊!庄兄,还是进一步言明吧!”
苏林不管那么多,装糊涂,打出了一副我真的不知道的样子来。
这一下,庄不休可恼了,但是又偏偏没有办法,而且道家讲究清静无为,那恼火的情绪才一起苗头,便被他的“上善若水”给扑灭了。
围观的这些学生们,也都被苏林这一副“装傻”的样子给震住了。
同时,他们也都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看到一向高冷的状元庄不休吃瘪,自然算得上是一件很赏心悦目的事情。
特别是一些费尽心力想要找庄不休交流思想却碰了一鼻子灰的,这一下心里面立刻就平衡了,暗笑原来庄不休也有这么一天啊!
“苏社长,你明明知道我所说的是何物!”
憋了半天,庄不休只能再次说道。
“庄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我就是不知呀!”
苏林微微笑道,“不过,如果庄兄可以加入我们苏社,倒是可以秉烛夜谈,说不定我就突然哪一下领悟了呢?”
这话一出,众人这才恍然大悟过来,暗道苏林这套路真的是太深了,竟然用这种方法来诱骗庄不休加入苏社。
第五百零九章 考验()
道家的思想,处事原则就是不为外物所累,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所以,苏林也是明白这一点,便故意用“加入苏社”作为条件,看看这状元郎庄不休是否真正的“不为外物所累”。
如果说,庄不休答应了自己加入苏社,那他便算是违背了道家的本心,说明他的道心还不够稳固。
但是,倘若庄不休拒绝了,那他便失去了可以观摩到《道德经》书魂的机会。
可以说,这也算是孟子所说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取舍问题吧!
底下的那些国子监学生们,稍微有所涉猎到道家思想的,便也几乎是在笑声过后便立刻就明白了苏林的这一番深意。
“苏社长这一招,好是厉害啊!”
“对!修炼思想,最怕的攻击,便是来自于对自身本质思想的攻击和引诱。”
“苏林的这一招,不偏不倚,正中道家思想本源。庄不休这次进退两难,可有苦头吃了。”
“按照我来说,苏社长这一招,既是损招也是妙招。如果这庄不休自身思想不够,因为这样的选择而导致了思维的缺陷,那他也无话可说。但是倘若庄不休能克服这个坎,那他便足以更进一步……”
……
虽然这些学生们并不知道苏林是用什么东西引诱庄不休的,但是看到庄不休那为难的样子,也足以知道,这东西对他的分量不轻。
“烨哥,你觉得这庄不休,会如何选择?”
苏林获得《道德经》书魂的事情,苏烨是知道的,所以他面对苏林发问的时候,便很简单地说了三个字:“他会来!”
“哦?会来么?那可不一定!”
《道德经》书魂对于道家弟子意味着什么,这完全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苏烨用自己纵横家思想去权衡利弊,自然觉得这是一件十分划算的买卖。
但是,苏林却并不这么想,圣人老子能舍弃一切尘世间繁华喧嚣,而骑着青牛西去,许许多多的道家弟子也甘愿常年隐居在深山当中,不问世事的清修,这就代表了道家儒士的思维方式和普通儒士迥然不同的。
果然,在挣扎了一会儿之后,那庄不休的眉头渐渐地平缓松开,然后朝着苏林拱手谢道:“多谢苏社长的好意了,不休就此告辞!”
言毕,庄不休便步履轻松地直接穿过人群,径直从国子监大门口出去,他的苦修去了。
这一下,倒是让在场的几乎人都目瞪口呆。
“庄不休就这么走了?”
“这位状元郎的脾气怎么还是这么臭?人家苏社长好心好意邀请他加入苏社的啊!”
“而且,也不是不可以再商量啊!”
……
许多学生都不理解庄不休的做法,但是却是有一下思想修为比较精神的进士从那庄不休离去时候的神态发现了一些端倪来。
“怎么回事?你们刚才发现了么?那庄不休离开的时候,表情如此惬意和轻松的样子啊!”
“是呀!这可真的是一件古怪的事情,明明他就没有借到苏社长的那件东西啊!为什么反过来还如此高兴?”
“这就是道家的古怪了!听闻,许多道家的儒士,会专门观看海上的日出,而跑到东海之滨去苦守一年!也有的道家儒士会看一些深山里的野**配繁衍,而常年待着山中……”
……
的确,道家的儒士算是儒士眼中的异类,但是谁也拿他们没有办法,因为他们乎东西,甚至有时候连自己的修为和性命都乎。
似乎,在他们的世界当中,这种“乎”的感觉,才是他们最在乎的东西。
“真的走了?”
苏烨见状,也是大吃一惊,因为刚才苏林的预料完全准确。
同时,苏烨也有一些担忧道:“苏林,我们这样是不是得罪了这庄不休啊?毕竟,他是上一届的状元。”
作为纵横家思想衣钵传承的苏烨,思想当中比较患得患失,总体上是想要联合一切有助力的势力,所以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来。
但是,苏林却是哈哈一笑道:“得罪么?烨哥,你方才难道没有听到,庄不休是在朝我道谢么?”
“道谢?那只是一句客气话罢了!”
在苏烨看来,庄不休那一句“多谢”,只是用来婉拒苏林的拉拢。
可是,实际上,这一句“多谢”却是有两层含义的,第一层是婉拒苏林的拉拢,表明他并不想加入苏社。第二层,却是在感谢苏林的这一次邀请的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