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名鹤,宗瀚公病了,而且病的不轻。老夫收到信上讲,已有咳血。万岁下旨让其归家休养,并派御医每两日出诊一次时刻其病情。可宗瀚公却依然日夜劳作。要在七月之前,备足北征之后勤事务。”俞山讲的很慢。语气也有一些颤抖。
宗瀚是户部尚书金濂的,金濂是他的好友,病到这种程度怕是难以撑过今年了。
白名鹤真的有些无语了,金濂其实早就病了,是慢性病。于谦也给白名鹤提到过,金濂在京师保卫战之后就自请致仕。可朱祁钰登基之后,何文渊上书,户部非金濂不可。所以朱祁钰亲自上门去请过。
大明在那个时期,国家危难,金濂自然是不能自顾自身。所以休养几个月之后,出任户部尚书。
金濂对白名鹤好感不多,认为白名鹤太邪。
但他也不得不承认,白名鹤的许多作为对大明朝是极有利的,可以说是忠良之臣。
“你想我怎么作?”白名鹤问道。
“你写书信宗瀚公致仕。”俞山认为,眼下白名鹤或许能够劝住。当然也有可能白名鹤利用在朝中的影响力,借于谦与大明皇帝让金濂回家休息。
白名鹤听到这话轻轻的摇了摇头,虽然他和金濂不是很好的朋友,但交手次数极多,光是银子就相互斗了多次。也算是了解这位户部尚书了。
看白名鹤摇头,孙原贞也对俞山摇了摇头,那意思是你的办法不行。
白名鹤认真的思考之后回答道:“我会派人定制寿材,虽然我没有看过医案。但人在这个时候完全放松下来,可能身体一下就崩溃了。而且金大人本身就是极好强之人,否则也不会拖着病体出任户部尚书了。”
“白名鹤的话,老夫认同!”孙原贞也白名鹤的态度。
这样的大战在即,你却让金濂退休,估计没回到家就带着遗憾辞世了。
“来人!”白名鹤轻呼一声。
有随从走到身旁,白名鹤开口吩咐:“安排东厂细查户部尚书金大人医案,而后海司负责搜集能用得上的天材地宝。”
“大人,以金大人的为人,不会收,就算是万岁赏赐也会拒绝!”那护卫本身就是东厂的档头,自然对大明的高官非常的了解,听白名鹤的话后,以他的身份是有资格提出合理化建议的。
“我有办法,派人去南洋取上等乌木为金濂制作一口棺材。然后本官会手书一封信金濂大人一定支撑到征北结束,如果没有他在京城坐镇后勤,前线几十万将士不安,大明国运不安,战后我白名鹤给他披麻带孝!为支撑身体他用药,进补!”
“不可!”三人同时开口阻止。
白名鹤没说话,只是看着三人,心说这有什么不可的。
最终由孙原贞开口:“乌木又称为神木,传闻当年始皇想以此木为棺都没有如愿。神木非帝王而不可,白名鹤你这是犯了禁忌。”
“不是,你们误会了。神木是阴沉木,我说的乌木是南洋有黑色的树,也可以称为黑檀,树心为黑色,材质绝对是一等一的好木材。与阴沉木本就不同,一个是地下埋了几千年的木头,一个是活着的树。”
三人都松了一口气,那神木岂能给普通臣子使用。
“这也不好,不过如万岁赏赐却可用,你海司须备案此木料。大明有大明的规矩,有些东西不是随便谁都可以使用的。”孙原贞的话代表着大明士大夫的态度了。
乌木那里有,小吕宋就有。白名鹤没有让人动过小吕宋的原始森林,因为在那些在白名鹤眼中,就象是自己的仓库,先存着。
让白名鹤刺激一下金濂,的药物,补品吃下去,或许还能好也难说。
至少比眼下,没命的工作,又不注意饮食,更不要说吃补品了。俞山与孙原贞都认为白名鹤这个办法不错,但是……。
“白名鹤,你说披麻戴孝,本官以为这句可以取消,你如何给你白氏宗族交待!”孙原贞这劝说也是好心。
白名鹤的心还多半是现代人,对宗族的念头不怎么重。至少在他心目中,为这样一个可以为大明把命拼上的人披麻戴孝不算是什么不正确的事情,至少别人怎么说,白名鹤也懒得管。
依大明礼,孝服分为五级,从颜色上为四色,为白、黑、蓝、绿。以血缘关系亲疏来决定服制的等级。
“我心意以决,古有弟子为师戴孝,我没什么不可!”白名鹤既然已经决定,孙原贞也不好再劝,毕竟这事情将来可能是一段美德。那名护卫也说道:“属下这就去安排可靠人手,去小吕宋采伐乌木!”
南洋是有许多极品木料的,白名鹤一直没有让动,说简单一些就是,动得太早了就不值钱了。
不过,白名鹤这次却不是商业,而是真的很佩服这个时代的大明臣子们。
纵然有些许贪婪的,可却有着更多愿意用生命为大明付出的,可能是经过了元朝那个汉人不如狗的时代吧,对于汉人重掌江山,人心的道德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看着白名鹤低头不语,两位老儒臣等了很久,看到白名鹤的神情缓和之后,俞山才开口说道:“白名鹤,老夫说你有三错。第一错是,我大明为天朝上国,不可欺凌属邦。”
“俞老有兴趣重归朝堂吗?”白名鹤没有回答问题,而是反问。
俞山摇了摇头,他对朝堂已经没有什么兴趣了,就是因为白名鹤这种人太邪。
白名鹤笑笑:“那么俞老的问题我就不回答了,大明在京从二品以上的大员,在外正职有资格看到我给万岁的一份奏本,名为《论倭》看过之后,对于倭国的一切就会明了,除此之外,不解释。”
白名鹤的态度很强硬,你们爱怎么想与我无关,这是大明国策。
俞山被噎得不轻,转头看了一眼孙原贞。孙原贞是正二品官,领军职兼文职,在南京有兵部尚书之衔,自然是有资格知道白名鹤那份绝密的《论倭》其中将倭国的地利,人性以及肯定会扩张的必然性。
仅是倭人不尊其倭皇,而以将军府为倭国最高统治者,甚至在大明皇帝不明情况的时候,还加封过倭国将军为倭王。
这种行为在大明儒家思想为主流的儒臣之中,就认定了,倭人以下克上,上上下下都是脑生反骨的类型。
所以白名鹤最终说服大明重臣集团的理由最的两条就是,隋唐时代,那一句日出之王与日落之王。这话太刺激眼下大明重臣了。第二个理由自然就是倭国是将军府作主,倭皇根本就是摆设,特别是那一句,不如烧一个瓷人天皇摆在那里就好的倭国理论,是天诛级!(。。)
第426节 被迷了眼的小白()
在俞山的期待之下,孙原贞倒是给了俞山一个简单的解释:“不能说,身为臣子要谨守规矩。{顶}点{小}说3w。不过以私交只能说一句,我白大人。”
一句就足够了,孙原贞这种人虽然杀过不少土匪,但却是一个正直的好官。
“也罢,另外一错是,我大明为天朝上国,码头上不可同工不同价。”俞山又指责了白名鹤另一处他眼中的错误,白名鹤却一摊双手:“此事与我无关,码头上的这些小事,不归我管。”
“你不可推脱!”俞山是儒臣,可也是那种一人作事一人当的硬汉。
有些人硬在表面,有些人硬在骨头。
“也罢,我出手令俞公可代管此类不公之事,不知如何。不过有句话晚辈要先说清楚,码头上这些小事,我真的不知道。”
白名鹤总算是有个态度,俞山也不好再指责,直接说了第三错:“大考在即,可小吕宋与南洋等地却无座师,无学政。白名鹤你虽然上书允许参考,却无实际行动。此为官者大禁,你为空口白话之官!”
“此事,给我几天时间。”白名鹤也算是应下了。
说完,白名鹤又问道:“我原本以为俞公您是来说莫愁湖的麻烦的。”
“这等小事,只有那些闲书生无聊谈及罢了。”俞山还真不把这莫愁湖的事情放在心上。
俞山告辞,白名鹤对孙原贞说道:“孙大人,可否帮晚辈一个小忙。晚辈想保举张凤大人回京助金濂大人一臂之力,再保举俞山大人出任南京礼部尚书。”
“此事老夫助你。”孙原贞也认为白名鹤这个提议不错,联合几位南京有名望的官员一同上书,然后京城那边只要白名鹤的信到了。于谦或者是陈循一个人,此事就基本上算是定下了。
孙原贞来找白名鹤,本来想说科举之事,不过不是关于海外领地的,而是江南各卫所卫籍的科举,如果换了俞山作礼部尚书。那这件事情也不用和白名鹤提及,俞山就会让江南卫籍也一并参与科举了。
白名鹤站在原地一动也没有动。
这里的位置在莫愁湖北,距离水边也只有几十米,如果不是那块摆这里据说有一千多年的石头,白名鹤还认不出这里呢。
这里在现代,全名为中日友好花菖蒲园。
“这里应该名为,华倭友好园。”白名鹤突然开口说道。
护卫们没有人接话,只有人把白名鹤的话记了下来。在湖边一个并不属于名园区域的小树林改成一个什么园,谁在乎。
但没有人知道。白名鹤在乎。而且是非常的在乎。
离开北岸,顺着湖向西边走了不到两里地,这里距离湖边大约两里远有一处很久以前,属于某个青楼的私院,在万雪儿大肆收购的时候,顺便买下了。最近莫愁常在这里,有时也在这里住。
早上的时候莫愁就知道白名鹤要过来看看,还特别作了许多安排呢。
白名鹤进了院子。四个面容很符合白名鹤审美观的少女就站在门外两侧,白名鹤却停在了院子里。没有再往前走半步。
原本在屋门前等着白名鹤进来莫愁一下就愣住了。
女人是非常细心的,她注意到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