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和-第3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不悔改,奉皇命自助游的官军,人数定然要翻倍。届时,旅游路线发生变化,不小心和当地居民产生…摩…擦,造成任何后果,大明概不负责。

    “臣请陛下,听万民之请,平北疆之乱!”

    话落,孟清和跪地,顿首。

    一片丹心,为国为民,天地可表。

    沉默,良久的沉默。

    武将不说话,自成国公定国公下数,已然被兴宁伯的大手笔震惊。这是要在朝鲜之后,继续打着维护世界和平的大旗,发兵草原,征沙漠?

    文臣一样不说话,六部六科,御史翰林,集体瞠目结舌。兴宁伯的口舌之利,心思之敏捷,再次出乎众人预料。

    武将,勋贵?

    向以捕风捉影为己任,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的言官,都不敢拍着胸脯保证,自己能有这份本领。

    浮石沉木,颠倒黑白,相差十万八千里都能扯到一起,简直比做出锦绣文章的定国公还要打击人!

    不是没人想出言驳斥,可理由呢?

    夜观天象属不务正业?

    朝堂上还立着有神棍嫌疑的兵部尚书,就不许兴宁伯有点业余爱好?何况,兴宁伯的师傅可是姚广孝!有他做师傅,还有什么不可能。

    鞑靼内部…动…乱…不关大明的事?

    谁敢这么说,不用孟清和驳斥,永乐帝会先伸出大脚,直接踹飞。

    就这么认了?表示兴宁伯说得对?

    憋屈啊!

    明摆着是胡说八道,却找不出更好的理由反驳。弹劾锦衣卫的御史互相看看,尚未提出的后半部分计划,明显要胎死腹中。

    自己提出的理由,虽说更有事实依据,但在兴宁伯的“胡说八道”跟前,直接被比成了高大上脚下的矮穷挫。

    关键是,兴宁伯先提鞑靼内乱,再提天子北巡,话里话外主张发兵草原,合了天子的心思,也符合勋贵武将甚至是部分文官的利益。

    征讨安南,让许多人尝到了甜头。

    土地粮食人口一步到位,广西云南接连开了互市,不起眼的凭祥县,更成为西南有名的商队集散地。不提武将,便是文臣,也有不少在购买土地和各种交易中得利。不出意外,起了战火的朝鲜将成为第二个安南。

    如今,兴宁伯联系京城地动,以鞑靼汗位更迭为由,提议发兵草原,奉天殿中群臣,已有不少起了盘算。

    比起可能在北疆获取的利益,锦衣卫的事,稍后再议?

    朱棣高踞龙椅之上,将群臣的表情尽收眼底,看向的孟清和的目光愈发和蔼。

    这个时候,只要有人出列附和孟清和的提议,永乐帝就能当场拍板,立刻下旨。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终于,有人站出来了。却不是武将中的任何一个,而是户部尚书夏元吉。

    “兴宁伯所言,臣附议!”

    这个发展太出乎预料,朱棣也不免愣了一下。

    很快,更让他惊讶的事情发生了。

    继续户部尚书之后,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先后出列,支持孟清和的提议。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和工部尚书没有表示支持,却也没出言反对,沉默就已经给出了答案。

    六部天官,三位立场鲜明的支持孟清和,犹不甘心的两名御史瞬间风中凌乱。是他们没睡醒,还在做梦?

    三名尚书表明态度,孟清和并没太过吃惊。

    不提其他,单是“利益”二字,足以撼动人心。

    沈瑄没有第一个出列,他只需站在这里,就是给了孟清和最大的支持。

    成国公也没有当众表态,毕竟国公身份特殊,如果两位国公都站出来,很容易引起文臣…反…弹。文武不两立,为反对而反对,不是笑话。

    徐增寿和张辅却没有这样的顾忌。

    前者是皇帝的小舅子,自然一切以天子的利益为基准,以皇帝之意为准绳。

    张辅在安南立下大功,但有沈瑄朱能在前,并未马上列入武将第一梯队,作古的老爹张玉才够资格同两人并列。

    徐增寿和张辅先后出列,朗声道:“臣附兴宁伯之议!”

    朱高煦和朱高燧也表明立场,旗帜鲜明的支持孟清和。

    情势一面倒,即使有人跳出来反对,也掀不起任何浪花。

    朱棣顺应群臣之意,下诏,将京城地动直接和鞑靼…内…乱…挂钩,并向鞑靼派遣使臣,敕谕完者秃王本雅失里和太保阿鲁台,郑重表示,草原上的事,朕已经知道了。鬼力赤得朕亲封,不提前打招呼就将他撵走,是扫了朕的面子,朕很生气!

    不过,朕也不是不讲理的人,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一力追究责任,难免伤了彼此的感情,所以,朕决定网开一面。

    “如能幡然悔悟,负荆来归,定加以封爵,厚以赐赉,俾于近塞择善地以居。若为下人所惑,图可汗之虚名,虽祸机在前有不暇顾,可以安南之鉴!”

    威胁完毕,不忘补充一句“朕爱人之诚同于皦日。”

    翻译过来,朕向以宽厚待人,以诚推人。想安稳的放牧过日子,就老实的接待朝廷使臣,学习鬼力赤,向明朝称臣纳贡。否则,朕另派人上门,就不是有话好商量了。

    敕令当殿拟定,当殿宣读。

    最后一个字读完,无论文武都有同样的观感,天子是铁了心要到草原上烧帐篷。这样的一封敕谕送出去,心不宽的八成会直接气吐血。

    任务完成,孟清和回到五官队伍中。接下来的事,不需要他再出头,自然有朝臣完善补充。

    不过,让他没料到的是,永乐帝不只想借机收拾了鞑靼,还想顺便将迁都一事完全定下。

    “朕北巡之后,欲在北京天寿山修建长陵。”

    此言一出,奉天殿中顿时一静。

    在北京修陵?

    华夏自古重身后事,帝王多生前开始修建陵墓。朱棣提出在北京修陵,无疑给出一个讯号,他下定决心迁都,谁反对也没用!

    朱棣几次三番表明决心,反对的朝臣仍是占了多数。

    迁都是大事,虽然天子下令北京行部建造皇宫,规划京城,南京的大多数官员仍不愿迁王北方。为了让天子打消主意,太……祖遗训都被搬了出来。

    “臣请陛下三思!定都金陵乃高皇帝决议,迁都一事关系重大,还请陛下陛下慎重考虑。”

    孟清和蹙眉,看向说话的官员,绯袍上绣云雁补,束金荔枝腰带,三品文官。看他在左班的位置,应该在吏部供职。看面相,正是不惑之年,以文官的品级,称得上年轻有为。之前没见过,难不成,是新提拔上来的?

    不过,再有能力,这个时候出言反对,都是主动为官…途设置障碍。不见站在他前边的众位都没出声?明显在等着如他一般的“年轻人”做出头椽子。

    意外的,永乐帝没有发怒,而是沉声道:“朕欲迁都,卿以为出自何心?”

    “臣”

    “不明白?朕告诉你!民有家主,朝有国君。一家之主,当立身持正,担一姓之责。一国之君,当抚育万民,以身卫国。朕继大统,承高皇帝遗训,居金陵之腴,时刻不忘北疆之险。鞑靼虽已称臣,然…狼…子…野…心不灭,窥伺我中原之地。瓦剌同为异族,秋肥虏壮之时,多兴兵来犯。北疆边卫军民,苦其久矣。”

    出言的反对迁都的朝臣,面现羞惭,讷然不语。

    “朕舍锦绣膏粱之地,迁都北京,誓以身守国门,护我大明万千子民!”

    群臣震撼。

    哪怕知道后世历史,知道后世人对永乐帝的评价,在这一刻,亲耳听到永乐帝道出的一番话,仍是热血上涌,豪情顿生。激动之余,仍不忘,当下正是刷好感的最佳时机。

    打定主意,拉着身边的张辅一同下拜,“陛下圣明!”

    张辅一时没反应过来,动作慢了一拍。直到孟清和喊出万岁,才猛然回神,用比孟清和更大的声音,高喊万岁。

    随着成国公,定国公,淇国公,武阳侯等纷纷下拜,反对迁都的朝臣瞬间了悟,大势已去。

    武将表态,文臣不能许久站着。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震耳的万岁省中,跪地,顿首。

    迁都之事,就此一锤定音。

    朱高煦和朱高燧很激动,对老爹的崇拜之情犹如滔滔江水,奔涌而出。

    霸气侧漏的永乐大帝端坐龙椅,表面不动声色,心中却在暗爽,这种感觉,当真是无比的舒爽。

    敲定迁都一事,户部上奏京城赈灾。

    夏元吉表示,户部不差钱,就是差点粮食。交趾运来的粮食,部分补充给了边军,又分出一批运往征讨朝鲜大军,眼瞅着陛下又要北巡,随时可能征沙漠,粮食当真不够用。

    原本,这事和孟清和没多大干系,偏偏夏司徒一边表示粮食不够,一边瞄向孟清和。一眼接一眼,想说是错觉都不可能。

    孟清和无语,户部没粮,看他作甚?

    夏司徒表示,以兴宁伯的聪明才智,会不晓得他是什么意思?刚刚他可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兴宁伯的,礼尚往来,总该有点表示。

    孟清和转开视线,他没看到,什么都没看到!

    夏司徒毫不气馁,继续瞄。

    几分钟过去,孟伯爷终于撑不住了,不能自己出面,干脆凑到张辅耳边,低声道:“张兄,能否帮小弟一个忙?”

    被兴宁伯叫哥,张辅受宠若惊。

    定国公似有觉,转头,冷眸扫过,新城侯喜色尽褪,只余惊吓。

    孟清和也没办法,谁让国公爷距离较远,不具备扔牌子的条件,只能就近请张辅帮忙、

    “侯爷,是这样”

    简短说明,张辅意动,顶着巨大的压力,出列,高声道:“启禀陛下,臣愿捐粮五十石,做赈灾之用。”

    五十石,对比张辅的俸禄,委实不多。但有他起头,陆续有朝臣品出味道,接连表示愿意捐粮。

    百石不多,十石不少,一石也是心意。

    一斗这太少了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