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心吧,友邦邀请我参加登基大典,我又岂能不去,二月一日是吧,我肯定会去,我也想见见统一天明州的皇帝,是个什么模样,哈哈。”
第168章 贤名传遍定江邦()
羿川见全高扬果然答应参加大典了,兴奋的说道:“哦,太好了,既然陛下您要参加我文国的登基大典,那我的使命也算是完成了,现在我就打算回国了。”
“哎,先生,别走啊。”
“啊?陛下还有什么事吗?”
全高扬为啥不让羿川走呢?感情是现在已经12月29日了,再过两天就过年了,总不能让羿川在路上过年吧,所以全高扬说道:“羿先生啊,如今已经快要过年了,您怎么这个时候回去呢?要我说,你也就别走了,在我怔国好好享受几天,等过完了年再走呗?”
羿川一想可也是,我总不能在路上过年吧,虽说在哪过不是过,可是在路上没有一点过年的气氛,得了,我在这过一年也不错。所以羿川他道:“好吧,既然陛下您诚心的邀请,那我也就在这过一年,见识见识你们怔国过年时的繁华。”
“哈哈哈,应该应该,先生请尽管在我这住下。”
就这样,羿川选择了在怔国过年,而没有选择回国,毕竟现在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来来回回骑着骏马也要3、4天,如果真要回去,估计得在路上过年了,堂堂一国大臣,怎么能那么悲惨呢?
在接近过年的这几天里,文叹那是非常的高兴,有多高兴呢?连之前因为不知道手下们结婚了而生气的那股气都给忘了,这是为啥?主要有两个原因,咱们慢慢讲来。
虽说这登基大典的准备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可是已经临近过年了,家家户户也都在布置自己家的模样,毕竟过年了嘛。以前金岭城的人过年,大部分人都是去平滨城过的,有的是去倾销商品,有的则是到那看热闹,看戏。而今年不一样,宇内国已经灭了,文国成了天明州唯一一个国家,金岭城自然也就成了帝都。
所以这些金岭城的人,自然不会再去平滨城了,都选择在金岭城过年,这也让文国大赚了一笔,毕竟市场上卖的东西基本上全是文国控制的,卖的越多,文国就赚的越多。而且因为今年金岭城成了文国的首都,所以还有许多其他城内的人也来这边游玩,天明州其他城的人都想看看这个金岭城到底是什么样,竟然能灭了天明州所有的国家,这样一来城内自然变得更加的拥挤了。
过年嘛,图的就是个高兴,这么多人却没有人表演,那可太遗憾了,所以有些富裕的人,就商量着请一些演戏的过来表演表演,让文国的国人们,都高兴高兴。金岭城自然是没有地方了,可这是难不倒他们的,城内没有地方,直接在城外看得了。当然,文叹不会为了这点事高兴,真正高兴的原因是今天,“他”回来了。
“陛下。”
正在朝堂盖一些应该由自己处理的奏章的文叹,突然听到有亲兵进来给自己禀报,所以问道:“嗯?怎么了,有什么事发生吗?”
“启禀陛下,安大人回来了。”
朝堂内处理公务的众人,一听到这名亲兵说安祝兴回来了,一个个停止了手头工作,文叹更是站了起来。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安祝兴背负的任务是有多么的重要,可以说,只要彰国参加文国登基大典的话,文国邀请的其他小国们,即使一个不来,文国也不会受到什么影响,开玩笑,如果彰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都承认文国的地位了,其他国家还敢说什么?所以文叹迫不及待的对那亲兵说道:“还不快快请安爱卿进来。”
“是。”
很快,安祝兴就被亲兵给领了过来,安祝兴见了文叹,行礼道:“安祝兴拜见陛下,愿陛下。。。”
文叹现在可没有耐心听安祝兴说什么祝贺自己的话,自从文叹看着地图仔细的研究了天明州的局势之后,他已经知道了彰国对文国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这次登基大典,彰国来了的话可谓就是万事无忧了,所以文叹直接打断安庆明道:“行了行了,爱卿,别说这些有的没的了,不知你这次出使彰国。。。”
安祝兴知道文叹非常想要知道这结果,所以也就没有继续行礼祝贺,而是激动的说道:“陛下,臣不辱使命啊,臣求见了彰国皇帝武子道,武子道已经亲口答应,说是要来参加我文国的登基大典了。”
不等文叹高兴,在一旁坐着的安庆明在听了安祝兴的话后,立马站起来手舞足蹈非常开心的说道:“真的吗?这太好了,儿子,你太能干了,老朽能有你这么一个儿子,也算是对文国的贡献了。”
文叹也顾不得这老头疯疯癫癫的样子了,因为他自己此时也已经笑的合不拢嘴,但是文叹随即又想到,自己是一个皇帝,应该摆出皇帝应该有的样子来,所以他憋住了笑,严肃的对安祝兴说道:“爱卿啊,孤得了你,真是上天赐予孤的福分啊,你竟然真的说服了武子道参加我文国的登基大典,孤虽然派你去了,可是对此还真没抱什么希望,如今你竟然真的完成了任务,真是出乎孤的预料啊。”
安祝兴听着文叹的夸赞,笑道:“哈哈哈,陛下,这算不得什么,臣也并没有出太多的力。”
安祝兴说这话,还真不是谦虚,他还真没有出太多的力,自己去彰国,纯粹是为了保险起见,害怕彰国认为文国不重视他们国家而不来。
其实一般只要派去邀请彰国的人不是一个胡乱得罪人的二百五的话,基本上彰国是不可能拒绝文国的,因为任谁都知道彰国的皇帝武子道的贤名。他不会因为你是小国而藐视你,为什么?因为他对待一个普通的农夫都不会藐视,又怎么会藐视小国呢?这倒不是故意的宣传武子道,据说就有人看见过武子道和一个普通的农家汉子谈笑风生,说话的语气跟普通的邻居之间的对话一样,武子道这么一个远近闻名的老好人,怎么可能拒绝文国的邀请呢?除非文国是一个南蛮国家或者是北蛮的国家,否则基本上不可能被拒绝。
第169章 一年的赋税()
“这彰国的皇帝,贤名能传遍整个定江邦,果然有他的道理呀。”文叹情不自禁的感叹道。
安祝兴对此却并没有非常开心,安庆明见自己儿子对此显得并不乐观,所以问道:“祝兴,你怎么了,看你的样子,好像不高兴啊。”
安祝兴勉强的笑了笑说道:“没有没有,彰国能参加我文国的登基大典,我自然非常高兴,只是。。。”
“只是?”文叹问道。
“只是我在彰国时,彰国皇帝曾经问我文国为何攻占宇内国,好像是在质问我文国,幸好那宇波安恶名昭彰,所以武子道才不再追究。陛下,那武子道是个有风度的君王,这很好,素闻他善恶分明,平生最讲究一个仁义。可是我觉得,这对我文国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上次的质问可以算是一个警告吧,我相信只要我文国敢出天明州再攻占一个国家的话,彰国肯定会派兵攻我文国,兴师问罪的。”
文叹一听原来安祝兴忧虑的是这事,猛的哈哈大笑说道:“哈哈哈,安爱卿,你这可真是多虑了啊,你只知道我文国一年之内扩大数十倍的国力,却不知道打江山易,坐江山难啊。如今这天明州虽然被我文国统一了,但却还需要我们文国慢慢的消化,这消化过程怎么也得有个两三年才行,不然的话,连我们的大本营都不稳,我们怎么可能腾出手再去攻打其他的国家呢?所以呀,你就放心吧,这段时间我文国可再不会攻城略地了。”
“原来如此,这样一来,臣就放心了。”安祝兴听后松了口气说道。安祝兴为什么害怕文国出征其他国家的时候彰国兴师问罪呢?倒不是安祝兴有多么多么的好战,而是文叹给安祝兴的印象就是非常好战,所以安祝兴以为文叹如今拥有了天明州以后还会趁热打铁,继续攻打其他的国家,快速的扩大国力,所以不免担忧会被彰国给灭了。
可是今天文叹给他说文国还需要再消化消化现在所拥有的东西后,安祝兴总算松了口气。安祝兴也是明事理的人,他知道一味的征伐,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并不一定是有用的,文国之所以在之前猛烈的扩张,其实就是一个原因,之前文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死胡同。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最大值,除了战争之外根本没有其他的方法去扩大国力了,其实就是文国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无法突破的瓶颈,要么以后永远就这个鸟样,要么扩张。
而如今文国已经拥有了整个天明州,情况自然又不同了,如文叹所说,现在文国需要消化很多的东西,要达到像之前那样的瓶颈,至少还需要两三年以上的时间,所以根本不必再去发动战争,文国所需要做的,就是休养生息而已。
文叹也不是一个糊涂蛋,他知道如果现在打仗的话,估计自己前脚刚走,天明州内估计就乱了套了,农民起义倒不一定,但是贵族复辟的话,可就说不定了,现在要做的只有把那些隐藏的敌对势力挨个铲除了。
朝堂里的众人,正为安祝兴说服彰国参加文国的登基大典高兴时,又一个好消息从天而降,此时只见李司从外面进了朝堂,见了文叹也忘了行礼了,右手伸出食指做出了一个一的手势高兴的说道:“陛下,文国各城今年的赋税已经全部送达了,臣与其他的官员们日夜统计,终于得出了一个整数,陛下,今年的收上来的赋税,整整一百万铜币!”
李司的这句话一出,朝堂内的大小官吏们都倒吸一口凉气,一个个的惊讶了起来。
“嚯,一年的赋税就是一百万,我文国统一天明州之后,也太富裕了吧?”
“一年就能存下这么大一笔钱,难道我文国是要崛起不成?”
“呜呼,恐怕我这辈子都不可能见到这么多钱了,实在是太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