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没人买,只能留着救急或者是留着坏掉”
第248章 第二次扩建()
“嗯?这可不好办了啊,只有粮食,那该如何是好?如果百姓们手里的粮食卖不出去,那他们的粮食也不过只是百姓们自己的口粮而已,但多余的口粮又没有办法消化,只能最后低价出售,又或者慢慢积压下去直到坏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想明白这个,文叹有点烦恼了,而羿川听了文叹的话,也深有感触的赞同道:“陛下,臣也是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陛下应该赶紧解决这个问题了,相信让文国的百姓富裕,就得靠这个来解决了。”
“……我又何尝不知,然而此时你觉得有什么办法吗?”
“办法?陛下,臣如今有一个还算行的办法吧。”羿川道。
文叹听后眼前一亮,说道:“哦?羿爱卿,快快讲讲,让臣听听你的办法。”
“陛下,是这样的,我们北方的水安州如今不正处于三足鼎立的状态吗?水安州的源化国,气势昂扬的处于水安州北方,领1500士兵,乃水安州三国之中第一强国。”
“等等等等……”没等羿川说下去,文叹就直接喊停了。
羿川见文叹喊停,疑惑的说道:“陛下,怎么了吗?”
“还问怎么了,你这数据不对吧,源化国,怎么可能这么强,孤之前可是以为它只是一个小国而已。再说了,源化国再厉害,充其量只是水安州的一个国家,它连水安州都没有统一,为什么就能佣兵上千呢?”
“陛下,你的意思臣明白,陛下您却是不知道水安州比我天明州,要好不少,水安州地势平缓,没有基本没有高山峻岭,非常适合居住,所以水安州的人口总体也是不少,据说有6万人,不过听人说,那是虚报,但怎么也得有5万人左右吧。而源化国的人口,听说是有两万五千人,又或者是三万人,总之不太清楚,但它的军队数量肯定是1500人左右。”
“这……”文叹现在感觉很失败,是的,一个源化国,连水安州都没有统一,国力就和自己文国的差不多了。由于文国比较穷,所以一般和别的国家比国力,比的就是人口和军队数量,而源化国的人口数量,怎么看也比文国的多吧?至于军队数量,估计只是源化国不想招兵太多的缘故,反正也少不了。
羿川继续介绍道:“源化国处于水安州北方,国力是三国之中最强,其余两个国家,咸邢国和义通国则分别分割了西方和东方,这就是水安州的三足鼎立。对于这个三足鼎立的形势,臣认为原因不单单只是因为三方的国力,而且也是因为地形的原因吧。陛下翻看地图就可以知道,这三个国家的边界,都是一条河流,它们是依靠着天险来维持局势的,虽然三国一直嚷嚷着要统一水安州,但却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成功。源化国倒是有统一的实力,奈何水安州南方的两个小国咸邢和义通两国竟然达成了同盟,得以和源化国对抗。”
“哦,原来如此!”羿川的话,毫无疑问给文叹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只是这究竟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呢,自己和羿川不是想着要让百姓富裕吗?怎么就扯到水安州上面了?“羿爱卿,你给孤介绍的水安州局势,的确很有用,但是孤特别想知道,这和我们讨论的话题,有什么关联?”
“陛下,你且慢慢的听下去,刚才臣不是说道水安州的三足鼎立吗?它们三国,大小战争不断,互有胜负,但这和我们文国无关,和我们文国有关系的是它们如今都在大肆囤粮。因为战争的原因,三国总是要觉得将粮草囤积的越多战争的时候越有后续爆发的力量,战争有时也的确是拼的粮草。陛下可以把我们国人的粮草,以标准的市价收购,然后再以高一点的价格大量的向北方水安州倾销粮食,这样一来,文国的国人因为我们收购粮食,故而有了收入,而我文国则因为向外倾销粮食而获得额外的收入,这是利国利民的办法啊。”
“这的确是好办法!必须这样做才能更好的发展,羿爱卿你的话也点醒孤了,你的办法很好,但我们不能只依靠水安州,毕竟发这种战争财不是长久之计,战争总有停止的时候,到那时该怎么办呢?孤靠着羿爱卿你给的建议想到了一点,我们把粮食收购之后也可以再卖给南方的那些国家,孤知道,南方地狭而人稠,像我们天明州这样大的地方,在南方可能就会有上万人居住,甚至某些繁荣地带有上百万人,人太多而地就那么大,这也是南方粮草贵的原因,南方那边的这种矛盾,我们不需要管,我们只管在那里倾销粮食就行,也不必卖的太贵,高于市价六成便可,算上路费我文国则肯定是赚的。如今虽然没必要跑南方的商路,但是以后就说不定了,总之孤是想明白了怎么解决多余的粮草这件事情,今天孤就派人去各个城池贴上我文国以标准价位收购粮食的告示,以安定国人们的心,让它们能够放心的耕种田地。”
“陛下,若是这样,臣羿川就先恭喜陛下您了,助陛下能够在今日之后带领天明州的国人们奋发向上,让国人们和文国都能富裕起来。”
摆摆手,文叹示意羿川停下,然后说道:“你先不必说这个,咱们先来说说扩建的事情吧,金岭城目前的大小,已经不适合了,因为我金岭城已经达到了发展的尽头,只有扩大城池的面积,才能继续发展,这件事情孤自然也不必与你商量,毕竟是小事,只要扩大了城池就行。只是孤想问问你的意见,你觉得这次扩建,我们文国应该再出资建造什么呢?”
“陛下,臣没有什么别的建议,只是给陛下提几个吧,陛下首先要建造戏院,不但帮助国人娱乐,而且要收取两铜币的入场费,这样还有利于增加收入。”
第249章 竹简的诞生()
“嗯……确实如此,你继续说。”文叹一边说着,一边把上来的菜给摆好,羿川赶紧手忙脚乱的帮忙,文叹摆了摆手示意不用,让羿川继续说。
羿川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两铜币,也就是一顿比较普通饭钱而已,国人也许是可以看的起的。除了戏院之外,臣已经不知道应该再建什么了。”
“嗯,戏院,这个不错,曾有许多人给我提到过建戏院,孤也明白,只是孤还不曾在戏院看过戏,所以不知道,这戏是怎么样的,羿川你先给孤说说,戏院里的戏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吧。”
“是,陛下。”羿川明显也是一个喜欢去戏院看戏的人,文叹一问他关于这个世界戏剧的事情,他非常积极的给文叹介绍了起来。
“陛下,戏剧其实没啥,谁都能看懂,戏剧是……”
听着羿川的介绍,文叹明白了这个世界里的戏是什么样子,这个世界里的戏,不是像前世那样唱的戏,而是类似于现代舞台剧的东西。就是演一些历史故事,因为这个世界也没什么人能够有书读,只能从小识识字,然后就没有什么可读的了。故而,百姓们的对于世界的认知,还非常狭隘,当他们看到五彩缤纷的历史故事,觉得过瘾也是正常。
这个世界里的戏班子呢,一般最少要五六个人,普通的戏班子一般都是十几人以上,因为某些战争的历史故事要突出大场面嘛,所以自然是人越多越好,出演战争的戏的时候,把舞台站满是最好的。
明白了这个,文叹说道:“嗯,照爱卿这么说,这戏,还真是什么人都能看懂啊,这样看来戏院就必须建造,当然,孤还有其他需要建造的东西,今天就给你说说吧,他们对我金岭城很重要,分别是学……”就在文叹正想跟羿川介绍介绍自己想要建造的设施之时,一个小兵进来禀报道:“陛下,四柱香的时间已经过去了。”
“哦,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好,孤这就去军营那边。”说着,文叹坐了起来,羿川也赶紧跟着坐起。经过柜台时,文叹随意的把钱放在了上面对着老板说道不用找了,然后便扬长而去。文叹走的时候什么没有留下什么,只留下了呆呆的老板看着桌子上的铜币说道:“这人……这人也太会摆驾势了,明明给的饭钱刚刚好不多不少,还说什么不用找钱,简直是……”
文叹随意的一掏钱就能掏出刚好足够的饭钱当然不是他有什么超能力,而是文叹他在和羿川说话的时候,就自己把需要的钱给整理好了,没办法,文叹就是这么节俭,并不下是他吝啬。
文叹和羿川说着话早就已经吃完了饭,一直在那边聊天,所以自然已经把肚子里的食物给消化了,故而他们两个是一路小跑的到了军营。到了军营那里之后,文叹命人停火,把所有的竹片都给弄出来后,发现依旧不能使用。
对此一窍不通的羿川见此说道:“陛下,明明已经煮了,可还是不能用啊。”
文叹摇摇头道:“肯定还缺少什么步骤,我猜是少了烘烤,只要烘烤这些竹片五六天,让它彻底脱水的话,以后都不用害怕这些竹子会坏了。”文叹的话说完,羿川用非常佩服的语气说道:“陛下您简直是天神下凡,这种世界都能了如指掌,臣佩服万分。”
文叹刚才的那几句话别看说的非常厉害,可这都是文叹瞎说的,文叹也不知道究竟该不该这样,只是文叹不愿意半途而废所以继续烘烤看看能不能死马当作活马医。
“来人,迅速搭建一个大炉子,越大越好,然后把竹子放在上面烘烤,记住是烘烤,不是让你们烧竹子,谁要是把这些辛辛苦苦弄好的竹片给烧了,就等着接受惩罚吧。”说完,文叹又对一个御林军什长说道:“这件事就由你们什负责吧,你看着点火,不能让它灭,就让它源源不断的去烘烤竹片,不能有一丝松懈知道吗?这,就是你们什的任务,听明白了吗?”
“陛下,明白了。”
“对了,你叫什么?”
“陛下,小的名叫大刘!”
卧槽,问你名字竟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