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殁者-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快速地机动到了阵地前。杜慧老老实实地担任观察手和副狙击手。仇战目测了一下距离,约在六百米的样子。

    鬼子军官正面对他们指挥作战。在他们的右翼就是国民军一边抵抗一边后撤的作战区域。这个鬼子军官的胆子非常大,离前沿阵地只有四百多米。在明知道中国军队中有狙击手的情况之下,他的行为已经非常冒险了。

    他这么冒险的原因不是仇战要考虑的问题。仇战现在只想着如何杀鬼前面的这个鬼子军官。杜慧在此时查看了一下地形,他们这个方向已经没有第52师的官兵,正在与鬼子交战的只是断后的部队。他的任务除了补枪之外,更重要的是保证俩人撤退的安全问题。

    仇战开始瞄准鬼子军官。瞄准镜中那个鬼子军官正站在一片树荫之下观察前沿的作战情况。身边有四名军官和五十多名鬼子兵。有十多个鬼子兵在二十多米外布置了防线,其他的都坐在一旁的树荫下休息。

    此时是考验仇战心里素质的关键时候。他并没有急于开枪,在这种情况之下,可以肯定对方是鬼子的联队长。心中多少有点激动。但心里越激动就越要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

    他心中告诉自己,那只是一个普通的鬼子兵而已。他只是一个鬼子的机枪手。但也花了很久的时间才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

    随着呼吸平静下来,仇战开始效准参数锁定目标。瞄准镜中的十字架锁定了鬼子军官的头部,然后慢慢地移动。这是他的习惯,锁定头部是为了把目标与枪融为一体。

    移动到了鬼子的胸部正中,然后再微微地偏左,再向上移动到左锁骨处。他停了停又向右移动了些许。

    他轻轻地嘘了一口气,死死地瞄准了鬼子军官的这个位置。慢慢地调节自己的呼吸。他只有一次开枪的机会,如果一击不中,其他的鬼子一定会拼命地用肉盾护住他。他扣下了板机。

    “砰!”

    鬼子军官手中的望远镜掉在了地上,右手捂住了胸窝子偏右一点点。旁边两个鬼子军官忙架住了他。从中弹的位置来看,鬼子的这个联队长不可能活下来。

    “砰!”杜慧也开枪了。右侧扶着鬼子军官的鬼子跪了下来,但仍然支撑着鬼子军官的身体不要倒下来。应该只让那名鬼子军官受了伤。

    就在此时仇战已经上膛,瞄准了左侧的鬼子军官开枪。左侧的鬼子军官扑向前,三个鬼子全部倒了下来。

    此时正在休息的鬼子兵扑了上来用身体竖起了肉盾。周围警戒的鬼子正在观察开枪的方向。

    “砰!”

    就在此时杜慧又开枪了。六百多米,鬼子发现了又怎么样?他们的枪法再好,能在六百米开外瞄准自己吗?鬼子树起肉盾更方便他狙击,也提高了他狙击的信心。

    一个肉盾的鬼子扑倒在地。当肉盾,当枪靶子还差不多。位置暴露了,那些警卫的鬼子开始向仇战他们所在的位置开枪。

    但子弹都射在了他们身下的石头上。这么远的距离,仰射与俯射有很大的差距,如果不是狙击手很专业地做这方面的研究子弹是永远打不中目标的,靠近都很难。几米的偏差根本上就影响不了仇战他们。

    “砰!”

    两人轮留开枪,一个又一个鬼子倒了下来。见影响不了仇战他们,这几十个鬼子兵在没有指挥官指挥的情况之下只能本能地用身体挡子弹。鬼子的忠义让他们的反应有点迟钝,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拖着鬼子军官的尸体离开。

    五枪打完,他们开始更换弹匣。此时有十多个鬼子冲向仇战他们所在的位置。仇战只是笑了笑,冲上来送死吧。他看了一眼杜慧,杜慧心知肚明地点了点头。仇战再一次开始瞄准。

    他又开枪了。每一枪都会有一个当肉盾的鬼子倒下来。狙击枪有时也象炮兵一样,开了第一炮,这后面的就会很准,准备的时间也很少。五枪很快就打完了,杜慧并没有开枪,他在等待。

    在仇战打完子弹换弹匣时他开枪了。他狙杀的对象是那些扑向他们狙击阵地的鬼子。仇战换好弹匣又开始狙击。在仇战狙击时杜慧又在换弹匣。

    仇战进行第三轮狙击时鬼子反应过来了,在肉盾的掩护下拖着鬼子军官的尸体向山下跑去。仇战只击倒了两个就没有机会再开枪,他转而正面狙击扑向他们的那些鬼子。

    一个又一个地倒下来,活着的四五个鬼子慌了神,都爬在了地上不敢再动。因为灌木的影响仇战他们暂时失去了目标。算了一下,仇战打了十四发子弹,杜慧只打了十一发。

    “撤吧。”仇战说道。杀得也差不多了。

    “走。”杜慧点了点头,俩人离开了狙击阵地。

第164章:不是枪伤() 
“仇老,这么说鬼子101师团第101步兵联队的联队长饭冢国五郎大佐是你击毙的了?”赵政国笑道:“这可是中国军队的一桩悬案,当时的第一兵团也应该在寻找这个人吧?”

    “我们不能确定击毙的是不是那个什么饭冢国五郎,我们也不需要上报战功。”仇老摇了摇头说道:“我们当时在52师。52师不居功,司令部自然会想到我们。”赵政国腹黑,52师是不敢居功吧。

    “仇老,你们当时为什么不上报军功呢?”李家豪也忙问道。

    “我不是为了军功而战。当时我可是好不容易把心态调整好。”仇老苦笑了一下说道:“作为一名狙击手,杀的人太多了,谁能记得谁是谁?我一直告诉自己,我所杀的每一个鬼子只是一个鬼子兵。

    那怕是我射杀了101师团的师团长,在我心里他也只是一个鬼子兵而已。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以最佳的状态进行狙杀。”

    “仇老,难道101师团的师团长伊东政喜也是伤在你们的枪下?”赵政国忙问道。

    “他不是枪伤,而是炮伤。”仇老摇了摇头说道:“鬼子师团司令部都在交战的后方。我想狙杀他,也没有这么好的枪呀。”

    “跟你们有关系?”赵政国问道。

    仇老没有说话。良久他才说道:“很客观地说,我们也不清楚。一直到德安会战结束之后才听说101师团于9月9日中途走马换将,随后听说日本伊东政喜受伤之事。他被迫击炮炸伤之事也是后来推断出来的。”

    “仇老,鬼子101师团的101步兵联队被全歼一事是否属实?”赵政国又问道。

    “应该不会。”仇老想了想说道:“在抗日作战中,不管是中国军队还是日本军队。全建制歼灭一个师或全建制歼灭一个联队的情况很难出现。只能是以损失率来计算。

    中国军队与日军有很大的差别就是兵源补给方式。中国军队每一次战斗在战后才会进行补充训练,补充进来的都是没有任何战斗经验没有文化素质的农民。并不会在战斗进行中进行补充。

    其一方面担心部队不熟会影响到指挥效果和作战效率。另一方面没有老兵和训练过的士兵进行补充。而如果用其他部队成建制的部队补充进来又担心我刚才所说的问题,会造成指挥上的混乱和撤退溃败的问题。

    所以中国军队看似数量极为庞大,但实际上后继乏力。战时能动员起来的兵员微乎其微,这可也是一个国家综合战斗力的一个种要指标。中国军队只能采取一边部队直接训练的方法来弥补这个缺点,所以中国军队参战一次要很久才能恢复战斗力。

    而日本军队的管理体系明显优于我们。他们的兵役体制也要优于我们。在他们的国内贮备了大量预备役士兵和军官。象101师团和106师团就是由预备役军队组成的部队。

    他们的兵役体制有点象我们现在的兵役体制。退伍的老兵都是预备役,还有在国内进行过严格军事训练的年轻人。这个数量非常大,全部都可以随时拿起武器进行作战。

    他们在使用预备役组建了很多的正规师团后,仍然能源源不断地派到中国的土地上,这些师团作战力并不低于常设师团很多。有了强大的后备兵源,他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补充,也不会影响到部队的正常作战。

    在淞沪会战中他们还有很多由预备役组成的临时大队、联队。就是经过实战检验之后用于兵源补充的。

    再说象国民军这样在战斗中没有兵源补充的情况之下,连、营和团级作战单位那怕是有人活下来就不会撤销建制,也不能认定为全歼。一个师多少能活下一两千号人吧!还没有算上那些受了伤送入后方的伤号。

    所以说鬼子的这个联队是不可能会全歼的,只能说我们击毙了他们多少人,让他们多少人受了伤。如果要精准地计算伤亡,鬼子很多大队都会伤亡数超过一个大队的人数。这些都是常人误解了。”

    赵政国点了点头,这些知识在分析战役时看似没有什么营养。但实际上却有很多猫腻,不仅仅是很容易造成常人的误解和计算伤亡上出错。更重要的是这个条件是保持部队持续作战能力的保障。

    很多人都认为鬼子以五个半师团打得中国在江南的几十万大军丢盔弃甲。但鬼子真的只投入了这点兵力吗?

    就象玩游戏一般,你没有回血技能,你的血是越打越少。而你的对手拥有快速回血的能力。这架打得公平吗?这怎么计算战力?如果回血能力超强的话,你又不能秒杀他。他就象拥有不死之身一样。

    106师团从九江到马回岭,打了一个多月。进入磨溪还是满编制的。好象在战场上没有死过人一样。101师团打到德安他还是满建制。27师团打了一个多月打到笤溪,实在救不了106师团才西进武汉。

    这一路上来他这支部队也好象没有死过人一样。所以鬼子打东孤岭死了一百人,你也不得不相信。数据已经看不出问题,也难以推算出来。

    有人拿日本靖国神社的牌位数量来说明日军死亡的人数。你信吗?反正我不信。他们能否认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