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殁者-第3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命令炮哥:晚上七时半以最快的速度向武昌东部地区机动,留下部分兵力从江夏地区于十一时起对沿途之日军据点进行袭击。”杜慧对通讯兵说道:“通知我部,以白正天带一营于晚上十时从此地对日军据点进行袭击。然后快速向武昌西攻击移动。

    明天凌晨一时许转道东下,凌晨两时在指点位置集合,提前进入警戒掩护位置。其余各部于晚上七时潜半行前进,十时务必到达攻击目标位置。十一时半准时发起攻击。

    三时撤退至指定地点集结撤退。所有部队不可恋战,不求杀敌建功,务必保证部队安全。违令者军法处置!另电报冥王!”

    “是!”通讯兵马上发送命令。

    “嗯。”听完毕海航的汇报仇战点了点头。杜慧没有误解自己的意思。这一仗成功与否重在速度。轻兵突入以袭扰为主。一旦被鬼子粘上,就无法按计划撤退。

    如果仅仅是天齐王两个小组,不管如何闹腾,也可轻松摆脱鬼子。但随他们一起行动的常规部队就非常麻烦了。只有打乱鬼子的指挥系统并造成鬼子的混乱,又不被鬼子粘上,把几千弟兄安全带出来的几率就更高。

    “日军增援部队已经突入崇阳城。”毕海航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道:“我军以第20军为主,第8军和第73军一部对其进行围困。目前正对大沙坪和白霓地区增援,多次被我军阻击。不过部队的压力非常大。”

    三千多鬼子对于崇阳地区的战局改变不大,但还是干扰了我军对大沙坪的进攻。面对这种突增的压力,会造成我军大量的伤亡。

    “哼……”仇战冷哼了一声说道:“阻击战远比攻坚战要划算。轻装增援……鬼子与我军的距离拉小了,他们折腾不了几下。”

    毕海航笑了笑,换个角度思考就正如仇战所说。对于我军消耗日军力量来说更有利。鬼子轻装增援,而且还是最后的一点力量。虽然会短时间干扰中国军队作战,但时间一长还不是陷入鬼子防御部队一样的境地,最后被合围于崇阳地区。

    “不过鬼子增援大沙坪不可逆阻,但其最多以一个大队的兵力突入大沙坪,以一个大队的兵力增援白霓地区。再以一个大队及联队部留守崇阳县城。”仇战接着说道:“对于我军后期作战来说压力不小。”

    “好事坏事一时还很难说得清楚。”毕海航笑了笑说道:“就算日军援军没有到达,我们也很难啃下大沙坪这块骨头。与其这样,我们还可在日军增援途中对日军造成一定的消耗。而且日军在这一次增援之后就无兵可援。更有利于我军放手施为。”

    “话是这么说……”仇战想了想说道:“增援与不增援,对于我军来说更希望其不增援。事态不可逆转,我们只能接受。”

    “电令地藏王:让她们监视杨芳林地区的鬼子动静。”仇战想了想又说道。

    “那几百鬼子还能翻得起浪花?”毕海航惊讶地问道。

第357章:冬季攻势22()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仇战叹了一口气说道:“通山之敌撤向杨芳林地区的目的就是要牵制住我们的第8军主力策应崇阳地区的战斗。

    虽然已经被我们打得龟缩在山区,但现在第8军已经撤离,换成了没有什么战斗力的游击队进行监视。一旦他们在崇阳援军向大沙坪和白霓增援时,向崇阳方向移动,必定会打乱我军的布置。”

    “这么说杨芳林的鬼子如果异动,会选择在崇阳援军向大沙坪地区增援突进之时?”毕海航问道:“需要提醒司令部吗?”

    “对。”仇战点了点头说道:“不必提醒司令部。对整个战局影响不大。没有足够的火炮是拿不下大沙坪的。也无法完全阻挡鬼子援军。”建议提得太多,给人的印象过于锋芒毕露,对他与死神来说都不是好事。能不提还是尽量不提。

    战争的重点完全转移到了湘北和鄂南,赣北仅仅是牵制作战。对岳阳、通城和崇阳的包围作战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冈村宁次能调动的部队已经全部增援上去了,接下来的将是一场坚苦卓绝的战斗。在湘北鄂南冈村宁次已经集结了两个师团的兵力。

    直接参战的是一个半师团四万多人,被中国十多万军队分割包围在狭小的地带之中。虽然中国军队在数量上占据了优势,但在火力上却处于劣势。

    不过三比一的兵力对比,还把鬼子进行分割包围,已经充分地说明了中国军队战斗力的提高。从战略上来说,也开始从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是第一次在战略上处于进攻态势。而且还把整个武汉周围的日军进行分割包围。

    不管这一仗胜负如何,也体现出中国军人的风采和铁血。最原始的战术,最劣质的热武器。依靠着战斗意志来完成战斗任务。

    这样的战斗,最不缺少就是惨烈的战斗场景。每一天都在以几百上千的伤亡来说明战斗的激烈。每一个碉堡前都会堆积着大量的尸体。

    杜慧他们在等待着,等待着一场更为惨烈的战斗。孤军深入,兵家之大忌。但他们抱着必死的决心去杀入日军腹地。那种感觉就象一个在湖泊中间游泳的人,没有任何凭仗,到达目的地之后不管从哪个方向返回,靠岸的几率都微乎其微。

    仇战和杜慧在想尽一切办法让这些弟兄们回来,但这些士兵并不知道。他们的心中就是我上面所说的感觉。也许他们将来真的要从附近的湖中游回去。

    夜幕降临,天气突变气温骤降。才六点多钟已经象是晚上,先头部队已经开始移动。刚到七点已经伸手不见五指。杜慧向白正天点了点头离开。只剩下白正天带着留守的一个营在原地待命。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在寒风中等了两个小时。九时整白正天挥了挥手,一连开始移动,接着二连……两个连离开后白正天带着三连仍然没有动。十来公里的破坏行动,他的这一个营必须提前展开。

    然后于十时整对整条铁路线和公路线进行攻击。说得清楚一点就是佯攻,闹得动静越大越好。这一带有很多大型据点,就算兵力抽调,都会有一个中队的兵力,以他们这点人根本就无法撼动。

    九点半,白正开挥了挥手。一百多号弟兄开始向前移动。很快就接近到一个小型据点中。一边是公路,一边是铁路。

    白正天轻轻地对连长说道:“部队马上进入伏击地点。工兵埋设炸药。”

    一百号人快速占领周围的几个制高点进入战斗状态,十多个士兵匍匐接近铁路和公路,然后开始布置炸药。

    白正天移动到了伏击地点,他们把伏击地点放在了鬼子据点的门口。他看着手表。时间指在九时四十五分钟。秒针正在滴达地移动着。

    十时整,铁路和公路传来巨烈的爆炸声,地面都为之颤动。两分钟,鬼子就从据点中冲了出来。这反应速度算是非常快的了。

    白正天巴不得鬼子速度越快越好,鬼子快就是在为他们节省时间。很快鬼子就冲入他们的伏击点。白正天锁定了鬼子军官,一声枪响鬼子军官倒了下来。

    顿时枪声大作,冲入伏击圈中的二十多个鬼子全部被干掉。就在此时先头部队已经向北冲了过去。不可恋战,这是铁律!就算他们可以轻易地拿下据点,但时间不允许他们在这里滞留的时间过长。

    很快白正天所带的连就接近一个大型据点。鬼子五十多个鬼子正在追击三十多个诱敌的弟兄。白正天一挥手,一百多个弟兄从两翼合围上去。

    几分钟就对鬼子实施合围。马上发起冲锋,冲锋枪在这种近距离冲锋中发挥出强大的优势。也就是几个呼吸间所有弟兄已经冲过鬼子如行云流水般继续向北。根本就没有打扫战场的意思,也不管是否还有受伤的鬼子没有死。

    冲出一公里的样子,迎面碰上一个班的鬼子。鬼子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被快速冲锋的弟兄们干掉。有白正天领头冲击,简直就是碾压!因为只有他一开枪,只要有鬼子马上就会迎来一阵弹雨。而经过狙击训练的白正天就拥有这种超越普通士兵先敌发现的能力。

    枪声和爆炸声在附近几公里内不时响起。战斗此起彼伏,那声势就象有近千号人在战斗,几千人在移动突袭。那怕是那些大型据点外围也有疑兵在攻击。

    刚开始时鬼子还从据点中追击,但随着战斗的规模扩大,鬼子都接到了固守据点的命令。敌情不明,固守待援是最稳妥的处理方案。特别是先期就遭受到几次伏击对鬼子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让他们产生一种错觉,冲入武昌地区内的是一支中国精锐部队,很有可能就是由中国狙击部队训练出来的特别部队。而且从作战规模来看,应该有一个中国军队的精锐师配合作战。

    武宁战斗中,就是一支神秘的部队和第8军的一个师干掉了鬼子近一个联队。其战斗力并不比一个强大的军差,而且还更灵活机动难以捕捉。

    对于日军来说,固守据点减少损失是最正确的选择。然后快速组织武昌外围兵力进行堵截,在武昌外围张网以待,阻止并包围这支部队。而这些据点中的部队随之集结堵截这支中国军队的后路。

    然而冈村宁次万万没有想到,这仅仅只是一个营。而且其他部队早已分散地到达他们要攻击的目标前。

    等鬼子张网以待时,就更方便早已潜伏于武昌外围目标处的其他部队行动,钟士铳的部分部队开始从江夏地区向东攻击运输线的沿途据点。而白正天的营收缩起来也可轻松地从网中钻过去。然后向西攻击,看上去却成了兵分两路。

    而等鬼子想分兵追击时,武昌外围已经处处是战斗,处处是枪声。刚集结起来的鬼子就根本找不到目标,他们就会认为有大量的中国军队已经攻入武昌外围,要么收缩避免被全歼,要么回援武昌城。

    以一个营可以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