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仇战伤感的是,如果此战独立团都象三营一样伤亡,只怕六个补充连全部得整编到独立团中。六个补充连的编制全部取消。
第70军追击到奉新城下,由第107师对其进行监视。第70军的预备第9师和第19师进入会埠和上富休整,随时做好投入中路作战的第二阶段战斗准备。
独立团三营调防至棠浦地区休整,独立狙击营调至地王庙地区,归属于老喜的独立团一营指挥。准备前期投入到中路作战中去。
仇战带着毕海航和地藏王小组离开会埠地区赶赴斜交阵地的一个制高点上。此时鬼子已经攻至泗溪,泗溪北侧由余程万的第57师防御,正面由撤下来的廖龄奇第58师防御。鬼子正在猛攻廖龄奇第58师正面阵地。
十多门重炮正在猛烈地炮击第58师阵地,每隔半个小时就会有一批次的飞机对58师阵地进行轰炸。一枚重炮的炮弹下去,就会出现一个两三米方圆的大坑。所有的工事全部被摧毁,处于爆炸位置的弟兄全部被掀飞。
就算不死,也很都会缺胳膊少腿的,往往一炮下去都会有三五个人完蛋,密集之处会有七八个人伤亡。这是国民军伤亡最为惨烈的场景,也是最常见的伤亡场景。
这种伤亡最容易打击前线官兵的士气。能在战场上坚持的人,靠的是其强大的意志。中国1军队不乏强大的战斗意志,能持续抗战这么久靠的就是这种意志!
仇战不时不忍地放下望远镜。他这种身经百战的人也不忍观察下去。当然真正到了战场上感觉又是另外一回事,前线官兵顾不了身边弟兄死亡,心中想到的就是六个字:杀鬼子!守阵地!一寸山河一寸血,寸土不让。
面对鬼子如此强大的攻势,第58师没有后退一步。死死在守住了从泗溪向上高进攻的正面防线。第57师的防御部队开始从侧翼进行逆袭,以减轻第58师的正面压力。
第57师的逆袭同样打得异常艰苦。集结了最精锐的部队,以冲锋枪配合机枪在迫击炮的掩护下进行突袭。但面对鬼子严密的防御,根本就无法突破其防线,更无法对鬼子部队造成实质性的威胁。反而让无数的弟兄倒在了进攻的路线上。
让仇战震撼的是,弟兄们倒下来的方向都是一致的,都是朝着鬼子的方向。这种场景任谁看了都热血沸腾。
“命令:独立团一营前移。独立团狙击中队全部进入第57师阵地准备战斗。”仇战对毕海航说道。是到了让狙击部队上去的时候了,因为很快鬼子步兵就会与国民军短兵相接了。
“是!让他们参加突袭吗?”毕海航问道。
“让老喜亲自带队,具体战斗由他自主安排。”仇战思考了一下说道:“我只有一个要求,让弟兄们至少干掉五个鬼子,牺牲的要十个……由没有牺牲的替他们完成任务。”
“是!”毕海航忙发送命令。
“我们也要上去。”路小璐低声请战道。
“绕过去很麻烦的。”仇战摇了摇头说道:“明天,明天就有机会的。”
路小璐只好作罢。看到这么激烈的战场,谁都坐不住。特别是阎王和死神的人,练就一身本事就是为了杀鬼子,机会就在眼前谁坐得住!
仇战担心的是安全问题,鬼子的炮弹和航弹不要钱地扔在了国民军的阵地上,对阎王和死神的威胁同样非常大,这种强度的炮击和轰炸持续不了多久。等鬼子的炮击和轰炸频率降低了再上去,相对来说更安全一些。
这不是仇战有利用常规部队当炮灰的心理,而是两支部队承担的作战任务不同,他的士兵牺牲得应该更有价值。
“南线部队已经完成对曲江、泉港鬼子的合围。鬼子集结在泉港附近,已经被105师包围。”毕海航在发送命令后接收到谢德庚的汇报。
“建议105师以一个团对独城之敌实施侧击,以两个团对合围之敌进行歼灭性战斗。命令阎王独立团二营参战部队全线压上。”仇战说道。
“鬼子使用毒气弹……”毕海航说道。
“策略一点。”仇战想了一会儿说道:“作战时间可以拉长一点。”毕海航点了点头发送命令。
曲江至泉港沿赣江而上,相距约十五公里。在鬼子攻占曲江之后,主力西向独城攻击。以一个独立大队及部分特种兵种组建成赣江支队沿赣江向西进攻。
其主要目的就是防御第49军渡江参战。因为第49军暴露出来的只有第105师一部,故而随着第105师从丰城向樟树移动之时,鬼子的赣江支队主力也从曲江向泉港方向移动。
但随着第105师全部暴露之后,鬼子的赣江支队已经知道无法阻挡第105师近万人渡江。分散兵力他们反而会被第105师各个击破。
虽然他们仍然沿用一个大队对一个师的计算模式,但他们通过侦察发现他们面对的部队达到八千多人,也就差不多是以往的一个半师。已经超出了他们的堵截能力。
所以他们随着第105师主力集结在樟树地区时,干脆放弃了曲江,全力在泉港进行阻击。从曲江到泉港一线的大规模渡河登陆点并不多。对于国民军来说最佳地点就是泉港东部地区。这一带的丘陵地带有利于部队渡河之后展开。
对于鬼子来说,泉港西部是一条河流,有利于他们防犯西部合围过来的国民军。东部的丘陵地区又有利于他们阻击从东部进攻的国民军。而且又与独城的鬼子联成一条防御线。属于攻防兼备的有利地形。
双方都算准了这个位置,自然把这一带作为歼灭和阻击对方的地区。鬼子赣江支队主力集结在了泉港之后,第105师以一个团的兵力迅速突破曲江防线开始追击。把鬼子压缩至泉港方向。
而另一个团早已秘密渡江,做好了从西部截断鬼子与独城之间的联系。至于在樟树迷惑敌人的是第26师的后续部队。他们的渡河地点是在樟树西部地区。前锋部队早已针对独城之敌布置。
随之东、西两个团对鬼子赣江支队实施合围。第26师的前锋部队对独城之敌展开攻势。国民军的进攻态势展露无疑。鬼子意识到他们的赣江支队已经陷入到合围之中。
赣江支队没有选择向独城靠拢,反而收缩阵地以牵制锦江南部的国民军。其一、这符合日本人的牺牲精神,以孤军牵制大量国民军,以策应整个战役。其二、日本人仍然非常自大,认为国民军很难攻破他们的防御。
国民军的表现也由不得他们不自大。特别是冬季攻势中,国民军很少能凿穿他们的防御。最后只能不了了之,草草收场了事。
以一个独立大队的兵力构建防御体系,就相当于崇阳白霓地区的战况一样,以几千人都没有吃得下去。反而还不时策应崇阳方向的战斗。
更重要的一点,这个独立大队配属了一支特殊的部队。直属独立混成旅团的特别中队——帝国特种弹部队。说得明白一点,就是毒气弹中队。
原本用于突袭国民军部队时使用,但由于春初多北风天气,所以才配属赣江支队,专门用于对付由南向北进攻的国民军部队。
凭其防御体系再加上特别中队的特殊作战能力,以他们的计算,就算一个军过来也讨不了什么便宜。而且国民军进攻部队越密集更能发挥出其特殊的战斗能力。也就是说他们巴不得国民军强攻他们的阵地。
上午,国民军就已经完成了对这股鬼子的合围,赣江南岸的部队开始展开炮袭和渡江作战准备。
第390章:上高会战10()
下午,由东、西、北三线进攻部队实施佯攻,掩护赣江南岸的部队开始渡江作战。在第一次渡江作战中国民军的伤亡非常大,国民军不得不放弃了渡江作战计划,转而由另外三个方向改佯攻为实际进攻。
独立团二营除一个连担负侦察任务之外,另外两个连和两个补充连全部投入到战场中。强大的战斗力,从一上来就让鬼子吃了暗亏。
由狙击手进行掩护,突击部队混编在进攻部队中实施中路突袭。独立团的编组早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每个中队特设的狙击小组担负的就是中型战斗的掩护任务。
每一个战斗组都以神枪手担负掩护任务,配合突击小组进行突袭。阎王独立营在一千汤普森的补充之下,每一个战斗小组都有不俗的火力。
突袭之时,由狙击小组负责远程掩护。然后由神枪手负责第二层火力掩护,在定点狙击之下,突袭小组负责伺机突破。
以一个十二人的战斗组,对一个点的进攻效果不明显。如果以一个小队为单位,神枪手和突击小组配合行动,在两个狙击组四名狙击手的掩护之下作战,对鬼子的威胁力就大得多了。
而以一个中队为单位行动,在一个狙击大组十二名狙击手的掩护之下,完全可以在鬼子坚固的防御体系上撕开一道口子。当然,对付碉堡林立的防御体系,除了野炮之外,他们能起到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不管是常规部队还是死神和阎王,对付起来都是相当吃力的。这一点早在攻坚作战中阎王就用弟兄们的生命验证过了。面前的鬼子赣江支队由于是临时构建我防御体系,阎王的人对付起来还是能吃得消。
两个连,每一个连带着一个补充连,由西、东两个方向发起了袭击。谢德庚正在用望远镜观察西线的作战情况,心里对战况进行评估,并思考着应对之策。
望远镜中,狙击小组的十二名狙击手,利用地形进行战场掩护。直接锁定了鬼子的火力点。他们都是选拔狙击中队之后剩下的枪手,在狙击枪的增幅之下他们的精准射程在四百至四百五之间。
与狙击中队狙击手四百五至五百米的射程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在战场上担负掩护任务还是足够了。直接压制住了鬼子的火力点。
突袭部队前移,两翼是配合作战的常规部队。进入三百米左右,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