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场的动态,以利于他做出正确的决策。
战场上难免有些军官会有花花肠子,通过谎报军情来得到增援或以此为借口脱离战场。第九战区二十多万部队参战,这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但他有一双眼睛近距离地观察战情,就可以得到最真实的战场情报。战区司令部甚至可以优先军、师一级做出准确的调整。以眼前第九战区的劣势,薛岳只能依靠阎王这双眼睛来发挥作用,以求扳回这种劣势。
薛岳、吴逸志和仇战都盯着沙盘。赵子立忙得几乎没有停下来,每一个团的移动位置他都要指挥作战参谋标识到地图和沙盘上,还要收发电报报告战情。
“学行,第六战区还没有发起攻击吗?”薛岳突然问道。
“第六战区侦察说宜昌仍然集结重兵,所以……”吴逸志苦笑了一下说道。
“我们不是已经肯定日军第13师团抽调了一个旅团组成早渊支队进入湘北了吗!”薛岳有点怒气地说道:“难道他们不知道宜昌才是围魏救赵的关键所在吗?就算第三战区和第五战区打得再怎么好,也不可能威胁到第11军的战略。”
“最高统帅部从昨天开始就一直在催促他们出兵。”吴逸志叹了一口气说道:“他们又推说准备工作没有做好,受后勤问题的影响,部队集结调动有难度。”
“他们这是畏敌,他们这是在犯罪!”薛岳怒道。
第五战区对鬼子的攻势已经形成,对鬼子采取分散破袭的战术,目前不仅大肆破坏了鬼子的交通,而且还对一些重要的据点发起了攻击。
第三战区不仅对南昌外围实施佯攻,而且沿长江一线至浙江都在发起攻势。可以说成功地完成了战略作战任务。
唯独最关键的第六战区却仍然未动。保守地估计宜昌最多是一个旅团,甚至只有一个联队。正是收复宜昌的最佳时机。如果能收复后固守之,那么就可以解除重庆的危机。真不知道陈诚是干什么吃的。
因为陈诚是薛岳的老上司,薛岳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他知道陈诚是军中是一个老好人,鲁肃式的人物,对部下约束不严。从而造成第六战区在战斗中存在拖拉的坏习惯。以薛岳的脾气早就毙几个军官了。
“第六战区已经做出作战方案,于27日对鄂西南日军发起总攻。”吴逸志也不管薛岳是不是在生气继续说道:“但的确存在各部参战意识不高,后勤准备不充分的问题。
当前只是进行小规模的袭扰。待准备完成对日军发起总攻时间应该还会往后推。我们已经很难指望上他们了。”吴逸志说得文雅一点,不点评为怯战,只说参战意识不高。
“犯罪呀!就算是拿回来让日军又夺回去,至少我们又创造了一次敲打日军的机会。”薛岳长叹一声说道。看来的确指望不上第六战区了,就算他们于27至28日发起总攻,也只是为他的‘天炉’中加一把柴火而已。
这一仗打得窝囊,无比的窝囊!先是第10军和第26军的兵权一直不给他,造成他防御上出现漏洞,还是他凭个人感情让两个军做战斗准备,后期能按要求到达战场。
随后是第79军和暂2军的支援又迟迟没有决定,兵临城下了才下达命令,造成出现无法及时赶赴战场的严重问题。
现在第六战区又无法按预定的计划开始作战。最重要的一步棋却在最关键的时候用不上,没有比这还窝囊的事情了。薛岳是悲愤交加,愤怒中又有着失望和无奈。复杂的情绪让他的脸都有点扭曲。
第419章:第二次长沙会战10()
“这个问题我们早就计算过了。”赵政国笑道:“如果国民军那么不堪,那来的上高大捷!事实上,参战的第10军、第74军、第37军、第26军、第4军和58军等部队都属于劲旅,都是第九战区整编后的三加强团制的甲种军。”
“嗯,当时外围策应作战中第六战区取得的战绩最好,差一点就拿下了宜昌城,毙伤敌人七千多,第五战区其次,第三战区对南昌只是策应。重点放在了浙皖地区。”仇老点了点头说道:“所以虽然鬼子第11军伤亡四万多,在湘北的伤亡约在三万左右。
懂军事的就不难分析出这个结果。从两军的战力到采取的战术,逐场战斗进行计算。只有在造成鬼子四分之一的伤亡情况之下,才会让他们不得不做出退让。
虽然鬼子的消耗不小,但国民军的战略物资更加无法补充到位,战斗力大打折扣。可为什么鬼子不借机干掉第九战区的精锐部队呢?为什么不打算占领长沙呢?
事实上鬼子放弃占领长沙的原因有三:其一、国民军的战斗意志强,而他们的物质消耗巨大,战斗力直线下降。虽然还能支撑得住,但如果继续打下去,必成此消彼长之势。与国民军的伤亡比会越来越拉平,时间拖得越久对他们越不利。
其二、宜昌的形势危机,他们必须要抽调援军赶赴宜昌。从而会更进一步地削弱他们的战斗力。其三、他们对战胜第九战区已经失去了信心。
这第三点非常重要,他们失去信心又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对手很强,强到他们失去了再持续下去的勇气。另一方面是他们的部队战损比较高,战场态势对他们越来越不利。
这两个理由都有,但第二点又占主导。我们就关注一下他们的部队战损比较高这条理由,这正说明他们在湘北战场的伤亡不小。按我们内行人来说,兵员战损四分之一是一个临界点。超过这个数据就会直接影响到部队的战斗力和士兵的战斗意志。”
“仇老,原来你刚才不时提到临界点这个词的意思是这样。”李家豪虚心地说道。
“最高统帅部在宣传时玩了一个偷换概念的手法呀。”赵政国笑道。他是主导,关建问题还得由他来提。
“这是一种政治手段。如果有人追究就可以以种算法来证明数据的真实性,反正也不会影响国人以及世界上对这场战役的看法。”仇老苦笑了一下道:“我军付出的代价却是非常大的。
这个数据可以参考鬼子公布的数据。当然不是死亡数,也没有什么俘虏。我方的伤亡是五万左右,大约牺牲了三万多人。以我军的战术安排,鬼子能俘虏的弟兄数量并不多。不排除鬼子抓捕平民充数。”
赵政国点了点头。防御战几乎是以团为单位整体作战,突袭战中是你死我活的较量,除了少数因重伤而被俘的人之外,应该战死的比例大。
而以日本人当时在中国战场上的习惯,他们不会留下俘虏,更不会好心地救治重伤的国民军士兵。对于双方来说珍贵的药品远比一颗子弹贵重。就算是没有受伤的士兵被俘,不是被当劳役就是当成练刺刀的靶子。
“当时中国战场已经为全世界所注目,国府每一次宣传不仅仅为了要应付国人。更重要的一点是要应付西方。”仇老想了想接着说道:“你们也应该知道西方媒体对新闻报道的认真态度,反正我当时见过他们如何对待认真两字的。
他们会对每一个数据进行多次核对,在发稿时还会请教一些军事专家,让这些军事专家来分析这些数据并附加评论。所以国府对公布的数据要经过多次审核,务求数据真实。”
“对。”赵政国点了点头说道:“当时西方媒体认定的数据与仇老说的差不多。这又应该是第九战区隐瞒了冥王吧?”
“呵呵……”仇老坦然地笑了笑。
“仇老可不可以就第二次长沙会战的得失分析一下!”赵政国问道。
“怎么说呢?”仇老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道:“要说过失,还是国民军的内部问题。甚至与第一次长沙会战时出现一样的问题。
最高统帅部对战争认识不足,跨战区作战协调协同能力差。参战部队战斗力参差不齐,个别部队差距太大。后勤补给……
还是说说优点吧。第11军举十二万大军进攻宽度只有三十多公里的防线这是第一次。对于第九战区来说有太多的第一次了,但这一次的考验是前所未有的。
按其他战区投入兵力的计算原则,仍然执行三比一的方案。第九战区已经使用二点五比一进行计算了。事实上这种计算是在鬼子采取多点大范围进攻时使用的。
面对这种局势对于将军和参谋长来说还是第一次。而且当时第九战区能调动的兵力仅为二比一还不足。运筹帷幄……庙算……这本是一场必败之战。但也是必须面对的一场战斗。
最终能把鬼子十二万大军逼回岳阳北,这就是一场史无前例的胜利!将军和参谋长的正确决策和第九战区官兵奋勇杀敌缺一不可!
完全彰显出国民军以一军之力独挡数万大军的勇气和胆力。也就是说国民军与鬼子作战数年,他们的战斗力不仅大幅提升,他们的信心也在大幅提升。信心是关键,是部队战斗力的关键!
从淞沪会战以数个军阻挡鬼子一个师团的进攻,到德安会战以一个军阻挡鬼子一个师团的进攻,再到上高会战以一个师阻挡鬼子一个师团主力的进攻。及至第二次长沙会战以一个军阻挡三个甲种师团的进攻。
这种变化很少有人会去归纳总结。然而要看出问题就得要这样去总结分析。我们先不管阻击的时间长短和能不能阻挡得住。仅以一个军去阻挡三个甲种师团主力这一点就可看出国民军的胆气如何了!”
“仇老是说74军吗?”李家豪问道。
“仅仅是74军吗?”仇老瞪了他一眼说道:“第4军于大云山与第6师团激战数日后,再于新墙河阻挡一天后安全撤退。第37军于伍市、26军于瓮江、第10军于福临铺,谁做过孬种!
这是一场惨胜,三万多人牺牲在战场上呀!对于每一个弟兄来说,这场战役没有值得夸耀的地方,这样的战争也不可能不存在瑕疵。但从排兵布阵至每一场战斗,安排得无可击懈。在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