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我军部队不管走到哪越军炮兵都能知道确切的位置。
其二,越军炮兵不必担心我军炮兵还击。
我军炮兵如果想要报复性还击或是火力压制。那就必须根据越军炮兵发射出来的炮弹的弹道计算出越军炮兵阵地的大慨位置……但是,如果这些炮弹是炸向我穿插部队的。也就是炸在越军自己的后方,那么我军根本就无法判断这些炮弹是来自我军炮兵还是越军炮兵。
于是,越军炮兵可以说是随心所欲的选择时间和地点轰炸我军穿插部队。
就像越军一开始就选择了竹林……有过作战经验的人都知道,竹林或是森林可以成倍的增加炮弹的杀伤力,原因是那些炮弹会因为竹林、森林在目标的头顶上爆炸,这么一炸那弹片就像天女散花一样自上往下射,而且这其中还夹杂着大片大片被炸碎的像箭一样的竹片、树枝……
于是我军第一支穿插部队就这样因为伤亡过大无功而返了,据说一个营的人能活着回来的就只有几十个人,而且个个都带着伤……而越鬼子损失的似乎只有一些炮弹。
我军第二支穿插部队就小心得多,他们不再集中突破而是分成几个部份由不同的几条路线朝目标穿插。
但问题是……
穿插这种战术往往是用在敌人不知道的情况下的,或者说就算敌人知道了也不知道我们要穿插到哪个位置。
这时候的越鬼子不只是知道我军要穿插,甚至还可以从路线上推断出我军要穿插的地点和方向……于是第二支穿插部队被越军包围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经验,所以上级才知道一点:派去增援的部队不能过于集中,否则就很容易遭受越军的炮火覆盖,于是就以连为单位分成几个批次从不同的路线前去增援陷入包围圈的穿插部队。
然而,分散也同样会有分散的问题……
我们连在阵地上休息了一个小时后,就在天黑前出发了。
这一小时的休息时间还是罗连长从团长那争取来的,理由是我军从昨晚开战以来一直在执行清剿任务,虽说没有直接在前线攻坚,但却一直没有时间休息。
团长那边当然不会有问题,但因为战况紧急只允许我们休息一个小时……这一小时对于别人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对于我们来说,那就是给我们一个养精蓄锐的机会……事后想起来,如果没有这一小时,只怕我军在之后的战斗中累都要累死了。
休息过后就是补充粮食、弹药……这其实已经用不着多说,就连吴志军那些新兵都知道对于穿插部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这些。
接着我们沿着公路朝侧翼行军了半个多小时,为了不致于太过显眼,我们就在陈依依的建议下改走小路。
走着走着部队就到达了一个小村子,这个村子很小,只有八、九间茅屋,以至于就连陈依依都叫不上这个村的名字。不过,战场上的经验告诉我们……越南任何一个村子都有可能会是个陷阱,所以我们也不敢大意,在村外停下了行军的脚步。
我举起了望远镜朝村子望了望,看不到村子里有人活动,只有后面五、六十米的地方有四个越南妇女在田地干活,在她们的旁边,还有三头水牛在悠然地啃着田地边上的青草。
从表面上,看不出村子有任何的异样,甚至可以说是这个村子似乎都没有受到外界战争的影响……就像一个世外桃源一样。
对于这一点,我们也是见怪不怪了,这应该跟越南长年处于战争状态有关,越南人似乎已经适应了如何在战争年代继续生活。
所以……这仗一打起来,会怕的或是有条件的越南百姓早在战前就往南迁移,留下的越南百姓都是没法走或是舍不得走的。他们除了继续干活就没有别的选择……人总是要生活的不是?所以这地还是要种的,总不可能仗打多久他们就多久不耕地不吃饭吧。
“二排长!”观察了一会儿,罗连长就朝我下令道:“你会越南话,带一个班上去看看情况!”
“是!”我应了声,就带着陈依依的二班出发了。
之所以会带着陈依依,当然是因为她对越南的情况比较熟悉,我想连长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我们端着枪很小心的走进村子,每间房都搜索了一遍……这么做是担心房内有地道或是隐藏着越军,虽说我们没有一个连队的人不用担心小股越军的袭击,但小心点总是不会有错的。
不过搜了一会儿后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只是在一间茅屋里看见三个普通越南妇女在吃东西。
她们看到我们这些突然出现在面前的中**人就显得有些慌张,我不好意思让战士们就这样进去翻箱倒柜,再加上也考虑到要抓紧时间行军……所以唯独只有这间茅屋没搜。
后来我才知道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在这片战场上,任何一个看起来像是平民百姓的越南人都很有可能是敌人,原因是这时的越南几乎可以说是全民皆兵,所以任何一个疑点都不应该放过。(未完待续。。)
。。。
第一百五十二章 遇袭()
第一百五十二章 遇袭
在村子里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我就带着手下的兵出了村子,部队行走在一条弯曲的田间泥路上,很快在一块田地里就看到了之前在望远镜里见到的那四个越南农妇……两个在田地里摘菜除草,一个在放牛,还有一个在不远处的小路旁边的水塘边弯着腰往水桶里舀水。
从四个越南农妇的体形上来看,其中一个年轻些,另外三个好像是上了年纪的妇人。她们看到我们这些全副武装的中**人,神情很冷漠,但脸色没有表现出异样的惊慌。
当时我们的行军顺序是:
陈依依和王柯昌走在最前面,陈依依因为在跟踪上有一套,走在前面负责观察地上的蛛丝马迹,王柯昌因为分配到了一个望远镜,再加上他以前是个做小偷的,观察力十分不错,所以就负责观察远处……所以陈依依和王柯昌其实就是远近搭配,可是就连他们两个人也没察觉得到什么不妥,由此可见这些越南女人伪装的功夫有多厉害。
中间的就是小石头和刺刀几个人,其中沈国新背着报话机,这是我们与连部联络的工具……这还要托我们之前在代乃山上打了胜仗的福,别的部队一个连队有一、两部报话机就不错了,而我们却是每班一部。
走在最后的就是我和剩下的两名战士。
这时我们的装备已经是相当好了,我们这个班除了两名机枪手(正副射手)和两名火箭筒射手外,其余的清一色的都是ak47。最为显眼的还是我手中的svd狙击枪……再加沈国新背上的步话机……十足就是一支威风凛凛的战斗部队……
后来我们才知道。也正是这些装备才害得我们这个班差一点就全军覆没。
原因有两个:一是连队跟在后面没有上来。越军特工以为就只有我们这么几个人于是有机可乘。二是:越军特工对我军的装备十分清楚,知道我军部队一般只有正、副班长长配备ak47,一般的战士那用的都是56半,所以一看到我们手中清一色的ak47而且还有两个人配戴望远镜再加上一部步话机和我手中的一把狙击枪……她们就眼馋了。
她们对我们这个班的判断是:这肯定是解放军营级以上的指挥人员所率领的指挥组和警卫分队……
有人也许会奇怪,越军特工为什么会做这样的判断呢?她们不会看军装的吗?
这又要归功于我军上上下下军装全都一样了,干部服就是多两口袋,不认真看还真看不出来。
所以这些越军特工原本根本就没有计划对我们采取行动,她们的任务其实很简单。就是伪装成老百姓守着这条山路观察并向上级汇报所有经过的解放军部队的人数和装备情况。但她们认定了我们是条大鱼后……就不甘心到嘴的肥肉就这样跑掉,于是才有了之后的战斗。
当然,这时我们并没有感觉到危险,也许这就是女兵的优势……她们从外表上看起来根本就是柔弱不堪,谁也无法把她们跟杀人不眨眼的越军特工联系起来。
我们走的这条路弯弯曲曲,成弓形绕着水塘穿过去,不远处就是几块甘蔗地,再过去就是一大片水田。
在经过水塘的时候,我打量了一下那个正在水塘边舀水的农妇……这个农妇一直没有抬头,当时我认为……她可能是被我们这些“敌人”给吓的吧。
其实这时我直觉上已经觉得有些不对劲了。但一时又不知道里哪里出了问题,于是很快就从她身军经过。
走了几步我才想起来哪里不对……我好像老远就看到这个农妇在舀水。怎么这么长的时间过去了这农妇一桶水还没舀满?
带着这疑惑我就神差鬼使的回过头去望了下,这一望竟然让我吓了一大跳……那农妇不知道什么时候丢掉手中的水勺,手里已经握着一把**的微型冲锋枪,她满脸狰狞,杀气腾腾的,这时我才知道她的枪就藏在那水桶里……
应该说我的运气很好,因为我认得这农妇手里握的那把微型冲锋枪,好像叫什么……英格拉姆式(全称英格拉姆mac10式)。
之所以认得那是因为在电影、电视里有太多黑社会的家伙用这枪了。
老头也跟我说过这种冲锋枪,他说这枪是越鬼子从美国佬那缴来的,是越鬼子特工的最爱……虽然射程不远,但体积小便于隐藏,而且射速快(96发每秒)弹容量大(30或32发),在近战时这么单手握着一扫……那目标基本就只有被打成马蜂窝的下场。
可想而知,我们这个班包括我在内只有十一人,而且还全都是背对着这名农妇,那如果让她成功的扣动扳机……我们只怕一眨眼的功夫就要死伤大半了。
但是……要怪就怪这“农妇”过于心急,她如果再等上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