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越战的血-第8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点我当然是知道的。原因是打炮还击其实也是炮瞄雷达测试的一部份。

    炮瞄雷达能够根据弹道测出越军火炮的位置是没错。但是谁又能知道这个位置是真是假或是有多少误呢?

    很明显就只有一种方法能够验证。那就是按照炮瞄雷达给出的位置打上一通炮,看看这通炮是不是炸在相应的越军炮兵阵地上,或者能不能把越军火炮给炸哑。

    于是就使我们这个任务产生了一个悖论……要完成任务就必须要打炮,但打炮就无法保密。

    “我们可以适当的延长测试的密度!”赵敬平想了想就说:“比如今天测试完,就隔几天再测试一下。”

    “这的确是个办法!”我点了点头:“但这只能解决短时间的问题,敌人并不是傻瓜,我们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这么精确的推算出炮兵阵地,时间一长越鬼子还是会起疑心!而且这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延长我们测试的时间。”

    赵敬平默默地点了点头。

    “除非是这样……”我突然想到一点。于是灵机一动说道:“除非我们能让越鬼子以为我们炮兵之所以会打得那么准是另有原因。”

    “另有原因?”赵敬平满脸的迷惑:“除了炮瞄雷达外,还会有什么别的原因呢?”

    这时我就想起了美国佬在跟苏联冷战时老干的一件事,比如对外声称正在研制什么三倍音能在高空执行任务的轰炸机,苏联一听……这可不得了的,如果美国研制出这么轰炸机,而我的战斗机都飞不了那么高那么快,那时不就等着美国来炸而我却没有还手之力了吗?于是一想,觉得这不行,我必须也得研制出3倍音的战斗机出来迎击,于是就有了片面追求高空高但却没有多少航程和载弹量的米25。而且最后美国又声称因为技术原因不弄这种轰炸机了。着着实实的耍了苏联人一把。

    那么……现在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对越鬼子用这种方法呢?

    如果照搬这种方法当然不行,毕竟我们现在的情况有些不同。那就是我们事实上有了炮瞄雷达。

    所以我们必须得把这种方法给变一下。

    “有了!”想了一会儿我就对赵敬平说道:“这样,我们可以弄几个高倍望远镜来,最好让军工随便加上点什么玩意,然后把它配给在山顶上炮兵观察员,就说这种望远镜能够在短时间内自动测算出目标的坐标……最好,还让炮兵观察员放出点风声……”

    闻言赵敬平不由眼睛一亮:“然后越军就会以为我们之所以打炮打得那么准,是因为这种望远镜在起作用!”

    “对!”我说:“这至少可以转移他们的视线。当然,这样一来越军特工就很有可能会以这种望远镜为目标,千万不能让这种望远镜落入越鬼子手里,否则我们就露出马脚了!”

    “明白!”赵敬平应了声,站起身来说道:“我马上就去办!”

    这并不是件很难办的事情,毕竟这望远镜是假的高科技,所以我们甚至都不需要让军工来做,只需要找到几个高倍望远镜然后让几个打铁的焊上一个铁盒子上去,接着再折腾一个支架也就可以了。

    所以这东西很快就在昆明弄了出来,然后我们还有模有样的派出了装甲车对其进行护送,到达基地之后还列为高度军事机密……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玩意,只听到一点风声说是后方刚刚运上来一种新式装备,至于是什么装备就连一线的战士们甚至指挥官都不知道。

    我们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是因为人总是有一种心理,越是神秘的东西那就越是想知道。越军间谍当然也是这样,所以我相信这些望远镜运上来时已经引起了越军间谍的。

    接下来的事就不用说了,这种新式装备很快就分配给了炮兵观察员并指定在某个高地上使用,同时解放军部队还派出了一个连的战士对其进行保护。

    这其中的保护是真的……这个连的战士根本就不知道他们保护的东西是假玩意,而且上级还给他们下了死命令“誓死保护这种装备的安全”。

    当然,这其中炮兵观察员是会知道真相的……他是使用的人嘛,但也只有这几个观察员会知道真相而已,他们接到的命令是不能把真相告诉人。(。。)

第一百六十二章 炮战() 
“轰轰!”

    几天后我们对炮瞄雷达的测试就开始了。?。。

    就像之前说的一样,我们事先与一线的部队联系好,在夜里就在指定方位准备好能引诱越军开炮的假目标……这一回一线也就是四十师的战士们是用堆沙袋的方法,也就是在面向老山正斜面的显目位置上垒上几个沙袋再折腾一点新土上去。

    别看这沙袋和新土不起眼,这些玩意在一线两军僵持阶段那可是了不得的事……原因是敌我双方在互相压缩对方阵地时用的就是这方法,先堆几个沙袋做掩体,然后再依靠沙袋的掩护在其下挖上一个坑道或是猫耳洞。

    这种做法虽然没有很大的军事意义,一个猫耳洞也就躲那么个把人,而且还是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挖的,真打起仗来很快就会被敌人的炮火敲掉了。

    但这种动作却是有很大的政治意义……猫耳洞挖到哪里,就意味着我们的控制线也就是国土扩展到这里了,如果这个意那个也不放在心上,那么毫无疑问的其实际控制线就会渐渐被对方压缩。

    这也正是这时候敌我双方都要坚持或者说不得不坚持冒着生命危险互相摸洞的原因,同时也是猫耳洞又危险又很难生存,但我军战士却又不得不躲的原因。

    当然,这一回我们并没有将控制线往前推移的意思,咱们的目的只是想让越鬼子开炮……越军自然不知道这一点,于是天色才刚亮就朝“目标”打来了一排炮弹。

    仅仅只是几秒钟的时间,陈维华就朝候在炮瞄雷达不远处的我们大叫:“方位三五洞拐……迫击炮。三门!”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炮后方位是用密位制来表示的。而中**队是采用6000密位制,欧美国家一般采用6400密位制,所以在此之前陈维华等人已经对此做了一些工作,使得在战时能够十分的将6400密位制转换为6000密位制。

    我朝早就准备好的通讯员点了点头,通讯员当即就将这些数据报告给了炮兵阵地的伍登雄。

    这也就是我们要在炮瞄雷达旁的原因……

    很明显的是,如果我们炮瞄雷达旁而是在指挥部的话,那么由陈维华报上来的数据首先得通过通讯员传到指挥部,再由指挥部传到炮兵阵地。这样无疑会增加炮火的准备时间,也就是对我们及时准确的击中目标不利。而现在无疑就提高了效率。

    接着很快就听到步话机里传来一声怒吼:“放!”

    “呜……”空中很快就响起了一阵炮弹的啸声。

    紧接着又是伍登雄的几声大吼,又有两批炮弹涌了上来,很快老山上就响起了“轰轰”的一阵阵巨响。

    这一回开火的共有三批火炮,每批三门。

    之所以要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炮瞄雷达的测试不仅仅是能否的侦测到敌人的炮弹并的计算出其炮兵阵地的位置,还有一项很的就是修正我军炮火引导其准确的击中目标。

    学习过炮兵知识的我,很清楚的知道这一步以前也是由炮兵观察员做的……也就是我军炮兵仅仅只是知道目标的准确位置还不够,炮兵在得到这些数据之后,按照理论来计算并好诸元。但炮弹在空中飞行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就会受到风力及空气密度等影响,这就会使弹着点出现一些偏差。

    这时候。在一线观察的炮兵观察员就会利用通讯设备向炮兵阵地发去一些修正数据,不过这些修正数据显然会受前线敌我火炮的干扰以及人为判断上的一些误差。

    而现在就方便多也精确多了,因为就连这一步也可以由炮瞄雷达完成……炮瞄雷达可以同时监控二十个目标嘛,那么在监控越军火炮的空隙自然也可以监控己方火炮的弹道。

    当然,监控己方火炮的弹道时并不是逆向计算出炮兵阵地,而是正向计算出其炸点,并将这个炸点与之前计算出来的敌人炮兵阵地做比较。

    这种比较速度是超前的,因为其往往在炮弹还在天上飞时就已经知道这些炮弹能否打中目标或是向哪个方向偏偏差多少了。

    于是陈维华马上就把修正数据报告给通讯员,通讯员把这些数据传达给伍登雄之后,他又马上就命令早就装好弹准备着的另一批火炮诸元……的这一切都是在短短的十几秒钟内完成,这就使得在旁边观看的我就觉得这三批炮弹是使用同一个诸元打出去的,其实这其间却有经过了两次。

    这要是在以前,也就是用炮兵观察员来进行的话,那几乎就是无法想像的,炮兵观察员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做到这么精确的……因为炮兵观察员必须等炮弹落地,然后还要时间判断哪些炮弹是己方的,还要估计偏移距离,接着再报告。

    然而,这的一切由炮瞄雷达来处理的话只需要几秒钟,而且精确程度甚至都不需要第三批炮弹……这打出的第三批炮弹,照想该是伍登雄担心目标会及时转移,又或者是他们这些炮兵实在是憋得太久了,于是干脆就让蓄势待发的第三批炮弹也打出去。

    “打中了!”不一会儿负责与四十师联系的魏参谋就抬起头来冲着我们叫道:“一线的消息,在炮火的余烟中发现越军被炸坏的迫击炮及炮兵尸体!”

    “打得好!”周围立时就传来一片欢呼声。

    对讲机另一头的伍登雄显然也听到了这个消息,但他们没有时间欢呼……按照程序刚打完炮的他们这时应该马上转移阵地,毕竟现在占据着老山主峰的是越鬼子,他们在高处的炮兵观察员很容易就看到我军炮兵开炮时的烟雾。

    果然,不一会儿就听到空中又传来炮弹的呼啸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