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越战的血-第8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方面,四十师的兵看着侦察大队的这些兵……虽然穿着是解放军的军装,但体形、动作甚至{ 3w。说话的口音都是怎么看怎么像越南人。

    体形方面吧,咱们中国的兵体重和身形普遍要比越鬼子来得高大,这是因为越军长期营养不良的原因。

    而侦察大队的兵,他们在选进侦察大队时本身就不高大,这是由越军决定的。另一方面,在北京基地训练的时候,侦察大队也是按越军的生活来,也就是每餐只吃一小碗米饭,而训练强度却一点都不低,于是几个月下来马上就瘦了一圈。自然看着就跟越鬼子差不多了。

    动作上。要知道侦察大队这段时间的训练都是光脚越野的。自然而然就会有些战士在这时候习惯于光脚而把鞋子挂在腰上,这就像极了越鬼子上山不舍得穿鞋子的样子。

    至于口音嘛,那就是因为侦察大队兵之前一直都在用越南语交流,现在就算说起中国话来也会有点越南腔。

    再加上这些兵还在一线上拿着望远镜在那看来看去的,于是乎,四十师的兵自然而然的就会怀疑起这些是不是越鬼子的奸细,他们来这就是侦察我军阵地情况的。

    接下来的事就不用多说了,四十师的兵当即就悄悄的围了上去。一古脑儿的就把侦察大队的这些兵给逮个正着,而且还兴冲冲的带着人去向上级邀功……

    这要不是我们部队有个“抓一个活的奖一部彩电”的规定,指不准就会出人命了。

    不过就算是这样也让侦察大队的兵个个都是鼻青脸肿的,而且这些兵还全都是侦察大队的干部……干部上去观察地形,甚至队长许良斌都在其中。

    这一来就让侦察大队那是大失颜面了,被我们要回来的时候个个都是垂头丧气的。

    “你们搞什么名堂?!”我冲着这些干部就是一顿臭骂:“让你们上去看个地形都能搞成这样,还侦察大队?还渗透敌境……这还没走出家门就让人给逮回来了!”

    “营长!”许良斌有些憋屈的说道:“他们……是自己人,谁知道自己人会在背后给我们来这么一着?!”

    “什么叫谁知道?”我毫不客气骂道:“就凭你们是侦察大队,就凭你们以后要渗透敌境作战,你们就应该要想到!”

    “营长。这……”许良斌还是有些不服气。

    “怎么?对我这话有意见?”我说:“你们难道就没有想过,有一天你们还是要装着越鬼子的军装拿着越鬼子的枪。甚至还要说着越鬼子的话的?你们这样的确是能骗得了越鬼子没错,但同时也会让我们自己人误会。现在都这样了,以后你们穿上越鬼子的这装那还得了?那不出人命才是怪事了!”

    一听我这话许良斌等人不由恍然大悟。

    这种情况许良斌等人是没有碰到过,我们特工连可是经历过,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时候,就因为我们伪装成越军,所以差点被自己人误会。

    “营长!”许良斌很快就回答道:“我们错了,下一次不会再出现同样的情形了!”

    “下一次?”我没好气的骂道:“还有下一次?你们能丢得起这个人,我们合成营丢不起这个人。如果还有下一次,你们就全都滚回原部队去!”

    “是!”许良斌等人不约而同的应了声。

    看着转身离去的许良斌等人我不由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这只怕就应了那句话:“出师未捷身先死”吧,好在这事不是发生在合成营,否则这人可就丢大了。

    不过另一方面,这也说明这段时间侦察大队的训练还是颇有成效的,这不……尽管战士们穿着解放军的军装,还是让四十军的兵给当作是“越鬼子”了,这至少也说明已经是神似了。

    接着许良斌果然就针对这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行动时尽量不让自己人发现……这一点是相当必要的,因为在一线这个地方,如果自己的行动让自己人发现的话,就很有可能也会让敌人发现,两军的防线犬牙交错的,最近的地方只距离十几米。

    但是这么做无形中又增加了误会的风险……如果是自己人话,哪有在自己防线里还偷偷摸摸的,所以一旦被发现几乎就坐实了“越军特工”这个罪名。

    于是许良斌还事先与一线部队取得了联系。

    当然,这种联系仅限于是连级以上的指挥官。其原因是侦察部队的渗透任务同样也是要保密的,否则,一旦越军事先得到我军要渗透的消息,就很有可能提高警惕甚至是布好陷阱等着我军往下跳。

    这么联系之后,侦察大队就会得到一线部队的口令,而这时一线部队的指挥官就会下达一个命令:“注意,发现可疑情况的时候不要乱开枪,对完口令确认之后再说!”

    于是就解决了保密、识别以及有可能误伤的问题。

    对许良斌这个方案我还是认可的,毕竟他们要做的是直接渗透,那时无线电甚至都要保持静默,所以不会有其它方法。(……)

第三章 捕俘行动() 
对侦察大队的训练我们可以说是驾轻就熟,毕竟训练科目基本与特工连的差不多,区别只是把特工连有关直升机及空地协同的科目删减了,再加上一些必要的伪装科目也就可以了。'

    简单的说,特工连基本不需要伪装,当然必要的时候特工连也可以做到,他们更加强调的是快打快撤……用直升机或其它交通工具快投送,在敌人还没反应过来、还没组织起有效的防御之前就完成任务并撤离战场。

    很明显,这样的一支部队就不需要花太多的功夫进行伪装了,他们从战场到撤出战场往往只有十几、几十分钟,而且一投入就是激烈的战斗,伪装不仅不会带来多少好处,反而会使自己陷于敌我难辩的混乱状态。

    但侦察大队就不一样了,他们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得不采用地面渗透。

    实话说,这相对于特工连的这种特种作战来说更困难且更危险,原因是其每一次成功都必须建立在敌人的失误上。比如越军防线有漏洞,比如越军没能看出经过伪装的侦察大队队员,再比如越军防守不够严密等。

    甚至侦察大队在渗透前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情报,比如必须要知道对面的越军番,还要知道附近越军的番,然后才能根据这些番进行合理的伪装,否则……咱们一上去就告诉越鬼子自己是316a师的这时越军316a师已经由于7。12老山战役伤亡过重而调回国内休整,那还不是两下半就露出马脚了。

    其危险性就不用说,这种危险不仅是指他们在执行任务时的危险。更大的危险还在执行任务之后……执行完任务也就基本意味着暴露了他们的身份和位置。怎样在暴露身份和位置后还能在敌人防线内全身而退。这又是一大课题。而这些其实都不是特工连擅长的。

    不过好在我们队伍里还有陈巧巧这人物,对于前越军特工连连长的她可是熟知越军特工是怎么运作的,所以我们还真能算做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了。

    一开始的训练工作还算是简单,侦察大队要做的事差不多就相当于炮兵观察员,也就是天天潜伏在阵地前沿观察与后方的炮兵协同朝可疑目标开炮。

    这一点除了一开始被友军给抓了这件乌龙事件外对侦察大队并没有太大的困难,毕竟侦察大队都是有经验的老兵,而且经过在北京的训练之后他们也都学会了观测座标。

    真要说在这其中有什么困难的话,那就是我军使用的罐头和水壶在潜伏过程中各种的不便了。

    这一点是由许良斌提出来的。主要是罐头是铁制的外壳,水壶也是一个老大的铁家伙。这些东西在潜伏特别是匍匐前进的时候轻轻一动就会出“铿铿咣咣”的声响,尤其是水壶,如果里头装的只有半壶水或是没装满的话,轻轻一摇就会出水声。

    其实这些问题我们以前也现了,只不过因为特工连其后更多的使用直升机投送,所以这些问题已经变得不是那么了。

    但是这些问题显然对侦察大队来说是致命的,比如在秘密渗透越军防线的时候,又比如在秘密接近敌哨位的时候……

    “这个问题好解决!”赵敬平想也不想就回答:“让他们用布将这些东西包起来就可以了嘛!”

    这是我军部队常用的方法,就比如我军在老收复战时秘密潜伏进阵地前沿就是这么做的。

    但其实这方法并不理想……

    我摇了摇头说道:“实战中这种方法已经暴露出许多缺点了。比如一旦碰到下雨,泥水沾上这些布之后就会成倍的增加重量。要知道战士们的负重本来就将近极限,再增加不必要的负重无疑就会增加战士们的体力消耗,这是很不划算的。另一方面,在开罐头的时候也会现一些声响,这些声响也很有可能会引起附近敌人的注意,增加了不必要的风险。”

    “缺点是有。”赵敬平说:“可是也没有其它办法不是?”

    “办法当然有!”想了想我就说道:“可以给战士们更软包装的食物和水袋。”

    “软包装?”

    “对!”我点了点头,回答道:“简单的说,就是像压缩饼干一样用塑料类的包装,这样不但不会出声响,还可以减轻重量、减少空间,食用时还十分方便,只要将开口撕开就可以了。”

    “哦!”众人闻言不由纷纷点头。

    其实我这还是由现代常用的软包装得到的启,比如现代市里到处都是软包装的榨菜。

    “当然。”我接着说道:“这种包装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得出来的,得后勤部门去定制。目前吧,就让侦察大队的战士用塑料袋装着食物凑和着。”

    “是!”

    于是这个问题就这么解决了,后来就催生出了侦察兵专用补给。

    当然,这种补给我们合成营也用上了,主要原因是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重量,而且食用起来十分方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