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带山高林深,除了野物,并无什么产出,代王又基本出不了府,不能来此打猎,就算有人种地,也是少得可怜,代王根本看不上,是以很少理会这片他名下的土地,只是现下如果听说此地有亩产高达千斤的粮食产出,恐怕就不会像以前那般淡定了。
第430章 等候来人()
据马二所说,租种代王的田地虽然不用缴纳捐税,但交的租子却很高,五到七成不等,而且越是良田,比例越高。
但再好的田,亩产也不过三四百斤而已,涿鹿山的地如此高产,贪婪的代王收八成的租子都是很有可能的。
志文倒不是不愿意交租子,尤其是当他听说代王所占土地甚广之后,更觉得此事操作得好的话,是一个契机,交一定量的红薯土豆给代王,反而能对这两种作物的推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只是五到七成就未免太多了,这意味着志文他们的工会基本颗粒无收,只是做了个中转站,要是八成,还是亏的。
但若是拒绝的话,却又如何自处呢?
代王那里一旦来人,贺知州到了恐怕也无济于事,这又不是作奸犯科,收自己土地上的租子,哪怕闹到朝堂之上也是有理的。
扯旗造反么?不说现在实力够不够,之前拉拢周承允成立商社,打通商路,寻找羊毛,还有帮助耿巡抚等人的种种努力就全都白费了,不妥。
志文这些天就是为此事烦恼,之所以不回山呆在镇上,除了帮忙招募难民,为的就是等人,一是等代王来人,志文想亲自处理,此事除了他和马二,其他人都还不知,主要是怕说出去了大家人心不稳。
再一个就是等周承允等人了,之前司茶的口信是,一俟耿巡抚的事儿完毕,他们就要和贺知州共同北上,正好有李定国等人的护卫,几路人一起到保安州,还有张总兵也顺路到大同。
如果不出意外,应该是周承允他们先到,如此志文就能将此事如何应对,向周大公子请教了,这种事儿,整个涿鹿山上下,恐怕也只有他能想出办法了。
不过等人是最磨性子的,虽然并没有多少天,但志文已经有些心烦了,也不知马二那里有没有什么消息。
后世有句话说得好,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可惜在志文身上却并没有应验,他这念了好几天了,特别是今天闲下来,更是急切地盼望有周承允等人的消息,可惜直到尚小成来叫他吃晚饭的时候,也没有惊喜出现。
日头渐渐西沉,呱噪不休的蝉们也消停了下来,燥热的空气开始凉爽起来,难得的悠闲一天即将结束,明天开始又得招募难民了。
翌日清晨,商社诸人早早起床,趁着天气凉爽,洗漱一番,吃了早饭,大部分都来到了镇外的空地上,这里已经有不少难民等着了。
志文拿出随身携带的纸笔,开始给难民们登记,他的字虽然写的不太令人恭维,却也是赶鸭子上架,不得不为,能写会算的不多,除了几个账房,就数他了,至于尚小成几人,虽然已经识了些字,但要让他们做这种事儿,还是不成的。
需要登记的东西不多,除了姓名、籍贯,还有特长,志文希望藉此能发掘一些手艺人,也能为涿鹿山的发展有些帮助,难民中会种地的多,真正有手艺的也不少,倒给了志文一些惊喜,不过想想倒也不奇怪,盖因小农经济,除了种地,其他的事情也都得自己处理,若是不会,那么这日子就不好过了。
与流匪大战后招收的几批难民中,很有些会盖房建屋的人,基本上一到山里,都被安排去修建坞堡了,木匠铁匠少些,就像志文他爹那样,只要有了这两门手艺,即便没有田地也能基本混个温饱,是以都将其视为立身之本,不会轻易传人。
妇人们纺线织布大都不在话下,编织毛衣虽然有些不同,但相信难不倒她们,到了山里,帮着干一段时日的杂活,将养一下,恢复些体力,只要小英娘等人稍加指点,就会成为合格的织工。
至于说泄**衣机密,让范家这样的对头得知这种事情,想要扩大规模,就避免不了,只要洗羊毛的这个核心技术不走漏出去就不怕。
太阳渐渐升起,天气也越来越热,志文他们这些给人登记的,虽然都在树荫下,却也渐渐不耐,与在商社清静的院落中不同,这里人多嘈杂,心静不下来,就会觉得特别热。
好在尚小成等队员得力,秩序维持得还算不错,现场虽然不够安静,但难民们都规规矩矩地排着队,登记一事进展得还算顺利。
“啪嗒!”一滴汗珠从志文额头流到下巴,又从下巴滴落桌面,志文也顾不上擦,只庆幸没有落在纸上,污了字迹,写完最后几个字,志文丢下笔,左手这才拿着脖子上的布巾擦汗,右手则不停地甩动着。
写这一上午的字,感觉比练一天的武还累,先把中饭吃了,再休息一下,不然右手下午恐怕都抬不起来。
旁边几个账房也都先后停了笔,站起来舒活筋骨,他们胜在用笔娴熟,但体力就大大不如志文了。
排着队的难民们见状,没有催促,尽管旁边空地上几口大锅熬的杂面粥香气诱人,不少人喉头不断耸动,但无人散开,他们都知道,早点登记好,就能早日进山干活挣粮。
这些人当然也不会饿着肚子空等,大锅前自有妇人小孩排起了队,按顺序领了粥后,有的到空地上坐下开吃,有的则送到排着队的汉子们面前,那不是他们的男人就是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
志文边活动边向镇子里的商社大院走去,其他人也陆续跟上,他们不在这里吃,就是维持秩序的尚小成他们,也是轮着回去吃的,主要是吃的太好吧,怕难民们看得眼热,不是舍不得,而是难民们饿了不少时日,骤然吃得好了,对身体不利,要是与难民们吃的一样,却委屈了自己,招募人手又不是一两天的事情。
“志哥,马二哥有消息传回来。”回到商社,志文刚吃完,才从难民聚集处回来的尚小成就跑到他耳边嘀咕道。
“你先吃饭,我去看看。”志文放下碗,内心一阵兴奋,终于要有好消息了么?
第431章 示警()
“我还不饿,等会儿吃也行,先跟你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儿。”尚小成却不急,他好奇心重,在商社大小也算个角儿,有资格参与这些事儿。
进了内室,自有队员递上尚未拆封的密信,志文三下五除二看完,却是有些失望,他本以为马二传信,应该是说周承允快到了,岂知不是这么回事儿。
见尚小成探头探脑的样子,把密信递过去,“你也看看吧。”
“志哥,要不要派人去增援李定国队长他们?”尚小成看完,跃跃欲试地问道。
马二信中言道,他安插在范府中的内线急报,范家不知怎的,探的周承允即将北上前往保安州,已经使人游说宣府到保安一带的山匪,许以重金,让他们伺机袭击。
“你觉得以定国他们三百骑的实力,会把这些上不了台面的山匪们放在眼里么?”志文反问。
这范府内线,自然就是张晓于达二人了,志文得知此事后,也很是惊喜,对于晋北八大粮商,好歹也在里面埋上钉子了,给马二好一通夸。
尚小成闻言,恹恹地低下头,“我吃饭去了。”
志文明白这小子的心思,就是上次在商社门口对付地痞没杀过瘾而已,想着藉此机会,能去一展身手,只是既有李定国和这么多的蒙人骑兵,怎么也轮不到这边再派人出马。
这范家也不知是消息有遗漏,不知道周承允一行实力强劲呢,还是抱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想法,就想碰个运气,纯粹恶心一下人?
以志文看来,还是前者的可能性大,范家在晋阳肯定有人,周承允的消息和动向可能就是在那儿泄漏的,李定国等人千里送人头,在晋阳城外与耿巡抚的人交接,这种事儿肯定得做隐蔽了,事后十有八九也未进城,范家探子多半不知。
他们可能知道张总兵会与周承允一路,但是最多到大同,以为在这之后就有机会,志文对此只能呵呵了。
想到这里,志文倒是另生了些想法出来,俗语有云,杀人放火金腰带,滥杀无辜当然不行,但是这些土匪强盗,却无需顾忌,特别是在保安州内。
一进八月,塞外草原上又是剪羊毛的时候,这一次,志文不打算大包大揽地把事情都做了,倒不是不想出关,但他这一回的目的,重点是额仁卓尔湖,这需要周承允的大力支持,得听听他的意见。
至于用粮食换羊毛,让其他人去磨练吧,总不能因为自己有系统就成为移动仓库,大不了用马来拉粮食和羊毛,反正山里马不少,到了草原还可以再换马,运力是不愁的。
只是草原上危险处处,出关之前,正好让队员们与蒙人骑兵合作演练一番,拿这些土匪强盗练练手,既能提升战力和默契度,估计还能发笔小财,即将抵达的知州贺大人,想必对此也是乐见其成的。
已经走到门口的尚小成忽地又回头问道,“志哥,不派人增援的话,那要不要让人知会李队长他们一声,也好有个防备。”
“怎么?马二没派人去吗?”志文有些奇怪,这种事儿还用来问他么,马二顺手就可以做的。
“估计马二哥也以为你想派人增援罢。”尚小成答道。
志文有些不解,看来尚小成刚才的表现,不仅仅是因为求战欲望强烈,看着尚小成那欲言又止的神情,志文想了一会儿,方才回过味来,无他,与李定国一道的,还有知州贺大人。
神州上下几千年,以官为重的意识,被志文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但其他人却做不到,哪怕对李定国深有信心,也觉得既然这位父母官处于危险当中,涿鹿山还是有必要增援一下滴。
“胡闹。”志文低声嘀咕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