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带着山里山外这么多人出塞不现实,也很难做到,汉人向来是故土难离的。
反正真正的核心机密就是洗羊毛的方子,志文的打算是,以后不用将整个毛纺业一条龙地掌控在手,完全可以放开,自己以售卖洗好的羊毛为主,其他步骤,由各大小商家自行完成。
涿鹿商社可以像培养佣兵一般,培养现在在涿鹿山及其周边纺线织衣的难民,让他们从完全的依附,成长为半依附状态下,有一定自主权力的小商社。
还可以与其他大中商家合作,将利益分些出去,也能减少些敌意。
当然了,这些事得在推出毛布,大赚一笔之后再说,否则岂不是亏了。
“没得商量?”孙大夫问道,他这段时日没有外出行医,也被拉了来。
“志哥说了,没得商量。”宋献策缓慢但坚定地摇头,他能体会志文得苦心,但有些事不好说得太明,总不能说志文此举,真正提防的,是朝廷罢。
还得大家自行领会。
第520章 重返大同()
“还有事儿么,宋先生?”李智问道,“没事儿的话,就散了罢,我那一大堆事儿呢。”
“嗯,还有事儿,”宋献策晃晃手中的信笺,“志哥在信里特意交代,要咱们安排几个人跑一趟大同,卖些种子给那代王。”
自从入冬前冬粮丰收之后,宋献策就给朱鼎渭送过信,告诫过这个代王,说是别看收成这么好,但前提是需得购买涿鹿商社的种子,自己种出来的,没有这个效果。
朱鼎渭那里一直没什么反应,宋献策本欲就此打住,反正到时候吃亏的又不是自己。
而志文却觉得有些不妥,与朱鼎渭也算有些交情了,虽然是强迫的,但他若不听劝告,以这厮的贪婪性子,多半要把所有收成全部拿去种地,到时候损失惨重,双方脸面上都挂不住,也不利于进一步推广红薯土豆。
是以特意写信告诉宋献策,哪怕用强,也要卖些种子给代王,免得他血本无归。
“去大同啊,我要去我要去。”小英第一个跳了出来,这些时日每天不停干活,她早憋坏了。
“囡囡,妞妞,咱们一块儿去罢。”她还拉上了另外两个丫头。
小英娘刚想开口拦阻,宋献策及时说道,“算了,宋婶儿,就让她们出去玩儿一趟罢,售卖毛衣的旺季也快要完了,少几个人没事儿的。”
不过,光这三个丫头可不行,还得找个办事之人,谁好呢?
宋献策眼睛在屋里转了一圈,最后定到了宋才捷身上,“小捷,要不你陪三个丫头跑一趟?”
以宋才捷的身手、能力,办这么点事儿是不成问题的。
宋才捷没有拒绝,默然点头。
还不够,这几人看上去都不够成熟,还得找个年纪大的人一道,压压场子。
“孙伯!”宋献策问道,“要不您陪着跑一趟如何?要出关了,顺便去大同采买些药材。”正好拉种子的车马,腾空后就能装药。
孙大夫本欲拒绝的,不过听到要买药,又改了主意,“行啊,那我就跑一趟?”
“跑一趟,出去转转,回来的时候,药就不用拉回山里了,送到张家口先放着,等我们出关之时,一起带上就是。”宋献策吩咐道。
“不拉粮食回来了?”宋才捷问道,涿鹿山售卖种子,收的东西以粮食为主,把种子送过去,拉回来的粮食更多,车马是没有空闲的。
“志哥说了,代王这厮,吝啬成性,种子费用先让他欠着,以免他不情不愿的,等他受了教训,让他补上便是。”宋献策答道。
。。。。。。
“王爷,有涿鹿商社的人求见。”老宦官从门外走进屋内,来到朱鼎渭身边低声禀报道。
“不见不见,本王今日没有兴致见人。”朱鼎渭不耐烦地摆摆手,一心一意逗弄着竹笼中的鹦鹉。
“是,小的这就让他们离开。”老宦官说道,转身欲走。
“等会儿!”朱鼎渭这才反应过来,“你说上门的是什么人?”
“涿鹿商社的人。”
“怎么是他们?”朱鼎渭有些不爽地放下鸟笼,“怎么又是他们?”语气很不耐烦。
“怎么了,王爷?”老宦官问道。
这涿鹿商社不知怎的跟他们王爷搭上了线,还送了好多奇形怪状的粮食过来,王爷为此大动干戈,几乎是半强迫地安排人种了下去,不过结果倒是挺好的,亩产量高得令人咋舌,全王府上下都对这个商社生了些好感和好奇。
但看王爷眼下这个表现,却是有些奇怪,并没有那么友好,似乎还有些。。。惧怕?
“你。。。算了,说了你也不懂。”朱鼎渭欲言又止,他大致知道涿鹿商社来此的目的。
之前收到他们好几封信,都是劝告他,让他在今年春耕期间,一定要购买涿鹿山的种子来种,如此才能继续保持那超高的亩产,否则,勿怪言之不预云云。
哄小孩儿呢罢?这是朱鼎渭看到这些信之后的想法,他对田间地头之事也不算生疏,从来没有听说过种地还要有专门的种子的,不过就是想多卖些粮食,从自己这儿捞点银钱罢了。
对此朱鼎渭一直没做理会,尽管知道涿鹿山没有良田,卖的价也不错,但他还是心疼,还要让他继续当冤大头买粮,却是说什么都不肯了。
只是眼下对方找上门来了,这可咋办?
“那。。。王爷,这来人?”老宦官问道。
“算了,让他们进来罢。”朱鼎渭无可奈何地挥挥手,自己的把柄还在人家手里呢,而且对方那神出鬼没的手段也让他很是忌惮,人家白天见不到他,难道不会晚上再摸进来么。
这下朱鼎渭可就想错了,真正能飞檐走壁,不惊动任何人就跑进来的,除了志文,其他人还真没几个能做到,此次来大同的人之中,就是宋才捷也没有这个能耐。
志文不在,若朱鼎渭不见人的话,宋才捷他们还真没什么好办法。
朱鼎渭没精打采地放下鸟笼,在丫鬟的服侍下换了身袍服,踱着方步往前厅去了。
“见过王爷。”拜见朱鼎渭的,是孙大夫和宋才捷,他二人没有功名,只能依足规矩见礼。
至于三个丫头,自然有人陪着她们在大同街面玩耍。
“免礼,起来说话。”朱鼎渭见对方给他磕头,心里总算舒坦了些,又吩咐上茶。
待分宾主落座,双方寒暄认识之后,朱鼎渭啜了几口茶,问道,“贵商社千里迢迢地来到大同,有何贵干啊?”
“回王爷。。。”孙大夫拱手道,此行在外是以他为主,宋才捷作为跟班站在一旁,兼着保镖,内里商量事情,则多是宋才捷做主,他人老又志不在此,都是按商议好的来行事。
“算了算了,你不说我也知道。”朱鼎渭抬手止住孙大夫,“不就是让我再买你们些粮食么?”
“那可不是粮食,而是种子。”孙大夫不卑不亢地说道,“要是没有我们专门提供的种子,可种不出。。。”
“种不出粮食来,对吧?”朱鼎渭有些不礼貌地将话打断,然后斜睨着孙大夫说道,“老孙是吧?这种话,你觉得,可信么?”
第521章 请王爷笑纳()
“王爷您还真别不信,我们可是在山里试过的,没有小志的精挑细选,那一亩也就是百十来斤的量。。。”孙大夫不高兴了,据理力争道。
志文现如今在涿鹿山的威信可是非比寻常,全山上下里外的人,都听不得外人说他的不是,孙大夫也不例外,尤其是在粮食这事儿上,就更不容置疑了。
“行了行了。”朱鼎渭冷哼一声,打断了孙大夫的话,没有继续争执,接着问道,“那。。。你们要卖多少粮食,不,种子给我呢?”
“王爷,我们可是一片好心。。。”孙大夫不忿,仍待继续分说。
旁边宋才捷轻咳一声,“孙伯,还是说正事儿吧。”
这代王信与不信,其实关系不大,愿意买种子就成,以他的性子,只要买了,就不会堆在房里发霉,定会全部种下去,以待获取最高收益。
眼下他既然松了口,就没必要继续同他争论了。
“那。。。行罢。”孙大夫心不甘情不愿地说道,“我们这回带来了二十万斤的种子,红薯土豆各一半,还请王爷笑纳。”
这个数量是宋献策特意考虑好的,差不多种四千亩左右的田地,到时候能收四百万斤的粮食,就算朱鼎渭其他田地的红薯土豆绝收,这个收成也能帮补些。
多了的话,朱鼎渭难免会为自己要付出的代价一口回绝,连往下谈的机会都未必有,涿鹿山自己的压力也不小。
少了的话,收成少,用处就不大了。
“笑纳?”朱鼎渭冷笑了一下,能笑纳才怪,本想再说两句损话的,不过想想自己的把柄,终究不敢造次,“就不知这二十万斤的种子,要本王付出多少的代价啊?”
“五十斤能种一亩地,收成有一千斤,这个王爷是知道的,我们在保安州,一般是按二成五到三成的收获,来算种子费用的,也就是说,五十斤的种子,需用二百五十斤到三百斤的红薯土豆来换,如果是小麦高粱,可以酌情少些。”
孙大夫别看平常以行医为主,这些东西还是很熟的,涿鹿山收取种子费,向来是以粮食为主的,继续说道,“当然了,王爷与咱们交情匪浅,这价格么,可以再少些,两百斤罢,两百斤粮食换五十斤种子,王爷您意下如何?”
“也就是说,我要花八十万斤的粮食来换取种子了?”孙大夫话音刚落,朱鼎渭就将他的花销给算出来了。
孙大夫和宋献策两人都有些吃惊,暗暗算了一下,方才点头道,“没错,王爷还真是才思敏捷。”
“嘿嘿,这代价可不小啊。”朱鼎渭又不阴不阳地说着话,“本王虽然家大业大,可要养的人也不少,这八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