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枭雄-第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种意见,以立宪派代表,主张和谈,采取说服教育的办法,劝退国防军。

    三种意见先后出台,然后开始吵。主战派很快就占了上风,不过主战派内部意见也不统一就是了,先把立宪派吵的没动静,然后开始自己内部吵。

    这个会开的是头晕脑胀,尹昌衡在首位上真是yù哭无泪。尼玛,这些人能靠谱一些么?就没有人从军事的角度上去分析一下?打不打的过?孙子兵法都白读了?“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句,忘记了?

    胡景伊在内等候了一个多时辰前后,看上去很镇定的喝茶沉思。听到脚步声进来,也没有动一下的意思。丫鬟要给胡景伊的茶杯兑水,尹昌衡见了抬手拦住,接过茶壶上前,轻手轻脚的给茶杯兑了热水。胡景伊抬眼看他一下,没有说话,继续沉思。

    尹昌衡退下两步,心里的烦躁在老师的镇定面前淡去。茶壶交给丫鬟送出去,这才小心翼翼的在边上坐下,满怀期待的等候。

    “硕权,不瞒你说,师与方扶国麾下之首席幕僚李慕言乃是八拜之交。”胡景伊开口说话,尹昌衡听了嘴巴有点合不上。但闻老师继续道:“前番购入的枪械,都是我那拜兄从中斡旋的结果。我那拜兄是师爷出身,人脉及广,深的方扶国信任。”

    “老师的意思?”尹昌衡等了这么久,等来的是这么一个模糊的东西。多少有点不解,当然对这个没有什么功利心的老师,尹昌衡是不会怀疑的。

    “方扶国野心勃勃,既然占了chóng qìng,就不会这么简单的离开。当下之急,一者要尽快拿出一个处理方案来,然后通电全国,堵上方扶国的嘴。二者保持冷静克制的态度,千万不要被外面那些人所鼓动,稀里糊涂的开战。三者,师决定亲自走一趟武昌,去见见拜兄,争取此事能和平解决。四者,加紧备战,多派眼线,盯死chóng qìng。五者,盘查内部,防止内jiān。chóng qìng几乎不战而下,没有内应是不可能的。”

    一二三四五,胡景伊这才叫全面的分析,冷静的判断。尹昌衡可谓拜服。

    “当务之急,不可轻开战端。国防军不是清军,方扶国出道以来,未尝一败。师曾仔细研究过此人的发家之道,方知此人之目光远大,心思缜密,所作所,多年之后方显其效果。再观其所部,军官多其一手调教出来的学生,装备更胜北洋军一筹。麾下有蒋百里、张润农、徐固卿、李小川、林淮川,这几位哪一个不是成名多年的豪杰?其中蒋百里更是rì陆士三期之头名,天皇赐刀,荣光一生。自三期之后,中rì学生不再同班学习,盖因此而起。能够把这些人聚在一起,此人在军事上的能力,应该在这些人之上。”胡景伊说到这里,尹昌衡已经是满头冷汗了。

    “老师,不如……。”尹昌衡还是够狠的,做了个动作。

    胡景伊苦笑摇头:“不可,不可。即便将chóng qìng那边全卖了,也未必能让方扶国退兵。反倒内部先乱了,此举不妥。”

    尹昌衡这才作罢,师徒二人一番密谈之后,胡景伊还是没能去武昌,而是给李慕言去电一封,希望能代斡旋之类的话说了一通。再者,决定改组川军,胡景伊出任川军总指挥。再三推辞之后,胡景伊表示接受。不过又称:“且待我亲自去一趟chóng qìng,看看方扶国之底线再说。”

    对此,尹昌衡感激不已,觉得老师真是太伟大了,太无私了。

    密谈之后,尹昌衡再次开会,宣布决定。首先通电全国,谴责国防军破坏和平的行,呼吁各方声讨。通电南京,恳请代出面周旋,毕竟四川也是临时zhèng fǔ麾下的一份子。虽然现在一兵一卒都没出川,好歹面子上是喊了很多支持北伐的口号。其次,紧急备战,预防国防军西进,原chóng qìng下属各部,紧急向成都靠拢。最后,派人去chóng qìng,与国防军谈判。这个谈判代表是谁呢?

    最后这一条,又开始吵了。没人愿意去胡景伊劝退滇军的教训,大家都没忘记哈。

    关键时刻,还是胡景伊不紧不慢的从侧门进来,云淡风轻的对众人道:“还是胡某走一趟吧?”这一刻,胡景伊的形象无比高大

    芜湖,总导演方大帅称病之后,全国人民都表达了关注。上海的吵架三方,都发来了慰问电报。běi jīng的袁世凯、南京的孙,都来电慰问。不过这两位都比较给面子,都没chóng qìng的事情,就当没发生过一下。

    私下里呢?南下的火车上,袁世凯的全权代表徐世昌,就快到蚌埠了。打仗归打仗,津浦线没人敢搞破坏就是了。南京方面,孙之全权代表蔡元培,再赴芜湖。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二十六章 总导演(中)() 
称病在家的总导演方大帅,在正在导演一场很大的戏。 或者说,下一盘很大的棋

    有资格在这个时候探望方大帅的人不多,率先与方大帅合作的吴兴周是其中之一、实际上年前吴兴周就多次找到方大帅,出在青弋江拦河建水电厂。芜湖的工业发展迅猛,明远电灯公司跟着发展壮大,如今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小公司了。几年的时间,五次扩容,似乎每一次扩容不久,电力应又称问题了。现在走的是火电,这玩意最大的好处是稳定。安徽不缺煤,搞火电厂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之所以想到搞水电,那都是乔治这个美国佬撺掇的结果。水电最大的好处,自然是成低了,维护费用也低。乔治号称美国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技术,眼下又是广泛合作的时期,这个水电厂的事情,被乔治一番远景描绘,吴兴周动了心。不过这个前期投入可不小,所以要经过第二大股东的同意。

    这个东西方剑雄完全是外行,不过听说是乔治议的,心里就觉得尼玛不太靠谱。洋鬼子哪来的好东西?

    “这个先放一放,等等看再说。”方剑雄拿出当年在单位里领导的语气和神态,面无表情的打发走吴兴周。倒不是说什么小心无大错,对于水电,方剑雄还是比较赞成的。问题是,这玩意目前自己没有技术,万一美国人拿不成熟的技术来中国做实验呢?出了事情算谁的?

    吴兴周只好起身告辞,心里揣摩着大帅这个意思?是觉得前投入太大呢?还是不同意这个事情身?出门之后,吴老板想明白了,方大帅就不是小气的人,做的大手笔多了。结论自然是后者,不看好这个事情。既然大帅不看好,那就回了乔治,顶多再上几个火电机组,不然等到年底,又电紧张了。

    第二个得到探望机会的是县令大人,革命之初,朱绣封很有抵触情绪。所以在方大帅几次邀请劝说他去安庆做大官的时候,朱绣封都选择了拒绝。革命席卷南方,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进而是三方会谈确定。一系列事情都在传达一个信息,时代真的变了。

    真要论治下民生经济和政治清明,朱绣封不得不承认,方大帅治下的地区内,肯定要比其他地方的好。看看芜湖就知道了,周边的繁昌、南陵、当涂等县,在芜湖发展起来后,跟进的很快。减租减息,鼓励养殖,一个又一个政策出台。减租减息与工商业投资结合,个别顽固的坚决镇压。鼓励农户家家养殖,保证收购价格的稳定,免费崽苗。

    看着芜湖及周边各县一天一天的兴旺起来,朱绣封心里也是很热乎的。既然能把芜湖周边治理好,自然也能把整个安徽治理好。反正也身在贼船了,不如干脆点。

    朱绣封是大帅派人请来的,所以见面之后也不客气便道:“下官欲参与竞选省长,最近正在谋划之中,大帅相请,不知何事?。”

    方剑雄多少有点意外,老朱同志怎么突然如此的雄心壮志。这个事情,方大帅还是很乐意看到的,朱绣封的能力还是很强的。这一点从芜湖及周边的地面上就能感觉的到。

    “请朱县长来,确实有是相商。”方剑雄也没摆什么大帅的架子,就跟以前差不多。吩咐上茶,也不客气便道:“自治区决定搞一个特别行政区,简称特区。这个特区呢,……。”

    一番解释之后,朱绣封明白了个大概。方大帅脑子里的新鲜玩意多了,朱县长也没有很奇怪的意思。只是在考虑这个事情能不能接,大帅既然这个时候说,自然是意署朱绣封来干这个特区长官了。

    “这个特区,大帅的意思在哪搞?”朱绣封下定决心,接这个活。方剑雄笑道:“从客观条件上来说,只有芜湖是最合适的。从发展的角度来说,芜湖又不是最合适的。”

    到底是哪?方剑雄没说,不过这个特区是肯定要搞的。其实在方剑雄看来,最合适搞特区的地方,绝对是上海啊。可惜那地方现在不归自己,目前这是一个新生事物,究竟放在哪,方剑雄也颇犹豫。现在的芜湖已经算是发展起来了,特区放在这里,只能算是锦上添花,很难发挥带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个特区必须挨着长江,没有长江水运的支撑,特区不过是一句空话。关于这个特区的选点,自治区内部争夺的比较厉害,武汉和安庆这两边争的最凶。

    朱绣封也走了,出来的时候很意外的在大门口看见了孙毓筠的车子。省长大人没下车就是了,不过他的福特车,朱绣封是见过的。如果在前清,朱绣封肯定是要上去见礼问候。这个地方,这个时期,孙毓筠这个省长在芜湖可没太多的杀伤力。

    遥遥拱手,朱绣封就算是意思到了。

    从车上下来的孙毓筠心情比较复杂,作一省之长,他在安徽的影响力,并没有最初预想的那么大。作一名同盟会员,孙毓筠对待方剑雄的心情也是复杂的。当初挤掉窦以珏,孙毓筠以方氏也不过如此,不料接下来的日子难过,政令竟不能出省政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