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枭雄-第2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晚上的火车,后天上午到武汉,要是现在启程,正好赶的上接站。”

    “你去准备吧,该死的德国佬,不知道又要玩什么花样。”方剑雄骂了一声,尹锐志笑了笑退下后,这才回头对地上跪着的龙觐光道:“你起来说话。”

    “在下不敢”龙觐光把头低的更低,脸都快贴在地上了。方剑雄很不耐烦道:“让你起来说话就起来说话,哪来那么多敢不敢的?”龙觐光忙不迭的爬起来,方剑雄这才继续道:“你回去告诉龙济光,看在他是老行伍的出身,我给他三个选择。第一,到国防部担任少将高参,第二,去东北干一个师长,第三,留在广东等着国防军打过去。”

    “在下知道了,明天就回去。对了,在下还带来一点礼物,望扶帅笑纳。”

    方剑雄看了一眼低头说话的龙觐光,越发的冷淡道:“礼物回头让人送家来,反正是你们这些土皇帝搜刮的民脂民膏。我还有事情,你自己回去吧,就不送你了。”

    说完方剑雄转身就走了,一点都不给对方留面子。对这些地方军阀,方剑雄还是区别对待的。局势看似不明的时候,主动倒向方大帅的,都混了一个不错的结果。比如浙江的朱瑞,陕西的阎锡山,南京的孙岳。这些人手里的兵权是没了,可是实际掌握的权力并不小。除了不能继续当所yù的土皇帝,政治待遇不降反升。龙济光这种墙头草,自以天高皇帝远,寄望于讨价还价继续当他的土皇帝,方剑雄当然不会给丝毫的面子。

    军阀割据是民国动乱的祸根,任何人想继续军阀这个很有前途的职业,都是方大帅要灭掉的对象。军队国家化,这是决不动摇的原则。任何人敢挑战这个原则,必将遭到最无情的 打击。龙济光算是聪明的,派人来探口风,方剑雄自然要灭了他那点幻想。至于其他人,大军南下之后,等待他们的结果只有一个。

    火车沿着京汉线南下,过了孝感,很快就看到了黄陂特区的竖立在铁路旁边的巨大广告牌。天已经亮了,车窗外的景sè陡然一变。这一路南下,过河北、河南,沿途所见逃不出一个“穷”字。尤其在河南,窗外看见的绝大所属都是土坯房,工厂的烟囱是看不到的。

    铁道不远的一条并行的公路上,密密麻麻的百姓已经在干活。这条路从孝感到武汉,没有看见一台施工的机械,全靠人力在修筑。

    穿着破烂却热情高涨的人们喊着号子打夯的场面,很容易感染人的情绪。哈豪森也不例外,趴在窗子上往外看。在德国是很难看见这么多人一起修路的场面,而在中国,修路这样的工程,基靠人来堆。

    “这么早就起来干活,工人没有意见么?”哈豪森抓住一个路过的列车员,用德语问了一句。身边的翻译及时的翻成中文,列车员听了不以然道:“每天管三顿饱饭,还有一块肉吃。干一天还有五毛钱,上哪去找这样的好事?不好好干,偷jiān耍滑要遭天打雷劈的。这些干活的,都是从河南逃难来的,地人想干这个活,还得求爷爷告***托关系,跟你们这些洋大人说不清楚这个。”

    过了孝感没多久,哈豪森对于中国的印象有点被颠覆的感觉。到处都是工地,到处都是人在忙碌,实际上整个黄坡特区,现在就是一个巨大的工地。所谓特区,不是随便安个名头就是特区了,zhèng fǔ投入巨大的资金,自去年中就开始大搞基础设施。修桥铺路,建电厂,铺设线路,自来水,管道铺设,还有平整土地。这么说吧,朱绣封这个特区首任区长,每天忙的团团转,恨不能一个人掰成八个用。

    累是累,这样的生活很有希望,很有奔头。

    黄陂特区的税收政策,对于民间资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像宋炜臣这样的资家,在这次特区建设的过程中,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新的电厂就是他出资所建,虽然从银行贷款百万元,但是一旦特区建成了,大量的用电不用两年就能回。

    武汉三镇的民营资家们,在得到了中国银行和美乐银行的资金扶持后,大量的涌入黄陂特区,不断的有新的厂房在建设中。这会的地方是很便宜的,也不用的担心什么钉子户。官府征地,照价赔偿,田里有青苗的按照收成的一半补偿。朱绣封jīng明的很,第一批工业工地的征地工作,是在冬天完成的。这年月的老百姓怕官,地方士绅之类的,在与机会参与到地方政务、子女读优惠政策等等利好的前下,对于zhèng fǔ的征地工作相当的配合。

    失去土地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无法想象的大事情,但是在黄陂特区,这个问题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困扰。首先是保证有活干,有饭吃,其次是将来工厂建成了,这些失地百姓能进厂里干活。特区是方大帅亲自关注的工程,也是廉政部门拿着放大镜观察的所在。从去年中开始,前后有十几个官员因贪腐问题被廉政公署拿下,送法院判决后,其中有六个被判了死刑,判决次rì便执行枪决。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之下,特区官员的薪水待遇什么的也不差,所以最近三个月,一个贪腐案例都没查出来,可说黄陂是全国最廉洁的地方了。

    最先进入黄陂的外资是德国企业,水泥厂、玻璃厂、化肥厂这些行业来的最干脆,原因很简单,厂建成后不愁产卖不掉,美国企业稍稍观望了一阵子,发现中国zhèng fǔ在投入大量的资金搞基础建设后,没有多少犹豫也加入进来。木材、皮革、冶金,这些行业动作最快,因有zhèng fǔ基础建设的采购在发挥着吸引力。中国人要把黄陂打造成一个巨大的工业园区的决心,很快就让外资的注意力转移了过来。(。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一百四十六章() 
第一百四十六

    第一百四十六

    一个工业一穷二白的国家,想要发展工业之难,难以想象。 看看一百年以后的印度就知道了,阿三国还是有核国家呢,常规武器却全靠进口。什么叫国防工业体系,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大到令人无法想象。

    汉阳枪炮厂算是国内最大的兵工厂了,连根弹簧都造不出合格的,原材料全靠进口。就这,顶多算是个半自造办组装的兵工厂。汉阳造是德国一战以前装备的武器,一战之前就基淘汰了,可是在中国一直用到抗战结束?原因何在?没有自己的工业体系,即便民国zhèng fǔ引进了毛瑟1924,产量也是少的可怜。战争的损耗巨大,补充起来却非常困难。

    不在位置上的人,永远不知道做事的难处。动嘴总是轻松的。

    这个时空的方剑雄,力排众议,大肆卖国,只要外国的企业肯进来,什么都好商量。说句不好听的,这还算是有卖国的钱。看看历史上的民国就知道了,1911到1937,整个国家的重工业毫无发展,全都是在吃前清的老。汉阳长、沪局、宁局,这些都是清朝留下的企业。此可见,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想发展重工业根就是白瞎。

    辛亥**之后的民国,说句客观的话,民族元气还有那么一些。如果袁世凯统一之后,能够潜心发展,接着一战的机会,没准能赶上一些世界的步伐。可惜,老袁要当皇帝

    一个西方人是很难理解中国人自鸦片战争以来心中淤积的民族怨气有多少,更无法理解中华文明能延续五千年的根源所在。抗rì战争是一个工业强国对一个农业国的战争,西方国家一致认rì将速胜,可是结果呢?中国人抗住了,一抗就是八年,并且等到了胜利。

    中华民族有太多的优秀质,只要这些质被激发,执政者不乱来,民族复兴就不是一句空话。

    哈豪森带着很多疑问,在汉口火车站下了火车,并且很意外的在火车站上看见了有很多士兵在戒备。年轻的国防军统帅,在士兵们隔出的人墙之间,出现在哈豪森的面前。

    “欢迎公使阁下”简单的客气之后,哈豪森上了方剑雄的车,没有过江而是直接去了汉口驻军指挥部。在一个简陋的办公室里,哈豪森没有多少迟疑,立刻表达了自己的来意。

    “元帅阁下,德意志帝国zhèng fǔ希望与中国zhèng fǔ结盟,我想这个事情需要的帮助。”不管怎么说,中国zhèng fǔ给世界看到的还是一个民选zhèng fǔ,尽管他的质是方剑雄个人的军事**。一个合格的外交官,是不会犯这样的错误的。

    “结盟?”方剑雄深感震惊,这是怎么都没想到的结果。没错,1907年,德国人寻求过中美德三国联盟,但是被rì人坏了好事,当然这里头也有满清zhèng fǔ的糊涂内因。

    方剑雄从没有想过中德结盟的事情,这个跟历史知识有关。德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未来在一战中必然出于不利的位置。当速胜成一种不可能的时候,等待德国的只有战败一条路。不是德军战斗力的问题,而是国家实力的问题。威廉二世大量投入的海军,在一战的历史上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就是一直存在舰队而已。方剑雄不认威廉二世在这个时空会改变他对德国海军的态度,那么哪支庞大的德国舰队,最终还是难逃自沉的命运。

    跟一个注定要战败的国家结盟,那是脑子进水的行,或者脑袋被门夹坏了。

    但是,方剑雄现在需要德国,所以不能做出太直接的反应。于是,沉吟成了必然,显得很重视,很犹豫,很黏糊,用一个“拖字诀”来最大利益的赚取德国人的帮助,当然,这种帮助不是无代价的。德国人不是傻子。

    哈豪森并没有着急,而是与安德里亚斯交换了一个眼神,对面微微的点头,表示自己的看法眼前这个全世界最大的军阀动心了。

    “公使阁下,让我难了,这事情实在是太大了,我无法现在给一个答复。我只能说,我会慎重考虑的建议。”方剑雄终于有所表示,态度暧昧,语气含糊。根据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