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枭雄-第3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的要求不是没有,但不是很重要了。本人希望通过出兵欧洲,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这些是政府该管的事情,我就不多说了。”方剑雄说的很干脆,一点都没有挖坑埋人的的意思。这让三位公使觉得很不真实。

    方剑雄其实真没太多的心思,出兵欧洲的目的很明确。一,通过战争确立中国军事强国的低位,至少陆军的强大要打出来。在亚洲局部战争打败日本,只是一个开始,只有跟当今最强之德军硬碰硬不落下风,这才算是一支强大的军队,才会让周边国家真正的有所忌惮。别看现在青岛打赢了。列强未必认为中国军队有多强。第二,解决一些不平等的条约,只有在战场上体现了重要性,才会得到列强的认可,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对等的待遇。战场上打赢了,对于树立民族信心有绝大的帮助。第三、抢在美国人之前出兵欧洲,为战后的国际地位打下一个基础。第四。通过参战,至少可以武装起二十到四十个师的兵力。战后的远东干涉,需要经历过欧战洗礼的军队,需要足够的军事装备。这些以中国现有的军工能力,无疑很难解决。只有依靠英法,届时英法是肯定能不出兵就不出兵的。趁着俄国内乱的干涉,谋求远东利益的最大化。

    “委员长阁下,您的军队中有大量的德国顾问,不知如何处置?”库达舍夫找了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方剑雄听了微微一笑道:“我会妥善安置的。国家利益面前,一切都只能被牺牲。作为帮助过中国人的朋友,我们也不会太亏待他们。还有一个问题,中国出兵欧洲期间,不希望看到日本在对华的问题上有动作。”

    “这个保证没问题”朱尔典这一次有点良心发现的意思了,觉得自己确实误会了方剑雄。实际上朱尔典很快就想通了,当今的世界话语权。还是在欧洲。方剑雄这么大方,目的还是想借助欧洲发展中国并向欧洲列强示好,一面造成单纯的依赖美国,日后政治上受制于人。仅仅依靠一个美国,那不是一个理智的国家领导人该干的事情。英国人是玩平衡的高手,很自然的想到这上头。实际上。这个原因也是客观存在的。但并不是主要原因。

    欧洲经过一年多的战争,交战双方的士兵都存在着厌战的情绪。尤其是法国,政府宣传的胜利遥遥无期,凡尔登战役将这种厌战情绪推上巅峰,法军甚至发生了哗变。受方剑雄影响的历史,发生了一些变化。尽管战争的大方向没变,但是在1915年。法军的伤亡远远高于德军,也就是说,在未来的1916年,重新回归西线的德军,其战斗力受损的程度,远远小于平行时空的历史。那么,德军重新投入西线的兵力和新式装备,将大大的强于平行时空。

    所以这个时间点很重要,一定要抓准了,在法国人最为艰难的时候,体现出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和重要性。大的方向敲定了,小的细节就不是方剑雄改操心的,自然有人去操作。

    1915年10月18日。中国宣布加入协约国作战,并组建远征军第一集团军。集团军总司令为蔡锷,副司令为张孝淮、此二人在国内的职务不变。集团军下辖7个军,21个甲种师。第一军下辖一、二、三师。军长桂丹墀、军参谋长安逸兼第三师长,第一师长职务由师参谋长王景略代理。第二军下辖四、六、八三个师,军长李小川、参谋长呼延奥博。第三军下辖七、九、十三个师,军长由第七师长李逸风兼任任,参谋长由第十师长李乾玉兼任。第四军下辖十二、十三、十四三个师,军长高升、参谋长沈同午。第五军下辖特战师、第十八、十九师,军长冷雨兼任,参谋长许崇智兼任。第六军下辖三个原来的乙种师,临时按照甲种师的装备补充人员和装备,军长由蓝天蔚出任,军参谋长林述庆。三个师序号分别为四十一、四十二、四十三,师长分别为周文炳、程侍墀、朱文藻,有趣的是,这三人都是安徽人,同为日本陆士生,所属官兵也多出自两淮,第六军也被戏称为安徽军。第七军,还是以乙种师编成,下辖第四十四、四十五、四十六三个师,乙种师临时扩编为甲种师,军长蓝天蔚,军参谋长孙岳,三个师长分别是吴佩孚、陈宦、武祥帧。此三人皆出身北洋,部下大半为北洋旧部,故有人称之为新北洋军。

    宣布加入协约国的前一天,英法两国就庚子赔款、海关以及英法贷款三亿美元的问题,与中国政府达成了协议。英法放弃庚子赔款全额并在1916年底,完成海关的归还。这里头,英国人玩了个小把戏,就是先拖着,哄骗中国出兵再说。海关的交换先不着急,费老大的劲才彻底控制的海关,怎么能说还就还?方大帅似乎很满足这两个条件,没看出英国人的阴谋。至于贷款三个亿,主要是用于采购英法的机器设备,用过国内的纺织、化肥、石化三个领域,相关的采购,英法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这一条是明文规定的。这一点技术转让,英法两国还是能接受的。中国人口多,解决穿衣服吃饭可是大问题,所以在这方面,借这个机会狠狠的发展一下。石化就更不用说了,必须要掌握相关的技术,否则求人是肯定要死的很难看。为了掌握石化技术,中方还组织了一个团队,跟在英法的技术人员后面学习。

    实际上将来该着急的是英法两国,1916年的春天来临之际,德国人会狠狠的教训一下英法两国的,到时候该哭爹喊娘的求告中国出兵了。反正部队集结需要时间,战前的针对性训练也需要时间。

    签约的当天,一支五千余人先遣队前往法国,任务是接收法国人提供的火炮以及相应的军需。按照协议,中国军队应该于1916年元旦之前,在天津、上海两地完成集结,由协约国组织运力运输。最迟不能晚于1月底登船。

    这二十一个步兵师,是不携带迫击炮以外的任何火炮,全部由法国方面提供。第六、第七两个军,甚至连步枪都是紧急从美国运来。还有一个很有趣的事情,由于方大帅提出要155榴弹炮,法国人提前提前一年推出了155榴弹炮,也就是说,m1917施耐德,变成了1916。这个历史被搞的有点怪。

    中国军队开始集结,欧洲交战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俄国人集中三个方面军200万人,进行了大规模的反击,遏制了德军的攻势。尽管这个反击起了作用,但是对于俄军来说,进攻中带来的巨大伤亡,人数多达百万。俄军原本就很艰难的局面,变得更加艰难。而德军在与俄军在东线长达一年多的交战过程中,伤亡人数比历史上大大的减少,总共才不过五十万。其盟友奥匈帝国,损失也较之平行时空少很多。这都是由于两军装备了大量的新式武器所致。区别是,奥匈的战术陈旧,德军采取了一些新的战术。

    北京,国防部会议室。第一集团军的高级军官会议正在召开。

    “参加欧战,我知道各部队可能都会有一定的抵触,尤其是基层军官们。在这里我要降调的是,一定要统一思想,军事委员会政治宣传处,搞了一本小册子,集中讲了参加欧战的意义。在这里,我在重复一遍。第一,通过欧洲锻炼部队,不跟世界第一陆军交过手,就不能算强兵。第二,通过参战,树立国威军威。第三,参战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利益,都有什么利益呢?首先是军队的装备能大面积的解决,其次是老百姓的穿衣服吃饭的问题,也能有所缓解。最后是解除一些前清留下的不平等条约。这些都是现实的看的到的。……。”(。如果您喜欢这部作,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二百二十八章提前的凡尔登战役() 
第二百二十八章

    出兵欧洲的意义什么的,这些都是给下面的人听的,在座的军官们另外有一本帐。 首先是多出来七个军长的位置,仔细一看这些军长和军参谋长,不是声望很高的军中前辈,就是方大帅的嫡系。还有就是教导队出身的人多,安徽人多。谁说方大帅用人唯贤来着?

    当然这些话,也就是在肚子里嘀咕,去欧洲打仗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对手是德军,世界第一陆军。意义什么的简单讲几句就够了,接下来的事情更为重要,方大帅亲自给大家上战术课。这个才是好东西,能听一天的课,就算是在大帅的心目中留下影子了。

    在场的至少都是旅长,谁不想抱上大帅的大腿,打上大帅的印记。当然,也有人是不屑抱大腿的,但肯定是少数。

    “首先我要讲一讲装备,任何战术都是建立在装备的基础上。德军的装备,各位甲种师来的军官,心里应该很清楚了。师一级基本上跟我们一样,如果法国人能被每个师配一个105重炮营,那就差不多了,甚至我们还好于德军。德军是没有装备70毫米步兵炮的。军一级的装备就不要比了,我们肯定死的很难看。德军装备的大口径火炮,根本就不是我们能奢望的待遇。其次是战术,今天主要讲一讲,堑壕战中的小组突击战术。当前欧洲战场上,沟壑纵横,交战双方都在挖沟。这一局面是由于欧洲地形和交战双方实力相当造成的。所谓小组突击战术,说白了就是一种以班组为单位的一种突击战术。这一战术的特点,就是分工明确,在堑壕战中,有负责火力掩护的小组,有负责白刃战的小组,有负责投弹的小组,有负责接应的小组,如果还有火焰喷射器小组。那就更完美了。具体战术,每个人手里的小册子上都写的很清楚了,回去之后一定要抓紧时间练这个。接下讲一讲如何对付坦克的问题,对付坦克,最好的办法是直射炮,穿甲弹。现在的德军坦克,用70毫米步兵炮配穿甲弹可以打掉。回去以后,各部队一定要抓紧练习这个。还有就是用燃烧瓶。怎么用?那就是放过坦克,将燃烧瓶丢像坦克的尾部,具体的制作燃烧瓶的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