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枭雄-第4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往事在脑子里一闪而过,方剑雄没有跟张謇计较的意思,不过这个事情总是心里的一根刺。面子上,方剑雄还是很客气的招呼道:“季老,请你来是有个事情要商量一下。”

    张謇连连拱手客气道:“扶帅有何吩咐,謇一定尽力而为。”

    方剑雄请他进了书房,落座上茶后笑道:“是这样的,此去东北,沿途所见者,多为荒芜之地。东北地广人稀,清末多有出关谋生者,数年积累,略有好转。今东北三省人口两千余万,偌大的地方,还是有不足。剑雄欲建议内阁,三年之内,东北移民一千万。几年第一批,先移民三百万,这个安置的费用,就得征求一下季老的意思了。”

    张謇一听这个,眉头微微收紧,暗道在这个事情上跟方剑雄唱反调,实为不智之举。当下笑道:“此为大事,扶帅可有拟一个章程?也好让謇心里有个准谱。”

    方剑雄道:“我的想法,江淮多灾,土地贫瘠,不妨从这一个地方入手。每一个移民人口,十六岁以上者,分土地二十亩,安家费五十元。苏北有连云港,稍加整饬,数千吨货轮可停靠。移民走海陆到营口上岸,转乘火车,所需口粮费用每人按二十元来算。也就是说,移民一个,就是七十元。”

    方剑雄不紧不慢的说着,张謇的眉头越皱越紧,按照这个算法,不算其他开支,三百万人就是2。1个亿人民币。

    “扶帅,民国财政状况,您是知道的。謇就算不反对,也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张謇觉得这是一个烫手的山芋,真不能胡乱答应。

    方剑雄继续微笑道:“办法不是没有,可以发行国债,一部分放美国发行,一部分国内发行。现在国家到处都需要钱,修铁路要钱,办教育要钱,国家也难啊。对了,东北的情况,经过初步了解,相当的不乐观。人口分散,工商不兴,黑省还有俄人横行。这个局面必须要有所改观,否则就算移民成功,也很难见效。我打算建议内阁,在东北实行特殊的军事管制。”

    张謇听了大惊失色,暗道不是说军人不干政么?军事管制算什么事情?这个方大帅,难道要慢慢的扯下民主的假面具了?这个事情可不得了,以前怎么说,国家政务还是内阁在处理,地方政府也实际控制权力。现在东北闹这么一出,那不是要回到当年的督军老路?

    张謇把头低着不说话了,实在是不能接这个话。方剑雄见状淡淡道:“季老,军事管制一事,不过是个想法。”

    张謇心中一惊,被人看穿的滋味不好受。立刻站起道:“扶帅,此事在下不敢妄言,尚需内阁众人商定方可。”

    方剑雄站起笑道:“那就这样,内阁先议一议,看看大家都是什么意见。对了,这个事情可不能拖的太久,东北是国内最适合发展重工业的所在,年内应该有企业进入东北。”

    张謇惶惶不安,立刻告辞要走,却被方剑雄叫住,递过一个文件袋道:“等一下,季老,下面送来一份文件,你带回去看看。”

    张謇稀里糊涂的接过去,拱手告辞,上了车打开文件袋,取出其中的文本一看,脸黑了!。

第二百七十九章 经略东北(4)() 
这是一份匿名举报信,列举了张謇的三大罪状,小罪状五十余。第一大罪状,滥用权力给张家的企业大开方便之门,在金融领域,为张家企业融资数千万之巨。在税收上,钻国家法律的空子,将一些旧企业改头换面成新企业,骗取国家免税政策,为张家企业免税多大五百余万元。第二大罪状,纵容家族成员为祸乡里,严重违背民国法律,鱼肉相亲,抢夺他人地产。张謇自入阁以来,其家族成员子弟,勾结地方官员,大肆兼并土地,张姓名下土地多达五十万亩,为当今江苏第一大地主。张家向佃户收租高达七成,罔顾佃户死活。第三大罪状,结党营私,为民国之阁臣而效忠前清,其同党陆润养致死效忠清廷,15年死时被封满清太子少保,张謇自己是立宪派的头领,主张君主立宪,罪大恶极。其他小罪名就更多了,按照这个举报信的内容,张謇够枪毙一百次的。

    回到自己的在北京的寓所,张謇再次仔细的把这些举报信看一遍,最后才把目光落在方剑雄的批字上:“所谓三大罪状,多为捏造,不足信也。唯有事关《租佃法案》一节,或有可能。季老德高望重,短短不会因小利而毁晚节,此事恐季老未必知情。”

    这个事情以这种方式展现在张謇的面前,肯定是有说法的。按照方大帅的路子,肯定不是他的意思。应该是某位老奸巨猾者在教方大帅这么做。不然今天请张謇去喝茶的,就应该是廉政公署的人。

    张謇在内阁不仅仅代表着传统的立宪派的利益,还代表着江苏地方士绅的利益。还有就是江苏工商界的利益。如果民国历史没有变化,将出现近代史上庞大的江浙财团这一利益集团。这一时空的这一阶段,江浙财团实际上被肢解成了很多块。其中实力最大的就是依附欧亚集团的宋汉章、虞洽卿、盛宣怀等一批人,但是这批人又各有不同,立场和利益都不同。

    方剑雄就是通过欧亚集团的扩张,慢慢的撬开这个群体,并且逐渐的分化这些利益集团。现在摆在方剑雄面前的。就是张謇为代表的传统江苏绅士利益集团,怎么办?是采取强制手段,一竿子打翻他们。还是通过和平的手段解决问题?

    方剑雄苦恼了很久,如果采取雷霆手段,一扫江苏传统势力,产生的后顾必然是江苏工商业遭到巨大的打击。这样做。完全是在开历史的倒车。很显然中国现有工商业的从业者,主要是这些有知识有实力的士绅,他们控制了广大的村镇流通渠道。

    强力的手段不现实,那么剩下的手段就简单了,限制、打压、分化,来一套组合拳。现在是第一步,投石问路,看看张謇的反应。如果他能顺应方大帅的意思。那就用缓招。以江浙为突破口,从张謇、汤寿潜入手。真正意义上的把《租佃法案》落水到位,移民东北的问题也自然能得到张、汤的顺应。

    张謇在家里闷了一天,对外称病,连班都没上。立宪派的同好汤寿潜趁夜色登门。

    汤寿潜这个交通部的副部长,可谓当今炙手可热的主。新推出的地方修路收费,必须过他这一关,然后再请詹天佑用印,才算完事。詹天佑是厚道人,心思在铁路上,年纪又大了,交通部的主要事情,都是汤寿潜在管。另外一个副部长于右任,也是个不怎么管事的,到不是不想管,问题他是民党的出身,在内阁受排挤很自然。这个于右任,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到处去视察交通和市政建设,然后给人题字。

    紧跟这汤寿潜进张府的,是内政部的副部长熊希龄,这也是个进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前清的时候,他的政治前途还是很光明的,袁世凯当政期间,也还混的不错。熊希龄也是立宪派的主要人物,几个前清的进士老爷,进了内阁自然能走的比较近。

    张謇的书房里灯火通明,白炽灯泡取代了蜡烛,三位内阁的部长副部长,都没怎么说话,都盯着桌子上的黑材料。这一次是张謇的,下一次呢?这几位在内阁都是比较有实权的部长,自然不愿意丢了政治前途,现在的民国正值一个快速上升期,脑子坏掉才离开政坛。

    “蜇先兄,此事恐怕你我首当其冲。”张謇还是先说话,打破了沉寂。现在这个内阁,说起来派系林立,三人联合也是一股不小的势力,现实逼着他们不得不联合起来。

    “唔,此事须慎重,容我斟酌一二。”汤寿潜没有接这个话,他脑子里一直在琢磨,方剑雄的真实用意。当今这个内阁,汤寿潜的判断,出自孙宝琦的手笔。不然很难做到现在各方利益都得到了一定的照顾,这一次的事情,明显是出自一个老谋深算者之手。否则就不会这么让人进退两难,这是一道很难做的选择题。

    熊希龄一直没说话,这三位里头,从历史上看,他是最成功也是最坚持的,干过内阁总理。怎么说呢,这就不是简单地人物。

    张謇目光过来的时候,熊希龄咳嗽一声道:“这个事情说起来不算大麻烦,不然我们就不会坐在这里谈了。方扶国的眼睛里哪里能揉沙子?袁世凯何等人物,都栽在他手里。”一番话说的很有意思,其他两位注意力更集中的时候,熊希龄继续道:“此事其实很容易对付,只要把握住两点就行。第一,东北移民之事,在内阁会议上讨论是坚决支持,国会审议之时,统一党国会议员,不得有任何反调出现。第二,家里的事情也该好好整理一下了,别的没事,就是这个《租佃法案》,千万碰不得。至于外人,就不要管了,把姿态做出来,让别人都看到,最好能在报纸上弄出一阵风波来,那就最好了。”

    “秉三,似乎言犹未尽啊!”汤寿潜表情轻松了许多,思维也活跃了,笑眯眯的接过话。熊希龄哈哈哈的干笑几声道:“季老,蜇先兄,大家都是明白人,何必装糊涂呢?”

    张謇点点头道:“是该下决心了,不然这刀子都架在脖子上了,再想动作就来不及了。”

    三人正在聚会的时候,方剑雄的书房里也在密谋,孙宝琦和汤化龙都在,旁听的还有一个顾维钧。孙宝琦特别器重这个年轻人,走到哪里都带着。顾维钧人长的好,本事也够,从来都是女人眼里的佳婿人选。就拿眼下这位唐姓的夫人来说吧,那就是前内阁总理唐绍仪的女儿,吵死吵活要加顾维钧,不然就去出家,还要去八大胡同挂牌做红姐儿。搞笑的是,父亲和女儿同一天在同一个地点,先后办的喜事。也算是民国一大趣闻了。

    顾维钧这种青年才俊,走到哪里注定都是要闪光的,就像黑夜里的萤火之。但是今天则不然,因为他面对的不仅仅是赏识自己的孙宝琦,还有这个国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