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枭雄-第4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谢威尔逊总统的邀请,本人将在合适的机会,访问美国。”方剑雄笑眯眯的作答时,突然脑子里翁了一下,怎么把那么重要的事情忘记了?

    史迪威起身告辞,方剑雄送出门口之后,才悠悠回神,想起《华盛顿海军条约》。关于这个条约的成因很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美国要遏制日本在太平洋地区对美国构成的wēixié。这个合约,有点美国拉上英国,给了日本狠狠一踹的意思。

    有个观点,华盛顿海军条约,从结果上看,对日本来说利大于弊。方剑雄不懂这个,但是并不妨碍他可以利用美国急于促成此事做一点文章。

    由此可见,威尔逊邀请访美,不仅仅是为了要拉拢中国,更多的还是为了遏制英日同盟。现在的民国海军,相比列强而言,弱小的可怜。而且方剑雄的发展重心,也不是战列舰。自己造战列舰的目的,还是为了积累技术。实际上战列舰这玩意不好用,造价又贵,维护成本也贼高。不过话说回来,这玩意确实能起到一个强大的心里作用,有一两艘大家伙很提气。

    在方剑雄的心目中,未来十几年,民**事重点肯定不是在海军的战列舰上头。航母加飞机才是王道,尤其是假想敌是日本这个一门心思造大和的呆板的对手时。

    德国,基尔。炎热的夏天并没有降低码头上搬运工们的工作热情。当一艘货轮在拖船的帮助下靠岸时,码头工人自觉的围了上去。

    不是这些工人的积极性有多高,而是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在生存压力巨大的现实面前,男人作为家庭的顶梁柱,任何苦难都必须承受。

    一队德军士兵突如其来,挡住了慢慢靠拢上来的工人们,并组成了一道人墙。

    从货轮上率先下来的是五个黄皮肤黑眼睛的家伙,码头工人们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自德国战败以来,唯有中国货轮靠岸时,大家才会有这种激动的心情。

    上一次中国货轮送来的都是粮食和药品,整整六条船。尽管中德之间的军队打生打死,德国百姓还是很难对中国人产生太多的仇恨。这是很自然地事情,也只有中国人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往德国运送人道主义援助。

    “尊贵的客人,欢迎来到德国。”比埃尔作为中间人迎上前去,中方代表特务头子方浪,一副牲畜无害的表情道:“比埃尔先生,方剑雄元帅让我向您和鲍勃将军问好。”……

第十五章好处不白给() 


    方浪这一次访问是秘密之行,为随后的杨永泰访问德国做准备。巴黎和会结束之后,杨永泰没有回国,先去了英国,进行了一番活动和考察,主要是代表中国政府,就远东问题与英国外交部门交换意见。

    一战结束,英国政府有意淘汰一批战舰,想找下家。毫无疑问,中国是最理想的接盘侠。有这个因素在内,杨永泰的英国考察之旅很顺利。

    实际上杨永泰最主要的目标还是德国,凡尔赛条约对于德国来说,可谓敲骨吸髓。法国是绝对不希望德国还有一口气能喘着的,恨不得彻底踩死德国而后快。因为中国对德国进行人道主义援助,中法关系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要不是指望民国在俄国干涉中出大力气,法国早就有动作了。当然,从利益上来说,中法之间的利益关系还是以法国需要中国居多。法国在亚洲的殖民地越南,紧挨着中国的云南和广西,在经济往来方面的利益不小。不到万不得已,法国不愿意得罪中国。最好是白俄打败苏俄,这样法国还能保持对德国两面夹击的态势。

    方浪的德国之行第一站去了慕尼黑,在方大帅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见到了西莱姆一家。对于方浪的来访,西莱姆一家人很是热情,竭尽全力的招待。战争带来的物资紧缺,以及德国马克的贬值等等,导致西莱姆一家人的生活水平有所下降。

    战前因为方某人的捣乱,汉森成为了德国著名的医生,制药厂带来的巨大利益,让西莱姆一家人能生活的很少。即便是德国战败了,一家人也是衣食无忧。唯一让西莱姆夫人遗憾的是,喝不到来自中国生产的红茶。

    四年战争,没有给德国带来胜利,倒是带来了百业凋蔽的惨痛居民。生活物资的短缺,成为了德国当前最大的难题。中国政府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一年也才十万吨,也就是个杯水车薪,即便是这样的杯水车薪,也不是白给的。

    丢下一车从中国运来的茶叶、火腿等等生活物资。并保证每个月都会有这么一车,方浪离开了西莱姆家,前往德国首都柏林。

    在火车上,一直以善人面目示人的特务头子方浪,露出了狰狞的面目。在火车豪华包厢里。面对比埃尔直言不讳道:“中国政府可以加大对德国的人道主义援助力度,但是有先决条件。”

    没有人比比埃尔更清楚方某人的奸商本质了,面对方浪咄咄逼人的气势,比埃尔寸步不让道:“请允许我说明一个事情,今年中国政府一共运到的人道主义援助有两批,每批五万吨。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这些人道主义物资。是在华德国商人筹集的款项所采购。”

    方浪吹了一声口哨,一副无赖的表情道:“比埃尔先生,也请允许我向阁下说明一个情况,要不是扶帅出面说服议会立法。允许在华德国人拥有双国籍,你觉得就德国目前的状态,在华德商能保得住他们的产业么?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他们能保住财产并且筹集了物资。你觉得打着德国旗号的上船,能如此顺利的行程万里来到德国么?”

    “该死的奸商!”比埃尔忍不住低声骂了一句。方浪不为所动,面带讥讽的看着面前这个德国佬。坦白讲,方浪对他一点好感都没有。从14年开始,方大帅在欧美的制药企业股份,一分钱都没有收到,都被这个面前这个家伙给吞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资本家果然没一个好东西。根据政情局的情报显示,面前这个家伙还在做倒卖物资的交易,而且还是德国最大的倒卖头子。

    “好吧,你说说都需要条件吧?太苦难的请恕我办不到。”比埃尔只能低头,今非昔比了,他这个莱茵公司继承人之一的身份,面对德国当今的难局指示,一点都不管用。

    方浪来德国之前是方大帅面授机宜的,绝对不能错过这一次趁火打劫的机会。德国在当今的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很多领域的技术都是最好的。想到这里,方浪露出胜利者的微笑,从口袋里摸出一份清单,轻轻的摆在比埃尔面前。

    “该死!”比埃尔拿起清单打开第一页就骂了一句,因为第一页很明确的要求为一万五千名德国技术人才。捏着鼻子,比埃尔一路往下看,看完之后浑身冒冷汗。十几页的清单,囊括了三百多个项目的技术。这份清单比起之前比埃尔提供的那份清单,可以说一个天一个地。比埃尔提供的清单,只能算一些大路货。这份清单涉及的全是德国的强项,比如蔡司光学技术,冶金材料技术,战列舰的相关技术等等。其中最不能忍的就是,需要比埃尔提供一个庞大的技术团队,前往中国帮助建造一艘三万两千吨排水量的战列舰。

    说句不好听的,这份清单可以说将德国的顶尖技术一网打尽了。

    “我能得到什么?”比埃尔铁青着脸继续问,方浪耸了耸肩膀,当着没看见他的表情,微微一笑道:“五年五十万吨的人道主义物资援助。”

    也就是说,今年十万吨人道主义物资援助,是一次性的。如果不能满足中国方面的需求,接下来就只能靠自己了。可恶啊!比埃尔内心充满了愤怒!

    这个时候方浪淡淡道:“我还要提醒阁下一句,有的东西未必只有德国才有。法国人为了压制德国,连工厂里的机器都不放过,要拆掉去卖钱。不巧的是,中国是法国最大的买家。”

    比埃尔还在谋划如何讨价还价的时候,杨永泰与英国方面的交流暂时结束了,踏上了返回法国的行程。英国之行对于双方而言,都是比较满意的,原因是中国有购买英国战舰的意向。英国最想想兜售的是老式战列舰,中国看不上眼。很简单,中国自己能造了。养着大批战列舰的英国海军,实在是不堪重负了,现在又不打仗是不是。于是开出了跳楼价,兜售1909年才下水的无敌级战巡。根据英国人的了解,中国人对战列巡洋舰格外的青睐。

    开始的时候,英国开出了每艘一百万英镑的价格,这个价格毫无疑问相当的坑爹。杨永泰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英国人的兜售,这都服役十年的老货色,我们看不上。实际上正在上海建造的战巡,跟无敌级比较相似,就是航速要更快一些。而且这个动力系统,一艘是美国提供,另一艘等明年用德国货,反正中国一点都不着急,战列舰这个东西造出来就是用来做心里安慰的,表示自己有就行了。顺便刺激一下日本。

    英国人又拿出了不倦级战巡来兜售,这个级别的战巡,英国有两艘,新西兰号和澳大利亚号。开价还是一百万英镑,这一次杨永泰没有那么坚决的拒绝了,表示要请示国内。

    很快国内回复,不倦级战巡,每艘五十万英镑为低价,多一分钱都不要。这个回复,把英国海军气的差点当场干掉杨永泰,有这么做买卖的么?知道这艘战舰造价多少么?知道这艘战舰每年维护的费用多少么?

    愤怒归愤怒,但是并不解决任何问题,总不能硬逼着中国人买吧?这个情况其实还算好的,至少中国人还价了。大英帝国不需要这些已经技术落后的战列舰了,等到1922年,不屈级就得自己拆掉。当然,这是后话,现在是看不出来的。

    谈判期间,杨永泰等到了中国海军的代表陈策和陈绍宽,他们是专业人士,尤其是陈绍宽,听到要买战列舰,一路从中国留口水到英国。下船之后屁颠屁颠的就去实地察看,休息都顾不上。杨永泰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