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0人的兵力(这个师的编制太诡异了,应该是缺编的厉害)。
实力弱小的挪威政府,却发出了“我们决不屈服,我们要战斗”的呼声。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奥斯陆,用岸炮击沉了德国战舰布吕歇尔号重巡。吕佐夫号重巡遭到重创。德军不惜代价,发起猛攻,最终驻守奥斯陆的第一师长埃里赫森扛不住先跑路去了瑞典,第二师长投降德军。德军的伞兵在这一役中大放异彩,空降福纳布机场,然后临时拼凑了一支军乐队。吹吹打打的就进入了奥斯陆。
挪威国王没有投降,率部向北极森林转移,在德空军的疯狂轰炸之下损失惨重,但是挪威国王和政府没有妥协,他们继续往北转移,坚持战斗。
挪威在战斗的时候,英国海军也开始显示其远远强于德国的力量。德国巡洋舰格尼斯堡号被15架飞机围殴而沉。在纳尔维克,英国一支5艘驱逐舰组成的舰队,偷袭了大港内的德国海军。击沉了2艘德国驱逐舰,重创3艘,以及所有德国货船,德国海军少将邦迪殒命。不过出击的英国舰队没讨着好就是了,刚离开纳尔维克,就遇见了另外一支德国舰队,两下里一顿乱战,两艘驱逐舰被击沉。两艘重创。丘吉尔闻讯之后,下令海军报复。
战列舰瓦斯巴特号和航母狂暴号出击,在9艘驱逐舰的配合下,横扫纳尔维克港面,所有在该地的德国战舰。全部被击毁。4月20日,英法联军尝试在纳姆索斯港登陆,但是遭到德军的猛烈打击,遂放弃计划,转而向北,与挪威政府军合作。
在北方,英法军队取得了胜利,激战15日之后,夺取了纳尔维克城。
挪威战火未灭,西欧又点燃了新的战火。基本控制了挪威的希特勒,迫不及待的要报凡尔赛的一箭之仇。一个名为黄色计划的军事行动出炉,目的在于横扫比利时和荷兰这两个低地国家。比利时还好一点,荷兰就讨厌了。一战的时候,在荷兰的德军吃尽了河道的苦头。荷兰人动不动就打开闸门,放水淹没,这个很麻烦。所以通往鹿特丹的桥梁变得异常重要,德国人又玩了一把伞降,一家伙就拿下了桥梁。这下荷兰没什么好法子了,放水也没用了。
荷兰人寄希望于盟军的支援,在困难的情况下还不放弃,坚守桥的另一端桥头堡。可惜,盟友们再次扮演了猪队友的角色,5月14日,荷兰投降。
在比利时,德军用滑翔机上演了精彩的特种作战,十分钟内,1200名守军还在睡梦中时,埃本…埃玛尔炮台轻松易手。这个有几十门巨炮,难以攻克的要塞,就这么被德军拿下了。没有了苦心经营多年的要塞的庇护,比利时就向一个裸美女面对一个兴致勃发的壮汉。
5月28日,比利时投降。
值得一提的是,在5月10,德国大使进入比利时外交部长的办公室,正在从口袋里掏电报的时候,部长先生打断他道:“请原谅,大使先生,请让我先说。你们刚刚进攻了我们的国家,对于忠实于中立的比利时进行了罪恶的侵略。在25年中,已经是第二次了。目前发生的事情,较之1914年发生的侵略更加可恶。德方既没有向比利时提出最后通牒,也没有提出照会或者抗议。对此,比利时已下定决心要保卫自己的国家。”
德国大使根本就当着没听到这个话,继续念他的最后通牒,对于德军实际已经进入比利时的事实浑然不觉似的。比利时部长打断他的道:“把文件交给我吧,我愿意免掉你这个痛苦的责任。”比利时和荷兰的遭遇,再次证明了一个弱小的国家,在强大的敌人心里根本就没有任何地位。想打你就打你,想捏你就捏你。
历史上的民国时期,中国何尝不是如此?所以,国家不能弱,弱国毫无尊严可言啊!弱国的国民,只配任人鱼肉,任人欺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共和国无愧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宣言。红旗在**上升起的从那一天起,中国就不是一个谁都可以想军事进入就军事进入的国家。
就在德军进入比利时的这一天5月10下午6时,英国首相张伯伦递交的辞呈,半个小时后,喜欢夹着一根雪茄名叫丘吉尔的66岁的胖子被招进宫。国王以一种锐利和奇妙的眼光注视了一会丘吉尔,然后道:“你知不知道我为什么找你来?”丘吉尔答:“陛下,我简直想不出来为什么?”国王:“我要请你组织政府。”丘吉尔欣然接受。当晚十点就拟定了内阁成员5人名单。
临危受命的强硬派丘吉尔,在和平时期从来都不招人喜欢。但是在这个时候,丘吉尔的强硬确实给了国民信心。在就职演说时,丘吉尔如是说:“我向国会表明,一如我向入阁的大臣们所表明的,我所能奉献的唯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我们所面临的将是一场极其严酷的考验,将是旷日持久的斗争和苦难。
若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在陆上、海上、空中作战。尽我们的全力,尽上帝赋予我们的全部力量去作战,对人类黑暗、可悲的罪恶史上空前凶残的暴政作战。这就是我们的政策。
若问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回答,那就是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夺取胜利——不惧一切恐怖,去夺取胜利——不论前路如何漫长、如何艰苦,去夺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我们务必认识到,没有胜利就不复有大英帝国,没有胜利就不复有大英帝国所象征的一切,没有胜利就不复有多少世纪以来的强烈要求和冲动:人类应当向自己的目标迈进。”
强硬派丘吉尔的上台,并没有能改变太多现实。5月10日,德军进入阿登山口,在空中掩护之下,a集团军的7个装甲师以长蛇阵奔袭,三天冲出阿登森林,法国骑兵的抵抗可以说忽略不计。
法国彻底被打懵了,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法国政府任命73岁的魏刚出任总司令,魏刚上任之后,试图组建一条索姆河防线。德军丝毫不给法军机会,以飞机和远程重炮猛烈攻击法军的补给线和集结地。法军完全被动挨打,全无一战时期那种对峙德军的实力。
法国的失败是注定的,这不是实力不济,而是战术思想的全面落后,是绥靖政策的自食其果。7个坦克师以楔型队伍沿着索姆河北岸向西狂奔,势不可挡。以每日20…40公里的速度快速推进,对于沿途的法军,德军士兵告诉他们:“我们没有时间俘虏你们,赶紧放下武器,往南逃命,以免挡路。”
战火在法国境内飞速蔓延,那些法国参谋们制定的计划,还没开始执行,战争态势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德军机械化部队根本就在不停的赶路,在战争初期就被德国空军打趴下的法国空军,在这场战斗中没有太多的表演机会。
法兰西在德军的铁蹄下哭泣!(。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p; ps:ps:因为过年,耽误了更新,大家理解一下。那个,欧洲的事情我会简单交代一下,然后回到亚洲。
手机用户可访更新。
第一百五十二章 来自中国的稻草()
一秒记住【阅读。
第一百五十二章来自中国的稻草
色当,德国a集团军指挥部,一辆挂着中国五色旗帜的越野车,缓缓来到指挥部所在的一个院子门口。正在忙碌的德国官兵们,脸上带着疑惑的眼神,注视着这些宣传中友好的外国人。德国的宣传机构,在提到中国时,总是“一战后唯一与德国保持友善”的对手。之所以是对手,因为德军之中很多人与中国远征军有过作战的经历,这些人大多数是军官,当他们提到这些中**人飞作战时,总是会用一些敬佩的语气说,“一个顽强的对手”。
扛着中将军衔的杨醉从车上下来,领路的德军少尉与门卫交涉:“这是中国国防军考察团的团长杨醉中将,他想见一见鲍勃上将。”
作为德军a集团军的司令,鲍勃现在的心情并不轻松,法国战败在即,德意志的钢铁洪流横扫欧洲。这个时候本应该是很轻松的,可是他想到了远在中国的那个老大曾经说:“如果德国在欧洲大陆上打败了英法,最后的选择就是主动休战。”鲍勃问过为什么,方回答:物极必反。可以说整个黄色计划都在方的预料之中,这就是一次施里芬计划的翻版。战争还没开始,方剑雄就曾经对鲍勃说德军会如何如何。想到这个家伙一旦成为德军的对手时会怎么样,鲍勃有点不寒而栗的感觉。
副官进来汇报,鲍勃得知杨醉来访,立刻亲自出迎。在大门口杨醉敬礼时,有点失态的连礼都没回就问:“是不是你们的大总统有话要告诉我?”
杨醉楞住了,摇头道:“没有。我特意来看看老师。”鲍勃曾在陆大任教,杨醉在陆大的时候,是鲍勃教过的学生。对于这个答案,鲍勃多少有点失望,请杨醉进了自己的指挥部。指着大地图问:“这场战争,你怎么看?”
杨醉作为观察团长,可以说在法国人那边全程关注了战争。稍稍沉思之后,杨醉坦言道:“客观的说,法国的军事思想全面落后了。实际上从德国攻击波兰开始,法国就没有对过一次。具体的说这一次。在阿登森林,一百一十公里的山脉,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让德军a集团军的七个装甲师陷入灭顶之灾的境地。可惜,法国在这个地区做的实在是太糟糕了。总的来说,这一次战役,法国方面忽略了两个最主要的问题。第一是制空权,对于战争爆发之前德空军的突然袭击毫无准备。第二个问题是战术方向,死守一战经验的法国,怎么都没想到德国的机械化军队能够从阿登森林里冲出来。当德军的坦克从阿登森林里出现时,这场战争的结果已经注定了。”
鲍勃又问:“如果中德之间爆发战争,哪一方获胜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