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至少击伤中国坦克五十辆。”
朱可夫面无表情,一手拖着下巴在观察沙盘上的新变化,总觉得事情似乎哪里不太对。目前一共发现中国的机械军番号有三个,也就是说还有一个机械化军没有露面,到哪里去了?别看只有一个机械化军 没有被发现,但是这是一千多辆坦克,五万多的快速部队啊。
巴甫洛夫在中亚吃了那么大的亏,主要就是被中国的机械化部队横冲直撞造成的,中国机械化部队在飞机的掩护下。快速穿插,将苏军的防线分割成无数块,随后其步兵以绝对优势的兵力,一口一口的吃掉。之前的中亚战役,共计一个机械化军,七十个步兵师,差不多就是被这么干掉的。一百万兵力就这么被人家灭了,要不是紧急从国内和中亚各地抽调部队,现在的塔什干军群,能有三十万兵力就不错了。
朱可夫很快就得到了新的情报,中国国防军第九机械化军的番号出现在了锡尔达里亚外围,配合十余个步兵师,猛攻外围阵地,短短一天的时间,出动坦克数百架,锡尔达里亚外围的防御阵地已经基本被清扫干净。
一南一北两个门户城市外围,分别出现了中国部署在中亚的王牌部队,第八、九两个机械化军。按照此前的情报,中国在北京附近还部署了两个机械化军,一个是第一机械化军,前身是中央警卫第一、二、三师,一个是新编的第十机械化军。
三个中国部署在中亚的机械化军都出现之后,朱可夫还是不敢轻易放心,下令加强侦查力度,同时增加撒马尔罕以北的防线力量。毕竟在吉扎克和锡尔达里亚之间,中国有两个机械化军的存在,一旦这两个机械化军南下,就是要命的事情,丝毫不能松懈。
朱可夫基本上还是判断,中**队正在猛攻塔什干防线,甚至不惜动用王牌了。殊不知这是刘明昭的瞒天过海之计,第八机械化军被一分为二,打着两个机械化军的旗号,一南一北,配合步兵在猛攻塔什干的两个门户。
发起猛攻的同时,在吉扎克防线附近,不断的有步兵师趁夜色的掩护慢慢的在此隐蔽集结,同时还有两个机械化军,正在夜以继日的从北京运过来。整个南下战役的集结大概需要二十天的准备期,就这主要还是为了等待两个机械化军的增援。
朱可夫的思维里有一个盲区,就是怎么都想不到,北京方面能把第一、第十两个保卫北京的机械化军调往中亚。同时也不了解中**队为了跟苏联的战争,十年前甚至更早就在准备了。安徽、湖北、沈阳、南京等地的军工企业,一年之前就具备了年产坦克总计三千辆的生产能力,开战之后,这个能力再次被提升,达到了年产长城四、五两个型号坦克五千辆的水平。这个生产能力比起巅峰时期的美帝差的远,但是足够用于对苏的战争了。其他地方的战争,坦克也没太多的发挥余地,对付日本,主要是在海上。部署在黑龙江的第七机械化军,部署在鸭绿江畔的新编第十三机械化军,那是为了防备日本的。还有三个机械化军,目前还没有完整编制,暂时分别部署在台湾、上海、青岛等地。
要说中国搞苏联的情报不容易,苏联搞中国的情报同样也很困难,一个是因为制度造成的难度增大,一个是因为早就有防备之心,针对苏联的情报工作多少年前就开始了。
巴甫洛夫指挥的中亚进攻战,在朱可夫看来制定的作战计划漏洞百出,基本上就是一个笑话。遗憾的是这个笑话代价太大了,百万苏军被中**队消灭,俘虏就抓了六十万。这些军队几乎囊括了苏军在中亚的全部主力,要不是中亚方面的政治委员拿顶着巴甫洛夫的脑门,逼着他下令全线撤退,这个损失还会更大。
摆在朱可夫面前的局面相当艰难,军事委员会把能抽调来的部队都抽调了出来,目前还有不少于三十个步兵师和一个机械化军的力量还在路上。也就是苏联 这个体制能保证部队被打掉之后快速的重建新的部队,唯一遗憾的现在缺装备,尤其是缺坦克和反坦克武器。
朱可夫眼下能做的就是下令多挖反坦克壕,多准备手榴弹,对组织敢死队。好吧,组织敢死队是各部队政委的事情。庆幸的是,中国中亚方面军的主要力量集中在塔什干,只要熬到寒冬,苏军的后援断断续续完成集结之后,就是朱可夫的反击之时。
安集延,中国中亚方面军前指,张治中的嗓子有点哑了,说话的时候还是在大声喊:“不行,不惜一切代价,必须在一周之内拿下奇姆肯特,我告诉你陈长捷,你要不行我就亲自去指挥攻坚战。”
刘明昭手里捧着一个搪瓷杯,靠在椅子上发呆,眼珠子一直盯着窗外,好一阵子才道:“文白,你觉得能骗过朱可夫么?”
“行不行都这样了,现在计划已经开始执行了,最迟两周,两个机械化军都能运到苦盏,短暂的休整之后打响撒马尔罕战役。现在我最担心的还是后勤,空军部署在中亚的运输机,现在全都在飞,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奇姆肯特攻坚战的顺利。那种大口径榴弹炮的炮弹,只能拿火车运,一趟火车满载运过去,只够打一天的。现在奇姆肯特周边的几个坚固炮台,都被巨炮打掉了。接下来的巷战才是关键,一定的伤亡是不可避免了,迪化方面的新兵,要加快补充速度了。”张治中抱着茶缸,狠狠的灌了一口。刘明昭笑着给他兑水,苦笑道:“我是真担心啊,万一被朱可夫识破了我的战略意图,苏军主动往西面撤,这仗就不好打了。”
“朱可夫确实很厉害,撒马尔罕是交通命脉,往西是乌兹别克到里海,往南是杜尚别。他在这个地方呆着,可以说进退自如。我们其实也没有太好的选择,不拿下撒马尔罕,就不能安心的围攻塔什干。”
“临行之前,大总统交代我,如果能把苏军撵进伊朗境内,我军顺势追杀,才是最佳的选择。这个事情,我不是很明白,伊朗那个地方有什么值得我打过去的?整个西亚,除了沙漠多,还有什么多?大总统的心思,总是那么难以捉摸。”刘明昭提出这个问题,可把张治中给难住了,他也不懂啊。现在这个时代,谁能想到中亚的黄沙之下,“拿锄头随便挖挖都能挖出石油。”
第一百八十五章 快速果决的外围清扫战()
第一百八十五章快速果决的外围清扫战
军令如山,方面军总指挥部命令一下,奇姆肯特方面的前指就只能硬着头皮执行。开战以来,苏军的顽强程度超出了之前的中亚战役,外围清扫的过程中,多个苏军阵地出现全体战死一步不退的局面。眼下苏军在奇姆肯特外围就剩下最后一道快阵地,也是苏军在城外的最后一个制高点,拿下这个距离城市不过两公里的山头上的炮台,加上大炮就能往城里打任何一个想打的目标。
驻守这个阵地的是苏军的一个步兵团,团长杰里杨科接到的命令是死守,并且不会有增援部队。连续多日的轰炸和炮击之后,阵地上的炮台早就被端掉,留在阵地上的只有步兵,和四门76炮。城里的炮兵也不会开炮增援了,原因很简单,炮弹不多了。在中国空军的狂轰滥炸之下,奇姆肯特往塔什干的铁路和公路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城防司令克罗廖夫得到的命令也是死守,也没有一个援兵,战斗到最后一刻是唯一的选择。
正是因为知道置身死地,苏军才如此的拼命。当然也可以投降,但是家人都在国内,一旦被发现他们投降了,家里人就得进劳改营。呃,反正政委是这么说的!
山头不是很高,从斜坡冲上阵地也就是一千五百米左右。中国人的炮火打的又急又猛,一线阵地里的士兵只能躲在防炮洞里苦苦承受,运气不好的被155榴弹炮直接命中防炮洞,直接就倒塌活埋。杰里杨科的指挥部是之前炮台的指挥部,炮台上的两门122榴弹炮,已经被中国人的空军俯冲干掉,山体内的指挥部没有什么损伤。
炮声总算是停止了,从炮镜之中能看见两千米之外的中国步兵正在跃出战壕,散兵线排的很开,似乎也不太着急往前冲。看来中国人的斗志在连续战斗中也被消耗了不少。
“快点,快点上阵地!”防炮洞里的士兵往外涌。军官站在洞口不停的喊。当阵地上的士兵准备完毕的时候。中国的步兵还在一千五百米之外,杰里杨科松了一口气,这一次的进攻能打下去了。开战的第一天,中国人的步兵可不是这样打仗的,他们都是利用夜色掩护,潜伏至阵地前三百至五百米,炮火准备之后立刻发起猛攻。这一招白天不好用了,以后有机会得防着他们这一手,好几个山头都是被中国人用这一招打下来的。
马克沁的弹带已经夹好,dp机枪手也做好了准备。莫辛纳甘的保险已经打开,阵地上的苏军很有耐心的等着。一个上午的战斗下来。阵地前还留着三四十个中国人没有带回去的尸体。一些大胆的士兵烟瘾犯了,还悄悄摸下去找烟抽,顺手还拿回来两支中国士兵的步枪。杰里杨科看了中国人装备的步枪之后,心里很是羡慕。这种半自动的步枪,火力比起莫辛纳甘根本就是两个概念,中国人还有一种步兵装备的冲锋枪,三十发弹夹。打起来跟机枪一样。
就在杰里杨科以为中国步兵会继续往前冲的时候,突然这些中国步兵集体趴下。杰里杨科大吃一惊,这是怎么回事?不等他反应过来,空中响起了密集的呼啸声,如同杰里杨科少年时期在北海边上听到的狂风呼啸。
不过是短短的几秒钟,整个苏军阵地开始了剧烈的震动,躲在山体内指挥部的杰里杨科,亲眼目睹了一场地狱一般的火海诞生。
山地军副军长兼山地三师长杨醉,端着望远镜满意的看着阵地上的火海一片。伸手拍了派身边火箭炮营长刘耿的肩膀道:“干的漂亮,这股老毛子挺麻烦的,前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