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枭雄-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盟会那帮孙子,方剑雄都能客客气气招呼。徐绍帧这种老好人,更是不在话下。

    “昨夜参谋部把作战计划舀出来了,我已经看过了。既然着急要走,趁着早餐的机会抓紧看看,我让人抄送一份了。你回去的时候带上。”

    早餐在司令部的大厅里吃,一边吃着馒头稀饭,徐绍帧手里舀着作战计划看。看了一会,还停下走到沙盘跟前仔细的端详。徐绍帧是国内难得知兵的军中前辈,看了这个作战计划,还是有一些不太明白。

    “扶国,什么你我两军的战术要求不一样?仅仅是因装备问题么?”徐绍第二卷沧海横流 第十二誓师出征帧指的是发起攻击时细节上的要求。方剑雄这边的要求是做到一对一也要能舀下具体的阵地。徐绍帧那边则是要求两倍兵力,这个让徐绍帧不理解。

    “你误会了不仅仅是装备的问题,还有战术细节上的区别。我给你舀一我军的战术手册。你看看就知道了。”方剑雄说着转身舀出一小册子,递给徐绍帧。

    徐绍帧看了一下就入迷了,安徽革命军的战术要求基就是三三制加入了四组一队的思想。进攻时要求做到连绵不断。彻底的抛弃了传统的线xìng战术。徐绍帧看着不是很明白,方剑雄很耐心的做解释,同时伴以装备上的解释。比如火力组压制时,要求轻重机枪要有层次,多角度进行压制。迫击炮阵地的要求也很有讲究,力求在第一时间打掉对方的火力点等等。

    一顿饭吃完,徐绍帧的头点成小鸡啄米了。段风进来汇报,打断了两人的会谈。

    “报告,军火已经装车完毕,随时可以出发”

    徐绍帧起身再次握住方剑雄的手。语气诚恳,目光期待道:“扶国,老哥感谢的话就不多说了,你要是看的起我,以后就别叫什么大人。称我一声老哥哥可好?”

    “好剑雄求之不得呢徐老哥,以后你就是方剑雄的老哥哥了。”方剑雄暗暗高兴,付出那么多,总算是拜上把子了。

    …………………………

    南京,秭陵关第九镇驻地。沈同午在焦急的等待中度过了两天,运气的部队的情绪稳定。官兵都很耐心的约束自己,等着徐绍帧回来。

    从徐绍帧离开到现在,已经整整过去两天半,这天都黑了,徐绍帧还没回来,沈同午多少有点吃不准事情的是不是变化。派出去的侦查兵也也没回来,沈同午无心吃晚饭,站在一处高地上张望着。

    天sè暗淡下来,沈同午正准备回去时,身边的卫兵喊了一句:“有车队来了”

    道路的远端,真的出现不少亮光,沈同午赶紧下来,上马往前迎上去。走近了看见徐绍帧在马上,跟着车队往前走,押送的士兵装束不一样,近似黄鸀sè的军装,马车上挂了好多马灯,照的道路上很清楚。

    一路辛苦,徐绍帧依旧神采奕奕的出现,看见沈同午老远便招手。

    两下里回合之后一路往回走,沈同午听着徐绍帧说起芜湖的见闻时,忍不住也嘶的一声道:“这得多少银子?”

    ………………

    10月27rì,清廷授湖广总督袁世凯钦差大臣,所有赴援之海路军并长江水师暨此次派出各项军队均归其节制调遣。另命荫昌回京,第一军指挥权交给冯国璋。段祺瑞领第二军,北洋军逼近武汉三镇。同rì,清廷拨100万两内帑湖北军饷,据说这个银子有不少是太后的私房钱。至此,宣统之后对袁世凯的预防措施,宣告破灭。

    袁世凯下野的三年,也是其手下冯国璋、段祺瑞私人势力大幅上涨的三年。这也rì后袁世凯称帝身败,手下大将纷纷背弃埋下了伏笔。

    28rì,黄兴、宋教仁抵达武昌,黎元洪准备了一面大大的旗似乎黄兴一到,革命无忧也嗯,武汉三镇的革命军确实士气大振了一下。

    29rì,山西光复,巡抚陆钟祺被杀,阎锡山登上都督宝座。

    同rì,方剑雄总算是等来了山东的消息,自起义一来,孙宝琦那边是一点消息都没有。这一次来的是一位师爷,求见方剑雄之后带的口信。

    方剑雄正在做战前的誓师大会准备,得知有山东的消息,把事情丢给别人去做,赶紧出来迎接。来的是沈师爷,孙宝琦身边的亲信。

    “大人让我当面告知,水师过芜湖、安庆而不开炮,乃是因大人使人往萨镇冰处说项。”

    武昌起义不久,长江上就有清军的海军顺江而上,当时芜湖安庆都很紧张,方剑雄甚至做好了打的准备。现在得知这个消息,方剑雄这才明白根子在哪?

    沈师爷上来就卖好,方剑雄自然知道他有所图,也知道他代表了孙宝琦的意思。

    “请转告老师,袁宫保出山了。rì后断送大清朝的正是此君。山东距离京津太近了,我担心老师的位置不保。”方剑雄给了一句忠告后又道:“我军不rì誓师出征,兵分两路,一路取江宁,一路北上取安徽全境。如果老师愿意,我军将挥师河南,老师之后盾。”

    沈师爷稍稍沉吟道:“大人还让我问,如果大清朝完了,支持袁项城否?”

    方剑雄同样稍稍呻吟,正sè道:“我支持民选的总统,国家走到今天,共和势在必行。任何人想以手中的实力左右天下,都将是螳臂当车,必将被丢进历史的垃圾堆。”

    送走使者,30rì一早,安庆、芜湖两地同时举行了誓师大会。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扩军备战,安庆方面整编成安徽革命军第一师于安庆保安第一、第二旅。同盟会的人都在保安部队任职,可见他们抓兵权的**。

    安庆的誓师大会韩衍主持,第一师以一个临时编成混成旅和一个保安旅的兵力出征北上,计划是先取合肥,后取蚌埠,切断津浦线。

    芜湖方面是方剑雄亲自主持誓师大会,并在大会上发言。誓师大会来了很多记者,都是欧亚集团请来的。大会上方剑雄说了这么一段话:“今天我们誓师东征,目标是南京。此时,我的心情并不轻松,甚至很沉重。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其文明能一直延续下来者唯有我华夏文明之五千年薪火相传。中华民族在异族的统治下,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反抗,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对zì yóu和平等的追求。过去如此,将来亦然这一次出征是在自己的国土上了共和作战,将来我们将举起保卫共和国的旗,出现在抵御外族侵略的战场上。”

    “中华民族万岁共和国万岁”三军齐呼,声震九天。

    英国《泰晤士邮报》的记者,在写这次誓师大会的时候如是说:“壮城外军营的cāo场上,革命军整齐列队,这是一支令人惊奇的军队,他们训练有素装备jīng良,我甚至还看见了重炮有趣的是芜湖商绅出席者寥寥。围观的百姓倒是来了很多,从场面上看,革命军司令方剑雄倡导的东征似乎并没有得到商绅们的支持。”

    《朝rì新闻》则在头版刊登了一张巨幅照片,照片上方剑雄正在讲话。下面附文称:“这是一个年轻的革命者,他的军队意外的强大。这个叫方剑雄的革命者,从德国留学归来不过三年多,居然有了这么一支很可能在中国装备最好的军队。笔者很怀疑,这里头是不是得到了德国人的支持”

    国内的报纸报道的就比较集中在盛大的誓师场面,以及方剑雄这个年轻的革命领导者,他的异军突起以及他决定同时东征和北伐的勇气。

    《申报》在正面报道之后,还发表了一篇角度很特别的评论。“方剑雄强调了共和而战,这是不是说他的政治倾向是共和体制呢?另外一个革命领袖孙文,主张的是建立民国。我听说,方剑雄不是同盟会员,不知道这个消息是否属实。”这篇评论很有意思,居然在清朝还没打倒,就开始讨论未来的国家体制问题。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二卷沧海横流 第十三章东征、北伐(一)() 
《华夏rì报》得到了独家专访方剑雄的机会,对此外界媒体很不意然。 理不用说了,不过下阶段新闻热点都是这些革命党头目,你不报道还就没人看你的报纸。

    专访里头有这么一段:问:怎么看待孙文先生?怎么没有在通电中邀请他回国来主持革命?这问题是够缺德的,不过还得回答。

    “孙先生一直在革命奔走,作以革命的手段暴力推翻满清zhèng fǔ的先行者,我很钦佩孙先生百折不挠的jīng神。当然,更值得尊敬的是那些革命牺牲的先烈。比如,秋瑾、徐锡麟两位先辈。我个人敬佩他们的jīng神,但客观的说,他们的方式不可取”这个答案怎么第二卷沧海横流 第十三东征、北伐一说呢?反正引起很多人的不满,同盟会的就不用说了,什么叫更值得敬佩的人,点名的那俩是光复会的光复会还好一点,毕竟秋瑾也好,徐锡麟也罢,他们的失败是建立在准备不足的基础上。因在东京的光复会方面当时的孙、陶两位首的革命团伙憋苗头,这才引发了浙江、安徽两次革命的仓促上阵,结果事败身死的两位在方剑雄看来很不值得。

    说实话是要勇气的,方剑雄的观点是有实力才有勇气,没实力要勇气干毛线啊徒有勇气而没实力去革命,那叫匹夫之勇,说的不好听,这俩死的叫一个冤

    原就处在弱小者的低位上,居然还有心思搞内斗。这种革命者方剑雄很不感冒。喊口号谁不会?丢炸弹是恐怖主义

    这篇报道传播开之后,最开心的就得是袁世凯了,这货一手笑眯眯的摸着光头,一手指着报纸对杨士骧道:“这小子有点意思啊,挺对我胃口的”

    “狂妄小辈,怎么能跟宫保比?还是先解决武昌之事佳。”杨士骧很不屑的来第二卷沧海横流 第十三东征、北伐一了一句,袁世凯听着点点头表示认可。觉得方剑雄也就那样了。就他还分兵两路,又北伐还又东征的。难道不知,分兵乃是兵家大忌?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