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停!”
柴绍大声地叫道,然后慢慢地停了下来,后面的护卫在听到命令之后,立即勒住马绳,控制住马,停了下来。
“全体都有,准备迎敌!”柴绍看着越来越近的隋军,看了一眼远去的李三娘,然后转身穿过部队,大声地叫道。
隋军的将领也看到了柴绍,还没有说出让柴绍投降的话,就听到对面大喊一声“杀!”
随即也高举自己手中的长枪,大喊一声:“杀!”
三百隋军骑兵,后方还有大队隋军跟着,这一夜注定了不会平静。
一百对三百,都是骑兵,也都是训练过,上过战场的士兵。
这一刻,殊死较量。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每杀一个人,柴绍就会大声念出来一句,然后重复,以此来克制心中的那份不适。
提剑杀人本是前世儿时的武侠梦,没有想到今生到是圆了。
但是杀人的感觉并不好受,接受二十一世纪思想教育的柴绍,在杀人的那一刻,心中多少有些恐惧。
鲜血喷涌而出,身上的衣服上全是血水,脸上也有,空气中更是血腥味十足。
晚上本来吃的饭,在这一刻都要从胃里面争夺着想要从咽喉的通道涌出来。
所以,为了压住自己的这种不适,柴绍就大声地吼出这首诗,给自己打气,也转移注意力。
这首侠客之诗,豪气冲云天,柴绍这边的战士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
等到了第三遍的时候,所有的护卫都能够跟着一起吼,诗里面有些巨子不管到底是什么意思,具体是那些字。
只要是吼出来就行了,特别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这句他们能听懂,也非常喜欢这句。
一百骑兵对三百骑兵,看起来实力相差不大,但是一旦打起来,都会很惨烈。
本章完
第44章 千里不留行()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如此豪杰之士,为何就不能为我大隋所用?
不留行,当真是不留行啊,你们逃离了长安,只有去太原了。
能够去太原的路不多,某倒要看看,你能逃出长安,还能逃回太原?”
当屈突通赶到的时候,柴绍已经带着人跑远了。
三百追兵最终还是没能拦下能够一边杀人一边吼诗的主将,那一刻的柴绍和他的护卫就像是一个整体,整齐地吼出侠客之诗,其势不可挡。
三百骑兵没有一人生还,三百战马,除了受伤和死亡的,剩下的也被柴绍一起带走了。
同时带走的还有武器,以及少许战甲,这对于隋军来说是一个耻辱。
但是屈突通知道,在战场上战马是多么的重要,物资也是多么的重要。
能够在这个时刻想到把战马和物资收留回去的,定当也是一个知晓军事的能人。
而且根据后来跟上的步兵口述,听到了那齐声大喊出来的诗句。
感叹这位能够作出这样的诗的柴绍,也是一个豪杰之士,早些年就听说过柴绍此人。
不过那个时候的屈突通心中觉得柴绍不过是凭着家世比较好,所以才有的好名声。
但是现在看来,柴绍此人的确是一个豪杰之士,能文能武还深谙谋略,将来必定是一个大敌。
直接派出军队从各个道路追击,然后迅速回长安,把这件事情上报朝廷。
柴绍带着家眷跑了,很有可能是太原方面有什么异动,也就是李渊或者是柴家要造反了。
这可是大事情,李渊可是太原留守,也是隋朝八柱国之一,还是国公,手中握兵有八万之众。
如果李渊要是造反了,长安也就危险了。
满身是血的柴绍此刻已经压住了心中的那份不适,对于血腥战场适应的很快。
此刻的他已经追上了李三娘的部队,吊在后面。
因为他刚刚经历了一场恶战,全身都是血腥味,不想让李三娘闻到,让她不适。
跟在后面的那些护院,此刻都是以敬畏的目光看着柴绍,这个带着他们打仗。
在战场上吼出了那么有气势的诗句,可以让他们一生自豪了。
从这一刻起,这九十多个护卫的心还有柴绍的心也都拧在了一起,他们为柴绍是尊。
到了鄠县的时候,太阳已经快要升起,一夜没有休息的众人,再加上一夜的奔波。
在这个时候精神其实已经涣散,但是那九十多名护卫,却还是用信念支撑着自己。
鄠县县城早已经是李家的,就是到现在,还是李家的。
见到柴绍大军之后,立即打开了城门,放李三娘还有柴绍进入。
这个时候,柴绍衣服上的血腥味已经淡了,因为血液差不多都干了。
在百姓异样和担心的目光之下,李三娘随着柴绍来到了柴家庄园里面。
柴绍直接去洗漱了,再不洗一下澡,他感觉自己晚上真的要做噩梦了。
李三娘安顿好了小柴哲之后,就开始接手了柴家庄园,并且把鄠县李家的产业开始变卖掉。
这是在长安和柴绍计划好的,到了鄠县就卖家产,然后招兵买马起义。
从鄠县开始,先攻打始平和周至,在周至安营扎寨,然后抵御长安的朝廷,顺带把关中之地打下来。
而这一系列主事者则是李三娘,柴绍愿意当一个军师,同时也兼任武将。
而长安的朝堂这个时候已经争吵起来了,就因为一件事情,那就是李渊会不会造反?
有的官员说会,有的官员说不会,不能冤枉李渊,不能逼迫他造反。
也就是说,有人支持直接禀报江都的皇帝杨广,李渊造反了,而有的大臣则是觉得,李渊这个时候并没有要造反。
太原还没有传来消息,不能乱下结论,到时候真的逼迫李渊造反了,他们就成了罪人。
到了最后,一直跪坐在那里的阴世师发话了。
“好了,你们不要争了,柴绍逃跑是真,还杀了三百大隋将士,其罪已经是谋反之罪。
依律法,其罪当诛,所以我们要是杀了柴绍,柴家还有李家定当会不满,造反也可能是早晚之事。
李渊虽贵为国公,但是这一切都是其祖上之功德延续,他是立功不少,只是其心并不忠。
此人我们不得不防,一旦李渊造反,首先受到影响的便是这长安城,所以,老夫建议。
立即增兵前往关中各个关口,防止李渊造反,也顺便将柴绍缉拿处死!”
阴世师的一番话,让朝堂之上的大臣都醒悟了,他们在这里争论已经没有用了。
到时候李渊要是真的打过来了,他们肯定会失去这一重身份,到时候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官了。
只不过,当长安知了柴绍的行径之后,也是在柴绍攻下了始平县城之后。
到了鄠县之后的柴绍,一直跟在李三娘的身边,听从于李三娘,帮助她一起,完成她当将军的梦想。
其实不管如何,柴绍都不可能会是领军者,因为他虽是李家的女婿,但是并不是上门。
现在造反的是李渊是李家,并不是柴家,他只能听命于李家而不是自己当家做主,扯旗造反。
李三娘做事情起来,绝对就像是一个工作狂一样。
只有在给小柴哲喂食的时候,才是一个温柔贤惠又善良的母亲。
这一刻的李三娘才是最轻松最放松的时候。
柴绍在一边写着信,他们已经逃离了长安,并且在鄠县散尽家财准备招兵买马起义了。
写完了信,还要写以后的规划,柴李两家在长安的商业是不可能撤出来了。
至于其他城池的商业,估计也会受到影响,这样一来,他们后期就需要想出办法来自力更生,自己挣钱了。
还有一个就是军队的发展,现在他们只有六百多人,五百柴家庄园护院,一百多李家门客,一共就这么多人。
要是加上鄠县县城的守军,一共有六千多人,关键是这守军现在还不是他们的。
所以,这第一步就是收编这里的守军为自己所用了。
本章完
第45章 招兵买马()
鄠县的守军并不是很多,只不过现在的守军之将并不是柴李两家的人,不过也不会是朝廷的人。
柴绍和李三娘一行人到了鄠县的时候,已经引起了轰动,这个时候,那守军之将应该已经收到了消息,或许永不了多久就能够见到他了。
果然,这天的下午,鄠县的守军之将就带着两个护卫到了柴家的庄园,登门拜访柴绍。
“在下鄠县守备黎俊贤前来拜访柴大公子,还请禀报一声。”
柴家的门卫听到是鄠县的守备大将军前来拜访,立即施礼说道:“家主已经等候多时,特意嘱咐小的,一旦将军大人来了,就马上带着大人您前去议事,大人,这边请。”
黎俊贤听到下人的话,心中微微一动,对于柴绍的能力又高估了一些。
随着下人到了前厅,就见到柴绍坐在上方,这是新式的椅子,黎俊贤也曾见到过,现在军中使用的都是这样的椅子,可以释放自己的膝盖和大腿了。
对着柴绍抱拳施礼说道:“在下鄠县守备黎俊贤见过柴大公子,今得柴公子从长安脱身出来,到鄠县,不知柴大公子接下来有何打算?”
柴绍对黎俊贤示意了一下,让他坐下说,然后回答道:“如今中原大地遍地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