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变换阵型,盾牌上前掩护,长枪队出击!”
柴绍骑在马上,看的到前面的战况,立即做出了命令,让盾牌队在前面扛着,然后长枪队在盾牌后面。
在长枪队的后面是弓箭手,直接搭建拉弓,朝着上方四十五度角的方向射击。
城门被撞开,再加上太玄军的勇猛,周至县城的隋军根本就抵挡不住。
而城墙上的战况就惨烈一些了,城门被撞开了,爬城墙的太玄军就少了一些,短时间就没有人支持。
还好柴绍在街道攻击,而自有将领带着士兵,上了城墙了作战。
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周至县城的守军就投降了,首先投降的就是城墙之上的守城将士。
然后就是街道上的那些人,在一个将领的带领之下,全部投降了。
然后周至县城的县尉带着县丞等等官员,全部出来投降了,没有办法,守城将士死了太多,主将都被柴绍的先锋将军给干掉了。
他们还拿什么守城啊,将士们投降了,他们这些人要是还不投降,岂不是要直接被当做是顽抗的典型给一刀砍了。
周至县城被攻下来之后,柴绍就开始安排事物,首先就是守住周至县城的粮仓,然后看住那些投降的将士和官员。
同时派人前去始平送信,最后让火头营在以前的隋军军营里面生火造饭,犒劳士兵。
而不远处的北方的武功县,也被娘子军给攻下来了,憋了一口气的娘子军之众,在马三宝的带领之下,总算是做了一件大事。
本章完
第58章 举旗造反()
七月初,李渊终于举旗造反了,忍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是为了安定自己的大本营。
带着李二公子还有十万将士浩浩荡荡的南下了,其目标就是皇城长安,只有拿下长安,他们李家就赢了一半。
历史上柴绍接到了李渊的消息之后,就立即逃离了长安。
然后在路上遇到了李建成,就劝说李建成一起回到了太原,协助李渊一起举旗造反。
但是现在柴绍并没有逃离长安回到太原,也就遇不到李建成,所以,在李建成带着自己的将士想要李二公子一样建立功业的时候,结果因为指挥不当损失了一些人。
然后等到李渊写信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父亲已经开始造反了,而他失去了一起举旗的机会。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情,在李渊南下的时候,还是和李家大军会和了,开始从太原一路南下攻城略地。
“啪!”
阴世师接到李渊造反的消息之后,难免还是甩了奏章,脸色有一些阴沉,昔日的国柱豪族,现在却成为了推翻隋朝统治的一支大军,这让他如何不生气。
“好胆!”阴世师骂了一句之后,直接对身边的人吩咐道:“去,把李家的祖坟给我抄了,如此反贼,其祖坟怎可和阳陵比邻,简直是辱没了其祖上的名声,侮辱了其先辈的忠诚之名!”
阴世师气愤的直接要抄了李家的祖坟,因为李家曾也算是跟随隋朝开国皇帝一起征战,也是当初的八国柱之一,其祖坟可是在阳陵的边上,也算是风光一时。
却没有想到,现在的李渊,竟然不终于隋朝,不帮助皇帝平定那些反军,还自己举旗造反了。
这如何能忍,所以这祖坟肯定是得刨了。
当然,阴世师也没有忘记让人立即北上阻挡李渊大军,而长安朝廷现在能够拿得出手的将军不多了。
本来准备去攻打柴绍的屈突通被安排北上抵挡李渊,所以始平县城的柴绍,只能是搁置一边。
但是当收到了柴绍已经攻下了周至和武功的时候,阴世师坐不住了,直接出动了长安仅有的一点兵力,去攻打柴绍。
长安只保留了四万兵力,算是最后的守城力量。
李渊不是第一个举旗造反的人,也不是最后一个,在他之后,还有好几个,而且也是他做出了一个榜样。
在接到李渊已经造反的消息之后,那些也是已经忍耐很久的大势力、野心家开始了自己的谋划。
大隋朝正式进入了他的末路,只不过,大隋朝的皇帝杨广还在江都寻欢作乐,对于外界的事情,已经不闻不问了。
因为在他身边的臣子,也已经不向着他了。
虞世基直接报喜不报忧,宇文化及更是在接到了李渊还有王世充等人造反之后,自己也想着造反。
而他的想法更简单,那就是杀了皇帝杨广等大臣,然后自己直接拿着传国玉玺当皇帝。
到时候收服了这江都的势力,凭借着宇文家族的实力,就能够问鼎天下了,到了那个时候,他就是这个天下之主,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后宫佳丽三千人,人生乐滋滋。
在周至的柴绍和李三娘也知道了李渊起兵的消息,这个消息一公布,议事厅里面的那些个将领们就高兴的不能再高兴了。
他们为自己做出的正确抉择高兴,也为了自己以后可能会成为上将军而高兴,也为自己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而高兴。
他们起义是为了什么,他们归顺李三娘又是为什么?
其实一切都是很简单,为了能够有一个好的生活,为了能够有一个好的身份。
凭什么,他们就要被官府欺压,凭什么,他们就要当一辈子的农民,为什么就不能博一个未来?
说是为了百姓,为了正义,为了替天行道。
其实也不过是想要拉拢一些人,口号不这么喊,那里有人愿意加入你这个只是为了自己名利的队伍啊。
李三娘也注意到了下面那些将士们的神色,一时间觉得队伍真的不好带,他们的目光还是短浅了。
只有柴绍还有马三宝、何潘仁等人神色正常,似乎早已经料到了这件事情一样,并没有高兴或者是太过兴奋。
“国公既然已经起义了,那么长安势必会派人前去抵御,我们暂时可以松一口气。
但是为了能够让国公早一点儿进入关中,我们也需要吸引隋军的注意,让他们分散兵力来攻打我们,好围魏救赵,减轻国公那边的压力。
所以,众位将士还请回去之后,加紧训练士兵,现在我们粮草充足,伙食就弄好一些,不能再让他们饿着肚子训练。
还有,兵在精而不在多,我们暂时看不招收士兵了,就训练现在的士兵,同时,那些伤兵还有重伤的士兵,还有年龄比较大的士兵,都需要考虑裁员。
在县城给他们找一个能够养活自己的活儿,这个我稍后会考虑一下,弄出一个计划出来。
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训练,十天之内,我们或许就会有一场战斗!”
柴绍不觉得自己这边做出了这么大的动静,长安的阴世师就因为李渊造反然后不管了。
这可是长安周边发生的事情,岂能就任由他们发展,一旦真的成势了,到时候岂不是危机长安。
所以柴绍坚信阴世师会有所行动,而且时间并不是很长,一开始他就准备攻打,可能因为北方的时间耽搁了,现在北方已经打起来了,他应该也回过头来处理这西边的事情了吧。
其结果正如柴绍所料,八天之后,鄠县增兵两万。
得到这个结果之后,柴绍就和李三娘命令何潘仁和马三宝前去始平县城守着。
而柴绍则是和李三娘一起处理周至县和武功县的一些内政,同时,也要收服其他小股的义军,也要忙着安排农事。
这一年多的时间,农民都在打仗或者是徭役之中生活,田地不知道荒废了多少。
而现在,乱世来了,以后打仗的地方跟多,需要的粮草也就跟多了。
本章完
第59章 时刻准备着()
大业十三年的时候,是整个乱世的开始,也是隋朝末路的开始。
李渊因为有了柴绍这只蝴蝶,其实力也比历史上的历史要强上很多,那句存人失地和存地失人的道理,一直被他当做是名言警句。
也正是因为有了柴绍这句话,再加上柴绍弄出来的几样东西,让李渊有了跟多的资金和更大的名声。
收留了那么多的流民,不仅仅为他们建造住的地方,还允许他们在太原境内开荒落户,给他们分发种子,给他们希望。
李渊的这手存人失地的方法,赢得了名声,也赢了天下,虽然这个天下本来就是他的,但是因为他如此的善举,让那些本来还想着观望的一些谋士和将士,有了一个抉择。
在李渊空城退突厥之后,在稳定自己的大本营的时候,历史上本来后期跟随的人,在这个时候,竟然提前了。
挥师南下的时候,这些个人才倒是发挥了自己最大的才能,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也不过如此了。
五天的时间,连下七城,简直就是势不可挡。
在周至县城的柴绍正在和李三娘安排老兵伤兵和流民,县城不远处的一些荒地和落魄的村庄,被征用了。
跟随在义军一起的那些年龄有一些大的士兵,则是直接被安排在这村庄里面耕种。
他们本来便是农户,只不过因为不堪徭役,最后没有办法才跟着义军,就是为了混口饭吃。
这样的老兵就和真正的老兵没有办法比了,那些一直混迹在军营里面的老兵,除了战斗就是战斗,而他们的死亡也是在战斗中结束,而不是颐养天年,然后老去。
对于他们来说,耕种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一样,他们连每个季节种植什么作物都不知道,让他们去田地里面耕种,可能自己都养不活,田地里面也是满地杂草。
柴绍也不太懂农桑,小时候就是城里娃,长大了去了农村当支教老师,却也只是一个教学老师,而不是一个农桑老师,见到过现代的那些农民伯伯种地。
但是却也并不详细,只是没事儿的时候,到田地看了看,觉得新奇,却没有深入的研究。
“术业有专攻,这农桑之事,其中的知识还是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