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铭摆摆手:“不会作废,耐心等着就是了,多办个身份证明很有必要……要不就办三十几个弟兄的就行了,都用假名,反正发下来的身份证明是真的,关键时刻还能多个掩护。”
吕师爷长眉一振:“这倒是个办法啊!花不了几个钱,舜山又是个三不管的大山窝子,估计十年都不会有人去一眼。”
“那就办吧,不过只需要办我们几个就行了吧?”吕正德建议道。
大家商量过后,同意吕正德的意见,在场的四个人加上吴铭的两个徒弟吕魁元和雷鹏共六人,再添上八个从不出门的婆娘的小名,像模像样地组成远在山中远离尘世的五个家庭,三当家当即自告奋勇明天就到开化走一趟。
大事定完,吕师爷又皱眉了:“吴老弟,大家伙忙活了四十几天,总算在西面东坞山下找到煤了,可现在来,没人力专门干这事儿可不行啊!”
“是啊!虽然那里的煤埋藏不深,但挖不了一年估计就得挖坑道,人手不足!”
李琨这段时间没少去常山和衢州打听煤炭的行情,知道常山和衢州大半的煤炭,都是从江西上饶和广丰地区运来的,只要自己这边开采出来,就有大赚。
吴铭实在没办法,畲族兄弟悠闲惯了,起房子打猎还行,挖煤修路开隧道这些活根本指望不上,只能暂时让十几个没事干的弟兄每天挖几十担回来自己用,虽然之前曾考虑周边石灰石、粘土、砂页岩、萤石都有,是不是建一座小型水泥厂生产水泥,现在来这想法还是太过超前,没两年的发展,这地方实在没必要生产水泥,自用的话到常山买个几百吨回来足够了,说不定等秋收之后,大家都安定下来,自己就要离开这地方出去碰运气。
吕师爷到吴铭沉思良久没说话,忍不住催促起来:“你说句话啊,怎么办?”
吴铭想了想:“这样吧,明天我去一趟常山城,带魁元和雷鹏出去开开眼界,顺便到县衙民政科,能不能办快点儿。”
几个人面面相觑,怎么也没想到吴铭突然冒出这个念头,不过想想也是,总不能让年纪轻轻的吴铭一辈子蹲在这偏僻地方吧?再一个,虽然三省通缉令过去没多久,但常山不是上饶,没几个人见过吴铭,不会有什么危险,退一步说,哪怕有危险,以吴铭和吕魁元的本事,要逃走绰绰有余。
没等三人考虑清楚,吴铭转向李琨问道:“三哥,你到常山县衙办事,他们给你受理的回执没有?”
李琨不解地问:“回执?什么回执?没有啊!”
“没有就没有吧,我去一趟,报上毛良坞和吕大村长的名字估计就行了,不过要给我带点钱去,除了办事,我还想买些东西。”吴铭转而望向师爷。
“要多少?一千大洋够不?”师爷这次倒是非常爽快。
吴铭摆摆手:“用不了这么多,五百大洋足够了。”
吕正德连忙劝道:“还是多带点儿吧,你不是说想买块表吗?顺便把手表买了。”
吴铭站起来哈哈一笑:“用不着,也不我是谁?名扬大江南北,上过《中央日报》的匪首‘独狼’啊!真没钱老子就去抢,狗日的谁他娘的敢不给,哈哈!”
吴铭大笑着出去,留下三个老大你我,我你,明知道这是气话,三个人眼里仍然是掩不住的担忧。
次日天没亮,兴奋得一夜没睡的雷鹏早早起来,守在吴铭的卧室门口,遥望东面开始抽穗的绿油油稻浪,不时望望朦胧的天穹,再望望东面黑乎乎山尖上是否泛起朝霞,感觉这辈子时间从没过得如此缓慢。
不止他一个人急,吕大头领的大儿子吕魁元比他更急,早早起床穿上最好的衣服,完了进进出出天色,他老娘昨晚被刚出世两个半月的小妹折腾了一晚上,累死累活刚睡下没多久,就被大儿子匆匆的脚步声吵醒,气得坐在蚊帐里破口大骂:“小畜生,你学马下仔还是怎么的?再进进出出,老娘打断你的腿!”
吕魁元吓得夺门而出,敏捷地拐过几个弯冲上吴铭的木楼,到雷鹏靠在栏杆边上,不由得哈哈笑出声来,结果又把吴铭给吵醒了。
吴铭穿上练功服出门天,立马狠狠教训起来:“现在最多五点半钟啊,你们两个家伙,行了!别装可怜了,跟着我下去跑一圈,完了到半坡上练拳去,奶奶的,不像话。”
两个徒弟不敢违令,同时脱下身上的新衣服挂栏杆上,光着膀子有气无力地跟在吴铭身后绕村跑一圈,然后登上半坡整理出来的宽阔平地上练拳,吴铭也不管他们,独自站在大树下面向东方练桩功。
天色大亮,村子里的老老少少络绎出门,吴铭结束晨练,下山到南面的河湾,脱下衣服裤子一头扎进水里,在六十多米宽的河面上游两个来回,才上岸擦干身子穿上衣服回家,发现吕魁元和雷鹏已经从师爷家里端来了稀粥和两小蝶腌菜。
师徒三人坐在一起用早餐,吕正德和师爷、李琨等人很快到来,吴铭两口喝完半碗粥,放下碗进屋换上青年装和布鞋,从唠唠叨叨的师爷手里接过装有一百大洋和十两小金条的布褡裢,随手就扔给身后的吕魁元,点点头前行几步,从一位弟兄手里接过缰绳,牵着马优哉游哉走出村口。两个小的有样学样,各自牵着匹马跟在后面,根本不管一群长辈担忧的眼神。
两小时之后,师徒三人还有跟随的三名弟兄赶到芳村岔河口码头,每天固定时间出发的客船还没走,码头上的人到鹤立鸡群般的吴铭和身后两名年轻小伙一起登船,显得非常惊讶,三三两两凑在一起交头接耳,悄悄询问刚上船的文雅英俊年轻人是哪家少爷?几个年轻婆娘直勾勾盯着吴铭,像是魂被牵走了一样。
“两角银毫一位啊!”
摇摇晃晃的客船在船老大的吆喝声中离岸,吴铭突然发现坐在船尾缩头缩脑的两名弟兄,只好摇摇头不再说话。
眼尖的雷鹏早已发现,到吴铭脸上无奈地笑容,便悄悄靠上去低声禀报:“铭叔,早早我就知道他们要跟来的。”
“哦?你怎么知道的?”吴铭笑问。
雷鹏不动声色地回答:“出来的时候,我听到二伯爷悄悄吩咐他们,要他们两个一直盯着我们,要是出事,回去后就收拾他们。”
吴铭听得有趣:“不错,很机灵!以后继续保持。”
吕魁元也凑过来:“大哥,到常山城办完事,是不是去一趟衢州城啊?听说衢州城比常山热闹百倍。”
吴铭心情大好:“没问题,办完事我们就去衢州城,怎么样也要到大城市逛逛,对吧?”
第36章 奢侈一把(上)()
ps:谢谢段雪枫大大刷屏九万金币打赏,恭喜您成为本书第二位盟主!
谢谢我心依恋大大飘红厚赐,您也有幸成为《勇闯天涯》的第一位宗师。
再谢谢昨晚到今天寒山逝、羊yang、董子、李晓帆、嵴哥儿、落…叶、不乐无语、那一炮的秒杀野蜂大大的打赏,谢谢弟兄们的推荐票和收藏,天子感激不尽!
为了庆祝本书出现第二位盟主,今天的更新将由三更增加到四更,下一更更新时间调整为下午三点左右,第四更出现在晚上九点,欢迎大家到时候阅读!
天子继续拜求推荐票、收藏和打赏,拜谢!
*********************************
顺流而下的木质客船虽然没有机械动力,但因近期雨量充沛水流急速,下午四点就抵达终点招贤镇码头。
吴铭三人加上两名保护的兄弟没有停留,但此时已没有客船前往常山县城,只能用三个大洋包租车马行的马车,紧赶慢赶终于在夜幕降临之际进入常山县城。
常山在东汉时期业已设立,那时叫定阳县,县治所在并不是现在的天马镇,而是东面刚才下船的招贤古镇,南宋时期更名为信安县,元朝又变更为常山,县名因县城南面有座常山而得。
经过千年战火的摧残,县城早已没有了城墙,但是官府在进城路口设置了哨卡,进城就必须得缴纳,令吴铭略感放心的是,守城官兵只认钱不认人,进城不需要出具任何身份证明或路条,只要每人交足五个铜板,那些酒气熏天的官兵就不再理你。
马车穿过关卡,进入石板街道,吴铭突然想起当初山洞里那位挺着个大肚子的方大嫂和两个老人,记得聊天中方大嫂说她那倒霉的丈夫名叫方佑淳,被陷害入狱前是浙西保安司令部少将副司令兼常山保安团团长,还说了一些常州、衢州和自家不少事,吴铭清楚地记得两个老人是方大嫂的父母,姓张,家在上饶北面的德兴县城。
方大嫂八年前在杭州师范毕业后,嫁给了当时率部驻扎杭州的方佑淳,成了方张氏,从此过上了随军奔波的生活,三年前,随着荣升浙西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兼常山保安团长的丈夫回到老家常山,直到年初丈夫遭陷害入狱。
此刻进入常山县城,吴铭便想起这事,心里颇为牵挂,不知方大嫂是否已赎出丈夫,粗粗一算她三个月前就应该生下孩子了。
“几位客人,裕隆升客栈到了!”
车夫勒住马匹大声提醒,抬腿下车乐呵呵站在一旁,接过吕魁元支付的三个大洋连连鞠躬,态度相当热情。
跟随保护的两个兄弟不等吴铭吩咐,已经快速付钱进入客栈,到两人和柜台里伙计相谈甚欢一副熟络的样子,吴铭猜想这两个专门跟随商队的兄弟熟悉这家客栈,估计三当家李琨来常山就住在这里。
“六哥,开两间房就行,不用麻烦,我和魁元两个住一间,再给我要包烟,‘三炮台’行了。”
吴铭制止两个兄弟为自己单独安排一间房,四处了,发现这家客栈规模不小,跟随领路的店伙计进入后面宽阔的院子,到中间安置的玲珑假山和周围种植的花草,地面和走廊干干净净,环境也很清静,倒是个好地方。
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