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52铁血中华-第10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王明山和韦坤在,我们不用怕。再说,组织上已经下令要派遣几万人到东非去,缺了那些人根本不是问题。而且不把他们带回来,让这帮人带坏新去东非的那些人么?”韦昌荣几乎是带着笑意说出这些话来的。

    看着韦昌荣脸上那食人虎般的笑容,组织部的同志们也不敢吭声了。看到没人反对自己的提议,韦昌荣继续说道:“联系肃反委员会和纪律监察委员,请这两个部门一起派遣人员,组成联合小组,到东非把此事办了。我们现在就派遣先遣队去东非,如果那两个部门不去,我们就自己把这件事给办了。”

    一听这个提议要联合办公的对象,组织部的干部们更不敢再吭一声。这个消息在当天就在重要干部中间散播开来。传消息的都只是传递一下,没人敢评价此事。大家都知道激怒一位组织部长是多么危险的事情,如果不知道到的话,就可以看看东非行政区官员们未来的下场。

    有些知道消息的家伙‘觉得’或者希望肃反委员会与纪律监察委员会在此事上与韦昌荣能有些冲突,然而事情的展令这帮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家伙失望了。这两个强力部门很快就同意了组织部的看法,联合小组很快成立,准备与第一批前去东非行政区的新派人员汇合之后一起出。

    前国务院总理李维斯也在事情确定之后前往韦泽的住处。韦泽的儿女们都搬出了这里,韦泽自己也已经北上,暂时留在这里的只剩下韦泽的两位老婆。现在从家里往外搬东西的是警卫团的人员,正在指挥他们搬家的是李仪芳。见到李维斯赶来,李仪芳就请李维斯进了空荡荡的小楼里。

    这栋三层小楼里曾经热闹的住着一家九口人,现在所有房间都基本空着。李维斯并不知道韦泽的真实出身,所以他不理解韦泽为何喜欢那么简单的家具布置。当原本就只是满足够用数量的家具又被带走了很大一部分,空荡荡的空间中是令人难以形容的冷清,让李维斯生出人去楼空的强烈空虚感。

    “你要是想参观,就赶紧参观。外头是最后一车,我会和他们一起走。你要是再不看,可就没人带着你参观喽。”李仪芳一面拍打着蓝色袖头上的灰尘,一面爽快的介绍了情况。

    李维斯疑惑的问道:“为何不跟着都督一起去北京?”

    “我已经买了一套联排别墅房。社区里面有人工湖,有人工河。物业公司保证会按时打理,我觉得他们还靠得住。从小我就想在这样的水边有个小屋,平日里读读书,睡个懒觉。现在有煤气,买东西有市,打扫卫生还有钟点工。我连佣人都不用请。这么一个人住,可是遂了我的心愿。”李仪芳说的开心,脸上露出了笑意。她本就是江南美女,岁月的流逝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鱼尾纹,白,这些都有。但是岁月却没有夺走她的美丽,现在的心满意足让李仪芳看着更端庄秀丽。

    李维斯当然知道李仪芳是怎么嫁给韦泽的,当年徽商集团为了能够和韦泽建立起稳固的关系,所以才送女上门。身为李仪芳的堂兄,李维斯到现在才知道这位堂妹人生的愿望竟然是独自居住。

    然而李维斯却忍不住继续重复了前面的问题,“为何不跟着都督一起去北京?”

    “北京么,我去过了。那里太干,我受不了。”李仪芳笑道。无视李维斯讶异的表情,李仪芳继续说道:“我是江南人,在南京住了这几十年,我也把南京当做家。若是都督明白的告诉我,让我去北京。那我也会去,既然都督不说,我就要留在我自己的家里。”

    “仪芳,你别闹性子。”李维斯几乎是本能的劝道。

    听了这话,李仪芳不仅没有不满或者不高兴,她脸上甚至露出了喜悦的表情,“我就是要顺着我的心意才会买了那边的房子。哥,我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玩命活也活不了多少年啦。为了革命我也买过力气,为了韦家我也生了三个孩子。这时候我为何不让自己更高兴些?”

    李维斯一时无语,这样的要求真的不是什么罪过,只是任性的程度实在让李维斯难以接受。他开始怀疑是韦泽家里的什么矛盾让李仪芳做出了如此选择,所以李维斯说道:“现在前往东非的人员开始进入敲定阶段,我已经把人安排好了。你不用担心韦坤。”

    李仪芳却没有评价此事,她拍了拍身边的墙,“韦坤是我儿子,我这一辈子都会担心他。在论语里面讲,孝道就是做到让父母只关心孩子的身体是否健康。从这个角度来讲,韦坤是个很孝顺的孩子。我不担心他是不是上进,只是担心他别生病就好。”

    “到底出了什么事?”李维斯大概能确定自己的堂妹遇到了非常棘手的问题,所以才会用如此欢快的态度来表达情绪。

    “有不少人觉得是韦坤要拿他们的孩子做法,坏了他们家孩子的前程。我若是再跟着都督去北京,天知道那些人会有什么想法。既然如此,我还不如就留在南京。”李仪芳笑道。

    这下李维斯不吭声了,李家曾经在东非比较有势力,最近的这次事件之下,东非的势力大换血,所有传统的势力与利益集团统统遭到了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李维斯并不认为这是韦坤的责任,不过觉得‘如果韦坤没有去东非的话就好了’的人却也是大有人在。

    特别是此次的事情牵扯的不仅是东非,包括欧洲的金融部门,包括哪些靠了投资吃利息的二代们都遭到了沉重打击。虽然肃反委员会暂时没有给出最后判断,但是那帮人在政治上的前途已经彻底毁了。这个梁子对未来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李维斯都觉得无法判断。

    “难道红意大姐不想让你去北京?”李维斯忍不住问了一句,然而问完之后他就觉得有些后悔了。太过于深入掺和到天家的家务事里面绝不是聪明的举动。

    李仪芳爽快的笑道:“她心疼她的儿子,我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所以她既然愿意去北京,我就不去了。各自过各自的,对大家都好。只要那些儿子都是都督的儿子就好。”

    即便李仪芳脸上是笑容,话里面是实情。李维斯的心里面也是一阵阵的愣,天家里头更多的是利益,少的是感情。即便有了感情,大家最终还是要在利益面前露出本来面目。这种**裸的斗争是如此泾渭分明,让李维斯感到非常不安。他忍不住在心里面叹道:怪不得都督会对共和制如此有兴趣。

    也许是心情通过对谈得到了纾解,李仪芳收起笑容对李维斯说道:“你说的我知道了,哥,我多谢你的关心。若是有好的人才,还请你多送去些到非洲。我儿子韦坤虽然不是他爹那样的圣人,却也不是那种会害人的人。这天下不止是祁红意的儿子才能帮着大家出人头地。”

    李维斯知道现在祁睿在北美引领摩托化步兵的潮流,大票的青年军官们也得以脱颖而出。老兄弟们对于战争的进程倒是挺讶异,大家感叹战争的度和烈度能达到现在的程度,也对祁睿多有称赞。真的是老子英雄儿好汉。

    面对李仪芳的话,李维斯牢牢的闭上了自己的嘴,没有再说出别的什么。就李维斯所知,老兄弟们其实也未必如语言上那样的赞赏祁睿。先是摩托化步兵的崛起让4o岁以上的中高级军官们面临着快荣誉退役的命运。在军队中第一代老兄弟以及算是一点五代的老兄弟们带出来的兵们很快就会被自然而然的排除在新的军队核心之外。大票立下大战功的年轻军人将和祁睿一起成为新的中坚力量。

    在这一票人里面,‘非名门出身’的年轻军人比例达到了八成。韦泽都督通过他的儿子祁睿稳健的控制着军队,而韦坤则迅成为了军队中新的核心。军队的大权在父子之间非常有效的进行了传递,而老兄弟们的家族却没能有效的跟上这次的风潮。如果说韦坤是直白的毁掉了很多人的前程,那么祁睿则是不显山不漏水的割断了很多家庭的脉络。

    从遭受反对的级别来看,这兄弟两人大概是半斤八两,不分上下呢。

第420章 头如雨(一)() 
京都是个很雅致的城市,而且京都也是整个日本的标志中用汉语最多的城市。此时6月的阳光明媚的照耀着,让这座城市看着更有日本的风情。不过要不了多久就要进入梅雨季节,所以京都的人民忙忙碌碌,他们走过满是汉字标志的街道,为梅雨季节做着准备。

    “中国大皇帝陛下强调土地国有制的公有制政策决不允许动摇……”

    在京都的宅邸里面,伊藤博文在挥毫写字,旁边的秘书则给他读着报纸。听了这个消息,伊藤博文停下手中的笔,相当不爽的说道:“哼!《江户日报》就知道整日吹捧中国的消息。”

    《江户日报》是北海道军在重夺东京之后办起的一份江户政府机关报,日本人很讲‘体面’,北海道虽然是这帮幕府余孽的再起之地,在重夺江户并且稳定住在江户的统治之后,北海道政府正式更名为‘日本江户政府’。

    作为江户政府的机关报,《江户日报》头版头条自然是江户政府的政策方向。作为江户政府敌对方的明治政府,他们也不得不关注《江户日报》的消息,例如现在内阁成员之一的伊藤博文每天都要让秘书给他读《江户日报》。

    骂完了江户日报的内容之后,伊藤博文还觉得有些不过瘾,他提起笔在纸上写道:江户日报,胡说八道!

    这话是伊藤博文剽窃的,中国一份名为《环球时报》的报纸在骂《泰晤士报》的时候率先用了这句话。后来有别的报纸在骂《环球时报》有资本家乏走狗资质的时候进行了改头换面,就成了‘环球时报,胡说八道’。因为音押韵,声调抑扬顿挫。很快就在报纸对骂上大量使用。骂人大概是最通用的人类语言,伊藤博文也懂汉语,用了之后立刻觉得好,就开始经常使用。

    只是单纯靠咒骂骂不倒《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