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国皇帝希望这些国家能够到柏林请求我国主导这个工程。”德国大使的语气非常困扰和无奈。
姚浜最初听到了德国大使的话,然后花了几秒钟理解这话里头的意思,然后他差点笑出声来。威廉二世是个中二的事情在各国上层里面都不是秘密。‘错的不是我,错的是世界’,韦泽都督对中二的评价在民朝上层里面广为流传。就以3b铁路来看,本来此事就差大家一起开个会,商讨以下合作意向与合作困难即可。没想到这位威廉二世对面子的要求如此强烈,要求一群心智上的成年人去向他这个心智不成年的中二低头。姚浜觉得可笑的同时还忍不住有些羡慕。至少德国政府群臣硬是拿这位皇帝没办法,即便知道这做法挺可笑,还是要执行。在民朝,以民朝国家主席之尊都做不到这点。
德国大使前来恳求,姚浜就转化身份,以总shu记的身份下令在匈牙利的光复党顾问团提供这方面的帮助。匈牙利**对于向德国低头毫无兴趣,党内固然有支持尽快解决外交困境的同志,认为要靠匈牙利自己的力量获得对匈牙利有利局面的当地同志也为数不少。
下达了命令之后,姚浜最初的感觉是有些疲惫,要对事情做出决断不是容易事,对于脑力的消耗很大。很快,他又觉得有些不足。这些事情还是好处理的,依照下面提供的情报作出判断即可。困难是国内问题,下面提交上来的情况不明确甚至不准确。很多东西都得姚浜靠猜来确定。
不久前终于结束的第六个五年计划完全沈心军人风格的计划。所有内容条理清楚,却要在违背官场规矩的情况下执行。整个过程令姚浜无限痛恨,下面的同志也怨声载道。然而姚浜主持的第七个五年计划同样让姚浜无限痛苦,下面的同志未免太蹬鼻子上脸啦。所有人提出的都是各种困难,如果按照这些同志提出的能完成的数据,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总数据呈现一个全面倒退的局面。即便是非常尊重地方同志的姚浜也知道这绝对不行。最后姚浜非常不爽的拿出来一个五年计划发展数据与发展重点,很不爽的呈给韦泽都督为首的党中央审核。姚浜心里面突然很喜欢韦泽都督早早挂掉,如果没有韦泽的存在,姚浜就可以用民朝第一人的身份发号施令,再也没人敢对姚浜进行监督。
各种文件要发给谁有严格规定,例如王明山就没资格看北美的保密级情报,但是欧洲方面的情报就对王明山公开。看了这些决定之后王明山不认为这里面的决定有特别大的问题,但是做出这些决定的人问题可大啦。如此随意的决定从来不是韦泽都督的风格。只是当下韦泽都督都没吭声,王明山也不想当出头鸟。
想了想,王明山最后做了一些针对果阿地区的安排。首先就是给他的长子又添了一部分钱,贷款买了另外一艘两万吨的铁矿石运输船。从欧罗巴银行的分析中,意大利对于果阿地区的高品质铁矿非常重视。在欧洲局面日渐紧张的现在,意大利自然也希望拥有强大的重工业能力,对于果阿优质铁矿石的需求日渐高涨。
王明海还让格蕾丝女侯爵劝说她所在的意大利银行,尽可能把更多钱投入在石油以及化工产业上。民朝旗下的欧罗巴银行作为背后的黑手,也能这两大产业的发展中获取大量利润。
两件事安排下去,王明山把退休申请收起来,开始等待果阿的消息。他这个年纪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有丝毫再进一步的机会。年轻人其实早就希望王明山这个六十几岁的老东西赶紧滚蛋。只是限于王明山是货真价实的开国老兄弟,这才对他没什么办法。只能等着制度自动清扫王明山这样的老家伙。
1905年4月1日,3b铁路沿线的国家全权代表都抵达柏林。奥斯曼帝国与奥匈帝国皇帝实在是不想陪着中二中年犯傻,匈牙利国家主席不想被德国皇帝出言挑衅。然而中二病还有个好处,真的面对成年人的无视,他反倒就忍了。此时的皇帝威廉二世又热衷于设计新型德国战列舰,所以他只是简单的出来签署了3b铁路协议书,就急不可耐的离开会场去继续绘图大业。
虽然这做法真的够中二,不得不说的是,在场的所有人都大大松了口气。中二病有时候还就这点好,当大家都认为中二病者在关键时刻会闹出个大新闻的时候,他们反倒消失了踪影。基于大家对中二病的恐慌,大家庆幸之余甚至忘记了这种举动的失礼。
这帮真正管事的人立刻就3b铁路的细节进行了商讨,民朝这边确定能够在年底前完成保加利亚部分。至于铁路货物管理方面虽然麻烦,大家也愿意进行商讨。过境费用比较固定,都好商量。倒是各国在国境人员的管理方面比较麻烦,理论上3b铁路主要是用在石油通道上,但是大家都能理解未来必然存在大量人力移动问题。
细节问题都很繁琐,要考虑的内容很多,往往突然出现些新问题,讨论时间格外长。经过三天闭门会议,大家才算拿出了一个章程。北线问题就在于匈牙利的‘善意’,为了得到匈牙利的善意,别的国家也得拿出善意。套在匈牙利脖子上的绞索被换成了缎带。即便匈牙利方面非常不满,他们的年轻外长倒是够冷静,做了最大程度的争取之后还是认同了条件。
把协议拿在手里仔细,王明山看到匈牙利周边各国除了俄国之外已经恢复了以前对匈牙利产品的进口,特别是葡萄酒。就匈牙利内陆国家的局面,想一劳永逸解决问题并不太可能。在这么一个激烈变动的时代,想翻身就得等机会才行。
匈牙利的问题搞定,果阿的问题也有了结果。葡萄牙人面对现实选择妥协,占95%股份的合资公司拿下了果阿所有矿产的探矿与开采权,葡萄牙人只是按吨收一个费用。王明山立刻给儿子拍了个电报,告诫儿子,‘别人赚到多少钱你都别眼红,只要专心搞好你的运输就行。人家挣出一个金山来,我们依旧死死吃定自己的本行’。
和这两件相比,王明山最不担心的就是格蕾丝那边的事情。而且事情发展也如王明山的期待,格蕾丝说服了她所在的意大利银行的股东们,把全部资源都投入到石油与化工里面。欧罗巴银行则实际控股这些公司旗下的石油以及化工产业。
王明山原本计划自己要坚持一年多两年,以当下的局面看来,他只要坚持半年即可。怀着这样的心情,王明山又把退休报告拿出来。在位看着威风八面,但是退休也有退休的好处。就在王明山观察事情的发展,盘算何时递上退休报告的时候,他在泰晤士报看到了一篇对姚浜的独家访谈。访谈上连‘嘿嘿嘿’的对话都给写上,让王明山看得咋舌不已。
泰晤士报包藏祸心,用非常轻佻的方式写报道。然而姚浜的谈话内容包括‘要不是韦泽都督推行的和平政策,我们现在的选择也许会更多’,‘对于那些不老实的邻国,我们自然要对他们进行打击’。
王明山看到那几段的时候,对此的评价是‘你是真没当过官啊’!
这样的嘲讽王明山自己都没记住,因为他看到泰晤士报上面写了一段,记者问,身为哲学家的韦泽都督喜欢看什么书。姚浜答道,‘都督是个哲学家也是个历史学家,听说他还看过金瓶梅,嘿嘿嘿’。
看到这里的王明山最初是觉得自己眼花了,等确定自己的翻译没错之后,暴怒的他一把将报纸给撕了。
第557章 昨日重现(十六)()
“都督还没委任山陵使,姚浜居然给自己建了个陵园。了不起!”在北京的官员们只谈泰晤士报访谈里面的这个内容。
金瓶梅什么的无一人提及,大家都不傻,私下开开都督的玩笑是可以的,公开对都督放如此恶劣嘲讽的人会有什么下场呢?知道此事的官员们已经没人认为姚浜还有继续留在位置上的价值。从各种渠道确定,政治局委员们已经放弃支持姚浜,甚至那些曾经支持过姚浜的中央委员至少也选择了闭口不言。
韦泽并不在乎姚浜的进退,出了这样的事情只是让原本只能干一届的姚浜早些下台而已。在有姚浜参加的常委会议上,韦泽只是说了一句‘我们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大家都没想到韦泽都督竟然宽容大度到如此地步,很多人怀疑韦泽都督是要当众处置姚浜,并且狠狠这个家伙一个羞辱。既然都督宽宏大量的不说什么,大家当然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梓炀先申请到了发言权,然后站起身大声说道:“姚浜同志太轻佻!仅仅是这一条错误就该先停止姚浜同志的工作。”
说完之后梓炀就坐回了椅子上。如此发言是梓炀精心准备过的,他身为总理没资格对还没被彻底打倒的姚浜说过份的话,但是梓炀坚信姚浜停职也是必然,所以他不妨把最低限度的要求说出来。如果后面的同志跟进加码,梓炀就可以跟着走。万一真有人不开眼的要挺姚浜,梓炀可是做好斗争到底的打算。
事实证明谁都不傻,如此合情合理的说法一出,韦泽与姚浜之外的常委们都表示赞同。稍微投了个票,以八票同意一票弃权的结果通过停止姚浜所有职务的决议。等这个投票结束,外交部长瞅了瞅如同斗败公鸡般的姚浜,开口说道:“我们是公布免除姚浜同志总shu记的党内职务,还是请姚浜同志自己宣布辞去总shu记职务呢?”
暂时没人吭声,外交部长提出的建议非常正确,但是这个建议是不是该由外交部长提出,大家心里面都没底。沉默了一阵,就在外交部长准备提出投票决定的时候,就听姚浜用颤巍巍的声音说道:“我会自己宣布辞去总shu记职务。”
这声音听着好可怜,但是无一人为之感动。即便是常委里面最不喜欢韦泽的人对姚浜也没有丝毫同情,至于那些始追随韦泽的常委,内心里面对姚浜的厌恶已经无以复加。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