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些小部队竟然找不到踪迹,他们面对英国大部队的时候根本不露头。
这让英国人感到难以忍受,合着英国人耗费巨大的物资派出强大的6军海军力量,此时竟然只能龟缩在一个空空荡荡的广州城中。而光复都督府仅仅失去了对广州城的控制,但是借了英国人进攻广州城的机会,他们彻底铲除了与英国人合作的对象。在广东的力量不仅没有被削弱,反倒是增强了。
可英国人却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这么干等着。时间就这么一天天过去,双方在广州城外不断出现小规模部队的交火,每天都在增加着伤兵。而广州城内的中国民众则开始大量逃出广州城,这让英国人就地补给的难度越来越大。
就在12月15日那天,在广州驻扎的英国指挥部内爆了激烈的争论。到底是就此罢手,撤出广州城。还是加把劲,派出6军对光复军实施一次致命性的打击。
原先想通过战争恢复广东大烟生意的战略目标此时完全没有实现的可能,此时的大烟贩子被杀了个干净,即便是此时韦泽领导的光复都督府向英国方面屈服了,想重新建立这些销售渠道就是一个可怕的工作,更不用说控制了广东地方的韦泽根本没有理由向英国人开放大烟贸易的可能。
可撤退也不是个好选择,如果不能给韦泽一次致命的打击,至少是一次让韦泽明白英**队不好惹的打击,韦泽大可弃广州城,或者简单的恢复一下广州城。将其它地方作为光复都督府的统治中心。英国人能够把韦泽如何?不能威胁到对方的核心力量,证明自己有撼动对方核心力量的能力,对方永远都不会屈服。
支持撤退的都是军方人员,英**官不是傻瓜,此时不管他们嘴上怎么说,他们内心都不得不承认,光复军的战斗力只怕不是他们想象的“那么糟糕”,也就是说,面对光复军具有的人力优势,英国人还是有可能“遇到些麻烦”。
而坚持继续找光复军决战的则是文官,他们已经知道这次战争行动无疑达不成最初的目的了。但是如果没有任何胜利就这么撤退,他们可没办法向国内交代。身为文官系统培育出来的人才,他们知道国内那帮老狐狸们的眼光。
就在文官主战,武官要求撤退的局面下,一个人的出现影响了局面。佛山大烟商人岳寿山逃到了广州,这是战前与英国人联络的中国大烟商人中,唯一能够与英国碰面的一位了。军事会议立刻终止,英国人开始接待这个本该出了大力的狗腿子。
岳寿山不愧是佛山地头蛇,他看到面对数百造反者时展现出压倒优势的光复军,他当机立断选择了逃命。见过十三行被剿灭,岳寿山早就准备了后路。当时一片混乱,岳寿山趁机跑路。他甚至连家人都不管不顾,自己硬是钻地道,走水渠,很幸运的跑了出来。
逃出了佛山之后,岳寿山却没有傻乎乎的立刻远遁,他先在隐秘之处躲起来。等到外出搜索的人都返回佛山,地方上没有那么紧的时候,这才化妆走6路。仅仅是这么十天,内心的煎熬让岳寿山看上去老了十岁,虽然梢还是黑色,可根处很多都变成了白色。虽然英国人中也有些人曾见过岳寿山,可不仔细辨认还真忍不住眼前这个看着有六十多岁,形容枯槁的老人就是曾经一头黑,意气风的岳寿山。
有这么一个经历过具体事情的当事人,英国人总算是能够更详细的知道了佛山到底生了什么。岳寿山是跪地连连叩头,哭着向英国人哀求出兵剿灭光复会,为岳寿山报仇。
英国的文官武将们从岳寿山所提供的情报中现了一件事,他们把岳寿山送下去休息,方才开会的人再次继续被打断的会议。英国方面当然没有为一条走狗报仇的打算,方才认为需要撤兵的武官们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光复都督府的炼铁中心设在佛山,我们需要把他们的炼铁厂给毁掉!”
身为工业化国家的文武官员,根本不用去强调毁掉敌对势力的炼铁中心拥有什么意义,这样的战果也足以向国内交代。更重要的是,毁掉光复军的炼铁中心,的确能够给光复军沉重打击。鉴于光复军表现出来的势力,光复军主力部队一定会在佛山驻扎,以保护他们的炼铁中心,如果英军继续向佛山进军,双方相遇的可能基本过九成。
数个条件都具备,英**官们立刻就恢复了大英帝**人好战的本来面目。只要能够在佛山重创光复军,摧毁当地的炼铁中心,这次的战役就足以达到教训光复军的目的。
从广东到佛山之间有水路,只是河道很窄,不适合英国人的风帆战列舰航行。所以英国人派遣蒸汽船组成的舰队沿着河道配合6军进攻。
英国人向佛山进军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等待的光复军那里,总参谋部里面一片欢呼声。韦泽曾经说过,只要能够放消息给英国人,光复军的在佛山有很重要的钢铁基地,英国人就一定会派兵前来。
大家对这个判断是将信将疑的,英国人可以进攻的方向太多。将舰队退出珠江,运兵沿着海岸动进攻,这个威胁更其实更巨大,也更符合长期作战的策略。炼铁厂的确花费了光复都督府大量钱财,不过大家并不觉得英军有理由为这个拼命。
佛山在广州城西南,更深入内6。光复军可以调动将近两万军队在这里对付英军,英军进攻佛山更像是自杀。从战争角度来看,这是非常不明智的举动。韦泽的解释非常简单,“咱们当年北上去救林凤祥他们的时候,咱们怕过么?那时候咱们担心怎么过黄河,清军在咱们眼里算个球。”
“英军还真的把自己当棵葱啦!”总参谋部里头来自山东与河北的同志当时就吆喝起来了。光复军中有着来自各地来的同志,虽然南方的同志其实并不理解在南方只能长到两根筷子长的“香葱”,在山东则是能长成一米多高的巨大植株。只是大伙都是年轻汉子,学别的可能慢点,学骂人的话都很快。大家立刻就明白这是在嘲笑英国人太把自己当盘菜啦!
既然韦泽都督料事如神的能耐和以往完全相同,那么部队的同志也都努力完成自己的战争准备工作,力图在之后的战争中挥出以往的能力,砍瓜切菜般将英国佬在包围圈里面斩尽杀绝。
第68章 第二次大烟战争(六)()
“英国佬还真的有些鬼门道呢!”总参谋部的参谋们脸色变得有些难看。…顶…点…小…说…
12月20日上午八点左右的最新消息中,抵达了佛山附近的英国人并没有盲目的突进,他们的陆军和蒸汽船队互相配合,在一处水面宽阔处布下锚地,英国陆军在锚地附近要害之处设置防御体系。这个锚地则成了英国人的后方阵地,英国将近四千进攻部队虽然在前进,可明显没有与后方完全脱节。这种进利用自己手头的力量完成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布阵,如果是满清那边,杀了他们也是做不到的。
光复军第二军第三师第一个旅五千人的部队在英国人正面布阵,双方数量相差无几。在第一旅背后,第二旅则作为预备队,除了准备随时增援第一旅之外,第二旅也承担起了保卫佛山,特别是保卫佛山钢铁中心的任务。
为了试图全歼英军,第二军的第一师与第二师还各派遣了一个旅向着英军侧后行动,准备抵达战场附近的时候,根据当时的局面对英军发动进攻。只是大家担心英国人侦查部队派遣的太远,所以按照计划,部队可能会在下午两点左右抵达战场附近。从上午八点到下午两点的六个小时中,第二军的三师就只能靠自己,以及原本就负责把守佛山钢铁中心的第一军的一个团来面对英国人的进攻了。当然,一个师加一个团,总兵力有一万三千人。英国人只有四千多,部队对于胜利非常有信心。
作为防守一方,光复军已经设下了防御阵地。英军明显不想硬撞防御阵地,他们试图绕过这条防线,从战场西侧发动进攻。第一旅的二团负责把守这个方向,二团团长吴辽向旅部提出,第二团准备正面与英国人干一场。第一团则可以趁着双方战斗的时候越过防线,从英军右翼发动进攻。英国人兵力大概有四千,光复军第一旅有五千人,从兵力来说占有一定的优势。
正面进攻,一举击破敌人,这是光复军在面对清军时候最期待进行的战斗。只要清军敢给了光复军机会,这种战斗从来都是轻松获胜。不管韦泽怎么形容英军那帮穿着红上衣,白裤子的“龙虾兵”战斗力甚为强悍,有了这样正面作战的机会,光复军并没有任何恐惧的感觉。
旅长李英飞对此很是赞同,英国人那整齐的队列的确透出了一支强悍军队应有的气势,光复军更是没有将自己视为弱旅。第一旅旅部同意了吴辽的建议,第一旅还将自己的判断和决定传达给师部,让第二旅做好万一第一旅没能挡住英国人的准备。此时第一旅的第二团已经迎着英军而上。
战场素来是双方默认的,大家都不是傻瓜,没有任何理由非得在能够充分发挥敌人优势的地方展开。战场是一片平地,此时稻田已经收割,没有任何能够阻挡双方的进攻。光复军的战列线最适合在这样的场地上施展。
首先交战的无疑是双方的炮兵,无论是英国人的炮兵还是光复军的炮兵,双方都毫无博保留的使用了开花弹。炮弹落在地上就炸开来,但是这毕竟是广东湿润的土地,开花弹的威力明显没有在拥有坚硬地面的城墙上使用来的更有效。当然,这也是光复军并不想依城而守的理由之一。
炮战明显是个半斤八两的局面,光复军也好,英军也罢,顷刻间都受到了不小的伤亡。第二团团长吴辽是第一次真正见识到这样的局面,一颗炮弹落地,只要附近有敌人,立刻就是一片伤亡。他原本还想看看英国人到底受了多少的损失。可只看了几眼,他的目光就不得不收回来,放回了自己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