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52铁血中华-第6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新他们这一波人都有过从军的经验,对于战争并不陌生。李新的水平忽悠光复军那帮身经百战的军人肯定不行,忽悠一下宫廷里面的奥斯曼土耳其苏丹是绰绰有余。更何况李新所说的的不是胡编乱造,而是相当正经的“工业国”的战争理念。

    苏丹听的认真,而且越来越有劲。奥斯曼固然有很多外敌,但是真正的大敌乃是国内从欧洲部分到亚洲部分的叛乱势力。铁路的建成能够有效消灭这些内部叛乱势力,苏丹对此非常有兴趣。

    然而苏丹有兴趣,最终也没谈成什么像样的结果。而且李新最初也没搞明白奥斯曼帝国的这帮人到底是什么想法。在中国商务部里面混的人当然不可能不会玩敷衍的把戏,商务部若是不懂推脱的技巧,那就别在商务部干了。问题是这位苏丹陛下的无耻还真的出了李新的想象。至少在李新的判断中,奥斯曼帝国看到中国外长很热情的推荐铁路,他们认为可以狠狠的诈一把。既然中国能拿出这么优厚的条件,那没理由不能逼迫中国更让步。

    如果奥斯曼帝国真的承认他们的矿业水平很烂,并没有大规模开采用来还债的能力。李新是准备继续谈合作开矿的事情。但是奥斯曼帝国上到苏丹下到大臣,都是一副“老子的地盘上老子做主”的态度,李新外长也随即做出了选择,“拜拜了!您呦!”

    告诉奥斯曼帝国,李新与意大利方面已经定好了访问时间。李新外长就告辞了苏丹,要往意大利去。这下奥斯曼帝国的上层急了,他们没想到中国外长的行动如此迅捷,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他们再次提出认真讨论关于铁路的事情,李新留下了早就准备好的外交人员。让奥斯曼帝国和专职人员谈判。

    李新一行乘船西进,前往终于统一的意大利王国而去。

    在船终于离开奥斯曼帝国的港口,李新长出口气。终于不用和这帮人渣打交道,李新觉得无比畅快。欧美的恶德商人多得很,但是商人目的就是牟利。就如犹太奸商的名言,“被骗一次,是行骗者的问题,被骗两次就被骗者有问题”。与这帮恶德商人一比,封建主们更可恶万倍。

    恶德商人还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对,封建主们则认为自己的恶行天经地义,甚至还用神的名义来证明他们这么做完全符合道德。李新觉得没有比这更让人恶心的事情了。

第331章 外交推动(七)() 
在李新出发之前,韦泽个人建议李新有机会的话可以去参观一下西斯廷小教堂的壁画。都督以个人名义提出了建议,李新当然好尽量努力一下。教廷对于中国外长的请求还是给了点面子,西斯廷小教堂是教宗的私人经堂,这件事教宗一人就能决定。

    看着米开朗基罗的绝世之作《创世纪》,李新被震撼了。西斯廷小教堂承担了很多重要的工作,例如每次选新教宗都要在这里举行,几百年香火的烟熏火燎让壁画上蒙上了一层很难形容的尘垢,可这层尘垢的遮蔽反倒让天只是李新设下的一个小小的圈套。

    “外长阁下是无神论么?”红衣主教直指问题的核心。

    “不,我不是无神论。”李新答道。没等红衣主教询问李新的信仰,李新继续说道:“我是个唯物主义者。”

    红衣主教对此有了点兴趣,“更说的更详细些么?”

    李新解释道:“耶和华或者耶稣,两个人中的一个或者两个出现在我面前,展现出移山倒海毁天灭地的能力,我立刻就会相信他们真的存在,并且愿意听听他们所说的内容。他们两个根本不出现,那怎么让我相信他们的存在。”

    红衣主教听完这傲慢的话,只想诅咒李新死后下地狱,不过他还是忍住了。李新前面已经讲过,威胁别人在中国是违法的行为。红衣主教是不会让李新小小的圈套给骗住。主教大人认真的说道:“教廷是存在的。”

    主教态度认真,李新也认真的答道:“我当然承认教廷是存在的。我还知道教廷下令禁止过《天体运行论》,烧死过布鲁诺。也就是说,教廷是为教廷的利益服务的。我对此并无偏见,我认为这做法从教廷的角度来说无可厚非。但是对我们中国来说,我们所需要的是发展生产,推动科学,弘扬真理。教廷在这些方面毫无帮助,甚至只能起到负面作用。出于我们对国家与人民的利益,我们不可能允许教廷的势力进入中国。在这点上我希望教廷能够明白我们的立场。”

    听了这么明确的回答,红衣主教已经完全明白了李新阐述的中国立场。主教大人并没感到被冒犯,对他这样久经世事的人来说,以利益来评价行动是最容易被理解被接受的方法。决定世界的是力量,教廷在中国毫无力量,没有广大信众,没有可靠的内部代言人,教廷根本没有和中国谈条件的基础。

    双方又聊了一阵,红衣主教就礼貌的送李新出去。

    李新也挺欣赏红衣主教的外交能力,吃宗教饭的这帮人还真的挺有耐心,而且不会把自己置于不利的处境。即便遭受挑衅,他们也能从容的应对。李新觉得在这方面需要他去认真学习,提高自己的外交水平。

    与教廷接触之后,李新就与意大利政府进行了接触。毕竟是欧洲国家,意大利王国的宫廷水平就比奥斯曼帝国强一点。也就仅仅强了一点而已。

    李新见了不少人,大部分人与中国外长接触的目的仅仅是想去中国淘金而已。中国与俄国的那单大生意震动了整个欧洲,也让欧洲重新兴起了对中国富裕的憧憬。

    “阁下,中国真的是遍地金矿么?”一位漂亮的部长兼伯爵夫人在酒会上认真的问李新。在旁边的是一群差不多同样身份的高官家的夫人与小姐。

    李新端着一杯酒,认真的对伯爵夫人说道:“夫人,我是外交部长,并不负责国内探矿的工作。虽然金矿勘探并非我的专业工作,可根据我的了解,我非常希望您想象中的那个遍地金矿的中国是我们的现实。实际上并非如此,中国一直很缺乏金矿银矿,将近三千年来,中国的主要货币都是国家发行的铜钱。而不是金币或者银币。银币开始在中国大量流通,也是最近一两百年中墨西哥鹰洋大量进入中国的结果。”

    这番话让贵族女性憧憬的淘金梦破灭了,部长夫人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李新,她问道:“部长阁下,那最近提到的黄金船也是假的么?”

    李新微笑着说道:“与俄国的协议是真的,我们的确向俄国支付了100吨黄金的购地款。”

    这话题再次激发了女性们的兴趣,立刻有一位年轻的公爵小姐问道:“那黄金船是什么样的呢?是由中**舰护送么?”

    也有些女性对黄金不是特别感兴趣,她们的问题是:“部长阁下,中国丝绸很多的说法也是假的么?”

    李新并不想回答关于黄金船的问题,他就接过了中国丝绸的话题。“请相信我,中国的丝绸很多,比大家能够想象的更多。”

    “为什么在市面上见到的更多是英国与法国的丝绸?”女士们对李新的话题来了兴趣。

    李新笑道:“这就得问意大利管进出口的部长阁下。如果女士们见到他,请帮我游说一下,不要对中国的产品收那么高的税。”

    好不容易才摆脱了那些意大利上层女性的包围,李新疲惫的坐回到中国人员聚集的位置上。秘书用羡慕的眼神看着李新,他说道:“李部长,法国方面已经给了回应。同意我们访问巴黎。”

    “哦。”李新应了一声。

    秘书接着汇报情况,“不过法国方面说,不是法国外长接待我们,而是外交委员会。外交委员会的人就很多了,我看他们这是要刁难我们一下的意思。”

    李新并没有感到意外,他语气中不经意的就流露出一些嘲讽的味道,“同样是丢失殖民地,俄国人就得到了黄金,法国人就一无所得。不刁难我们一下,法国人这口恶气只怕也出不去。”

    “那李部长的意思是法国人会开一场鸿门宴喽?”秘书也忍不住开起了玩笑。

    “鸿门宴倒是不至于,不过我觉得法国人估计是也想弄点黄金花花。呵呵。”李新冷笑道。

    “难道还要给法国人钱么?”秘书没笑,他认真的问道。

    李新看着秘书紧张的表情,他知道在这次大买卖中外交部到底承受了多大的压力。李新立刻向秘书解释道:“法国人想的美。俄国和我们是近邻,喜欢不喜欢俄国是一回事,可现阶段远没有闹到不死不休的必要。法国人能给我们什么威胁?派船打到我们中国来么?法国人真的这么干,估计德国和英国会高兴死的。”

    秘书听到李新并没有提出给法国人钱的建议,他大大松了口气。“那我们去还是不去?去的话法国人可不会对我们客气。”

    李新认真的说道:“法国人是不是客气是他们的选择,想让我们不爽是很容易的,但是想让我们代表的中国不爽,法国人得先有这个实力才行!”

第332章 外交推动(八)() 


    很多人喜欢用高卢鸡来称呼法国人,从高卢这个古地名来说,这么称呼或许有一定道理。但是从血统上讲,高卢人和法国人不是一码事。法国人的亲兄弟是德意志,罗马时代的高卢人与后来进入法国的法兰克人并没有直系亲属关系。

    李新外长并没有经历中国把法国人称为高卢人的经历,他是把这些知识当作出访法国的功课之一记在心里面而已。

    与奥斯曼帝国一样,意大利也是权贵当道,贵族阶层掌握了绝大的权力。与奥斯曼不同的是,意大利好歹有那么一点工业。想让工业体系能够营运起来,封建制度就得做出让步。工业体系营运的越好,画地为牢的封建制度就越虚弱。李新外长比较关注是问题在于意大利并不需要中国的工业品。英国、法国、德国的工业品随时可以满足意大利的需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