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52铁血中华-第6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曼帝国的胆量。这对于俄军是极为不利的。

    想到这里,奥斯曼?努里帕夏叹道:“看样子我们还要继续坚守下去了。李帕夏,你觉得我们要坚守到什么时候?”

    “最晚到明年二月,我们就要在完全断粮之前突围。”李维仁苦笑道。

    听着如此睿智的发言,奥斯曼?努里帕夏也苦笑起来。

    这时候正好到了开饭时间,和普通士兵一样的午饭端了上来。这是牛羊肉为主的食物,为了补充维生素,那种混合了食盐的生苹果糊作为佐料也一人一份。托了苏丹港的气候,牛羊肉风干的很彻底。香料食盐混合在牛油羊油里面,在牛羊肉外面厚厚的涂了几层。味道香,口味太重。份量即便不大,却很满足感。

    因为谈及了粮食问题,原本觉得这标准口粮份量不足的奥斯曼?努里帕夏觉得这份量又显得过大。

    李维仁所料没错,解决了与中国的边界问题之后,俄国坚决反对奥斯曼帝国提出的和谈要求。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却没有任何收益,俄国上层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他们转而在高加索地区加大兵力投入,希望能够彻底吃下亚美尼亚人的聚集区。

    而此时的英国暂时对俄国的行动不置可否,既然奥斯曼帝国撑住了,那就让奥斯曼帝国与俄国互相消耗他们的力量好了。英国人开始向中国施压。

    印度是英国最重要的地盘,出于对安全的考量,英国不接受列强进入能够威胁到印度的中亚地区。而中亚现在被瓜分了,共犯是中国与俄国。不管中俄两国之间有什么样的矛盾与斗争,中俄两国都会坚持瓜分中亚的既成事实。

    而且中国在北美地区猛烈扩张,到处修堡垒,建设交通线。此时已经与加拿大当地的英国人正面对上了。这件事还没解决,中国又逼到了印度附近,英国认为无论如何都要和中国进行一次认真交流。就在1878年8月,大英帝国皇家海军印度舰队在斯里兰卡附近海域见到了一支中国舰队,这支舰队由两艘近万吨的军舰与两艘令英国人印象深刻的巡洋舰组成。

    英国海军部一面调动地中海舰队进入印度洋,一面下令,“再遇见中国海军接近印度海域,立刻开战!”英国海军已经对本**舰进行了相当程度的改造,如果再战,未必没有获胜的机会。

第354章 欲静而不止(十九)() 
>;,!

    在民朝的军舰命名规定中,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尽量以县的名字来命名。战列舰最少是以府的名字命名。至于各省的名字,韦泽私下是准备用于未来的航母命名上。

    最新的两艘军舰到底归于战列舰还是归于巡洋舰,海军部有不同意见。中国有重名声的习惯,如果两艘排水量88oo的军舰能称为战列舰,就弥补了战列舰的空白。韦泽最初也有些动摇,不过仔细一想,这是准备骗谁呢?重型巡洋舰就老老实实的叫重型巡洋舰。要是起个名字就能改变事实,韦泽一点都不会在乎把那些四千多吨的巡洋舰叫做战列舰的。

    为了这件事,韦泽还把那群提议的同志叫来认真教育了一番。结果韦泽不高兴,这帮同事也不爽快。韦泽只是在心里面给他们记了一笔,在会议记录上做了些标记,从此他再也不谈这件事了。

    一个国家的扩张之后需要的是消化成果,紧张的准备与英国人的战争,目的是战争之后开始的和平。等消化战利品的和平时期来临,也就有了充分时间和条件根据那时候的表现进行人事任免。

    在现在这个风起云涌的阶段,韦泽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嘴管好。无意义的牢骚与不满于事无补,只会导致毫无意义的冲突。而且人也是会变的,韦泽也期待同志们能够成长起来。就如中国的船舶制造业在不断成长一样,人应该也会有变化才对。

    对于这两艘大连造船厂建造的重型巡洋舰,韦泽从来不敢说出自己的真正评价。他真正想法是“这才叫船”。

    经过电厂两年实际运行,35oo马力蒸汽轮机已经经受了考验,后续升级可以慢慢来,船用型已经能有效工作。与那种所有部件都需要仔细考虑的三涨式蒸汽机不同,汽轮机的轮片顶多有受热后稍微膨胀的问题,结构简单很多。

    7ooo吨水压机生产的蒸汽管道零件也锅炉输气管直径大大增加,四千多吨的巡洋舰曾经用了八个锅炉,现在减成了四个,这一家伙就节省了几百吨的载重。重型巡洋舰三台动机用了六个锅炉,能够很轻松的跑到18节。

    渗碳装甲让装甲物理厚度变薄,节省了不少吨位。还有其他大量的技术应用,都让重型巡洋舰变得更加。韦泽最在意的就是适航性。大吨位就能实现高干舷,高干舷就有良好的适航性。海军对适航性理解不深,知道年初巡洋舰在印度洋航行,遇到了大浪。十几米的大浪兜头打下,几十吨的海水兜头砸在巡洋舰前甲板上。此时巡洋舰因为颠簸,船头下降之后正好向上抬起。两厢较劲,船体材料强度不足,船登时断裂。幸好海军经常要进行针对这个问题损管的训练,大家手忙脚乱,却也不至于束手无策。最后军舰还是勉强开回了港口。

    高干舷在这方面就好得多,即便是十几米的大浪兜头打下,实际上能够泼上甲板的只有几米。甲板的穹甲结构,以及前部的加强筋,船头被打掉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两艘重型巡洋舰分别是绥远号与宁远号,两艘经过改装的巡洋舰当阳号与郓城号正在印度洋编队航行。中英之间几年后的战争不太可能在太平洋打,更没可能在地中海打,印度洋是最适合的战场。中国虽然没有进入印度的打算,却也没有放过斯里兰卡的打算。舰队有必要先熟悉一下斯里兰卡附近的情况。

    8月12日,当四艘英国铁甲舰直奔中国舰队过来的时候,中国舰队从上到下都觉得英国人这是要过来玩命的。对于军人来说,这种判断都是很直觉的东西。例如英**舰那锅炉大开时烟囱中冒出的滚滚浓烟,例如英国人舰炮炮口的方向,还有英国海军甲板上的人员。这些单个细节或许无法证明什么,就如同高手对决一样,对方很可能是慢悠悠的走过来。但是那些细节都会让高手感觉对方有威胁。英**舰上的细节都指向了一个方向,“方便作战”。

    中国舰队指挥官是第五舰队司令丁汝昌,北海舰队已经变了第六舰队,经验丰富的北海舰队人员也被分配到了其他舰队中去。丁汝昌就到了第五舰队当司令,据比较可靠的传言,未来的第五舰队将驻扎印度洋,所以丁汝昌就亲自带队到印度洋来积累经验。出航之前也考虑过与英国舰队生冲突的可能性,军委的意见是“随机应变”。

    于是舰队一面做战斗准备,一面开了个会议。此时若是要跑也来得及,可丁汝昌一点都不想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把英**舰击沉了,英国人会怎么办?”

    “他们估计会派舰队来找回场子吧?”政委答道。

    “他们有能够找回场子的军舰么?”丁汝昌继续问。

    这个问题的确是人深省,如果英国皇家海军根本无法战胜中国海军,除了绝望的反击之外,英国皇家海军只怕不会来主动送死。现在英**舰敢冲过来挑战中国海军,就是因为之前的海战中,中国海军没有击沉任何一艘英**舰。所以冲过来的是英国的标准铁甲舰,远远压阵的是英国的薄皮铁甲舰,至于非装甲舰,连个影儿都看不见。这足以说明英国海军有敏锐的观察,正经的思考,认真的学习。

    最终的讨论结果很快就出来了,根据军委“随机应变”的指示,舰队与英国海军开战。

    英国有遇敌必战的传统,中国海军也没有临阵脱逃的风骨。双方的做出了决定之后,海战很快就开始了。

    四艘英**舰都是改造之后的军舰,它们没有采取中线布局,而是采取了六边形布局。正面对敌的时候可以使用三门主炮,船舷对敌的时候可以采用四门主炮。

    中国海军还是中线布局的传统,两艘重型巡洋舰上装备了五门双联25o炮,八门双联12o炮。两艘巡洋舰上装备了四门15o炮。单纯从火力上看,中国舰队整体火力不落下风。

    炮战在2ooo米距离上开始,一开炮,中国海军就现英国人用上了靠谱的爆裂弹引信。因为炮弹重重砸在海面上之后居然爆炸了。这是中国电引信曾经独步世界的技术,海军也考虑过砸进英**舰后没有爆炸的炮弹会被英国人仿造,现在看这种担忧无疑变成了现实。而且英国炮弹更稳定的飞行轨迹,足以证明他们的火炮技术也从抄袭中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展。

    虽然中国海军自己也经常说,不要把胜利建立在指望敌人停滞不前上。可看到英国佬如此快的进步,中国海军官兵们心里面也很不爽。

    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心情更加不爽,此次作战的四艘铁甲舰都参加过上次的海战,指挥官对中国海军的炮击印象深刻。军舰改造之后又装备了新式火炮,英国海军感觉自己已经拥有了上次中国海军的炮击实力。从海战经验与炮击经验上来讲,英国海军无疑远胜中国海军。有了学习目标之后,英国海军进展迅也是种必然。

    可这次双方一交手,英国海军就感觉中**舰换上了更生猛的火炮。如果双方同时开火,中**舰射的炮弹都已经爆炸了,英**舰上射的炮弹还没有能飞到目的地。这说明中国海军采取了威力更大的she药。这个事实通过炮口中喷出的火光与烟雾也能分辨出来。

    此时双方的舰队也只能在确定的技术条件下开始战斗,英国皇家海军努力把双方的军舰距离确定在2ooo米以外,不希望上次被中国炮火洗甲板的旧事重演。

    然后英国海军现这次中国海军也没有努力靠近,以挥他们射奇快的优势。这次中**舰炮口以夸张的高射角开始射击,炮弹划着弧线飞过2ooo多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