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52铁血中华-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杨秀清听完这话之后,神色恢复了正常。毕竟韦泽是明确表示只效忠杨秀清的将领,虽然这次攻打金陵差点坏了杨秀清的安排。好在韦泽知错能改,杨秀清也不是个小肚鸡肠之辈,他笑道:“韦兄弟,你就是小孩子气!按你方才所说,你以为这丞相是我随便说几句,就谁都能当了么?”

    “属下不敢再求官职,只要东王不生属下的气,让属下继续给东王效力,属下就觉得放心了。”韦泽认认真真的说道。

    杨秀清思忖一阵之后,见韦泽也是真的明白了道理,又觉得不能这么轻易放弃安庆。他说道:“韦兄弟,你这一路奔波,从武昌一路打到南京,却是辛苦你了。”

    “愿为东王效力!”韦泽斩钉截铁的答道。

    杨秀清想了片刻,又盯着地图看了好一阵,终于才下定了决心,“韦兄弟,让你守安庆,你就把安庆给我好好守好,可别再弄出什么别的事端来。你若是再跟打南京一样给我胡来,我定不饶你!”

    “遵命!”韦泽低头答道。

    接了命令,韦泽如释重负的送杨秀清上了船队。看着杨秀清乘坐的大船顺流而下,韦泽只觉得此时的心情感觉如同被放飞了的鸟儿一样清爽。好不容易把自己犯下的错误给了解,还得到了自由发展的机会,韦泽真心赶到高兴。

    无论是在洪秀全这等混蛋手下混,或者是在杨秀清这等雄主手下混,都不好混。经过了这一年多来的时间,韦泽知道了自己的性子,无论再苦,他实在是没办法心甘情愿的屈居在过去时代的人之下。既然如此,那就不如想方设法的在外面单干。

    回到部队,韦泽向部队传达了固守安庆的消息。这下军官们可就折腾起来,不少兄弟原本就对为何要突然离开金陵城颇为不理解。胡成和问道:“丞相,难道是有人要赶我们走么?”

    这个问题引发了不少兄弟的共鸣,大伙目光灼灼的盯着韦泽,等他说道。而柯贡禹干脆嚷嚷起来,“咱们千辛万苦打下金陵,谁敢撵我们走,想独占了这大功,我绝对不答应。”

    兄弟们都是第一次到金陵这等无比繁华的大城市中来,还没能在这里享受一阵子就要走,看来大伙的抵触情绪很大。

    听了这些话,韦泽心中一阵后怕。他的部下们已经打到了南京城下,尚且对不能打下南京立大功都如此在乎。若是韦泽真的打下南京,其他部队的将领会怎么看?东王杨秀清会怎么看?集众人之怨望,那真的是千夫所指无疾而终。

    可有些事情偏偏是不能说清楚的,韦泽若是告诉兄弟们,我打南京打错了。只怕这帮兄弟不仅不会理解,还会觉得是别的人嫉妒,千方百计的阻止。

    韦泽笑道:“这南京的确是个花花之地,好玩的地方多了去了。兄弟们跟了我这么久,知道我的性子。若是有兄弟想去打南京,我可以安排,让他跟着队伍一起去。可有人愿意去?”

    这话一出,原本吵吵着要留在南京的兄弟们都不吭了。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伙抱怨归抱怨,真的让他们脱离队伍,他们也是决计不肯。

    韦泽当然知道这些人的想法,他说道:“若是没人愿意离开咱们的队伍,那就别说没用的话。安庆是安徽的省会,也是个大城。这里以后就是咱们说了算,好好想想怎么在安庆扎下根吧!”

第7章 根据地政策(一)() 
3月10日,北京,养心殿。

    “又是束发粤匪!”咸丰看着南京失守的奏章,气的都有些发抖了。

    两天前,南京失陷的消息传到北京,咸丰皇帝和群臣只能相视而泣。经过一年多对太平天国围剿,太平天国越战越强,满清连南京这重镇都丢失了。诸将接连败在太平天国手中,不少提督、总兵甚至命丧太平军手中,脑袋被太平军砍下彰显威风。现在这支如狼似虎的军队据有南京,对满清的威胁越来越大。

    在这支太平军中,令咸丰印象尤为深刻的莫过于那支束发粤匪。年轻的咸丰还有些印象,大概也是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有关束发粤匪的消息第一次摆在了他的御案上。在那个时候,束发粤匪们吸引这位皇帝注意力的,莫过于他们的发型。

    从那之后,有关束发粤匪的消息越来越多。在诸多奏章中,这支粤匪的精锐攻必克,战必胜。清军根本无法与之相抗。太平军从长沙撤走的时候,有人弹劾提督和春收了断后的束发粤匪贿赂,所以坐视粤匪离开,不肯纵兵追赶。和春自辩的奏章上掷地有声振聋发聩的写到:“寇不畏官军,安肯贿之?”

    三个月前太平军离开长沙的时候,咸丰就看出了太平军攻打金陵的必然性。下令开始防御,没等满清朝廷完成对金陵的防御的军事调动,束发粤匪就为先锋,从武昌一路打到了金陵。为了推脱责任,各级官员的奏章更是把束发粤匪形容的如同神兵天将一般。

    现在,束发粤匪不仅占据了安徽的省城安庆,并且在安庆各城门外悬挂了条幅,上面写着“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作为满清皇帝,咸丰比谁都清楚这话里头的意思。鞑虏指的自然是旗人,中华自然是指粤匪了。除了咸丰的高祖父雍正敢直面这个问题,并且自信的宣称“我就是中国皇帝”之外,这两句话其实是历代满清皇帝们心中的梦魇。当一群留着汉人发型的汉人以中华自居,没有满清皇帝会不感到害怕。

    太平天国定都金陵,改金陵城为天京城,宣布建立小天国。经过一年多的战斗,清军伤亡惨重,湖南、湖北、江苏等地的军队经过频繁调动,江淮之间的大片地区已经是无兵可用。金陵与安庆之间互为支援,对满清至关重要的两湖以及江浙都在他们攻击范围之内。而且太平军还有挥军北上,直逼北京的可能。看着地图,咸丰皇帝觉得一阵阵的头痛。

    咸丰已经命令清军在金陵南北各建一座大营,围困住在金陵的太平军。可这样就让咸丰最头痛的束发粤匪们得到了相当宽松的行动空间。根据最新的战报,他们已经攻下桐城,大有兵锋直指庐州的迹象。难道粤匪的真正目的是北伐么?咸丰越想越是心惊。

    在咸丰在养心殿上考虑着太平军北上可能性的同时,韦泽也坐在安庆城内的安徽巡抚衙门的书房里头,考虑着未来的战略局面。

    太平军不剃发,所以也不太刮胡子。韦泽倒是偶尔用剪子剪剪上嘴唇上的胡子,却懒得管下巴上的胡子,韦泽不是什么美髯公,下巴上有一把快两寸长的山羊胡。此时他一面考虑着战略,一面慢悠悠的用手捻着自己的山羊胡。

    天马行空般的想象未来战略是很容易的事情,对于韦泽来说更容易。21世纪中国的强大国力就是一副很好像想的蓝图。做到的话,对韦泽就足够了。不过想把蓝图有步骤有条理的完成,这就是另外一码事了。

    购买了一批英国产的燧发枪之后,韦泽经过测试,发现英国佬的制式火枪就是质量比满清的强很多。特别是使用颗粒火药的纸壳子弹之后,如果能够提高颗粒火药的有效燃烧率,火枪的射程以及威力都大大提高。

    为了加快军功行业的进度,韦泽只能土法上马了不少东西。这年头满清的硫磺主要是进口,出口方是琉球以及日本。韦泽手头的物资当然是不够这么消耗的。造螺旋桨需要金属冶炼的知识,韦泽知道中国的铁矿品位比较低。不是含硫多就是含磷多,硫铁矿比例非常大。

    使用硫铁矿制作硫酸,韦泽那点知识也能硬扛着先上。虽然效率低点,质量差点,可好歹也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办法。这些知识还是从介绍八路军如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文章上得到的。将硫铁矿碾碎,然后在一个倒扣的瓦缸里面加热,让水吸收分解出来的二氧化硫,制成亚硫酸。再一步步的慢慢氧化,制成亚硫酸与硫酸的混合液体。用这些混合液体与硝石一起加热,得到硝酸。

    分离出来的硝酸与朱砂,也就是氧化汞反应得到硝酸汞。硝酸汞与纯酒精混合,得到的固体就是雷酸汞。

    把燧发枪的火池与枪膛之间的孔扩大一点,在铜火帽里面装上一些雷酸汞,把铜火帽塞进这个扩大的孔中,扳机直接击打铜火帽,引爆铜火帽里头的微量雷酸汞。雷酸汞爆炸喷发出的高温火焰猛烈射入撕开的子弹纸壳中,顷刻就能让颗粒火药大量引燃。

    但是,韦泽见过在外国俗称“愚人金”的硫铁矿标本,黄橙橙的铁矿看上去挺好看,但是韦泽不是探矿专业出身,并不知道怎么找到这种硫铁矿。好在在汉口的时候,韦泽拼命收集了不少硫磺。直接用硫磺制作硫酸倒是更加容易些,哪怕是后续如何弄来硫磺还不确定,眼下得先顶着。

    韦泽经过多次实验,成功制成了一部分雷酸汞。可又牵扯了一个问题,这需要一批有化学知识的家伙来干这个重要工作。

    而韦泽在培养技术人员而不是技工方面,进展极为缓慢。韦泽终于理解了工业国到底有多伟大。他在十岁之前,父母就带着他做很多科学小实验,大量的高纯度化学用品,各种便宜的实验器材。这一切都让韦泽很容易就接受了化学理念。

    在韦泽的部队中,一切都得从零开始。哪怕是那些经过挑选,对自然科学比较容易接受的战士,让他们理解元素,让他们理解包括人类的身体在内的一切,都是由无比细微的元素组成的,真的比登天都难。大家不是学不会,而是不承认这是事实。

    原子、分子,根本是肉眼看不到的。对于韦泽来说,书上这么讲,父母这么讲,周围所有人也都这么认为,他也就相信了。但是韦泽的手下可没有这个环境,如何让他们有这个概念,需要大量化学实验对他们进行教育。

    化学实验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玻璃器皿,安庆有懂得烧砖,烧瓷器的家伙,却没有懂得烧制现代玻璃器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