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争宣传,牧师们普遍倾向于走圣战的套路。闪米特三邪教其实都差不多,最好的就是整出世界末日这口。越是绝对的结局就越能煽动起绝对的情绪,而在战斗的鼓动中,激昂到失去理性的情绪冲动远胜冷静细密的理性思考。
听到了故乡,听到了熟悉的有关上帝,那些大头兵们也的确觉得对战斗的接受程度高了许多。他们要么摸着携带的十字架,或者在胸口划了十字,然后拎起步枪,在军官的驱使下直奔高地而去。
西弗吉尼亚州的联邦6军有两千多人,指挥官并没有冒失的把所有兵力都投入到攻克高地的军事行动里面来,过一半的兵力都在勉强维持此时的战线,大约三成多些,也就是六百多人与中**队争夺着高地。
“基督的信仰会化为铠甲……”牧师们对着那帮猛扑向战线的联邦6军念叨着千余年前的老前辈就念叨过的祷告词。
“哈利路亚!哈利路亚!”也有些声线优美的牧师对那些拿着武器的联邦军人念动更有鼓动情绪作用的标志性词汇。如果不是此时凑不起唱诗班,想来牧师们大概会演唱宗教场合中保留经典曲目,来自《弥赛亚》中的“哈利路亚”。
美国联邦6军这里想尽办法提高战斗力,光复军这边就没有没那么多花样。美国佬兵力有优势,地形上也有优势。他们面对的是缓坡,光复军则是一个急坡。要不是有航空地图,单从地面上走过去的话,步兵指挥官很难生出要走难以行走的道路去夺取高地的念头。可现在光复军也是骑虎难下除了与敌人争胜之外也没任何办法。一旦美国佬夺取了这两座高地,他们就能构架一个防御阵地。对敌人有利的必然对我方不利,此时除了争胜之外别无他途。
中国人打仗靠理智更多,所以中国步兵们闭着嘴,跟在基层军官身后行动。排长、班长们如何攀爬过那些难以攀爬的地方,战士们也有样学样的攀爬。敌人子弹攒射的间隙,排长和班长们从隐身之处跃出,以最快的度闪到前进的下一个隐身之处。战士们也会学着军官们对敌人射击节奏的频率把握,也在差不多的时间里,在排长或者班长的命令下把自己的身型在最短时间里面暴露在敌人的枪口下。
双方的步兵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马晓明虽然没看到美国佬的步兵,却能看到光复军的步兵正在接近高地的关键制高点上。后续部队也以最大的力量扛着重机枪向高地运动,只要前面的战士控制了要害,扛着重机枪的战士们就能安全的向高地移动。所以在最后的决定性局面出现之前,这帮机枪手们只能在相对安全的位置上等待。之所以不能继续前进的理由很现实,假如是敌人率先占领了高地,这些重机枪就要对敌人进行猛烈扫射,帮助部队动夺取高地的战斗。
马晓明已经很久没见过这样经典的步兵高地夺取战了,事实上马晓明这一生见过的夺取高地的战斗中最高的比例是演习。在横扫美国西海岸的战斗中,部队大部分都是巷战或者针对农村的房屋实施的战斗。
所以马晓明师长一言不的看着战斗,这位韦建军营长之前是政工干部,马晓明对此很清楚。政工干部在光复军中绝非无能的代名词,不过政工干部没有亲自带领部队冲锋陷阵也是有年头的事情了。
终于有光复军的战士身体一颤,然后向后倒去。在战场上厮杀过的军人在上百米外自然看不太清那些战士是哪里受伤,不过是中弹倒地或者不小心自己滑倒的,却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看来敌人与光复军之间在各占了高地的一部分,正在山地上进行对射呢!
有过了不到十分钟,电话铃响了。营参谋接起电话说了两句,然后就把电话交给韦建军,“营长,山上的五连打来的电话。”
“我是韦建军。”韦建军的声音听起来极为冷漠,这是他面无表情,采用尽可能不牵动脸颊伤口音的方式导致的效果。
听了几句之后,韦建军还是用这种级冷漠的语气问道:“敌人数量是你们的两三倍?他们的主力都上了高地么?”
马晓明静静的听着,他甚至从容的掏出根烟点燃。如此冷淡的声音不仅没让马晓明对韦建军失望,反倒让马晓明对韦建军的信心大增。马晓明抬起头,从光复军的角度来看,通向那个高地的道路非常崎岖,电话员拉着电线跑到高地上建立起通讯线路,真的是不容。
“敌人的大部队也在开始进攻?”韦建军的语气听起来仿佛是指责晚餐里的肉不够多一样冷淡,“你们顶住。增援部队马上就出。”
放下电话,韦建军对参谋说道:“让三连跟我走!”
说完,韦建军从指挥部的枪架上抄起了步枪,转头对马晓明说道:“师长,我上一下前线。”
“……小心!”马晓明也只能说这么一句话。
韦建军身影很快就混进了进攻的部队,而这支部队并没有沿着前面的部队开辟的路线直奔高地,而是沿着更远的方向绕了过去。马晓明的眼睛微微眯缝了片刻,这个韦建军实在是很有意思么。先是采取抢占高地的军事行动,把敌人的主力吸引的向高地移动。在敌人的大主力与光复军实施争夺的时候,韦建军带着部队从侧后方包抄。这么一个战术很普通,但是能把很普通的战术用在适合的局面下就是指挥官能力的展现。
第329章 撤退(六)()
“嚓!嚓!”工兵铲把泥土掘开。 ≦<≤。≦ok)谷地的山峡。到达哈得逊河上游的奥尔班尼(1bny)。1817年国家立法机关通过建一条584公里(363哩)长,12公尺(4o呎)宽和1。2公尺(4呎)深的运河。为了通过特洛伊西面标高上升152公尺(5oo呎)的高地,需要建造82道船闸。经过艰苦的施工,终于在1825年1o月25日通航。运河对上中西部展的影响不次於它对纽约市展的影响。许多开拓者经运河蜂拥到西部,进入密西根、俄亥俄、印第安纳的伊利诺,从那些地方通过运河运回农产品到纽约上市,回程则满载工业品和物资去西部。从水牛城到纽约,6上运输的运费曾达每吨1oo美元,由运河运输只要1o美元。
最重要的是纽约城从此成了通往美国中西部的枢纽,所有欧洲商品想前往美国中西部必须得经过纽约,变成了商品枢纽的纽约城也以空前的度繁荣起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过美国都华seng顿,成了美国屈一指的大城市。
这支中国麾下的欧洲人的队伍好不容易才挤上了一条沿着运河向东的船。从1825年开始到1889年已经过去了74年,在这74年中,一直是从美国东部前往西部的人员占据了人口迁移的主要流量。现在局面一朝而转,美国西部逃往美国东部的人口过了从西部前往东部的人口。
沿途之上从东部向西部出的船只也很多,不多那些船只上面要么看不到人,只有各种战争物资在船上堆积如山。
这支中国麾下的欧洲人的队伍好不容易才挤上了一条沿着运河向东的船。从1825年开始到1889年已经过去了74年,在这74年中,一直是从美国东部前往西部的人员占据了人口迁移的主要流量。现在局面一朝而转,美国西部逃往美国东部的人口过了从西部前往东部的人口。沿途之上从东部向西部出的船只也很多,不多那些船只上面要么看不到人,只有各种战争物资在船上堆积如山。这支中国麾下的欧洲人的队伍好不容易才挤上了一条沿着运河向东的船。从1825年开始到1889年已经过去了74年,在这74年中,一直是从美国东部前往西部的人员占据了人口迁移的主要流量。现在局面一朝而转,美国西部逃往美国东部的人口过了从西部前往东部的人口。沿途之上从东部向西部出的船只也很多,不多那些船只上面要么看不到人,只有各种战争物资在船上堆积如山。这支中国麾下的欧洲人的队伍好不容易才挤上了一条沿着运河向东的船。从1825年开始到1889年已经过去了74年,在这74年中,一直是从美国东部前往西部的人员占据了人口迁移的主要流量。现在局面一朝而转,美国西部逃往美国东部的人口过了从西部前往东部的人口。沿途之上从东部向西部出的船只也很多,不多那些船只上面要么看不到人,只有各种战争物资在船上堆积如山。只有各种战争物资在船上堆积如山。
第330章 撤退(七)()
纽约,也许是美国犹太佬最集中的而一些银行的行长,譬如中国特别工作人员抵达的银行行长就是位犹太人。
没有讨论战争,没有讨论胜负,犹太行长讨论的是当下美国股市的资金流向。“欧洲里面的法国投资人还在观望,英国人也在迟疑,而德国与奥地利人则开始抛售美国的股票。你们现在拿这些钱的意义已经很有限。”
“没办法用这些钱兑换贵金属了么?”特别工作对的同志问,“就算是兑换不到黄金,白银也可以。或者英镑、法郎、马克。难道真的没有把这些美元花掉的途径了么?”
千里迢迢赶往纽约,中国方面的目的就是要看看能否最大程度打击美国佬,现阶段削弱美国的硬通货可是一个好办法。犹太行长脑袋摇的跟拨浪鼓般,“联邦政府已经下令开始全面控制,黄金自然不用讲,白银也没有。只要觉得美国方面顶不住的投资人已经跑去欧洲了。”
双方交流了一阵,特别工作人员尽可能搜集了最近的局面展,然后才离开了银行。队伍工作的时候是分散开来,这帮人在纽约一处宅子重新聚集,黑板一挂,好些消息就在上面开始总结。
“英国人已经开始出售一部分股票……”
“欧洲各国没有继续买进美国的股票……”
“很多银行银根遇到重大问题……”
“所有和西海岸有关的股票统统成了废纸……”
“铁路债券暴跌……”
“军火企业债券暴涨……”
……这些消息一开始胡乱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