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祁睿自己当然没有退役的打算,然而他却感觉到此时并不反对退役的念头。这不是某种理性的考虑结果,而是主导他当下想法的感性层面中满溢着这样的情绪。
“我现在只想回家,看看父母。”
“我想回家和老婆生个孩子。”
“我们安徽人多地少,气候也不如北美,我倒是想留在北美。不过我准备把家里人接到这里来,既然咱也立下了功劳,家里人在这边的农场上班,想来也不会受欺负。”
“我只想歇歇……”
“我想回去拿了军队助学金,上学去。”
“我想考军校……”
祁睿一路上在部队里面巡视,防止部队太过于涣散固然是祁睿巡视的目的,与这些年龄相差比较有限的普通士兵们一起聊天交谈,祁睿却现这些士兵的态度对他而言有种莫名的安抚。经历了激烈的战斗之后,祁睿觉得自己内心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想起楚雪来,祁睿第一次生出一种强烈的占有欲,他只想带着部队杀回南京,把楚雪强行变成自己的人。虽然知道自己仅仅是想象,然而这种冲动感太多次,也让祁睿油然生出对自己的不满来。
听了战士们平凡的心声,祁睿自然而然的感觉到了心平气和。这些普通的念头对于祁睿来说并不陌生,即便自己的老爹是韦泽,即便自己的母亲素来逼迫的很紧。但是祁睿觉得此时能看望他们的话也挺好。现在的祁睿相信自己能够自如的应付面对父母时候的局面。至于安家么,祁睿并非没有幻想过和楚雪过上“你织布来我耕田,夫妻双双把家还”的田园牧歌生活。与战士们的期待一比,祁睿突然现自己其实比战士们更加不切实际呢。
24军把全部摩托化装备以及重装备都交给前来接收装备的友军,全体部队只携带轻武器离开麦迪逊。一路又是乘坐火车又是坐船,花了四五天的时间终于抵达了出点,苏必利尔湖北岸的城市。看到几个月前的出点,部队都忍不住欢呼起来。
没有口号,没有言,只有欢呼。祁睿能理解这些战友的感受,当他从船舷跳上码头的那一刻,祁睿心中冒出两个字“回家”!几年前,祁睿无论如何都不会认为那时候已经划归民朝所有的苏必利尔湖的北岸地区是中国的领土,更没有认为这里是家园。对那时候的祁睿中尉来讲,苏必利尔湖以北就是个片彻头彻尾的荒郊野岭。然而离开美国的时候,祁睿就觉得这片蛮荒之地变成了亲爱的故乡。即便觉得很滑稽,祁睿依旧感受到自己此时诚恳的心情。
苏必利尔湖以北也没什么像样的居住点,部队又上了火车,用了一个多礼拜的时间才从前线回到新乡。这些疲惫的战士,特别是前途光明的祁睿大校回到新乡,让在新乡的北美战区政委沈心非常高兴。至少在未来的几个月里面,他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这次撤退也揭开了大退役的开始,总数过2oo万的光复军将开始编入预备役,在未来的三年中,光复军现役与预备役的总数将达到空前的5oo万之多。日本方面已经明确表示愿意提供1oo万的仆从军,高丽政府拿到了中国给的钱之后,也爽快的表示愿意提供2o万仆从部队。总数过6oo万的军队,而且是能够有效指挥的6oo万军队,民朝无疑创造了历史。这是中国历史上已知的规模最大的军队。
这支规模最大的军队名义上的指挥官沈心难免不会胡思乱想,他当然不会妄想搞出什么夺取这支军队最早指挥权的把戏。甚至不用讲那些无线电报与有线电报的存在,仅仅是光复军的以党领军制度,沈心就没机会夺取这支军队的指挥权。北美战区的党委成员们是要靠吞并北美的大功来建立他们个人的丰功伟业,放着这样即将到手的好处不管不顾,反倒是冒着杀头的风向去对抗大家真心敬佩而且从未失败过的韦泽都督?这些党委成员对于提出造反建议的人,大概会第一时间就去报案吧。
沈心想象的是自己未来在历史上的声望,历史会记载那些在第一线活跃的军人。例如几天内就要晋升少将的24军参谋长祁睿,这位年轻人一路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包围芝加哥的第一晚,芝加哥被大火焚毁。那些火龙卷的照片沈心也看到了,宏大的气魄甚至有种宗教级别的味道。
但是作为最高指挥官的沈心一支在幕后指挥,后世又会怎么描述沈心呢?沈心对此又是好奇,又是期待。
与这些浪漫主义情绪爆的部下和子女不同,韦泽都督还是用一副唯物主义者特有的冷静与恩叔聊着天。两人都很喜欢这种交谈,从对方那里获得智慧固然很有价值,感受对方所有用的那种唯物主义的思维模式跟让两人感觉到一种满足。对这样的两个家伙而言,知识与见识都已经不是他们所缺乏的,这两个人人生中缺乏的就是对非常高品质的思维模式的感受。
“阁下不过是把部队撤下来,然后要对美国动更强有力的进攻。您觉得这就算是撤退了么?”恩叔问韦泽。
韦泽看来有些注意力不集中,与恩叔说话带来的轻松感往往能促进他有些思维的活跃,至少能得到真正的放松。所以他倒是给了回答:“对现在来说,撤退就是撤退。以后进攻开始,自然按进攻来算。很多年前我年轻的时候倒是有过坏事就是好事的借口。现在我是不会再说着等话。”
恩叔当年明白不同的两码事不能用诡辩的办法来混淆,他只是想试探一下韦泽是不是有些糊涂。见韦泽没糊涂,恩叔就问了个他很在意的问题,“我本以为美国人会掀起人民战争,但是中美战争的结果让我很意外。不知道阁下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恩格斯先生,如果你让我去这么打欧洲,我肯定是不会去打的。欧洲人民在那片土地上有千年历史,我打进去之后自然要遇到人民战争。如果让我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打进美国东海岸,我也是不会干的。杀进去的话,就会遇到人民战争。可是在北美的西部,美国人只比我们遭到了几十年甚至是十几年。他们依托的是据点,只要消灭美国的据点以及距离据点很接近的零星农场与牧场,那些地区就基本没剩啥美国人。不是说美国人在那些地区搞不起人民战争,而是美国在那些地区顶多是移民,而不是人民。”
恩叔之前对此也有些想法,经韦泽这么一说,他也没有反对。思忖片刻,恩叔问韦泽,“那么阁下认为移民和人民的区别在哪里?”
“移民,他们的目的是拥有更好的土地,更方便的交通,以及更好的生活。而人民,不管那块土地多么贫瘠,交通多么艰苦,他们认为自己属于这片土地。所以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下去。”见识过中国人民对土地的感情,也掀起过中国的移民大潮,韦泽说起这两者分别的时候并没有丝毫迟疑。
恩叔听完这样的评论后沉默不语,并没有提出新的问题。
第344章 逐利者(一)()
佛罗伦萨的八月气温直奔接近4o度的高温而去,即便是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的意大利也算是很热的地方。
就在正午的骄阳把城市地面晒的一片滚烫的时间中,女侯爵格蕾丝乘坐着汽车抵达了位于阿尔诺河附近廊桥的金店街。从汽车里面出来,外面的热度反倒比汽车里面少些。她右手打起刺绣的遮阳伞,左手用女性特有的节奏轻轻掩了掩小腹,然后迈步走向那排纯手工的金店店铺。
店里面温度更低,对于这些有年头的老店来说,他们非常懂得在这样的酷热天气里面改怎么招待客户。看着一位身材高挑的女性迈步走入店里,没等看清女士的脸庞,店里面就知道来了贵客。
那是顶级的中国产暗纹丝绸衣料,纺织时候在不同位置上使用不同粗细的生丝,染上完全相同的颜色后会出现非常细致精美的暗纹效果。意大利的纺织业曾经尝试过模仿,大英帝国的纺织业曾经尝试过模仿,法国的纺织业也曾经尝试过模仿。而这些国家的高档纺织业最终放弃了这种努力,与中国同类商品的竞争中,他们现利润低到无法忍耐的程度。
虽然中国商品的价格真的可以说是良心价,然而这种技术生产出来的暗纹丝绸衣料的价格也是普通上等丝绸的近十倍,绝非普通的有钱人能穿的起。除了衣料之外,进门的这位贵族夫人的服装是顶级裁缝静心缝制的,见识过太多贵族的金店服务生一眼就看的出来。
这位贵族夫人并没有废话,她直接就谈起了这家店最擅长的饰。接待人员看得出,这位贵族夫人并不是在打造传家的饰,而是要打造一切平常时间来用的。即便如此,夫人把用来镶嵌在饰上的小颗钻石拿出来的时候,接待人员还是微微屏息凝神。这些钻石的品质与切割的技术高到必须凝视才可的程度。
确定了所要做的饰后,女侯爵格蕾丝走出了店面。她乘上汽车,让司机回家。所谓灯下不看色,格蕾丝中午来这里看饰也是不得已。王明山的活性很好,格蕾丝如愿以偿的怀孕了。确定了这个好消息的时候王明山还在非洲干公务,女侯爵格蕾丝却也没有太过于失落。她要得到的是自己的地位、自己能控制的金钱,以及属于她自己的继承人。王明山虽然是个令人开心的情人,但是在格蕾丝已经达成目的的现在,也没有非得王明山跟在身边的必要。
而女侯爵格蕾丝做的第一件事就开始准备传家的珠宝。欧洲贵族们最讲究的就是这种,最贵重的宝石,最出色的工匠,打造出传家的珠宝。在贵族家庭里面,这些珠宝都是有家族法律文件规定不得出售的。很多意大利老贵族都快穷的饿死了,然而手上还有价值数百万的珠宝饰。不是他们不想变卖,而是祖上的规定让他们无法变卖这些珍贵的珠宝来换钱。
格蕾丝的娘家自然是没有钱打造这些玩意的,而格蕾丝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