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帝之天龙八部-第3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太后面对赵孝锡的询问,似乎无力再说话,却很贪恋般抚摸着,这个从小看着长大的孙子。如果说这些孙子里,她对赵煦付出最多,可跟赵孝锡的感情最好。

    也许是想到了什么,不久后高太后显得有些情绪低沉的道:“皮猴子,你不该回来。”

    这话一出,待在旁边的后宫妃嫔浑身一振。而同样在这里,看护许久的赵孝锡母亲。听到这话,脸色一下煞白了起来。她知道这话意味着什么!

    只是让人更想不到的是,就在这时寝宫却走进了一个人,将这话听了个一清二楚。那些跟僵住了一般的嫔妃,正准备行礼时,却被阴着脸的赵煦阻止。

    高太后还没意识到,她非常失望的孙子,此刻已经站在门口。可已然观察到赵煦进来的赵孝锡,却同样装作不知道般,问道:“奶奶,你都病成这样,孙儿怎能不回来呢?”

    看着情真意切的赵孝锡,高太后又突然显得很高兴般道:“皮猴子,你真的长大了。只是奶奶要失言了,没法看着你的孩子出世了。

    记住奶奶一句话,人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实在不行,你就离开皇城隐姓埋名吧!都说帝王家无亲情,看来真是如此啊!”

    先前的话,最多让人浮想联翩,后面这番话却如同诛心的话。可面对此刻,真正变成一个平凡老人般的高太后,没人敢去说她的大胆之言。

    只有赵煦此刻,心里却无比的揪心。他非常清楚,这两年他与高太后缓和的祖孙情。随着高太后这一病,他开始加速夺权,倾刻间被瓦解的一干二净。

    帝王家,无亲情!

    短短六个字,道尽帝王家的幸酸事。可身为帝王的赵煦觉得,他是为了这个朝廷,为了这个天下。做出一些舍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也许是突然一下说了这么多话,高太后在说完之后,突然拼命的咳嗽了起来。赵孝锡很快将其扶起,用庞大的内力替其舒缓气息,终于让其面色平缓了下来。

    可这样一来,被扶起的高太后,很快就看到站在门口阴沉着脸的赵煦。从房间这些妃嫔恐惧的脸,高太后很快想到,先前的话只怕落到赵煦耳中了。

    而这个时候,赵孝锡却显得很直接的道:“奶奶,看来有人在你面前说孙儿的不是。孙儿虽然贪玩了一点,却也没耽误正事。只要你好好将养身体,一定能看到重孙出生的。”

    对于赵煦的进来,赵孝锡只是给了一个微笑,却根本没行礼。继续扶着高太后,做着舒缓她心情的事情。这一幕,落到赵煦眼里,突然觉得非常刺眼!

    同是祖孙,为何高太后对他,从来都不会如此宠爱至极呢?他是皇帝,难道就真的要当个孤家寡人吗?

第三章 祖孙情深() 
自从高太后病情危重,朝中的局势一下变得复杂紧张了起来。尽管监视徐王府的命令,是由赵煦这位皇帝亲自下达,知道的人并不多,可也瞒不过城中的有心人。

    伴随着赵煦掌权后,陆续提拔忠皇派的将领跟大臣,很多人都清楚。这种政治洗牌的残酷,将会延续到赵煦彻底掌控朝堂结束。

    而最终上位的大臣中,大多都是以前被高太后冷落的大臣。他们尽管对赵孝锡没什么恶感,却也谈不上什么好感。而稳固赵煦的帝位,则是这些大臣需要做的事情。

    被赐封为巴蜀郡王,骑兵统领跟成都道节度使的赵孝锡,自然是需要打压的实权郡王。那怕这个时候,赵孝锡没表露过,任何不忠于皇帝的事情来。

    历史有句话叫功高盖主,那怕此刻的赵孝锡还达不到那个地步。可在这些新近提拔的大臣看来,朝中唯一能威胁帝位的,就是赵孝锡一家子。

    一个曾经染指过帝位的皇叔,一个手握兵权的实权郡王。无疑是赵煦掌权,拿来示威朝臣的最佳人选。而其私下结交大理,又想成为西夏驸马,更令这种担心成为可能。

    以往跟赵孝锡关系不错的武勋们,这段时间也很明智选择了观望。这事关皇家大事,做为臣子没人敢去说什么是非对错,却不希望看到兄弟自相残杀的局面。

    而这个时候。偏偏享受到无人敢反驳自己,这种至高无上权力的赵煦。更是觉得,如果赵孝锡真心拥戴他当皇帝。那就应该配合他实权上位的打压。

    就在全城那些精通世故的王公贵族,开始关注着事态发展时。赵孝锡的突然回京,无疑让这座乌云压城的皇城,被丢进了一颗石子般,开始顿起波澜。

    可不管如何,赵孝锡先前风尘仆仆,连家都顾不上回。直奔皇宫而去的样子。是所有皇城百姓都看到的,这种令人称赞的孝顺。无疑又增加了百姓对赵孝锡的好感。

    老百姓们不懂什么帝王心思,他们对待一个人的评价,更多是盲目的。现在千里迢迢赶回,风尘仆仆入宫去看望皇祖母的赵孝锡。却是他们亲眼目睹过的。

    在老百姓跟大臣,讨论着赵孝锡此番回城,到底会做些什么的时候。高太后的寝宫之内,气氛却显得非常压抑。甚至不少太监跟宫女,都忍不住浑身颤抖冒汗。

    那怕他们拼命的想逃离这个地方,却根本不敢挪动一下腿。只能低头不语,胆战心惊的看着事态下一步发展。希望接下来的事态,不会让他们因此而送命。

    望着赵煦冷峻的脸庞,赵孝锡却不怎么理会。继续安慰着这位看到他回来,精神似乎好了不少的皇祖母。而高太后对于这位皇帝孙子的到来,也只诧异了一下。

    很快又道:“皮猴子。真的长大了。官家,既然你也来了,那我们祖孙三个,就好好谈一次吧!仪妃,你们都跪安退下,没哀家的旨意。擅入者斩!”

    似乎又变成那个高傲的太皇太后,下达了命令之后。那些后宫嫔妃们很快退了出去。那些快吓得腿软的太监宫女,此刻也终于长松了一口气,觉得捡回了一条命。

    随着那位太监总管,将寝宫的大门关上,亲自站在门口守护。那些出来的嫔妃们,此刻的心情同样压抑的很,觉得这种帝王家的纷争,轻易都会形成天下震动。

    等到房间只剩下三个人,高太后依靠在赵孝锡身上,很平静的道:“官家,在你眼中,哀家到底是你什么人?你真觉得,哀家贪恋权势吗?

    不要以为,在哀家病重期间,你大肆调整朝臣职务,更换禁军统兵将领,哀家就不能阻拦于你。要知道,哀家是大宋的太皇太后,国法惩罚不了你,皇族的家法呢?”

    听到最近所做的事情,这位皇祖母都清楚。赵煦非但没觉得惊慌,反倒觉得异常生气。他觉得,自己身这皇帝,却还受着这位祖母的监控。

    冷冰冰的道:“朕是天下之主,朝政大事是朕的份内之事。家法再大,也大不过国法吧?朕已经长大了,祖母为何始终对朕不放心呢?为何?”

    面对赵煦如此冰冷的回答,确切点是质问,高太后又是一阵气急。以至于赵孝锡只能无奈劝道:“奶奶,你千万别动气,身子骨要紧。官家,少说两句吧!”

    对于赵孝锡的劝和,赵煦却怒气升道:“巴蜀郡王,你是在指责朕吗?”

    如此不留情面?还是恼羞成怒呢?

    面对赵煦的质问,赵孝锡脸色僵了一下,只能道:“微臣不敢!”

    在这个时候,高太后却冷笑道:“是啊!官家,你大了,大的眼里没有我这个太皇太后,也没有兄弟之情,看来你真的长大了。

    行,今日哀家就问你一句?你皇叔犯有何罪,为何官家要派人监视,将其软禁于王府之内?你把徐王妃叫进宫来,名义是照顾哀家,实则呢?

    几个馋臣的话,就让你忘记多年的兄弟情。皮猴子,虽然私事上有过,可他何曾对你起过半分不臣之心。不是他去年沙场用命,此番你的帝位能如此稳当?

    就因为皮猴子私德有亏,你就做出这种事情,你让皮猴子如何看待你这个官家。能自家人你都信不过,将来你还能相信谁?”

    望着高太后的指责,赵煦也有些不敢直视,面容渐渐冷下来的赵孝锡。等到高太后说完这些话,赵煦却突然又坚定了目光,不敢躲避赵孝锡的眼神。

    冷下心来道:“朕是天下,他是臣子。他现在拥有的,都是朕给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难不成,他还敢当逆臣不成?”

    对于这番回答,赵孝锡终于长叹一声道:“好一个君在臣死,臣不得不死。那微臣就斗胆问你一句,你想当那样的君主吗?这话,听的微臣心寒啊!

    此番前去西夏参加驸马应征,难道官家就不明白臣的用心良苦吗?官家是不是觉得,兰州之战后,西夏就无力再战了呢?官家自问,大宋有能力对抗辽夏结盟吗?

    官家坐在金銮殿上,听的都是大臣给予的奏报。那官家可知,目前大宋有多少可战之兵,面对辽夏的铁骑,又是否能反败为胜呢?光听一帮文臣的吹嘘,他们懂兵知兵会领兵吗?

    不错,微臣替国效命那是理所应当。可微臣同样可以选择当个闲散郡王,实在不行,微臣就当个江湖游侠,想必也是人间乐事。奶奶,你觉得孙儿当个普通人如何?”

    高太后看着一脸苦涩的赵孝锡,安慰道:“皮猴子,走吧!走的越远越好,等什么时候,你想奶奶了,就到奶奶的坟头上柱香吧!这皇宫,太无人情味了!”

    看着高太后跟赵孝锡的对话,赵煦也突然觉得,他是不真的太无情了。可他是皇帝,他是这大宋之主,不是所有人都应该向着他的吗?

    突然觉得自己站在这里,似乎有些多余的赵煦,很快道:“皇祖母,你安心休养,朕还有事,就先行告退了。巴蜀郡王,等下来朕的御书房,朕有事跟你说。”

    抛下这么一句话,赵煦很快离开了高太后的寝宫,看着离开的赵煦。高太后终于长长的叹息了一声,她知道这个孙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