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否则就与李风云黑白联手;里应外合;双管齐下;杀个血流成河。
胳膊拧不过大腿;徐州的地方势力虽然有财力;但缺少武力;偏偏齐王杨喃和李风云手上都有强劲武力;这就迫使徐州地方势力不得不低头。
事关切身利益;事关徐州地方利益;兰陵萧氏以最快速度;把这一坏消息告之徐州世家豪望;并召集诸姓诸族德高望重的家主、长者、大儒名士商讨对策。
崔德本理解萧氏;萧奢并不是故意隐瞒;而是在没有拿出有效对策之前;不敢轻易泄露;此事关系到地方贵族集团的利益;太重要太急切了。消息一旦泄露;传到了非本土籍的徐州军政长官的耳中;必然会发生新的不利于本土贵族的变化;比如官僚们为了一己私利置徐州于不顾;“大肆掳掠”;为了本集团的政治利益不惜“伤害”甚至恶意破坏徐州;那对徐州本土势力来说就是一场灾难了;而由此导致的后果;肯定比叛军的烧杀掳掠更为严重。
“计将何出?”崔德本知道了缘由;心情愈发沉重;对徐州本土贵族集团所面临的危机亦更为关切。
“某此来便是向明公求援。”萧奢拱手为礼;言辞恳切。
“只要力所能及;必全力以赴。”崔德本不假思索;一口承诺。
萧奢面露笑容;低声说道;“日前接到消息;那边说;目标是梁德重。”
崔德本豁然顿悟;脱口而出;“董纯。原来如此;好棋;好棋”旋即他神色郑重地说道;“东都来的不是狼;而是虎;你们与虎谋皮;难度很大。”
萧奢冷笑;“一只牢笼里长大的虎;还有獠牙利齿?白发贼都能将其玩弄于股掌之间;更不要说我们这些人了。”
崔德本摇摇手;警告道;“齐王的确不足为惧;但他身边的人非常厉害;韦福嗣老奸巨滑;如果董纯再回来;又多一员骁勇善战的悍将;徐州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萧奢目露不屑之色;“东都会放任不管?圣主会任由齐王重蹈汉王杨谅之覆辙?以某看;如果东都当真遂了齐王的心愿;把董纯调回徐州;那只能说明一件事;说明圣主已经准备摧毁齐王了。”
崔德本沉默不语。萧奢说得也要道理;若要其灭亡;必令其疯狂;把董纯调回徐州;让其辅佐齐王戡乱;的确增强了齐王的实力;同时也把齐王推向了疯狂之路。
萧奢很快离开;他如愿以偿得到了崔德本的承诺;而崔德本也看清了李风云南下徐州背后所隐藏的玄机;考虑到崔弘升已经深陷政治风暴难以自拔;而崔氏极有可能随着崔弘升的倒下再遭重创;崔德本毅然决定“明哲保身”;这样不论徐州战场上的风云如何变幻;自己都能立于不败之地;大不了最后因为“不作为”而调离;而调离比贬黜好多了;最起码可以保住仕途;保住官帽子
就在这时;梁德重主动“上门”而来;来意也是向崔德本求助。
=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第两百八十五章 互帮互助()
自董纯离开彭城后;梁德重和崔德本之间就有了默契的“合作”。
在徐州军方最高长官这个位置上;梁德重肯定是个过渡人物;这一点人所共知;而梁德重亦有自知之明;并不追求“升官”;而是着重于“发财”;利用自己暂代徐州军权的短暂时间;大发其财。但他是关陇人;与徐州本土势力有着与生俱来的矛盾;另外他身在军方;“发财”渠道过于狭窄;不论是戡乱剿贼;还是保障南北运输通道的安全;从中攫取的利益都十分有限;所以梁德重若想达到“狠捞一笔”的目的;就必须赢得徐州本土势力的合作;于是他找到了崔德本。
徐州贵族集团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一直游走于山东贵族集团和江左贵族集团之间;两不相靠;左右逢源;但因为兰陵萧氏这个“庞然大物”的存在;在经济文化上;徐州人与江左人更为紧密一些;而在政治上;却与山东人走得更近一些。山东人到了徐州后;理所当然与徐州人积极合作;尤其中土一统后双方有了共同的敌人;合作便成为必然。
梁德重是个聪明人;他通过与崔德本的合作;巧妙实现了与徐州人的合作;结果徐州军政两界相处融洽;各个势力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大为缓和;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徐州局势的稳定;而他这个过渡人物;在过渡位置上一直待到现在;亦与徐州局势的持续稳定有直接关系。
然而;好日子到头了;徐州局势骤然恶化;而恶化的原因不是因为李风云南下;而是因为齐王杨喃的到来。实际上早在齐王杨喃率军抵达菏、泗一线戡乱后;徐州便有强烈的危机感;梁德重更是萌生退意;但身处危险之地;不是想走就能走的。很快;危机扑面而至;躲都躲不掉了;梁德重也失去了全身而退的机会;但他绝不甘心束手就缚;他要垂死挣扎;为自己争取到最好的结果
很显然;就目前局势而言;梁德重若想给自己争取到最好的结果;就必须与徐州人合作;而徐州人在当前危机中的利益损失也完全可以预见;双方有携手合作的条件;但问题是;徐州人是否愿意与梁德重合作?如果徐州人选择与齐王杨喃合作;梁德重岂不连还手之力都没有?
梁德重见到崔德本之后;开门见山;直接说明来意;“白发贼已南下;齐王必将衔尾追杀;徐州乱象已现;而某能力有限;难以应对危局;故特来求援
崔德本已经预料到梁德重要来求助;以便从徐州危机中脱身而走;只是没想到梁德重竟如此急切;迫不及待要走了;可见他已经估计到自己可能会陷入齐王和徐州人的前后夹击之中;一旦腹背受敌;必有覆灭之祸;所以他很光棍;直接“摊牌”了;只有你们徐州人给某一条生路;某愿意默契配合;帮助你们徐州人争取到最大利益。
崔德本迟疑了片刻;问道;“齐王已告之卫府;他要南下徐州剿贼了?”
东都诏令说得很清楚;河南、齐鲁和徐州三地官军联合围剿白发贼;而三地军事长官;河南的齐王杨喃、齐鲁的周法尚和徐州的梁德重;各握有一部分戡乱大权;彼此之间并无隶属关系;这就造成了各自为战的不利局面;但有效遏制了齐王杨喃借戡乱之机发展实力的野心。
东都借助这份诏令;严正警告了齐王杨喃;同时也告诫齐鲁和徐州两地的军政官员;不要过分亲近齐王杨喃;务必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给自己招来祸事
诏令传达下来后;三地的军政官员们有苦难言;非常紧张。从戡乱剿贼的立场来说;三地军政官员必然会与齐王发生交集;而这种“交集”的分寸无从掌控;完全看东都的心情。东都心情不好;说你亲近齐王;那就完了;所以只有躲;但齐王有戡乱剿贼的任务;为了完成任务;他肯定要向地方军政官员求助;你怎么躲?结果就形成了“死局”;无奈之下;三地军政官员们就非常默契地做了“缩头乌龟”;躲一时算一时;实在躲不掉;就靠天收拼运气了。
戡乱剿贼的任务主要由军队完成;所以#方行政长官好躲;卫府鹰扬府的军官们就躲不掉了;比如现在梁德重就面临这样的难题;独自剿贼有难度;毕竟李风云已今非昔比;齐王两万大军都吃不掉他;那梁德重的徐州诸鹰扬就更不行了;正常情况下这时候他应该主动联系齐王杨喃;请其南下相助;但梁德重不敢招惹祸事;不敢联系齐王。然而;徐州戡乱一旦出现了问题;齐王站在一边冷眼旁观;视若无睹;齐王的罪责就大了;所以李风云南下徐州后;就算梁德重不向齐王求援;齐王也会主动南下。
如此一来梁德重的“祸事”就来了。如果他与齐王密切合作;戡乱剿贼成功了;东都必然认定他“亲近”齐王;他就完了;反之;如果他与齐王老死不相往来;各打各的;打输了;戡乱失败;他一样要承担罪责;而且还要承受齐王所属政治势力的疯狂报复;结果可能更惨。
怎么办?梁德重的确有想法;他想乘着齐王尚未赶到战场之前;先与李风云交战;打赢了功劳是自己的;打输了就把徐州戡乱的任务顺手扔给齐王;虽然自己会因剿贼不利而获罪;但最起码不会遭到齐王的报复;再加上他与齐王划清了界限;圣主也不会打击他;而他所属的政治势力亦会设法庇护他;这样惩罚就不会太重;即使保不住仕途;也不会掉脑袋;最多除名为民;如此则可全身而退;带着这些年搜刮的财富;回家做个逍遥富豪不成问题。
但是;若要把这一设想变成现实;梁德重就必须赢得徐州人的合作;如果徐州人在背后“扯后腿”;那就麻烦了;死无葬身之地都有可能;为此;梁德重决意与崔德本坦诚合作。另外;他一直怀疑崔德本、段文操、兰陵萧氏和李风云之间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否则;无法解释李风云为什么舍近求远;千里迢迢杀进中原劫掠通济渠;这等于变相帮助段文操、崔德本在东征期间稳定了鲁西南和徐州局势;而段文操和崔德本在李风云祸乱中原之际;竟然没有乘着蒙山贼巢兵力空虚之机;攻占蒙山;断绝李风云的后路;这又是为什么?梁德重没有证据;但他知道;李风云举旗造反、发展壮大的背后;肯定有山东贵族的身影;所以他认定;只要表达出足够的诚意;崔德本就一定能帮助自己全身而退;而自己全身而退;对山东人有好处;反之;假如自己死在了徐州;那好处就是齐王杨喃的了。
梁德重拿出了齐王的书信递给崔德本;“齐王正在南下。”
“如此之快?”崔德本佯作吃惊;实际上他早有预料;他知道李风云与齐王之间有默契;而李风云此次南下;肯定是双方“默契”的产物。齐王所图甚大;梁德重不过是齐王众多目标中的一个;而自己亦是齐王的目标。从齐王的立场来说;控制徐州的最好手段;就是把徐州的军政长官都换做他的人;所以自己在离开徐州之前;的确有必要与梁德重“坦诚”合作;但这个“坦诚”是单方面的;自己必须赢得梁德重的“坦诚”;从而在关键时刻拯救梁德重。梁德重不能死;更不能死在徐州战场上;这对山东人尤其是徐州人来说至关重要
“某要即刻起程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