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你们当真以为他老糊涂了?”
陈瑞犹豫了一下,叹道,“明公,出塞作战,将士们面对的都是北虏马军,以己之短攻敌之长,战斗之艰险可想而知。由飞狐北上经闪电河杀至安州,近两千里,将士们仅仅带着三十天的干粮,一旦有所延误,后果不堪设想。”陈
陈瑞本来还想继续例举一系列出塞作战的困难,但看到李风云不以为然的表情,当即省略了,直接提出自己的疑问,“明公一向谋定而后动,不可能置四万将士于死地,而目下联盟也没到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之绝境,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明公部署有后手,否则绝无可能行此险计。明公,某的猜测是否正确?”
李风云微笑点头,“你们都知道,某过去就是塞外的马贼,活跃在辽东与松漠一带,纵横于弱洛水两岸。”
韩曜有所联想,试探着问道,“两年前当你现身于白马的时候,是否就已经做好了回去的准备?”
“当年某在辽西被捕的时候,本有很多机会逃离,但某天突然灵光一闪,毅然决定重返中土,拉起一支队伍,或许,某就有重新杀回东北的一天。”
甄宝车三人相视而笑,沉重的心情渐渐有所松缓。李风云这句话在他们听来就是敷衍之辞,不过从中透露出一个讯息,不论李风云当年因何种原因而返回中土,都与今天的出塞作战有必然联系,由此不难推测到,李风云或者李风云背后的裴世矩,必定在塞外做了大量的精心部署,目的就是为了收复安州,为了在南北对峙中建立一定的优势,既然如此,李风云当然有相当的把握出奇制胜。
“齐王和燕北这边应该没有太大问题。”甄宝车皱眉说道,“某担心的就是安乐郡那边,一旦几大豪门出尔反尔……”
“所以某把郝孝德、刘黑闼放在蔚城,利用飞狐来切断他们与冀北豪门的联系,而把王薄和霍小汉分别放在蒲阴陉和灵丘,目的就是为了对冀北豪门形成威胁,如果冀北豪门背信弃义,出尔反尔,霍小汉就可以从灵丘方向切断与常山关之间的联系,如此驻守常山关的孙宣雅为自身生存考虑,就不得不妥协,不得不听从你们的命令下山攻打博陵,烧杀掳掠,而王薄则可以肆虐上谷,掳掠河间。”李风云说到这里冷笑道,“对冀北豪门来说,利益至上,只要我们对其切身利益造成重大威胁,他们就必然合作,而不是对抗,两败俱伤对谁都没有好处。”
三人心领神会。陈瑞当即问道,“明公,是否派遣秘使常驻博陵,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
李风云摇摇手,“你们应该积极联系的是冀北豪雄王须拔、魏刀儿、甄翟儿、宋金刚、赵万海等人,他们才是我们结盟合作的对象。未来联盟发展壮大,肯定需要他们举旗响应,而近期你们坚守飞狐,若能赢得他们的帮助,便可形成里应外合之势,随时都能由守转攻,如此便可以牢牢抓住主动权。”
甄宝车接着问道,“明公,齐王北上,我们与其保持何种程度的默契?”
“高度戒备,万万不可大意。”李风云毫不犹豫地说道,“齐王由飞狐北上,不过是借我们一条路,我们不敢也不能打他,但他却能吃掉我们。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你们稍有幻想,必有灭顶之祸。”
甄宝车暗自惊凛,连声应诺。
韩曜也问了一个问题,“明公,如果你们收复了安州,并在安州坚持了下来,我们何时会合?”
“为什么要会合?”李风云反问道。
=
=
=
。。。
第六百八十八章 野心()
第六百八十八章野心
李风云这一句反问,当即让甄宝车、陈瑞、韩曜吃惊不小,情不自禁停下脚步,但看到李风云脚步不停,又急忙跟上。
“为什么要会合?”李风云重复了一遍,然后加重了语气,“我们能否会合?”
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能否会合?如果李风云实现了预期目标,收复了安州并在安州立足,李风云肯定有会合的想法,会合后实力更强,不但可以扩大长城外的战果,对长城内也能形成一定的威胁。既然如此,圣主和中枢会拿出何种对策?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考虑,当然是分而击之,以挟持留守飞狐叛军来威胁塞外作战的叛军,如此在外可驱虎吞狼,借刀杀人,持续恶化塞外形势,在内可假借招抚之名义包围和分化叛军,以打击叛军来遏制齐王,把对北疆安全的危害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两边都可获利,何乐而不为?此策与任由联盟内外两路大军会合或者对联盟内外两路大军痛下杀手相比,无疑都更有利于圣主和中枢的利益,所以只要中外大势没有发生预料外的变化,未来他们都会运用这一计策来榨取联盟的价值,利用联盟这股力量来牟取利益,这是可以预见的。
韩曜之所以问,是因为李风云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蓄意回避了这个问题,讳莫如深,不说出塞作战成功后联盟内外两路大军是否会合,只说成功后可以改变南北对抗局势并有利于中土赢得南北战争,只关注于大局大利益,而忽略了联盟自身利益,这导致联盟高层中了解李风云的人都抱有疑问,因为李风云思虑慎密,不可能在如此关键问题上有所遗漏。既然不是疏忽遗漏,那就是故意而为之,如果是故意而为之,那李风云的真实意图又是什么?
甄宝车迟疑了片刻,问道,“明公的意思是,圣主和中枢根本不允许我们会合,不允许我们壮大发展,我们只能东西相望,遥相呼应,还是明公有更高更远的目标,决心东西两路同时发展,齐头并进,故而根本就没有必要会合?”
陈瑞和韩曜连连颔首,心中都有同样的疑问。两路大军不会合的原因,是对手不允许我们会合,还是因为李风云另有图谋?如果对手不允许我们会合,塞外北虏和北疆镇戍军都阻止己方两路大军会合,倒是完全可以理解,但如果是因为李风云另有图谋,那李风云为何蓄意隐瞒?是因为担心机密泄露,还是其他什么不为人知的原因?
李风云笑容稍敛,眼里掠过一丝忧色,踌躇未语。
“难道明公对收复安州没有信心?”陈瑞揶揄道,“明公用兵,一向出敌不意攻敌不备,十拿九稳,此次出塞作战,明公必能再创奇迹,否则建昌公(李子雄)岂敢自告奋勇,赤膊上阵?”
“某对收复安州的确有信心。”李风云停下脚步,看了三人一眼,说道,“但对打赢南北战争毫无信心。这场战争的胜负直接决定了中土的兴衰,圣主和中枢虽然高度重视,甚至将其做为解决内忧外患的‘良方妙药’,但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他们过高估计了自己,过低估计了对手,其结果不言而喻。”
甄宝车、陈瑞和韩曜互相看看,眼神都很复杂。这是老生常谈了,自他们认识和追随李风云开始,李风云就向他们“灌输”南北战争即将爆发和中土统一大业将在战争后分崩离析的未来趋势,虽然一直以来李风云始终把联盟的生存发展大计与打赢南北战争的理想紧密联系在一起,但他对未来的悲观态度也始终没有改变,相反,还愈来愈强烈,为此他把联盟的未来放在中土分崩离析后的逐鹿称霸的高度上。
也就是说,李风云当前的目标虽然是努力打赢南北战争,但他对中土赢得战争的胜利没有信心,这导致他不敢也不愿,事实上联盟内部利益冲突也不可能任其把全部力量投到南北战争上,做孤注一掷的赌博,所以他每走一步都预留“后手”,而“后手”说白了就一句话,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速度发展壮大,实力至上,只要联盟有了强大的实力,即便南北战争打输了,也不止于全军覆没赔个底朝天,能卷土重来,马上投身到逐鹿争霸的历史洪流中。
李风云从他们的眼里看到了“熟悉”的东西。他们相信李风云,甚至到目前为止都有些盲从,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联盟内部的凝聚力,但弊端也很大,那就是他们的**性日益削弱,一旦离开李风云,他们的信心、能力都严重不足,这显然不利于联盟的发展壮大。联盟发展壮大需要大量的独当一面的帅才,而不是冲锋陷阵的将才,帅才越多实力膨胀的才越快。
“在军议上,某一直不说两路大军会合的事,但自始至终,也没有人提出质疑,为什么?”李风云一边缓步而行,一边自问自答,“你们是相信某,认为理所当然要会合;李子雄、韩世谔等人看透了圣主和中枢的心思,知道会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故而一言不发;还有一些人则别有图谋,甚至居心叵测,巴不得某和李子雄葬身塞外,这样他们就有机会取而代之,独霸联盟,鸠占鹊巢,这都能理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谁不想王侯将相?某也想当大王,哈哈。”
甄宝车、陈瑞和韩曜却是脸色难看,不是因为李风云警告他们要重视联盟内部的矛盾,而是他们忽略了联盟内部矛盾在李风云离开后可能会轰然爆发,甚至有可能导致联盟一夜间分崩离析。这段时间联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披靡,表面上的胜利、喜悦、利益掩盖和缓和了内部的尖锐矛盾,但李风云和李子雄带着主力离开后,两个实力最强的“大佬”出塞了,联盟群龙无首,“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矛盾再难掩盖,冲突必然爆发。
当然,在李风云出塞的初期,余威犹在,留守豪帅们还能克制,时间一长,“山高皇帝远”,有些人就控制不住了,到那时即便李风云收复了安州,即便提出了两路大军会合的建议,留守军团这边恐怕也是阻力重重,搞得不好就是分裂,还是难逃覆灭的命运。
“某为什么一直不说两路大军会合?”李风云再次停下脚步,
,望着三人,郑重其事地说道,“因为某从来就没有说过联盟的未来在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