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涛敏重新跪下,“万岁,虽然奴才这次殚精竭虑想出这个五路攻明的方法,但是奴才以为要想荡平大明还为时过早。”
多尔衮有些不高兴了:“先生此话何意,难道这么好的计策也不能灭了大明朝吗?”
涛敏把头转向了多尔衮:“王爷请听奴才一言。大明如今虽然日薄西山,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大明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就算我们能打下北京,他们还有黄河以南,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我大清对大明决不能鲸吞,只能蚕食,要向春蚕吃桑叶一样一点一点咬死他们。”
皇太极问道:“不知爱卿想如何咬死他们。”
“回万岁。”涛敏答道,“大明的皇帝崇祯目前甚至艰难,内有李自成、张献忠四处作乱,外还要和我大清作战,同时崇祯对榆林湾也甚是担心。据奴才了解,大明朝堂上也有人想要和我大清讲和,以便腾出手来对付流寇和榆林湾。而自从四年前榆林湾奇袭盛京,这些年我们的损失基本都是他们造成的,我大清的头号对手并非大明,实乃榆林湾。”
皇太极和多尔衮都没有说话,静静的听着涛敏的陈述。
涛敏又说道:“此次攻明,如果我们真的打下北京,那可能会适得其反。大明的南方和李自成、榆林湾说不定会联合起来对抗我大清,这是最不好的结果。”
多尔衮听糊涂了:“先生是何意思,难道我们这次不打下北京吗,不打下北京干嘛要如此兴师动众。”
“多尔衮,不要打断先生。”皇太极似乎是明白了涛敏的意思。
“万岁圣明。”涛敏说道,“此次我们五路攻明,定会让崇祯顾此失彼,我们只要围了北京,皇上可立即和大明讲和。奴才斗胆,如果要崇祯向我大清投降恐怕是做不到,要想讲和,则我大清必须向大明称臣。”
“涛敏。”多尔衮一声怒喝,“我大清向大明称臣,你是何居心。”
“万岁,王爷。”涛敏反而站起身来,“暂时的退却是为了将来更快的前进。”涛敏也没管皇太极和多尔衮能不能听懂这句现代的话语,直接就说出来了,“我们称臣是暂时的,而且是有条件的。我们需要大明承认大清自立一国,可仿照朝鲜例。同时,我们也可以答应明朝帮他们剿灭流寇,李自成的部队奴才亲自去看过,不堪一击。一旦我大清同明朝讲和,李自成张献忠被灭,那榆林湾还有存在的可能吗。榆林湾一旦被明朝灭掉,则整个大明岂不是又是皇上的囊中之物了。”
涛敏说完,看着皇太极和多尔衮又说出了一句话:“万岁、王爷,榆林湾的蒋北铭和许朗等人也是足智多谋,才能不在奴才之下。奴才的这个五路攻明的计策恐怕他们也会猜到,奴才在回来的路上也已经打探到,明朝正在四处调兵。”
多尔衮又急了:“既然先生知道这个计策已经被榆林湾猜到,为何还要攻明。”
“王爷,奴才的这个计策看似是为了一鼓作气打下明朝,但奴才刚才也说过了,现在攻下北京并不是时候。这个计策的真正目的就是要和崇祯讲和,联合明朝灭了榆林湾。也只有我们大张旗鼓的去进攻,崇祯才有和我大清讲和的可能性,这个真正的目的奴才认为榆林湾是想不到的。”
多尔衮不再说话了,皇太极说道:“先生真是高瞻远瞩,就依先生。此次攻明,所有调派全由先生做主。”
“谢主隆恩。”
涛敏谢恩出去了,皇太极看向了多尔衮:“多尔衮,此次破关朕想让你去。记住,紧盯朝鲜新军的动向,把涛敏同朝鲜新军隔开,千万不要让涛敏去天津。”
多尔衮有些不明白:“皇上,您刚才不是说所有的调派全让涛敏做主吗?”
“你照着朕的意思办就行。”皇太极没做过多的解释,“你只要把涛敏留在身边,朕会有别的安排。”
“奴才遵旨。”多尔衮稀里糊涂的出去了。
皇宫里只剩下了皇太极一人,皇太极坐在龙椅上默默的想了一会:“来人,去把岳托叫来。”
不一会,岳托来到了皇宫:“奴才叩见皇上。”
:;;
第四百六十二章 朝廷的旨意()
皇太极看着面前跪着的岳托,几年前岳托轻敌冒进,一下子折损了三千八旗精锐,皇太极盛怒之下拘禁了岳托。这几年来,岳托一直呆在家里从没有被皇太极召见过,现在依旧是一个贝勒。
“岳托,这些年在家里过的可还安稳?”
“回皇上,奴才自知犯下了滔天大罪,皇上不杀奴才已经是对奴才天大的恩德,奴才不敢有别的想法。”
“你先站起来。”皇太极缓缓说道,“当初朕惩罚你也是身不由己,那么多的贝勒都看着,朕不能不这么做。但是你一直是朕的心腹,这点朕希望你能明白。”
岳托并没有站起来,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奴才明白,奴才知道皇上的难处,奴才为了皇上,为了大清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你先起来。”皇太极又说了一遍,“朕如今要给你一道密旨,但这需要你用身家性命来担保这个秘密,不知你可愿意?”
“皇上,奴才的命,奴才一家的命都是皇上的,皇上尽管吩咐奴才就是。”
“很好。”皇太极点点头,“你先回去吧,这几天有人会去找你的。”
岳托出了皇宫,范文程从屏风后转了出来,皇太极问道:“范爱卿,你觉得朕的安排妥当吗?”
“回皇上。”范文程躬身答道,“一切妥当,皇上真乃天才,处处想的周全。”
皇太极笑道:“范爱卿,朕要听真话。”
“皇上。”范文程说起了自己的担忧,“榆林湾目前势力日渐壮大,崇祯的心里肯定担忧。故此涛敏郡王才会想到和明朝讲和联合对付榆林湾的方法。可是朝鲜新军的力量如今也有五六万人之多,涛敏在我大清颇似榆林湾在大明。臣知道皇上也想借这次攻明在天津削弱一下朝鲜新军的力量,只是如此一来,会不会让涛敏兄弟又起异心。”
皇太极没有回答:“爱卿觉得大清同大明讲和的可能性有多大?”
“恕臣直言,不大。大明的那些文臣会死谏崇祯,榆林湾也会从中捣乱。”
皇太极说道:“这就是你要朕重新启用岳托的理由?”
范文程跪倒在地:“臣实在是想不出别的合适的人选。”
“爱卿平身。”皇太极轻轻叹了口气,“上天把涛敏给了朕,可是朕现在既不敢用他,又不敢不用他,朕甚是为难。”
“皇上。”范文程说道,“咱们还是随机应变的好。”
经过一番的运作,朝廷的旨意终于下来了。杨嗣昌任兵部尚书,领兵两万,会同洪承畴和卢象升全力剿灭流寇。许朗升参将,林兆龙授游击将军,率领榆林军驻扎天津,防备鞑子从天津登陆。蒋北铭升副将,张海加授昭武将军,率领快枪队和神机营驻守北京,同时将山东、河南、安徽一带的军队调往北京。吴三桂授前锋右营副将,驻守宁远。
林兆龙和周磊单独来到了北京。
“独立一师整编的怎么样了,多久能到天津?”许朗见了林兆龙顾不得寒暄,马上问道。
“我已经派人去路上迎叶战了,让他不用去大同,直接改道天津。”林兆龙回答道,“我们的三个步兵团基本满员,和徐田彬的第五团正在路上,估计再有十天就能到达天津。骑兵团这次来了四个营2000人,安德里亚斯还留在榆林堡,正在编练最后一个营。最晚四月初,所有的人马都能在天津汇集。”
“许参谋长。”周磊问道,“你估计满清能在什么时候动手?”
“最晚五月份。”许朗把一份情报递给了林兆龙,“这是北京的总务二处刚刚接到的东北的情况,满清正在集结兵力,按照他们调遣的速度,应该不迟于五月中旬破关。”
“北京这边准备的怎么样?”林兆龙问道。
“朝廷下了旨意。”张海回答道,“周边的省份都要调兵勤王,北京的兵力应该能在十万左右,我们的快枪队加神机营总共三万。”
“北京的城防炮有多少?”林兆龙又问道。
“这件事我正要和你商量。”许朗说道,“北京的大炮不多,咱们的12磅炮和6磅炮更是一门也没有。你看能不能从独立一师匀出十几门大炮加强一下北京的力量。”
林兆龙想了想:“这个有点难。独立一师按编制应该有54门6磅炮,加上叶战带来的12磅炮,能有六七十门。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多,我们在出发之前给宣府镇的杨国柱和大同的王朴各留了8门炮。如果再给北京分出一部分的话,独立一师的火炮就不够了。涛功如果从南浦过来,光他的四艘战舰就会有40多门大炮。”
“是这样啊。”许朗向张海问道,“你觉得呢。”
“我觉得没什么大问题,如果实在是分不出来就不用分了。北京城防还是很坚固的,皇太极这次来也不会带什么重炮,最多就是6磅炮,轰不塌北京城的。”
许朗又琢磨了一会:“北京周边的百姓朝廷是怎么处置的?”
“这个朝廷并没有处置。”张海答道,“杨嗣昌已经带着兵去了陕西,我前日去见过曹化淳,和他说起过这件事,但是曹化淳并没有什么反应。”
“这不行啊。”许朗摇了摇头,“不安置好百姓这仗就不好打,咱们一定要吸取上次阻击阿济格的教训。”
“可朝廷并没有这意思。”林兆龙问道,“咱们能怎么办?”
“我再去见一次曹化淳。”许朗吩咐道,“张海,你也做好准备,集结一些快枪队的人,分头去劝说百姓撤离。”
“我尽力吧。”张海有些为难,“现在朝廷的旨意已经下来了,如果咱们随意调动快枪队恐怕会有麻烦。”
“我明白,尽力而为吧。”许朗又问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