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清璇醒来的时候,已经日上三竿了!她喊了声菱溪,被伺候着漱了口,用热毛巾擦了脸,问道:“我的小鼠呢?”生产前还玩了会儿奶油的软毛,怎么一晚上都不见它出现?
菱溪告诉清璇,应该是生产的时候,魏嬷嬷怕奶油打扰到她,就把它放到鼠窝里去了,现在还在菱溪房里呢!已经喂过食了。清璇自己呆在床上都快无聊死了,就让菱溪赶紧把小仓鼠揪过来陪自己。
奶油来了之后,跳到了清璇的床上,“叽叽”地叫了好几声,菱溪听不懂,它其实在问清璇的身体怎么样。清璇支走了丫鬟,对奶油说:“没事,没事,还是很顺利的,再休息几天,伤口愈合了,我就能下床了。”
奶油人性化地点点小脑袋,说:“那就好,现在积分有1800多了,应该是又卖出去一些书了。只是这个增长幅度太慢了。”
清璇仔细想了想,自己可以看到读者的评论,很多读者已经在等孕期日志下册了,毕竟除了前三个月,就是生产的时候和坐月子的时候最重要了。
产妇在生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卫生,不能要求酒精消毒,也要保证接生婆用香皂或者皂角洗干净手。不要求什么金剪刀、银剪刀,没有上锈、干干净净的剪刀最好。要不然脐带上沾了病菌,不但产妇容易生病,孩子也容易早夭。
还有产妇在坐月子的时候,风寒入体,容易得“产后风”。但是也要应季节而变,如果夏天产子,天气炎热,还不通风,容易滋生细菌,如果下身有伤口,极容易感染。
这些保健知识之前一时想不起来,一生完孩子,当初看的那些保健知识才从脑海深处被挖掘出来。
清璇让奶油把自己放在桌子上的小本子和炭笔叼来,准备自己把这些小点子一一记录下来,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怀孕到了个月的时候,她用毛笔写字就嫌累了,问了丫鬟才知道:清朝虽然没有铅笔、钢笔,但是有炭笔。有钱人家用的起毛笔,贫苦人家买不起纸笔,就用烧过的木炭卷一卷做成炭笔。清璇就让墨蕴给她用棉布卷了几只炭笔,当然没有铅笔好用,但是也聊胜于无。
拿着笔一边写写画画,一边和奶油聊上几句,时间过得很快。丫鬟们又来送午膳了,吃完午膳,让奶娘把槿儿带了进来,逗弄了很久。
其实,在庄子上坐月子倒也不错,清净自在。作为庶福晋,她地位最高,不用像在府里一样顾忌福晋,很是快活。晚上的时候,她让小福子在床边装了个硕大的银铃铛,吩咐下去,以后一拉铃铛,就表示她醒了或者让丫鬟进来伺候。每天扯着嗓子喊人也挺累人的。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宫里康熙帝的赏赐到了,于是太后、德妃也赏了一堆好东西。清璇思来想去,觉得皇帝赐名和赏赐应该是为了“酒精消毒”的事,自己不过庶福晋,生的又是女儿,还不至于这么大阵仗。不过人人都看上头人的喜好,太子、直郡王等几个年长的阿哥,也打着关爱弟弟的名义,送了礼来。
清璇进府的时候,不过带了一小箱子嫁妆,这下靠着槿儿倒挣了不少家当,私库一下子充实了不少。
四爷想着宝贝闺女,隔几日就来庄子住一晚上。福晋见皇上居然这么重视小格格,想着是不是对四爷府里没孩子有些不满,在给自己施压。脑补了一堆原因,也不敢拦住四爷。
魏嬷嬷在庄子上照顾了十天,就收到德妃的命令,要回永和宫了。清璇很感谢魏嬷嬷一直以来的付出,若是没有个年长又有经验的嬷嬷在,她的沁玉院早就乱成一团了。
第127章 太子(五)()
挣点零食钱;见谅!这日晌午,雪花飘舞;贝勒府静悄悄的。
沁玉院内,烧着炭盆,传来一阵欢声笑语。
每年十二月,东北地区会向皇室进上鹿肉、熊掌等。
四爷也分到不少,因此宋清璇点了鹿肉火锅来吃。
四爷信佛;自号“破尘居士”,偏爱素食,向来不爱吃什么鹿肉、羊肉、猪肉什么的。
福晋也跟着常年茹素,李氏和宋氏倒是都爱吃肉。
海带、粉条、猪血、牛百叶、香菇片、大白菜、木耳、面筋果、鹿肉卷等等摆了一桌;黄铜锅子热气腾腾。
老鸭汤做的底汤,香味诱人;奶白奶白的;咕嘟咕嘟冒着泡儿。
白瓷小碟子里,依次放着浓香扑鼻的牛肉辣酱;正宗的北京芝麻酱,镇江的陈醋,玫瑰腐乳。
清璇就爱把菜放在锅里煮一煮;然后蘸酱吃。
除了火锅;厨房还送了香菇炒油菜、凉拌皮蛋豆腐、珍珠丸子等小菜。
配上甜甜的琥珀色的甘蔗酒,真是快活极了。
这一天;在现代应该属于圣诞节;于是清璇给侍女们放了个小假;除了留玉笈在身边,其他人都在偏厦里吃着简易的锅子。
清璇和玉笈坐在桌边,围着一口小小的火锅。
清璇笑着说:“玉笈,别拘束,来,吃个肉圆子。”清璇进了府之后,一直受玉笈照顾,说不上情同姐妹,也是相当信任她的。
玉笈笑了笑,两个酒窝甜甜的,也放开了些。
她本就是爽朗的女子,颇有几分晴雯式的豪气,柳眉丹凤眼,长得很是明艳,一双大长腿,身材比例相当好。
可惜个子偏高,在古代男子身高较低的情况下,还没找到婆家呢!
火锅是人越多越好吃,不过今天四爷在福晋那里用午膳,听说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两个小豆丁也出宫来了。
当然,他们俩有正经的嫂子招待着,也碍不着她的事。
有玉笈陪着,也聊胜于无。
在现代的时候,清璇和爸妈都爱吃火锅。寒冷的冬天里,一家人围着火锅,热热闹闹的最开心了。
嘉福堂里,福晋正在招待两个小阿哥。
美味佳肴摆了一大桌子,福晋客客气气地让小叔子们多吃点。
十三阿哥,皮肤略黑,圆脸大眼,听话地吃了四福晋让人夹给他的菜。
憨憨地笑道:“谢谢四嫂,今天的菜是不错。”
四爷看了一眼十三弟,关心地说:“我看你挺喜欢吃这道水煮牛肉的,那就多吃一点。”
十三爷的额娘是章佳氏,宫女出身,是镶黄旗的包衣,到现在也只是庶妃。
虽然因为接连诞下子女,被康熙让她享受嫔位待遇,但是到底名不正言不顺。
康熙对后宫的位子向来谨慎,除了十分宠爱的德妃,其他像卫氏、章佳氏这样出身低的女子,迟迟不给名份。
章佳氏住在永和宫,受德妃庇佑,胤祥也是养在德妃名下的,只是德妃自己有两个儿子,并不拘着十三阿哥去看生母。
宫里的人向来看碟子下菜,对章佳氏和十三阿哥很冷淡。
若是德妃的宝贝儿子十四阿哥爱吃什么,马上禀报给德妃,自然能多分到一些。十三阿哥虽然分例不少什么,但是多的是决没有的。
四爷向来和十三阿哥投缘,觉得这小子纯直,很怜惜他的处境,因此很是关心他。
十三阿哥听了,抿嘴笑着说:“好啊,那今天就在四哥这儿多吃点儿,四哥可别嫌我吃得多。”四爷闻言,揉了揉这小子的头,难得笑得很开心。
他们这热热闹闹的,倒像是亲兄弟了。胤祯见了就不开心了,在宫里,德妃宠着,康熙也很欣赏这个小儿子。到了自己亲哥哥府上,却成了外人了。
他皱着颇似康熙的小浓眉,嚷道:“爷也要吃这牛肉,四哥你偏心,都给十三吃了,我吃什么啊?”
胤禛听了也不开心,他一直觉着额娘把十四弟惯坏了,养成了他唯我独尊的性格,对十三弟一点尊重都没有。
胤禛怒道:“你怎么称呼自己哥哥的?你应该叫十三哥。吃了这么多牛肉,你还不够啊?小心上火。”
刚满6周岁的胤祯怒了,四哥每次看到他都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早知道就不和他出来了,就知道训自己,他到底是谁的亲哥哥啊?最讨厌四哥和十三了。
胤祯红着眼睛,说:“最讨厌你了,烦死了!”说着,冲出了屋子。
小花园里,飘着雪花,清璇和玉笈撑着玫红色的油纸伞,在小径上散步。雪压青松,红梅飘香,柳枝儿已经光秃秃的了。冬天的花园,倒也别有意趣。
不过,清璇只是吃撑了,散步消消食而已。
玉笈正笑着给清璇讲笑话,忽然听到一群人跑过来的声音,还夹杂着“十四爷,您别跑啊!”“不好,十四爷到小花园里去了”的声音。
清璇还没反应过来呢,就被一个小孩子撞到肚子了,然后就向后倒去,隐约听见一个尖细的声音“格格,小心!”然后就倒在了一个人身上,清璇小腹一阵剧痛,眼前一黑就晕了过去。
再次睁开眼睛,清璇觉得头痛得厉害,肚子也很不舒服,她发现自己躺在卧室里的床上。看到墨蕴坐在床头守着她,已经睡着了。清璇想喊她,却发现喉咙渴得快冒火了,只能发出嘶哑的“水,墨蕴,水”
墨蕴作为侍女,睡觉本来就浅,一下子就醒了过来。她揉了揉眼睛,说:“主子,您醒啦!”
清璇从被子里,举起手挥了挥,又重复道:“水,我要喝水。”墨蕴冲着外面喊了一声,“菱溪,快倒热水来,主子醒了。”
墨蕴走上前,又拿了只枕头,小心翼翼地扶着清璇,把枕头垫在她的背后,让她半坐起来,喂她喝了两勺水。
然后说:“主子,您小心点。不要碰到肚子。您现在是有身子的人了,和以前不一样了。”
清璇听了一惊,坐直了身子,感觉又是一阵头晕,问道:“怎么回事?”
这时候,玉笈也来了,她听到清璇的话,兴冲冲地说:“主子,您晕倒以后,爷把您抱回屋里,请太医来给您诊脉。太医说您有了一个月的身孕。这下,李格格可得意不起来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