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被人注意着,还兴高采烈的,叫人看着轻浮。墨蕴你管管菱溪和红芍,小福子你管着其他太监,以后你们俩的月钱我从私库里再出五成。”
其实,出了紫莉叛主那件事之后,清璇就觉着这沁玉院该好好整治整治了。可是玉笈几岁就跟在她身边了,她不能不给玉笈做面子。但是,真让玉笈管事儿吧,她又立不起来。所以一直犹豫不决。
墨蕴为人稳重又不失玲珑,小福子当初救过她,为人又机警能干。今个儿被福晋这么一点,再被其他人这么一贺,心里一下子清明了许多。下定了决心,要好好整顿。
墨蕴和小福子退出去之后,清璇看向一旁站着的玉笈。这傻姑娘,眼圈都红了,啪嗒啪嗒地掉着眼泪。
清璇冲她招了招手,温声说:“玉笈,你过来,我和你谈谈。”玉笈扑腾一下跪倒在地上,抽噎着说:“格格,是不是我哪儿做错啦!”
清璇心说:不是你做错啦,是你太单纯了。玉笈是王嬷嬷的女儿,是宋家的家生子,但是宋夫人一向待下宽容。玉笈八岁的时候就当清璇的贴身小丫鬟了,一路天真无邪地长到现在。
不懂得看人脸色,有时候清璇说话还会插话,清璇自然不介意,可是说到底不像其他丫鬟是内务府好的,规矩要差上不少。让她管其他人,是不能服众的。
清璇伸手道:“快起来,你没有哪里做错。只是我想着该给你找个婆家了。你都17岁了,我哪天写信给你娘,你早点嫁出去,过安生日子不好吗?”
玉笈摇摇头,“格格,我真不想嫁人,我想一直陪着您。”唉,这丫头是说也说不通。清璇也没办法,只能从长计议,对玉笈说:“墨蕴管着其他小丫鬟,你呢,就从旁监督,有什么不对的就告诉我。我呀,还是相信你。今后分例和墨蕴一样成吗?”
这才好不容易安抚住了她。这样的性子适合当姐妹,但不适合当大丫鬟。
未时过了两刻,沈大夫来了,还带来一个好消息。清璇之前让他试验着提高酒精的事,他已经出了点成果了。久儿和丫鬟们去院子里玩了,只留了玉笈在屋里陪着。
沈大夫拿了一只细口圆肚子的白瓷瓶,拔出软塞子,顿时一股浓烈的酒味充斥在屋子里。清璇一喜,问道:“这酒应该很烈,您蒸馏了不少次吧!”
沈大夫点点头:“这市面上本就有烈酒,只是若是酒太烈,不能入喉,所以不会继续蒸馏。我让人买了烈酒,自己反复蒸馏多次,终于得了这瓶极纯的酒露。以前在本草纲目中见过大致的蒸馏方法,这才做成了的。”
清璇想了想,问道:“那您用这酒消毒器具,结果如何啊?”
沈大夫说:“我根据格格的提议,以野兔做实验,用酒精擦拭过的刀,划伤兔腿,在伤口上涂抹酒精,再包上纱布,果然没有化脓,几天就好了。”
清璇想着这样就好了,古人以火灼刀,往往刀口发黑,有不完全燃烧留下的残留物,她可不放心。这古代生孩子全靠接生婆,她可不知道这些人手上是否有细菌,若果能让她们先以酒精洗手,她会放心些。至于侧切,她自己都不懂,没法儿教别人,还是自己加油生吧!
清璇十分感谢沈大夫,多次道谢,送他和久儿出了门。这也是幸好遇到这样开明的大夫了,要不然
第二天晚上,四爷来了清璇这里。清璇就把酒精拿出来献宝了。四爷倒是吃了一惊,他以前听说军中将士有的受了伤就用草木灰止血,把刀烧红切割腐肉,十分痛苦。这酒精如果真有这样的奇效,他就去献给皇阿玛,造福天下。
他早就知道清璇和沈大夫在捣鼓什么东西,但也没有太重视,没想到居然真有成果。四爷朗声笑道:“果真有用,爷不会忘了给你请功的。”清璇谦虚地说:“主要还是沈大夫的功劳,我只是以前听嬷嬷说过。当不得什么功劳。”
四爷随后就交代道:“此事不可外传,这酒精我就先让苏培盛带走了。”
清璇急了,都拿走,她怎么办啊!她说道:“爷,我再过一阵子就要生产了。我有些担心,想让接生嬷嬷以酒精擦手和剪刀什么的,这样干净些。”
四爷说:“放心吧!到时候会让人给你准备酒精的。这瓶要拿去研究一下。”
谈完这事,清璇又向四爷讨了个恩典,“爷,若是孩子出生了,您给他(她)起大名,我能给他(她)起个小名吗?”四爷乐了,“你倒是挺急的,我大名还没想好呢!若是男孩,肯定是弘字辈的;若是女孩,我觉着要起个好听的名字。”
康熙当政之后,满人的名字汉化程度更深,多是保留满族姓氏,而取汉人名字。比如康熙的儿子,都是“胤”字开头,第二字还是相同偏旁的。女孩子名字随意些,但也开始向汉名靠拢了。
清璇拉着四爷的袖子,问道:“那爷到底答应不答应啊?”四爷想着小名,也就在府里叫叫,不妨事,就同意了。
接下来一段时间,胤禛再翻书的时候,看到寓意好的字,都能想到名字上去。
福晋和槿儿单独相处的时间不多,但是对大格格还是挺有好感的。看着小孩偷偷打着哈欠,睫毛上挂着泪珠,关切地问道:“大格格,昨晚睡得不好吗?”
槿儿目前会的词语不是很多,但是说话比较流畅,回答道:“嫡额娘,我昨晚睡得可香了,就是很早就被叫醒了,还有些困。”
她从小既学汉语,又学满语,有时候说话会混杂着。
福晋望着小姑娘,倒是挺欢喜的,摸了摸她的小揪揪,和蔼地说:“困了,就再睡一会儿,到了再叫你。”
第154章 镜花水月()
挣点零食钱,见谅!每年十二月;东北地区会向皇室进上鹿肉、熊掌等。
四爷也分到不少;因此宋清璇点了鹿肉火锅来吃。
四爷信佛,自号“破尘居士”;偏爱素食;向来不爱吃什么鹿肉、羊肉、猪肉什么的。
福晋也跟着常年茹素,李氏和宋氏倒是都爱吃肉。
海带、粉条、猪血、牛百叶、香菇片、大白菜、木耳、面筋果、鹿肉卷等等摆了一桌,黄铜锅子热气腾腾。
老鸭汤做的底汤;香味诱人,奶白奶白的,咕嘟咕嘟冒着泡儿。
白瓷小碟子里,依次放着浓香扑鼻的牛肉辣酱;正宗的北京芝麻酱,镇江的陈醋,玫瑰腐乳。
清璇就爱把菜放在锅里煮一煮,然后蘸酱吃。
除了火锅;厨房还送了香菇炒油菜、凉拌皮蛋豆腐、珍珠丸子等小菜。
配上甜甜的琥珀色的甘蔗酒,真是快活极了。
这一天;在现代应该属于圣诞节;于是清璇给侍女们放了个小假,除了留玉笈在身边,其他人都在偏厦里吃着简易的锅子。
清璇和玉笈坐在桌边;围着一口小小的火锅。
清璇笑着说:“玉笈;别拘束;来,吃个肉圆子。”清璇进了府之后,一直受玉笈照顾,说不上情同姐妹,也是相当信任她的。
玉笈笑了笑,两个酒窝甜甜的,也放开了些。
她本就是爽朗的女子,颇有几分晴雯式的豪气,柳眉丹凤眼,长得很是明艳,一双大长腿,身材比例相当好。
可惜个子偏高,在古代男子身高较低的情况下,还没找到婆家呢!
火锅是人越多越好吃,不过今天四爷在福晋那里用午膳,听说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两个小豆丁也出宫来了。
当然,他们俩有正经的嫂子招待着,也碍不着她的事。
有玉笈陪着,也聊胜于无。
在现代的时候,清璇和爸妈都爱吃火锅。寒冷的冬天里,一家人围着火锅,热热闹闹的最开心了。
嘉福堂里,福晋正在招待两个小阿哥。
美味佳肴摆了一大桌子,福晋客客气气地让小叔子们多吃点。
十三阿哥,皮肤略黑,圆脸大眼,听话地吃了四福晋让人夹给他的菜。
憨憨地笑道:“谢谢四嫂,今天的菜是不错。”
四爷看了一眼十三弟,关心地说:“我看你挺喜欢吃这道水煮牛肉的,那就多吃一点。”
十三爷的额娘是章佳氏,宫女出身,是镶黄旗的包衣,到现在也只是庶妃。
虽然因为接连诞下子女,被康熙让她享受嫔位待遇,但是到底名不正言不顺。
康熙对后宫的位子向来谨慎,除了十分宠爱的德妃,其他像卫氏、章佳氏这样出身低的女子,迟迟不给名份。
章佳氏住在永和宫,受德妃庇佑,胤祥也是养在德妃名下的,只是德妃自己有两个儿子,并不拘着十三阿哥去看生母。
宫里的人向来看碟子下菜,对章佳氏和十三阿哥很冷淡。
若是德妃的宝贝儿子十四阿哥爱吃什么,马上禀报给德妃,自然能多分到一些。十三阿哥虽然分例不少什么,但是多的是决没有的。
四爷向来和十三阿哥投缘,觉得这小子纯直,很怜惜他的处境,因此很是关心他。
十三阿哥听了,抿嘴笑着说:“好啊,那今天就在四哥这儿多吃点儿,四哥可别嫌我吃得多。”四爷闻言,揉了揉这小子的头,难得笑得很开心。
他们这热热闹闹的,倒像是亲兄弟了。胤祯见了就不开心了,在宫里,德妃宠着,康熙也很欣赏这个小儿子。到了自己亲哥哥府上,却成了外人了。
他皱着颇似康熙的小浓眉,嚷道:“爷也要吃这牛肉,四哥你偏心,都给十三吃了,我吃什么啊?”
胤禛听了也不开心,他一直觉着额娘把十四弟惯坏了,养成了他唯我独尊的性格,对十三弟一点尊重都没有。
胤禛怒道:“你怎么称呼自己哥哥的?你应该叫十三哥。吃了这么多牛肉,你还不够啊?小心上火。”
刚满6周岁的胤祯怒了,四哥每次看到他都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早知道就不和他出来了,就知道训自己,他到底是谁的亲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