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圣天子-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自而立之年继晋王位,厉兵秣马,先灭试图篡位的李克宁,于潞州大破梁军;继晋王三年后于高邑破朱全忠亲自指挥的五十万大军,转战河北,灭刘仁恭;继晋王位一十二年后,同耶律阿保机会猎于燕云,以jīng骑对jīng骑,大破契丹,追亡逐北,从此契丹不敢南面而放牧;继晋王一十五年,攻灭大梁,统一北方,建国大唐;而今称帝三年矣,今岁又灭蜀国,平定西川,除却江东吴、吴越等寥寥几国,天下已定!”

    李存勖越说越激动,仿佛再一次回到了他生命中最辉煌、最完美的岁月里。他猛地站起身来,身形沐浴在金sè的阳光中,仿佛一个金光闪闪的巨人,无比的强大与完美。

    “陛下之文功武德,上可比剿灭匈奴、封狼居胥的汉武帝,下可比百战百胜、威震四夷的唐太宗,以微臣看来,江南撮尔小国,不过是苟延残喘,只需遣一上将奉诏讨伐,指rì可定。陛下龙体康泰,当有百年之寿,将来必然名垂青史,我大唐也必将繁荣富强远胜于前唐!”

    周文博嘴里的马屁之语仿佛不要钱一般随意的吐露着,他的脸上有着足够的恭敬,却又偏偏带着一丝狂热的景仰,仿佛他真的是在崇拜着身前这位传奇帝王一般。

    天作孽,尤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陛下啊陛下,你将来确实要名垂青史,这五代十国的皇帝中几乎没有名气大过你的了,然而你却远远未能同秦皇汉武等人并列,而是成为了千古流传的笑料!

    “朕自继晋王位以来,殚jīng竭虑,rì夜不敢有丝毫放松,整整一十五年,这才三矢还庙,天下已定。”

    “朕惊奇的发现,朕已经是个已经快要知天命之年的老人了。”李存勖的话音猛然一落:“孤的父王,膝下有亲子八人,义子十五人,这十五名义子,各个都是天下名将,尤其以嗣源、存信、存孝等人更是极为优秀。”

    “朕自懂事起,就有一条鞭子不停的在身后抽着,朕生恐在父王眼里不是个可造之材,最终让晋王之位旁落他人。”

    “四十年来忙忙碌碌,终于换来了几年安稳。朕富有天下,朕麾下将士百万,朕国中良臣猛将无数,纵使有人胆敢作乱,天下无人能制,朕只要披甲亲征,定能一举而定!”

    “你说,朕能不能好好享乐一番,补回这些白白浪费在军旅和征程中的美好年华?”

    李存勖虽然并未饮酒,却仿佛发了酒疯一般,他用手指着周文博,逼着他回答自己的问题。

    眼看李存勖晃动间脚下就是一个踉跄,侍立在一旁的小黄公公就赶紧上前扶住了皇帝陛下。

    “有陛下如同九天之龙一般盘能踞在京城,这天下怎敢有跳梁小丑犯上作乱?纵使真有作死者,我大唐披甲虎贲定能为陛下取来敌,何须天子亲自出征?”周文博自然不会去得罪一个已经陷入臆想而显得疯狂并且自大的帝王,只会顺着他的话说。

    “纵是灭国之战,需要天子亲征,只要陛下亲征的消息传出,我方将士定然士气高昂,舍身殒命,敌国定然风声鹤唳,纷纷请降!”

    “哈哈哈哈哈!”听到了周文博的话,李存勖仰天大笑,极其畅快,笑声持续了很久,这才渐渐停了下来:“你呀,你呀,不愧是个读书人,一副油嘴滑舌!”

    “微臣虽然没有武艺在身,却也想要效仿汉班超之故事,弃笔从戎,为陛下开疆拓土!当今天下传檄而定,只有东南杨氏僭越称帝,所谓天无二rì,国无二主。微臣愿意为陛下前驱,剿灭东吴,彻底平定这天下!”

    周文博眼看李存勖此时貌似心情极好,忍不住就试探起来,若是李存勖能放自己前去淮河前线,自己岂不是就能龙归大海,虎啸深山,从此就能大鹏一起九万里呢?

    “以周卿家文曲星下凡的文采,何故要去参与兵戎之事呢?朕还打算等你及冠之后,委任你为散骑常侍,如何?”

    李存勖听到了周文博的话,却是一愣神,随后说出了让周文博失望不已的话语。

    散骑常侍这个官职汉代就已经存在,最早是给宦官们加的官职。到了魏文帝的时候,并散骑与中常侍为一官,称作散骑常侍,交给士人来担任。

    在魏晋之事,散骑常侍是个显贵的官职,然而到了唐高宗显庆二年,高宗将散骑常侍分左右,各二人,名义上的职责是规谏过失,侍从顾问,却并无实权。

    此官虽然是正三品下的官职,地位尊崇清贵,同九卿和正号将军是一个级别的官职,然而却不过是等同于前世的国务院专家顾问。

    若是放在太平盛世,周文博凭借着赵国公的爵位和散骑常侍的官职,虽然在朝中没有实权,却也无人敢来捋一捋国公爷的虎须。他大可随意经商,就算再大的产业,想必税吏和地方官员也不敢造次。若是想要清闲,以这样的身份和地位,买上几万亩土地,再置办个大宅院,蓄上几房姬妾,养一堆儿女,也可以做个闲散舒适的富家翁了。

    李存勖固然是对周文博极为欣赏,他对周文博的安排也可以说是恩宠至极,然而这天下可不是李存勖想象中的即将到来的盛世,这天下也不可能长治久安。更何况在正史中,他李存勖再有半年就要死于乱军之中了!

    周文博虽然心情极坏,然而他脸上却是不露风sè,又同李存勖聊了一整天的风月和文学,直到红rì西斜,这才告辞归去。

    。。。

第十一章 周郎胸中有成竹 (三)() 
魏王李继岌与守王李继潼是皇帝李存勖唯二的成年儿子,李存勖如今已经四十有八,却还没有立下太子,所以魏王与守王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二子夺嫡的局面。

    这两人各有所长,却是不分轩轾。

    魏王李继岌母亲乃是刘皇后,占据了嫡长子的大义。

    然而守王的母亲韩淑妃,在李存勖还未登基仍是晋王之时可是晋王妃。说起来,守王李继潼已经当了足足十七年的嫡长子。

    魏王李继岌如今在后唐伐蜀一役之中立下了大功,平定了整个西川,他的手下已经汇聚齐了一只人数不少的军队和许多军将的忠心。

    守王李继潼虽然没机会出征在外,却是交友广泛,同朝中不少权贵都有着往来。

    而且最重要的是,魏王李继岌至今无后,守王李继潼的长子却已经过了周岁。

    所以无论在谁的眼中,魏王与守王都有着将来坐上那把龙椅,成就九五之尊的可能。已经有许多人开始明里暗里在这两名皇子身上下注,试图在未来立下从龙之功,让自己的家族和势力能够更进一步。

    周文博本来是不愿意参与进这两位王爷争夺太子地位的斗争中,在他看来,后唐政权还能维持多久本身就是个大问题。

    而且整个北中国盘踞着大大小小的军阀足有上百,即使身怀着系统,身为穿越者的周文博也没有信心和勇气去同这些人死拼。因此在“洛京对”之后,他早就将发展的希望寄托在了南方。

    然而今天同李存勖的一番交谈却让他彻底失去了原本寄托在皇帝陛下身上的期望。

    这位万岁爷固然是很重视自己,然而他重视的后果却是把自己当做了一个词臣,凭借诗歌文章之类来为皇帝歌颂功德的那种媚臣。

    若是李继岌回京后的话对自己父亲不利,李存勖虽然不太可能削了赵国公府的国公爵位,却也有极大可能趁机收掉赵国公府手中的军权。

    为今之计,周文博就只能去好好地同李氏父子三人好好周旋一番,将这一潭水彻底搅浑,真正觅出来一个死中求成的办法来。

    到了如今的情况,周文博就不得不庆幸自己果断的利用继承了赵国公爵位后短短二十多天的时间,征募出了一只一千多人规模的军队,虽然现在这支军队还不能形成战斗力是一个弊端,然而却也能麻痹自己潜在的所有敌人。

    这洛京城中一众权贵即使知道了自己近期的所有举动,恐怕也不可能会想象到自己的军队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就已经初步成型吧!

    而且周文博也在期待着他能够再次回到军匠集的那一天,想必在李慕唐等人的统领之下,这群新兵定然能让他刮目相看。

    而且在系统面板中,生命、杀伐、创造三种资源每周都在积累着,周文博很期待着能够使用到这些能源的一天!

    就在周文博陪着李存勖在深冬午后的皇宫中闲聊的时候,一群不速之客却是接近了军匠集。

    “符帅,咱们以后就不是节度大人手下的兵了?要去听个毛头小子的指挥?”一个穿着牛皮甲,背着长枪的骑士大声问着他们的领。

    这群人约有百人规模,却是个个穿着整齐的戎装,每人都骑着军马,这百骑正在沿着崎岖的土路奔驰着。

    “你懂个屁,咱们这次可不是在巴阎王手下讨生活了。赵国公府刚刚在蜀中吃了败仗,肯定还要招募新兵,咱们这群人来了,正好能够直接升官,小兵升伍长,伍长升旅帅,哥哥我至少也能当个指挥,说不定三两年内就能同巴阎王一般升任行军司马了。”这位被属下称作符帅的男子不过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魁梧的汉子,一张国字脸上长着双灵动的眼珠。

    这一行人自然就是符定海和他的手下了。

    拿到了符彦卿的手书之后,符定海先回到了保义军节度使的驻地——陕州,手持手书从保义军的马厩中挑选出了健壮的军马一百匹,这才带着自己手下一群骄兵悍将直奔军匠集而来。

    这百名骑士直奔rǔ虎军大营而来,自然引起了军营里将士的注意,然而却并没有人sāo动起来,大家仍在一丝不苟的按照高台上李慕唐口中的喝令,猛地迈一大步,奋力刺出手中的白蜡杆长枪。

    他们的脸上满是坚毅和专注,仿佛他们现在就是在真正的战场上同敌人搏命一般。

    “收枪!集合!”背着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